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最新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战狼2》是一部商业和主弦律两不误的电影。一方面,各种打斗、爆炸场面看得人肾上腺素狂飙(biāo);另一方面,故事本身又能唤起人们内心的爱国主义热情,使观众同时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震(zhèn)撼,可以说是一次满足两个愿望。 B.今年银监系统对违规行为开逾(yù)1500张罚单,上半年整体罚款规模近3.4亿元。银监风暴之下,违规行为无处遁(dùn)形。 C.圣彼得堡城风光旖旎(nǐ),教堂建筑气势雄伟,构思精巧,设计细腻大方,外墙及立柱均使用大理石、花岗岩精心雕刻成。整座教堂显得金碧辉煌,熠(yì)熠生辉,使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D.晕(yūn)车与内耳中的前庭系统有很大关系,当前庭器官受到长时间过强的刺激,抑或刺激虽未过强但前庭过于敏感使,就会出现眩(xuàn)晕等症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甲〕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规律,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乙〕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丙〕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也是 B.规律 C.如履薄冰 D.恪守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A.九寨沟地震震级大,对旅游景观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但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经受住了这次地震的考验。 B.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我省以省委主要领导讲专题党课为开局,先后举办了4场“浙江论坛”报告会和20余次集中学习。 C.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以茶道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目的,值得大力弘扬。 D.近日,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对一位无法到庭作证的民警进行身份认证后,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了远程作证。 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第十八届中国教育年会于9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上,蚂蚁优选课堂一举夺得最具良心教育奖。据悉,该奖项为中国教育年会第一次设立,也就意味着,蚂蚁优选课堂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教育项目。 如今,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重越来越大,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支出是用在子女课外辅导培训上。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蚂蚁优选课堂汇集全国优秀师资,优选出全国知名老师,把他们的精品课程放到网络上,又以超低的价格向学生开放,让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蚂蚁优选课堂师资优良,课程质量过硬,产品价格亲民,因而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最终捧得良心教育大奖,实属众望所归。 ▲ 。 6.请根据下面诗句,写一段“听雨”的场景,要求:⑴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⑵语言生动、准确 ⑶不少于80个字。(6分) 听 雨 是谁 谁在叨叨不休 是躺在床上的姥姥 还是倚着门框的妈妈 凝神窗外 天下着故乡的小雨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分)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1)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2)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3)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 (4)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以及分工负责制度。以少府为例,工师为手工业作坊的负责人,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除传授技艺还要监督工匠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等。检查产品质量,要求“必功致为上。”(《吕氏春秋·孟冬纪》)。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 (5)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6)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摘自《光明日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2017年)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中国古代的工匠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不高,却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同时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B.