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2.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实现了家国一体 D.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可知是指周王朝时期诸侯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这表明西周政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神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没有体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和家国一体,故BC项排除。‎ ‎【点睛】“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3.《礼记》曾对商周两族宗教意识作过比较,“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敬神而远之”。这反映出 A. 商朝未形成宗法观念 B. 周朝注重礼仪形式 C. 周人否定鬼神的存在 D.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 材料“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说明商朝存在宗法观念,排除A;由“周人尊礼,敬神而远之”,说明周朝注重礼仪形式,故选B;由“敬神”,说明周人并不否定鬼神的存在,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儒家思想,排除D。‎ ‎4.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是西周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故D项正确;A 选项是宗法制相配合的一个制度,不能是最深远,排除;B项是指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瓦解排除;C项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改变,排除。‎ ‎5.西周的舆服制度是各级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 A. 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 舆服制度是专制皇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C. 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D. 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答案】C ‎【解析】‎ 材料“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可以看出,在西周分封制下,舆服制度体现了等级制度,與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不断完善”,排除;西周时期尚未确立君主专制,排除B;舆服制度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其实也是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紧扣材料信息并联系西周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 ‎6.《孟子·告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这说明 A. 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B. 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 奖赏诸侯以地为据 D. 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不符合史实,因为在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AB;题干中体现的是如果诸侯国的统治比较好,那么天子会有奖赏,反之则有责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监督制约的机制,目的当然是维护分封制了,故选D;C不是材料主要表达的意思,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答案】B ‎【解析】‎ 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结合所学,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分封制有利于维护贵族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所以是贵族政治,而郡县制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所以是官僚政治,B正确;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因此C项错误;郡县制维护的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8.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材料观点前后矛盾 B. 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体现了皇权的独裁 D. 文字材料不足为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天子独以印称玺”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意在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帝的独尊,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观点前后并不矛盾,因为时代不同,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的是皇权的至上而非独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字材料也不一定不足为信,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9.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 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 ‎ 分封制 ‎ 郡县制 ‎ ‎ 不 同 点 ‎ 时 代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与中央 关系 ‎ 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 ‎ 影响 ‎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划分 标准 ‎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 共同点 ‎ 目的 ‎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 性质 ‎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 ‎10.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枢密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宣召草制”,大意是说可参与颁布草拟皇帝命令,按照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因此“北门学士”分享中书省的决策权,故B正确;按照隋唐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负责执行,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按照隋唐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审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枢密院为中央军事机构,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11.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可知其涉及都是中央机构,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唐朝设立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大权,后者相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因此从制度变革层面看,中央机构的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故B正确;材料中反映的中央机构都具有部门牵制的特点,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是管理的选拔制度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可得出其时中央机构,且权利的中枢机构不断变化,体现在决策上的规范化,据此解题即可。‎ ‎12.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之设,……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康熙帝此举意在 A. 强调君权至上 B. 谨防决策失误 C. 肯定谏议制度 D. 巩固文官政治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可见康熙帝此举意在谨防决策失误,故选B;由材料“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的主旨不是强调君权至上,故排除A;肯定谏议制度是康熙帝铭言的内容而非意图,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 ‎13.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政 C. 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身兼宰相之职,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懒于政事,皇帝的“披红”由司礼监代理,司礼监成为皇帝代言人。因此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皇权缺少制约,使得相权转移到皇帝手中,后来又转移到太监手中。D正确;政治腐败是表现,不是根源,A错误;宦官专政是表象,根本原因是皇权专制导致,B错误;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C错误。‎ ‎14.“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 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B. 由皇权决定并其服务 C. 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D. 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相权对皇权来说是有一定威胁,而不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故A错误。宰相的职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宰相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是为皇权服务的,皇帝的需求决定着相权的大小,因此,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的,故B正确。宰相虽然具备这两个特点,但并不是相权的本质,故C D项错误。‎ ‎15.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 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B. 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C. 