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湖南省株洲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解析版
2020年湖南省株洲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钟.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2.(2分)“古时候口罩是道具,我在这头,强盗在那头…现在口罩是防霾医具,我在这头,看不清谁在那头”,引起雾霾的主要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性颗粒 3.(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 A.苏打 B.草木灰 C.苹果汁 D.生石灰 4.(2分)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它的俗名是( ) A.大理石 B.熟石灰 C.石灰石 D.生石灰 5.(2分)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6.(2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日常、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7.(2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 A.属于有机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 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 8.(2分)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 B.O2﹣ C. D. 9.(2分)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Cl和KOH B.CO2和NaOH C.H2SO4和Fe2O3 D.H2SO4和Mg 10.(2分)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11.(2分)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氨气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12.(2分)将一根洁净的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③溶液的质量增加 ④无明显现象 A.③④ B.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2分)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14.(2分)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不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锌粒 15.(2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16.(2分)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只与温度大小有关 17.(2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 Na2CO3 H2SO4 B.CuSO4 KNO3 Na2SO4 C.BaCl2 NaOH Na2CO3 D.HCl Na2SO4 NaOH 18.(2分)下列说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CuSO4溶液(H2SO4) 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19.(2分)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H2SO4溶液、Na2SO4溶液、Ca(OH)2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溶液 B.NH4Cl溶液 C.K2CO3溶液 D.酚酞试液 20.(2分)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CuSO4 B.ab段表示NaOH和H2SO4反应 C.往c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22分) 21.(3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 ; (2)浅绿色溶液中的溶质 (写一种化学式);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22.(3分)图1是由锶元素(Sr)形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表示锶元素的粒子符号是 。 (2)图2中B元素与C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与“不相似”) (3)图2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23.(4分)2020年春“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在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使用了大量的“84消毒液”来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工业上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NaClO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 。 A.化合物 B.氧化物 C.酸 D.盐 24.(4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 (1)车用制氢装置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2)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5.(3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如: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等。实际上可溶性的碱、强酸都可以由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按照此规律: ①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 (填化学式)反应得到。 ②写出硫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 26.(5分)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 (2)C与B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理由是 。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7.(4分)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建设幸福河湖”? 。 (2)怎么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 28.(6分)Ba(NO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利用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Fe2O3)可制取Ba(NO3)2,其部分流程如图: (1)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 (2)BaCO3与稀HNO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Fe2O3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试剂Y为 (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Ba(OH)2溶液 ③NaOH溶液 (3)从Ba(NO3)2溶液中析出Ba(NO3)2晶体的方法是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29.(6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CO2的化学性质是 。(写一点即可) 30.(12分)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写一个即可)。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 变质(填“有”或“没有”)。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p=1.977g/L; ③CaCl2溶液显中性。 【设计实验】甲、乙两兴趣小组同学分别称取2g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计算。甲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注:不考虑稀盐酸中HCl气体的挥发) 【交流讨论】 (4)乙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C装置气管水面上应覆盖一层植物油,其原因是 。 (5)甲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的装置中存在缺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指出产生影响的原因: (写一点即可)。 (6)甲同学通过方案一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并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继续加入稀盐酸,直到反应不再产生气泡为止,C装置的量气管中收集到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2mL,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保留两位小数)。 【拓展探究】经过交流讨论,甲、乙两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测定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7)“操作Ⅰ”的名称是 。 (8)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9)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溶液M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若继续往溶液M中滴加酚酞试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31.(4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可将水中的三氯乙烯(C2HCl3)除去85.6%,请计算: (1)高铁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 32.(6分)我国在2017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雪与同学们积极参加了这一主题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的污染物为NaOH.为了测定污水中NaOH的含量,他们首先把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1.84g/cm3)的浓硫酸20g,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然后取8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硫酸至49g时恰好完全反应(假定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请计算: (1)把2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 (2)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取80g该污水于烧杯中放置几天后,若其中的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则此时应逐滴加入10%的硫酸 克才能使碳酸钠恰好完全变成硫酸钠. 2020年湖南省株洲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钟.