-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玉溪一中2023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学科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涂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四川出土过大量表情生动的说唱俑,其快乐原因不乏庖厨经营和宴饮享受。忠县出土的手提鲜鱼等食材的陶俑,成都出土的表现案上持刀操作的陶俑,都是笑盈盈的。宴饮图像往往有乐舞场面形成的欢娱环境,人物形象从容曼妙,烘托出柔和安逸的气氛。蓝勇写道:“汉代画像砖石中,以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尤为世俗化,其中特别是以宴乐烹饪题材偏多为特色……”蓝勇在《中国川菜史》(四川文艺出版社)中认为:“巴蜀社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蓝勇理解,所谓“尚滋味”,体现在对较高层次消费生活的追求、对较高等级饮食质量的欣赏,对较高水准烹饪艺术的享用。这种“滋味”的品尝,是美好生活体验的重要方式,其实也是当时人幸福指数的表现。 说川菜史,自然离不开对蜀椒的追溯。《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扬雄《蜀都赋》“木艾椒篱”,左思《蜀都赋》“或蕃丹椒”,《齐民要术·种椒》关于“蜀椒”的文字,都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是通过今天常称作花椒的“蜀椒、巴椒、川椒”等调味品的厨艺应用实现的。 - 23 - 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形成了显著的影响。“海椒”名号,指示了其外来的路径。《中国川菜史》考察诸多方志资料和民俗文化信息,注意到贵州及其相邻地区“清初开始食用辣椒”,“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并引余上泅《蛮洞竹枝词》“漫踏高枝摘海椒,冬来采得春花戴”以为说明。 乾隆十四年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家椒、野椒、秦椒,又名海椒。”应该是我们发现的四川地区最早有关花椒的记载。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川菜中使用辣椒,经历了“逐渐增辣增量过程”。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录清光绪年间饮食民俗:“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椒不可。”有人说川南自贡一带嗜辣尤为著名。《自流井竹枝词》写道:“性情恭烈惹风潮,味要和平缓缓调。怪得人心都辣坏,劝君少吃七星椒。” 除了从“辛香”到“麻辣”的历史变化而外,《中国川菜史》还注意了川菜系列中“动物类荤食菜品的开发利用”,“郫县豆瓣与传统川菜味型特征的形成”,“川酒”和“蜀茶”在巴蜀饮食生活中的地位等,对“晚清传统川菜的代表性菜品”进行具体介绍,同时又就“民国以来传统川菜菜品的定型”进行了梳理说明。关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巴蜀饮食商业”的经营状况,作者考察了重庆、成都、自贡、泸州、绵阳、内江等28个地方饮食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描绘了多姿多彩且香气四溢的巴蜀饮食风味地图。有关“传统川菜内部亚菜系的出现”,作者分别就“成都帮”“重庆帮”“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等有所考论,分析了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生成和发育的“来龙去脉”。 饮食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任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蓝勇,对于烹调真心热爱,曾发掘传统文献中的宝贵信息,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 我想,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察世俗文化、记述平民经济中的发明和创新、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也许可以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 (选自王子今《品味“辛”“辣”中的文化》(《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川菜史》考察诸多方志资料和民俗文化信息,注意到清初最早食用辣椒。 B. 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都是以宴乐烹饪为题材,因此不仅尤为世俗化还独具特色。 C. 引用余上泅《蛮洞竹枝词》“漫踏高枝摘海椒,冬来采得春花戴”是为了说明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的现象。 D. 作者对于烹调真心热爱,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 - 23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列举四川说唱俑和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呈现了巴蜀社会对饮食的关注度。 B. 文章第三段先引用史料对“蜀椒”的记载,继而论证蜀人对“辛香”的偏爱。 C. 文章第七段列举蓝勇等历史学家在讨论王朝兴衰之外,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 D. 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证结构清晰,具有辩证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性情恭烈惹风潮,味要和平缓缓调。怪得人心都辣坏,劝君少吃七星椒。”诗句,是为了论述川南自贡一带嗜辣尤为著名的现象。 B. 如果所有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察世俗文化、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就能使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 C. 关于四川地区最早对花椒的记载应该是在乾隆十四年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中。 D. 作者认为对于社会生活史而言,饮食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项,“作者对于”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任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蓝勇,对于烹调真心热爱,曾发掘传统文献中的宝贵信息,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可见,“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的是蓝勇,不是作者。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C项,“文章第七段列举蓝勇等历史学家”说法错误。原文第七段说的是“任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蓝勇,对于烹调真心热爱,曾发掘传统文献中的宝贵信息,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可见只有蓝勇一人“在讨论王朝兴衰之外,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 - 23 -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 B项,“如果所有的历史学家”“就能使”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我想,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察世俗文化、记述平民经济中的发明和创新、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也许可以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可见不是“所有的历史学家”,文中说的是“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也不是“就能使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文中说的是“也许可以使”。