中国工匠制作玉器时的那种“如琢如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中国古代能够涌现出一批批艺术精品,是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 C.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中国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这种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并且便于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 D.秦朝之所以能够制造出铜马车、兵马俑等精湛的艺术品,是因为秦朝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光有惩罚规定,还有具体的奖励办法。 8.下列关于全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 A.中国比西方更早建立起各种具体而严格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也逐渐形成了对工匠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 B.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仿品不能当真品卖”的传统,正因为有精神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中国历朝历代才不断地产出了名扬四海的精品,铸就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C.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气质”之一,目前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工匠精神逐渐被遗忘。 D.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并积极弘扬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那么"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际签。 9.如何才能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请根据文中的相关信息以及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概括。(4分) ▲ 。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20分) 城市里的牵牛花 王溱 ⑴起初她只是想在出租屋里种一小盆牵牛花,那种紫色的喇叭状的小花总能慰藉她思乡的情绪。 ⑵可是那盆花却发了疯,绕上只有巴掌大的窗台,缠住单人床的床脚,占领了挂衣服的架子……它铆足了劲占领一切可占领的,实在没东西了,干脆爬上墙面,很快,四面都成了绿墙。她非常惊讶,你可是牵牛花呀,怎么学爬墙虎?! ⑶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她上网查,去图书馆翻阅《花卉百科》,可上面都只教她怎么修剪,没有说怎样才可以阻止它疯长。于是她只好买回修剪工具,按书上说的进行修剪。 ⑷修剪之后的牵牛花规整了些,但生长速度反而更快了。夜里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时,它已经从窗户溜出去,悄悄入侵了隔壁邻居家。她犹豫,是否该去敲邻居家的门,把那突兀串门的家伙拽回来?可这样的造访也很突兀,她甚至都还不知道隔壁住着谁呢。想着想着她就睡着了,工作站了一天,她太累了。 ⑸第二天一早她被砰砰砰的敲门声叫醒,一个穿睡衣的小伙急切地说,他家昨夜里被她家的牵牛花占领了!她跟着他过去一看,可不是,所有东西像披上了绿底紫花的被单,最俏皮的一朵紫花就挂在他的单车把手上。她愧疚地低声说,不好意思,我昨晚没有修剪。可他却兴奋地大叫,这太棒了啊,你是怎么种出来的?他说,他老家的房子周围,也有一片这样的牵牛花。他还说,房间太冷冰冰了,他想种这样一盆牵牛花很久了。 ⑹她扑哧笑了,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们一起修剪了花,他把单车上的花摘下来戴在她头上,她坐上他的单车后座去上班。 ⑺然后?然后牵牛花更加肆无忌惮了啊!它先是把整栋楼绕了一遍,紧接着入侵了隔壁楼。眨眼间,整个城中村都成了牵牛花的天下,租客们对这个不速之客倒是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帮人搬家的大叔笑嘻嘻地把绕满板车上的藤扯开,哼着歌一蹬而去;送外卖的小伙摘了一朵插帽子上,吹了个响亮的口哨;还没找到工作的姑娘抚摸着缠住她行李箱的牵牛花,第一次绽放笑容…… ⑻很快,牵牛花就冲出城中村,绕上电线,然后是电线杆,然后是公车站,然后是路牌,然后是大马路……交警哔哔地吹响了哨子,追着枝条,拿起罚单却又挠头,十分为难。 ⑼才几天工夫,牵牛花就占领了整座城市,它把所有楼房外墙都铺成了绿色,然后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很少见到大片绿色的城里人被这阵容吓住了,报警电话响个不停,有投诉工厂机器被绕住了不能开工的,有投诉汽车没法开上马路的, 有投诉广告牌被遮住了的,一个衣着讲究的主妇直接对着话筒大喊:我名贵的家具啊!快把那些低贱的植物弄走! ⑽这一切已经完全超乎她的本意,以至于警察找上门时,她除了不停地道歉之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警察绕着小小的花盆走了一圈又一圈,啧啧称奇,这么小的花盆,怎么可能呢?最终他还是傲慢地命令,砍了吧! ⑾她自然不肯,把花盆护在怀里苦苦哀求,警察只好亲自动手,高高扬起了菜刀,眼看刀就要落下,她大叫一声:“不要——” ⑿然后?然后她就吓醒了。醒来的她心怦怦直跳,她环顾自己的屋子,不足十平米的空间挤满了各种必需品,哪有种花的余地?再说,也没那个工夫。 ⒀原来是做梦呀!她深深叹了口气,说不清是庆幸还是惋惜。 ⒁醒来后的生活依旧无聊。起床,上班,站足一天,说着重复的奉承客人的话,然后下班,对付着填饱肚子,刷刷手机,洗洗睡,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没过多久,她又开始想念那朵紫色的喇叭状的小花了。