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结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2分)“古时候口罩是道具,我在这头,强盗在那头…现在口罩是防霾医具,我在这头,看不清谁在那头”,引起雾霾的主要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性颗粒 【分析】雾霾主要与PM2.5有关,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含量超标时导致雾霾出现,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O为有毒气体,与雾霾无关,故A不选; B、二氧化碳无毒,可导致温室效应的发生,故B不选; C.二氧化硫与酸雨有关,与雾霾无关,故C不选; D.雾霾是因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导致呼吸病患者增多,故D选; 故选:D。 3.(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 A.苏打 B.草木灰 C.苹果汁 D.生石灰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苏打溶液显碱性,pH>7,不合题意; B.草木灰溶液显碱性,pH>7,不合题意; C.苹果汁显酸性,pH<7,符合题意;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7,不合题意。 故选:C。 4.(2分)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它的俗名是( ) A.大理石 B.熟石灰 C.石灰石 D.生石灰 【分析】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解答】解: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生石灰为氧化钙,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故选:B。 5.(2分)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分析】由上图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没有单位g,故说法错误; 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可知硼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故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故说法错误; 故选:C。 6.(2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日常、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分析】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C.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D.根据吸烟有害健康来分析。 【解答】解: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天然纤维和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选项说法错误;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选项说法正确; C.甲醛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结构,因此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选项说法正确; D.烟气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2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 A.属于有机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 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 【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全氮阴离子盐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全氮阴离子盐是由氢、氮、氧、氯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是由25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则1个H25N34O3Cl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34+3+1=63,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是由25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则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25:34:3: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2分)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 B.O2﹣ C. D. 【分析】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离子变成原子,则反之,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A、Cl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B.O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C.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D.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故选:C。 9.(2分)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Cl和KOH B.CO2和NaOH C.H2SO4和Fe2O3 D.H2SO4和Mg 【分析】根据题意,A+B→盐+水,据此结合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Cl和KOH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符合A+B→盐+水,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A+B→盐+水,故选项错误。 C、H2SO4和Fe2O3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符合A+B→盐+水,故选项错误。 D、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不符合A+B→盐+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2分)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分析】A.根据镁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进行分析; D.根据燃烧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故A错误; B.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是可燃物,所以火柴可以燃烧而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故B正确; C.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正确; D.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内因);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 故选:A。 11.(2分)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氨气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氨水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生成物是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2分)将一根洁净的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③溶液的质量增加 ④无明显现象 A.③④ B.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没有气泡产生,液体颜色不变,溶液的质量不变。 故选:B。 13.(2分)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分析】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现象;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变;D、根据氮肥是指含有氮元素的肥料。 【解答】解: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A正确; 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现象,故B错;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变,故C错; D、碳酸氢铵和尿素中都含有氮元素,都属于氮肥,故D错。 故选:A。 14.(2分)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不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锌粒 【分析】根据酸性液体遇到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 A、酸性溶液会使石蕊变红色,可以鉴别; B、酚酞遇到酸性的液体不变色; C、碳酸钠遇到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酸性液体和锌反应会产生无色气泡; 【解答】解: A、酸性溶液会使石蕊变红色,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酚酞遇到酸性的液体不变色,故B错误; C、碳酸钠遇到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正确; D、酸性液体和锌反应会产生无色气泡,故D正确; 故选:B。 15.(2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盐酸中含有H+、Cl﹣和H2O,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前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H+和OH﹣没有剩余,溶液呈中性,pH=7,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一定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后生成了水,反应前后水分子的数目要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6.(2分)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只与温度大小有关 【分析】A、根据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NH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D、NH3的溶解度不是只与温度大小有关,还与压强大小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7.(2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 Na2CO3 H2SO4 B.CuSO4 KNO3 Na2SO4 C.BaCl2 NaOH Na2CO3 D.HCl Na2SO4 NaOH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因碳酸钠和硫酸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因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因氯化钡和碳酸钠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因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2分)下列说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CuSO4溶液(H2SO4) 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2SO4能与适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2SO4能与足量氧化铜粉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19.