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普界有一群“杂乱无章”的人,他们有的是院士,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营养师……但别小看他们,他们可是科普界的“正规军”,他们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科学权成的科普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科学内容。无论是以最健康的方式诠释“吃货有道”的大学教授范志红,还是年事已高的“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抑或是用才情为科学代言的物理学家李森,他们都激情创作、醉心科普。这些人都是“典赞”科学传播人物奖项的获得者,他们相信,只要将科普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间,总有一天,这些新鲜的科学知识会“开花结果”,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科普界还有一堆逸趣横生、耳熟能详的作品:从脍炙人口、圈粉无数的北斗导航风云史一一《徐颖:来自 星星的灯塔》,到近几年热播的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加油!向未来》;从科普讲座《引力波•带人类倾听星辰 大海的声音》,到优秀影视作品《重现化学》,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引发了多次传播热潮,为大众了解重大科技进展提供了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内容,再次让大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节选自《科普的花儿为什么越来越红?》,人民网2018年12月27日) 材料二: - 23 - 与生活类、实用类期刊相比,由于科普期刊的文章较为艰深的专业内容和表达形式的限制,造成读者面的狭窄;与学术期刊相比,科普期刊没有丰厚的经费保障,需要在市场中打拼,建立一定的信誉度后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读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媒体的读者流失严重,逐漸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科普期刊的转型之路显得尤为迫切。 不同特点的期刊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内容和资源,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以扩大影响,提高用户黏性。如航天类期刊,在航天发射时可提供实时转播,聘请专家穿插专业解读;结合有关游学的规定,为广大学生读者和中小学校提供参观航天博物馆、纪念馆的服务,既扩大了宣传面,也取得了实效;举办航天技术专题讲座,让院士、专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再如美食类期刊可与特色餐厅合作,提供试吃券、抵用券等。各家可以有不同手段•但只要特色鲜明,结合有序.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另外,期刊的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与读者进行互动沟通,分享心得,倾诉感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节选自《明确定位内 容为王科普期刊转型发展需有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4月2日) 材料三: 3月16日,“我是科学家”第六期科学家科普能力培训班于果壳办公室成功举办。在本次培训班中,果壳编辑部内容总监谢默超向到场的科研工作人员及科普工作者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知识科普视频制作、分发经验: “果壳自2014年起就开始进行视频内容的探索和制作。我们做了一档更好看、更好懂的互联网知识短视频——《果壳大百科》。节目有三大优势:内容选题新颖有趣,有果壳内容团队的全面支持;互联网MG形式的知识纪录片,视频形式更丰富,用可视化论述的形式讲述,并采用真人叙述以及实拍素材;固定叙事逻辑,栏目感强,容易培养,用户黏性。 科学传播既需要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媒介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其实科普也可以很“抖”。从去年3月份开始,我们通过抖音账号“酷炫实验室”,用新奇有趣的短视频进行知识科普,把复杂知识通俗化,把更多的科学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用户。” (节选A《如何打造科普爆款短视频•有必要把这个秘密抖出來了》,搜狐网2019年4月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普界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科普知识。 B. 没有“典赞”科学传播人物的“推波助澜”,科普界的一堆逸趣横生的优秀作品难以引起传播热潮。 C. - 23 - 传统科普期刊的读者面窄,又没有学术期刊那么丰厚的经费保障,生存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D. 果壳利用抖音短视频进行科普,这就是利用媒介平台宣传推广科学知识一种较好的形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典赞”科学传播人物奖活动推选出一批激情创作、醉心科普的人,打造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 B. 传统媒体必须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才能改变读者严重流失的现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C. 一些科普期刊因为充分利用不同手段,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 D. 《果壳大百科》是-档内容新颖有趣,形式丰富多彩,好看又好懂的互联网知识短视频节目。 6.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用户黏性”的含义,并概括说明材料中提供了哪些提高科普“用户黏性”的方法。 【答案】4. B 5. D 6. 用户黏性,指用户对产品的忠实度(依赖性或消费期望)。提高科普“用户黏性”的方法:①发展更多的科学传播人物,让他们把新鲜的科学知识传播到每个人的心间;②让优秀的科普作品传播,为大众了解重大科技进展提供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大众感受到科学 的魅力;③传统科普期刊要实现转型,为大众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④用新鲜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把科 学知识通俗化,传播给更广泛的用户。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 B项,考查对材料一中第二自然段的理解,第二自然段只说“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引发了多次传播热潮”,B项夸大了“典赞”科学传播人物的作用。 