起初这思念也只能算是矫情,可很快就像梦里那盆牵牛花一样疯狂蔓延开,遮挡住她的眼睛,勾引她的鼻子,扯住她的思维……她招架不住了,咬咬牙把攒下的假期都休了,长途跋涉回了一趟老家。 ⒂老家的爬墙虎很是茂盛,铺满了祖屋一整面墙。她看着那些纯绿色的家伙,很是疑惑,明明是爬墙虎呀,为什么记忆中老家的墙面是牵牛花呢?那些紫色的小花是怎么回事?她认真回忆了一下,无果。 ⒃她安慰自己,离开老家太久,记忆模糊也是正常的吧,说不定就是嫌爬墙虎只有绿色太单调才离开家的。她决定带一包爬墙虎的种子回去种,哪怕是扔掉一些东西,也要腾出一点位置来安放正确的记忆。想了想,她又多拿了一些,心想,给住在隔壁的邻居也带点吧,虽然还是不知道隔壁住的到底是谁。 (《小小说选刊》2017.21) 10.第九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 。 11.理解最后一段划线句“她决定带一些爬墙虎的种子回去种……”的含义。(4分) ▲ 。 12.小说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 。 13.联系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6分) ▲ 。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臣事论(节选) 清 梅曾亮 天下之患,非事势之盘根错节之为患也,非法令不素具之为患也,非财不足之为患也。居官者,有不事事之心,而以其位为寄,汲汲然去之,是之为大患。 今夫四民之中,士之贵于农工商贾也,较然明矣。使农工商贾,皆汲汲有为士之心,则方其为农也,田莱必不能辟;其为工也,艺事必不能精;其为商贾也,有无必不能迁。然天下之民,有自乐其农工商贾之业,而以士为畏途者。彼士也,有考试场屋之苦,有文字声病之学;违其程度,则又有褫夺① 扑责之刑以随其后。凡士之所深忧以为大辱者,民皆脱然而无患。彼民者,度其身而苦其事,有万不可以尝试者。故甘心绝意,乐其业而不迁。 今之为仕者则不然,无愚知贤不肖也,而皆有为公卿大夫之心。夫吏之迁除,或以年计,或以十数年计,非可朝拜官而久迁擢也。然其身縻于此,而其心去此职而上者,不可以层累计。人有仕宦十年而不迁调者,则乡里笑之,而亲友为之减色。忘分苟得,相师成风。夫爵禄者,廉耻之药石也,善用之则起,不善用之则废;廉耻者,聪明之堤防也,固其防则盈,而溃其防则竭。聪明竭矣,虽勉强为作,施令布政,与吾民相酬对者,特具文焉而已。故曰:“有不事事之心,而以其位为寄,汲汲然去之,是之谓大患。” 虽然,是患也,不成于贱而成于贵;不成于贵贱之悬殊,而成于治贵贱之不公。大臣者,将帅也;属吏者,士卒也。大军之沮败,非为将者之独奔,而法之加,必自将者始。今夫大吏,其日造请问起居者,属吏也;供刍薪米炭者,属吏也;加声色颐指者,属吏也;听参核迁调者,又属吏也。有罪,则曰:是属吏所承办也;承审也,大臣者不知。同有罪,则曰:是大臣也,不可与小臣同科②。科其罪矣而或降级或罚俸不旋踵而复其故其罪同而位卑者则一蹶不可复振用法如此故贱者之不能心服也。心不服而隐忍以为之,此其身有不能安,而其职有不能尽者矣,则宜其以位为寄,而汲汲然去之也。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善为治者,所慎重而专任之者,大臣而已。使小臣之事,统责之大臣;而大臣之罪,不可分之于小吏。其大小之罪均,法之加必自贵者始。盖任重而责之者厚,厚不为刻也;任轻而责之者薄,薄不为私也。夫如是,贵者难③其事,而不敢有以位为乐之心;贱者量其力,而无皇皇于冒进之意。乐其职,故其心安,安其心,故其事成。传不云乎:“厚味实腊毒,高位实疾颠。”④古之人自一命以上,其忧患递相增也,以至于卿相,惟庶人则无忧。 注释:①禠(chǐ)夺:剥夺衣冠,除去功名。旧时官吏、生员等犯罪,必须禠夺其官服,除去功名之后方能加刑。②同科:同罪。科:法令条文。③难(nuó):通“[上难下心]”,慎重。④传:泛指书籍。厚味:指酒味浓。腊毒:中毒快。腊(xī):速、快。疾颠:很快垮台。颠:颠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则方其为农也,田莱必不能辟 辟:开辟 B.违其程度 程度:程式法规 C.无愚知贤不肖也 无:没有 D.其日造请问起居者 造请:拜访请示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不善用之则废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B.与吾民相酬对者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而成于治贵贱之不公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心不服而隐忍以为之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16.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论”是一种文体,由标题可以得知这是一篇关于封建吏治的专论。作者的观点是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居官者不专心于本职,他们只是把自己的职位当作向上爬的阶梯。 B.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认为那些“士”想要做官,不仅要饱读诗书,还要尝尽科考之苦,做官以后更是时时面临各种严厉的刑法的责罚,所以,老百姓乐于从事所业,毫无做官之心。 C.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官员不作为的根源不在下而在上。掌权者常推卸罪过于下属,与下属同罪却不同科。这种处罚不公的做法助长了居下位者不尽本职而竞求升迁的风气。 D.通过层层论述,作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慎重选拔任用大臣,一旦出了问题,无论罪过大小都只追究大臣的责任,严禁大臣把自己的罪过推卸给小吏。这个主张迄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断句。(3分) 科其罪矣而或降级或罚俸不旋踵而复其故其罪同而位卑者则一蹶不可复振用法如此故贱者之不能心服也 18.翻译划线的句子(8分) (1)凡士之所深忧以为大辱者,民皆脱然而无患。(4分) ▲ 。 (2)盖任重而责之者厚,厚不为刻也;任轻而责之者薄,薄不为私也。(4分) ▲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① 张可久 三高祠②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③,青灯④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人月圆:词牌名,亦为曲牌名,始于王诜。