(2分)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H2SO4溶液、Na2SO4溶液、Ca(OH)2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溶液 B.NH4Cl溶液 C.K2CO3溶液 D.酚酞试液 【分析】根据H2SO4溶液、Ca(OH)2溶液、Na2SO4溶液三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现象的不同,分析所选试剂与三种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出现的现象,利用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完成三种物质的区分,化学现象一般表现为产生气体,生成沉淀、无现象.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无现象,与硫酸钠、氢氧化钙都不反应,不能鉴别; B、氯化铵与硫酸、硫酸钠都不反应,不能鉴别; C、碳酸钾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与硫酸钠不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可以鉴别; D、酚酞溶液遇硫酸、硫酸钠溶液都是无色,不能鉴别; 故选:C。 20.(2分)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CuSO4 B.ab段表示NaOH和H2SO4反应 C.往c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变小 【分析】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 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A、a点处氢氧化钠恰好和稀硫酸完全反应,溶液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2SO4和 没有反应的CuSO4,该选项说法正确; B、ab段表示NaOH和CuSO4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点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往c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b点以后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22分) 21.(3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 Na+ ; (2)浅绿色溶液中的溶质 FeSO4 (写一种化学式);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钠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在钠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故填:Na+; (2)浅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硫酸亚铁,故填:FeSO4;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 22.(3分)图1是由锶元素(Sr)形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表示锶元素的粒子符号是 Sr2+ 。 (2)图2中B元素与C元素的化学性质 不相似 。(填“相似”与“不相似”) (3)图2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2 。 【分析】(1)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进行解答; (2)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进行解答。 (3)图2 表示的某些元素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4、8、11,分别是氢、氦、铍、氧、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为:Sr2+。 (2)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图2中微粒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性质稳定;在C中最外层是第二层,有两个电子,小于4,易失去,化学性质不相似。 (3)图2 表示的某些元素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4、8、11,分别是氢、氦、铍、氧、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故答案为:(1)Sr2+。 (2)不相似。 (3)H2O2。 23.(4分)2020年春“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在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使用了大量的“84消毒液”来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 (2)工业上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OH═NaCl+NaClO+H2O 。 (3)NaClO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 D 。 A.化合物 B.氧化物 C.酸 D.盐 【分析】根据化合价规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 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故填:+1价。 (2)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填:Cl2+2NaOH═NaCl+NaClO+H2O。 (3)NaClO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盐类物质,故填:D。 24.(4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 (1)车用制氢装置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6H2O2B(OH)3+3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 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2)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 【分析】(1)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2B(OH)3+3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钠元素显+1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 故答案为: (1)2B+6H2O2B(OH)3+3H2↑;置换; (2)﹣1。 25.(3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如: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等。实际上可溶性的碱、强酸都可以由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按照此规律: ①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 K2O (填化学式)反应得到。 ②写出硫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SO3+H2O═H2SO4 。 【分析】①根据题意,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可溶性的碱、强酸都可以由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进行分析解答。 ②硫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可溶性的碱、强酸都可以由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氧化钾反应得到,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2O。 ②硫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 故答案为: ①K2O; ②SO3+H2O═H2SO4。 26.(5分)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HCl ,C的化学式是 Na2CO3 。 (2)C与B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理由是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 【分析】根据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B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盐酸会与C发生反应,所以C是碳酸钠,碱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转化成的E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D会与盐酸、碳酸钠、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B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盐酸会与C发生反应,所以C是碳酸钠,碱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转化成的E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D会与盐酸、碳酸钠、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是HCl;C的化学式是Na2CO3; (2)C与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理由是: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A与B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1)HCl;Na2CO3; (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NaOH+HCl=NaCl+H2O。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7.(4分)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建设幸福河湖”? 一水多用(或使用节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 (2)怎么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 【分析】(1)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措施很多,根据生活中节水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采用的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生活中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使用节水型马桶,洗手时随时关闭水龙头,农业和园林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等。 (2)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一水多用(或使用节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2)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28.(6分)Ba(NO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利用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Fe2O3)可制取Ba(NO3)2,其部分流程如图: (1)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漏斗 。 (2)BaCO3与稀HNO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写出Fe2O3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 (3)试剂Y为 ② (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Ba(OH)2溶液 ③NaOH溶液 (3)从Ba(NO3)2溶液中析出Ba(NO3)2晶体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分析】(1)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用到的仪器; (2)根据BaCO3与稀HNO3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Fe2O3与稀HNO3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分析试剂Y; (4)根据结晶的方法分析回答。 【解答】解:(1)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 (2)BaCO3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钡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Fe2O3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NO3=2Fe(NO3)3+3H2O。 (3)硝酸钡和硝酸铁与试剂Y生成了硝酸钡和氢氧化铁,所以Y为Ba(OH)2溶液。 (4)从Ba(NO3)2 溶液中析出Ba(NO3)2晶体所以可以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 (1)漏斗。 (2)复分解反应 Fe2O3+6HNO3=2Fe(NO3)3+3H2O。 (3)②; (4)蒸发结晶。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29.(6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CO2的化学性质是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写一点即可) 【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以及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收集方法来分析; (4)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解:(1)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A;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CO3溶液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故填:B; (4)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CO2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0.(12分)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火碱 (写一个即可)。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 有 变质(填“有”或“没有”)。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p=1.977g/L; ③CaCl2溶液显中性。 【设计实验】甲、乙两兴趣小组同学分别称取2g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计算。甲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注:不考虑稀盐酸中HCl气体的挥发) 【交流讨论】 (4)乙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C装置气管水面上应覆盖一层植物油,其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 (5)甲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的装置中存在缺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指出产生影响的原因: 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写一点即可)。 (6)甲同学通过方案一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并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继续加入稀盐酸,直到反应不再产生气泡为止,C装置的量气管中收集到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2mL,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0.44 g(保留两位小数)。 【拓展探究】经过交流讨论,甲、乙两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测定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7)“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 (8)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7% 。 (9)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溶液M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钠离子、钙离子 。若继续往溶液M中滴加酚酞试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色 。 【分析】(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火碱、烧碱、苛性钠;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4)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5)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6)质量=密度×体积; (7)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8)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9)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会导致沉淀质量偏大,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10)溶液M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钙离子;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火碱。 故填:火碱。 (2)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该样品已经变质。 故填:有。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4)乙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C装置气管水面上应覆盖一层植物油,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故填: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5)产生影响的原因: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故填: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6)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77g/L×0.222L=0.44g, 故填:0.44。 (7)“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故填:过滤。 (8)设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g =, x=1.06g, 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7%, 故填:47%。 (9)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会导致沉淀质量偏大,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偏小。 (10)溶液M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钙离子; 若继续溶液M中滴加酚酞试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钠离子、钙离子;溶液变红色。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31.(4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可将水中的三氯乙烯(C2HCl3)除去85.6%,请计算: (1)高铁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98 。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7:8 。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K2Fe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56+64=198;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56:(16×4)=7:8。 答案为:(1)198;(2)7:8。 32.(6分)我国在2017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雪与同学们积极参加了这一主题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的污染物为NaOH.为了测定污水中NaOH的含量,他们首先把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1.84g/cm3)的浓硫酸20g,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然后取8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硫酸至49g时恰好完全反应(假定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请计算: (1)把2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176 g. (2)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取80g该污水于烧杯中放置几天后,若其中的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则此时应逐滴加入10%的硫酸 49 克才能使碳酸钠恰好完全变成硫酸钠. 【分析】(1)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根据消耗的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其质量分数; (3)根据钠元素守恒,无论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中的钠最终转化为硫酸钠中的钠,所以无论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 (1)设加入的水的质量为x 98%×20g=10%×(20g+x) x=176g (2)10%的硫酸49g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0%×49g=4.9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y 4.9g = y=4g 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5% (3)根据钠元素守恒,无论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中的钠最终转化为硫酸钠中的钠,所以无论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不变.所以取80g该污水于烧杯中放置几天后,若其中的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则此时应逐滴加入10%的硫酸49克才能使碳酸钠恰好完全变成硫酸钠. 答:(1)把2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176g. (2)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是5%; (3)取80g该污水于烧杯中放置几天后,若其中的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则此时应逐滴加入10%的硫酸49克才能使碳酸钠恰好完全变成硫酸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