故选B 【5题详解】 - 23 -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包括:文意把握、情感理解等,此类题目的考查,无论是提取文章的基本内容,还是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都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综合梳理,整体把握。内容理解类试题常考考点主要有: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写法等。 A项“打造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错,由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可知,“打造”一词使用不当。 B项张冠李戴。原文材料二第一自然段说:“传统媒体的读者流失严重,逐漸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可知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是“传统媒体的读者”,而非“传统媒体” C项“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错,原文材料二第二自然段说:“期刊的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与读者进行互动沟通,分享心得,倾诉感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可知这只是建议,还未形成现实的结果。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概括说明材料中提供了哪些提高科普‘用户黏性’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给出答案。由本文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对于提高“用户黏性”的举例和材料三的描述,可推知用户黏性是指用户对产品的忠实度或依赖性或消费期望。想要答好第二问,首先要理清文章内容要点,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科普界的科学传播人物的贡献,可总结方法一:发展更多的科学传播人物,让他们把新鲜的科学知识传播到每个人的心间;由第二自然段对科普作品的描述可总结方法二:让优秀的科普作品传播,为大众了解重大科技进展提供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大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材料二主要是写传统科普期刊急需转型,根据文意可总结方法三:传统科普期刊要实现转型,为大众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表述,可直接提炼方法之四:用新鲜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把科学知识通俗化,传播给更广泛的用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 23 -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鸟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作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籵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列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地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 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地拍打着玻璃,冲风娇叫喊着:“风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ロ,西山ロ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 - 23 -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做。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原载《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 “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 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D. 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8. 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 23 - 9. 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 【答案】7. B 8. ①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映衬出她对人格尊严的重视和对铅笔盒所代表的知识文化的渴求;②香雪执意用鸡蛋换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倔强、自尊心强; ③香雪把擦脸油的小盒放入笔盒,映衬出香雪证明愿望实现后的安心和满足;④结尾香雪举起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克服困难后的欢愉和骄傲。 9. ①展现了宁静、庄严、诗化的自然美;②展现了纯朴善良、不屈不挠的人性美;③人性的纯朴与环境的闭塞、落后相伴而生;④揭示了青春对远方世界不可抑制的想象;⑤城乡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失衡;⑥现代文明对传统山村生活方式的冲击。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分析错误。台儿沟的姑娘们仿照城里姑娘的样子武装自己,表现了她们对城市生活的艳羡,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希望得到火车上乘客的认可,是自卑而非谦卑好客。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象,其作用不外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等。有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了相关情节,从而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自动铅笔盒”这一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对香雪这一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映衬作用。 ①“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对同学的盘问,香雪感到没有铅笔盒的自卑,于是在火车上看到一位女学生的自动铅笔盒,她便要求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映衬出她对人格尊严的重视和对铅笔盒所代表的知识文化的渴求。 ②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香雪执意用鸡蛋换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倔强、自尊心强。 ③“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香雪把擦脸油的小盒放入笔盒,映衬出香雪证明愿望实现后的安心和满足。 - 23 - ④当她们沿着铁轨返回时,发现了来迎她们的姐妹,“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结尾香雪举起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克服困难后的欢愉和骄傲。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意蕴和艺术构思的能力。