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 确保中央的决策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阁大学士者……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代内阁引导皇帝规范执政,故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内阁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故C排除;引导皇帝规范执政并不等于确保中央的决策正确,故D排除。‎ ‎16.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 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不能为关决之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监察职能与行政地位是两个概念,材料不能体现通判的行政地位逐渐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通判有行政功能,故C项错误;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减弱,这说明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学生可以结合通判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仔细解读,得出“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7.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这事件说明当时 A. 中央机构运行不畅 B. 君权受到监察制约 C. 朝野普遍信仰佛教 D. 宽仁为法慎行刑狱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可以看出唐朝的君权受到监察制约,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 ‎18.有学者曾说,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 A. 使地方权力不再受中央的节制 B. 有利于维护地方的稳定 C. 易于形成地方割据局面 D. 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行省制度‘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可知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局面,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依据材料“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可知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央的节制,错误;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在中央政权受到削弱时,行省容易形成割据力量;D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而是地方权重、中央权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中国古代正史中有“选举志”,《通典》中有“选举典”,《通志》中有“选举略”,《文 献通考》中有“选举考”。这些文献中记载的“选举”功能的实现,在唐以后是通过 A. 竞选 B. 推荐 C. 考试 D. 提拔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选举考”“在唐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科举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文献中记载的“选举”功能的实现,在唐以后是通过考试来实行的,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20.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 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C. 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D. 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可见许多高官子弟也认可科举制,说明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以致影响了高官子弟的价值取向,故D正确;根据“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说明高官子弟还是有以门荫入仕的特权,只是许多人选择参加科举考试,故A错误;社会舆论可能影响士族的选择,但是“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B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官员冗滥的现象,而且冗官问题出现是在宋朝,故C错误。‎ ‎21.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椽吏。其中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该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由地方政府举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任官是察举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的依据是军功,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由士家大族垄断选官,不利于人才选拔,故C项错误;科举制不是由地方举荐人才,故D项错误。故选B。‎ ‎22.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反映了 A.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B. 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 C.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 ‎【答案】A ‎【解析】‎ 明朝时期,内阁的设置本身就是加强皇权的表现,而用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更是表现了对内阁专权的一种预防,所以同样是为了加强皇权,所以这些反映了专制皇权空前强化,故选A。‎ ‎23.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 时期 孔子遭遇 西汉武帝时(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末年(李贽)‎ 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晚晴时期(康有为)‎ 尊孔子为改革先师 民国时期(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时 ‎“打倒孔家店”‎ 改革开放以来 ‎“孔子热”(海外众多孔子学院的建立)‎ 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所列举的孔子在不同时期的“遭遇”,‎ ‎ 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不同和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或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体现了思想文化的时代特色,B项正确;材料中的西汉至今对孔子态度不一,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对孔子的态度有着历史和时代烙印,不是随意而为,C项错误;孔子在不同时期的“遭遇”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不是单纯的思想发展轨迹,D项不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就是御史台,“谏”就是谏官,御史是监察百官的,谏官是对皇帝进言的,也可以说是对皇帝进行监督的。中国古代很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很早就有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 ‎——摘编自《中国古代反腐败的三种方法》‎ 材料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进行佐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答案】(1)核心观点:通过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佐证:秦朝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设立刺史,成为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监察地方长官。‎ ‎(2)历史悠久。监察从属于或受制于皇权。监察体系渐进式发展或不断发展完善。监察与谏议并行。形成完备系统,体系严密完备。‎ ‎【解析】‎ ‎【详解】(1)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对“台谏制度”的解释及其构成内容包括“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等信息,可知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古代通过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佐证: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唐、宋等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监察体系渐进式发展或不断发展完善。监察与谏议并行。形成完备系统,体系严密完备等。由“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监察与君权的本质关系等特点。‎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或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选拔方式日益公平规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稳定.‎ ‎(3)方式由推荐到考试。标准由门第到才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凸显相对公平公正的原则。科举制前期积极作用是一样的,后期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解析】‎ ‎【详解】(1)特点:据材料一“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科举制存在的时间长;在中国古代不断发展完善;科举选拔的程序日益规范;考试选官意在追求公平(公正)等主要特点。‎ ‎(2)积极影响:据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为西方国家借鉴;由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或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另外还需要根据所学知识,从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及其不断发展中,对中央集权、官员素质、阶层流动、公正公平的社会理念成长等方面,说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信息和相关问题,全面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方式、标准、程序、制度以及其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