②三高祠:吴江人于宋代所建,以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祠在垂虹桥东。③黄花庭院:满植菊花的庭院。④青灯:指光线青荧的油灯。 19.本词写作者客居吴江凭吊张翰、范蠡、陆龟蒙等三位 ▲ (身份),表达了 ▲ 之情。(2分) 20.请赏析这首曲子的划线句。(6分) ▲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修身》) 21.综合前三则材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中忽视了 ▲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2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点。(4分) ▲ 。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 , ▲ 。”(《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 ▲ 。挟飞仙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3) ▲ , ▲ ,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臣欲奉诏奔驰, ▲ ; ▲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5)云中谁寄锦书来? ▲ , ▲ 。(李清照《一剪梅》)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自信。——林肯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对于上述看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最新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C【解题思路】A、弦——旋 B、逾读yú D、晕读yùn 2、B【解题思路】“规律”指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关系,这里和语境不合,与坚守也无法搭配,换成“准则” 3、C 【解题思路】并列谓语中间用逗号,C中“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是并列谓语,所以顿号改为逗号。 4、A【解题思路】B、搭配不当,举办学习不能搭配,可改成举办学习会;C、“旨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目的”杂糅,或去掉“为目的”,或去掉“旨在”,换成“以”;D、偷换主语,实现了远程作证的是民警而非人民法院。 5、【答案示例】蚂蚁优选课堂荣获首届最具良心教育项目奖。 6、【答案示例】窸窸窣窣、淅淅沥沥,绵绵秋雨迫不及待地亲吻大地,那绵长却有力的声音,让人客居异乡的游子思绪万千:这雨声仿佛躺在床上的姥姥自言自语着对儿孙的念想,又似乎倚门而立母亲眼眸中的那一丝焦急的期盼。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0分) 7.A 【解题思路】B、以偏概全,原文队“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的表述外,后文还有“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等。C、张冠李戴。原文是“人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不是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奠定了基础。D、因果关系不成立,文中秦朝建立的管理制度里除了“惩罚”和“奖励”之外,还有分工负责制,负责人不仅要监督质量,还要提供技术支持 8、D 【解题思路】D过于绝对,而且少了一个条件“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 9、【答案示例】①全社会都要传承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且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 ②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质量监管与奖惩的制度。 ③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制造业中用到的核心技术和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的水平。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二)(20分) 10.【答案示例】①这一段写出了牵牛花的疯长和城里人对牵牛花的恐惧和排斥,突出了城市里的人已经习惯了没有绿色的环境,同时也表现了城里人人情的冷漠。 ②与前文城中村的租客们对牵牛花的宽容和理解形成了对比,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引发读者的思考。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明确考的是局部语段的作用,要从语段本身的内容,该语段放在这里对情节、环境、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的作用综合考虑。从内容看,写出了牵牛花疯长后城里人的反应,由这种恐惧和排斥的表现可以显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及人们对牵牛花所带来的生存环境改变的排斥,从而也可见城市中人情的冷漠。从结构上看,与前面城中村人们对花的喜爱与宽容形成了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 11.【答案示例】①爬山虎的种子象征着改变城市生态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希望②这句话写出了主人公对家乡绿色原生态环境和纯朴的人际关系的向往与渴求,也表现出她对改变现状、创造城市美好未来的憧憬。