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层面”是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 《哦,香雪》是一篇诗化小说,下面从题材、环境、人物、内容、主题等角度来分析小说的丰富意蕴。 从题材分析,作者选择了相对闭塞的农村台儿沟,因火车经过此地时的短暂停歇,而带来了现代文明,写出了一群年轻人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从环境分析,小说展现了台儿沟这地方宁静、庄严、诗化的自然美。 从人物形象分析,小说描写了香雪等一批年轻人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展现了纯朴善良、不屈不挠的人性美。 从内容分析,从小说的描写中,读者可以看到现代文明对传统山村生活方式的冲击,人性的纯朴与环境的闭塞、落后相伴而生。 从主题分析,小说揭示了青春对远方世界不可抑制的想象。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可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 23 -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质上就是第1点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性化阅读”。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②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③,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病笃:病重。②开府:设立丞相府。③仪轨:礼仪法规。 10.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B. 亮每患粮不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C. 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D.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3 - A.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 B. 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已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 C. 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曾上表表明到死时不会出现“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情况,后来,果真如其所说。 D. 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2)(凡是)忠于职守、有益时事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轻慢无礼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项,两个“属”是动词,通“嘱”,嘱托; B项,两个“患”分别为“担忧,担心”/“祸患”; C项,两个“悉”都是副词,解释为“全,都”; D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 - 23 - “君才十倍曹丕”是“君才十倍(于)曹丕”的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D项;“君”是“可自取”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D项,有两处错误:一,“提倡读书”在原文中没有,属无中生有;二,结合最后一段“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分析,“为政十分苛刻”与文意不符。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致:招引、招来;宜:应该;顾:探望、拜访。(2)尽:竭尽;者:……的人;虽:即使。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他是琅邪郡阳都县人。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 23 - 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我当用尽自己辅佐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特别允许他)可以开设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不久,他又兼领益州刺史的职务。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诸葛亮裁决。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度往祁山出兵,粮食用尽了后,就班师回朝,和魏将张郃交战,诸葛亮射死张郃。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和司马宣王(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接济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因此就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死在军中,当时五十四岁。 先前,诸葛亮向后主上表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顷,我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都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俸禄过活,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到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让家中有多余的绸布、外面有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 ”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评语: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公布礼法规矩,(凡是)忠于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轻慢无礼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赦免;说话浮夸、巧言饰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被严惩。诸葛亮死在国内,百姓都很敬畏而爱戴他。真是治世的良才,可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4. 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15. 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思寻伙伴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15. 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 23 - 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不饮啄”体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飞鸣”是边飞边唤,思念同伴,寄寓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诗歌通过孤雁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孤雁的执着。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和理解诗歌主旨的能力。 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文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了衬托的笔法,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感情;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4)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答案】 (1). 星河欲转千帆舞 (2). 塞上燕脂凝夜紫 (3). 鸟下绿芜秦苑夕 (4). 野芳发而幽香 (5). 怀旧空吟闻笛赋 (6). 何当共剪西窗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燕脂”“芜”“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3 - “97年油腻男”“佛系青年”……一段时间来,网络上兴起一股青年自嘲、颓废、丧气、焦虑之风,有人以传播这些消极亚文化为能事,更多的人则受其熏染沉溺其中_____________,于是本该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变成了_____________、不愿奋斗的“青年大叔”,变成了丧失成功欲的“丧系青年”。 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只有靠脚踏实地、奋斗实干,才是创造出彩辉煌人生的根本途径。为什么有些青年的锐气、冲劲、创意在慢慢流失?当代青年遭遇的困扰比前辈们更大、更难克服吗?只要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就不难发现,所谓的“佛系”“低欲”“焦虑”,往往夸大其词,往往都_____________;也会更加明白,唯有奋斗才是青春的最好选择。 新时代青年应在新时代乘势而上。闯开事业新局,创造新的功绩,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时代青年不能被那些消极亚文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能守着已有成果不思进取。_____________者必然为其成所累,贪图安逸者必然为安逸所困,这个道理经年不变。 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不是用来虛耗的,而是用来闯关夺隘、在磨砺中成长的。( )只要有一颗奋发进取之心,常砥砺刻苦奋斗之行,面朝大海总会春暖花开。 17. 依次填入文中橫线上的成语,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能自拔 灰心丧气 装模作样 坐收渔利 B. 不能自拔 暮气沉沉 无病呻吟 坐享其成 C. 自暴自弃 暮气沉沉 无病呻吟 坐收渔利 D. 自暴自弃 灰心丧气 装模作样 坐享其成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脚踏实地、奋斗实干,是创造出彩辉煌人生的根本途径。 B. 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脚踏实地、奋斗实干,都是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径。 C. 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靠脚踏实地、奋斗实干,才能达到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径。 D. 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靠脚踏实地、奋斗实干,都是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径。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何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难道青年人的奋斗精神都不能丢吗? B. 无论任何时候的任何阶段,青年人的奋斗精神都不能丢。 C. 无论青年人怎样奋斗,都不能改变青年人的奋斗精神。 D. 无论何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青年人的奋斗精神都不能丢。 【答案】17. B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不能自拔: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原文中强调的是“沉溺其中”,所以选择“不能自拔”。 第二组,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第二空前面是“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所以选择“暮气沉沉”更具有对比性。 第三组,无病呻吟:指没病瞎哼哼,比喻为不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根据原文“往往夸大其词,往往都”,选择“无病呻吟”更准确。 第四组,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坐享其成”中的“其成”与下文形成对应。 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无论……都……”固定搭配,所以排除AC。 “靠脚踏实地……,都是……的根本途径”,句式杂糅,而且后半句的“都是”缺乏主语,排除D。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A项多重否定出错。下文 - 23 - “只要有一颗奋发进取之心”,强调的是“只要有”,与之对比的是“不能丢”最合适,排除C。根据文意,B与D比较,D选项的两个“无论”更强调各种条件情况以及注意到了“发展”的方向。 故选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 下面这则启事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五周年了。让我们弹冠相庆吧。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贵网站从即日起到6月7日开展以“‘新世纪中国’与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助。对您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 (1)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弹冠相庆”改“共同祝贺”;(2)将“贵网站”改为“本网站”;(3)将“要求”改为“诚邀”;(4)将“恳请”改为“恳切”;(5)将“拙作”改为“大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主要涉及的是语言表达中的谦敬辞使用问题和成语褒贬色彩问题。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成语的褒贬色彩和谦敬辞的区别。(1)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贬义词,此处用于庆祝网站创办五周年,使用对象和褒贬色彩均不当,将“弹冠相庆”改为“共同祝贺”;(2)“贵”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此处谦敬不当,将“贵网站”改为“本网站”;(3)“要求”语气太强硬,不当,将“要求”改为“诚邀”;(4)“恳请”和“希望”语意重复,将“恳请”改为“恳切”;(5)“拙作”是谦称,指自己的作品,此处称呼别人的作品,不当,将“拙作”改为“大作”。 21. 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奋斗”,根据语段中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 任何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变成现实,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奋斗是毛泽东笔下中流击水的勇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奋斗是郑板桥笔下咬定青山的坚韧 (2). 奋斗是李白笔下长风破浪的豪情 - 23 - (3). 奋斗是刘禹锡笔下千淘万漉的辛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语句仿写能力。 仿写要从句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例句“奋斗是毛泽东笔下中流击水的勇气”,从格式上看,是“奋斗是……”;从内容上看,“中流击水”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句子,引用作者作品中的句子来具体解读“奋斗”。题干要求围绕“奋斗”仿写三个句子。比如选择郑板桥,可以用他的“咬定青山不放松”解读“奋斗”;选择李白,可以用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解读“奋斗”;选择刘禹锡,可以用他的“千淘万漉虽辛苦”解读“奋斗”。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由地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何冰《奔涌吧,后浪》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不去想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海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戴望舒 面对徐徐展开在你面前的人生画卷,迈入青春门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如何让青春更有价值”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破层峦叠嶂,迎青春曙光 ——如何让青春更有价值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戴望舒的这首诗在今天具有最切实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是寻梦者,即使实现梦想的路上充满着艰辛,我们也会攻破层峦叠嶂,迎接青春曙光,嗅到梦想之花绽放的芳香。 - 23 - 我们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选择权。因为选择精彩,青春才能出彩。 “劳动模范”韩笑选择在颐和园当讲解员,将她最宝贵的青春献给讲解事业,让更多游客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时代楷模”黄文秀硕士毕业后,坚定选择回到家乡,帮助村民发展杉木、砂糖橘等扶贫产业,并教村民做电商。仅用一年时间,让白坭村88户人家顺利脱贫。正是因为他们选择精彩,才有了他们青春的出彩。 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因为超越自我,才能跑得更远。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以致孟子嗤之以鼻。“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魏福海连续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克服狂风暴雪的恶劣环境,在海冰上探索安全路线,带队在零下56摄氏度的生命禁区建成泰山站,为祖国的南极事业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人生乐章。超越自我,青春的底色才分外闪耀;超越自我,青春的价值才永不褪色。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因为风雨过后,彩虹自见。 顾城明确人生的方向,即使身处漫漫无边的黑夜,依然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面对美国的无情制裁,华为迎难而上,攻克技术难关,实现芯片制造国产化,领跑5G,真正做到“中华有为”!在5G的研发过程中,“天才少年”功不可没。习总书记曾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承担时代责任和使命,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狂风暴雨中开拓前进,在重峦叠嶂中开辟天地,让青春更加灿烂辉煌。 世界如同无边无际的瀚海,即使每个人身为小小浪花,也要掀起时代的巨浪,以青春之志在人生的海平面上留下永不磨灭的价值。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永远向着梦想曙光进发。冀吾辈破层峦叠嶂,迎青春曙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这道作文题属于多材料半命题作文。要在分散的四则材料中分清逻辑关系,找到共同点。第一则材料关键词是兴趣和选择;第二则材料重点是后半句话,强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第三则材料是汪国真对成功、奋斗和未来的肯定回答,选择了远方就要接受一切挑战;第四则材料通过“开出花来”让考生体会到梦想的美丽和纯粹,后半部分又加上了“大海的底里深藏”,说明实现理想不易,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四则材料共同的中心是如何让青春更有意义和价值。另外还要注意副标题是“如何让青春更有价值”。考生在写作时除了要讲清青春奋斗的道理,还要注意用当代优秀青年的事例来佐证观点,力求做到言之有物。 - 23 - 参考立意:破层峦叠嶂,迎青春曙光;追梦永无止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举奋斗之旗,成不凡人生;不畏风雨,勇敢向前。 参考素材: 1. 正能量,小青春,我们应该用无尽的挫折来磨平我们的锐角,逐渐圆滑,逐渐成熟。青春是叛逆的,却充满着热血;青春是疯狂的,却富有激情;青春是执拗的,却总是沐浴着阳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所以青春才如此绚丽多彩,只有自己带着疑惑迈开脚步,跟着时钟清脆的“滴答”声去大胆寻找,切身体会,方可知其中的奥妙。 2. 面对发展艰辛,虽然一个人的能量很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翅膀润湿,小水滴也可汇集成大江河,经过爱的雨露滋润,在昨天烧焦的草地上一定会再次盛开爱与幸福的百合,行兴我兴、行衰我耻。合行之发展,合行之强大,合行之繁荣,这是我们全体合行青年以至全体合行人共同的梦想与使命。冬天没有叶落,雪地很寂寞;海上没有风波,浪花很寂寞;梦里没有颜色,梦很寂寞;青春没有使命,青春很寂寞。 3. 青春不是携子之手,漫步于桃红柳绿之中的浪漫,青春是挫折之后依然可以坚持前行的勇气;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的美丽容颜,青春是脸上挂着眼泪依然可以灿烂微笑的力量;青春不仅仅是生命中的一个时期,更是我们心中一种无法逃避的使命! 4. 青春需要耐心、恒心和勇气。最美的样子并不是最容易得来的,这需要我们去奋斗、去搏击,只有搏击过,你才能体会到青春的真正价值、青春的美,虽然青春也有酸辛、也有劳累、也有困难、更有退缩,这时我们就要同困难作斗争、同苦难搏击、同自己拼意志,去战胜它们,使我们的青春散发出诱人的光彩;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要害怕,不要气馁,要对困难勇敢的说:“不!”挫折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前进是我们坚定的步伐。青春的年华也在一次一次挫折的拼搏后才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有了成功。拼搏是我们的支点,奋斗是我们的力量,青春的路需要我们不断地拼搏、奋斗,去收获属于我们的精彩。 行文思路:文章开篇由戴望舒的名言引出观点;然后合理引用四则名言中的与中心有关的句子体现观点,并运用例子给与证明。比如运用了韩笑、黄文秀等例子论述选择精彩,青春才能出彩。运用魏福海的例子论述超越自我,青春的底色才分外闪耀;超越自我,青春的价值才永不褪色。运用顾城的例子和习主席的名言论述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承担时代责任和使命,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思路清晰,论证有力;最后,发出号召,再次点题,照应题目,收束全文。 - 23 -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