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回到原文,找到句子的位置,划出句中有内涵的重要词语,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文中“爬山虎的种子”和“正确的回忆”代表了一些深层次的意义,所以需要把这些关键词的含义挖掘出来。爬山虎的种子是家乡所有的,而家乡的一片茂盛的绿色正是象征了城市中缺乏的生态环境和人际关系,而“正确的记忆”,也就体现了主人公对这种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把种子带回去”可以看出她对改变自己现在生活、城市现状的憧憬。 12.【答案示例】①文章以“牵牛花”为全文线索,从现实中的种花到梦境中花的疯长及由此引出的系列故事,再到梦醒后回家寻花,构成了完整的小说情节。 ②虚实结合和对比,梦境和现实交替出现,用梦境和现实作了对比,更让人感受到城市中生态环境的恶劣,人与人关系的冷淡及主人公向往改变的心态。 ③情节上设置了波澜,更引人入胜。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对小说情节设置的一些手法进行回顾。从线索安排、艺术手法使用等角度寻找答案。本文的线索一目了然,而情节安排上最有特色的是梦境的安排,使小说有一点荒诞,但又体现现实,同时梦境和现实形成的对比也有效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心态。 13.【答案示例】:小说通过主人公荒诞的梦境,和现实生活形成的巨大落差,①表明了生活在城市中的租客生活环境的艰苦、精神生活的单调;②批判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城市生活给人带来的压力;③传达出主人公对绿色的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追求;④强调建设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 【解题思路】探究小说的主题,要结合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主人公作为城市中的租客,她的生存环境恶劣,精神生活单调,且城市中人与人的关系冷漠,她渴望改变这些现状,但又无能为力。她的整个梦看似荒诞,实际上真切折射出她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渴望与诉求。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20分) 14、C 【解题思路】作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文言语境正确理解实词的含义,尤其是要有意识地联系教材里学过的文言实词,同时,既要考虑实词的意义,也要推敲实词的用法也就是实词的词性。具体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代入法,然后从意义和用法的角度进行推敲。选项C就可以联系《师说》中“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这里的“无”是“无论”的意思。 15、A 【解题思路】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运用,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定势问题。文言虚词,很多时候都要考虑其逻辑意义,再考虑其含义,甚至很多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它更多的是语法上的作用。A则,连词,第一句是用在对举的句子里面,前后表并列关系,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第二句中的“则”前后表转折;B介词,和、跟,“与”的介词和连词的用法是个难点,可以引导学生从前后词语的词性以及地位来考虑;C助词,取消独立性。“之”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最重要的就是看它是不是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所以,必要的语法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应该落实;D连词,表修饰,“以”用作连词,它的作用等同于“而”,所以这个选项等于变向考查“而”字的用法。 16、D 【解题思路】做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辨别分析,寻找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说法,尤其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对应?因果、条件关系是否成立?已然和必然的关系是否替换?从文中“其大小之罪均,法之加必自贵者始。”可以推断出“一旦出了问题,无论罪过大小都只追究大臣的责任”错。所以,选项中如果表述非常绝对,那就应该要大胆怀疑。 17、科其罪矣/而或降级/或罚俸/不旋踵而复其故/其罪同/而位卑者/则一蹶不可复振/用法如此/故贱者之不能心服也 【评分标准】断错(不该断之处断开、该断之处不断为错)一处不扣分,两处、三处扣1分,四处扣2分,五处扣3分,扣完为止。 18、(1)所有当官的人深深忧虑并把它当作耻辱的事情,老百姓都轻松地不用担心。 (2)责任重的就加重对他的责罚,加重处罚不是因为苛刻;责任轻的人就减轻对他的责罚,减轻处罚不是因为偏私。 【评分标准】(1)关键词“深忧”(深深忧虑)“以为”(把 作为)“脱然”(轻快的样子)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关键词“厚”(加重)“薄”(减轻)“私”(偏私)各1分,判断句式1分。 (二)(8分) 19.【答案示例】隐士,仕途失意、前途渺茫 【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诗中三位人物的身份,回答时要注意联系原文,通过对“莼羹”“渔舟” 等闲适类典型意象的分析明确其隐者身份;通过“前程那里,心事谁同”等词句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仕途失意、前途渺茫。 20.【答案示例】①以景结情。菊花开满庭院,自己却独居异乡,徒增悲秋之思;夜晚伴黯淡青灯,听窗外绵绵秋雨,恰如无边的愁绪;肃杀的秋风怒号,万事劳形,百忧撼心。 ②对比鲜明。黄花、青灯、白发;庭院、秋雨、秋风。画面色泽对比鲜明,意象的组合也颇具匠心,且动静相间对照。 ③列锦。最后三句巧妙串联名词意象,活画出了一幅深秋夜雨游子飘零图,烘托了孤寂、凄凉的意境。 【解题思路】作为浙江卷诗歌考查的热点题型,赏析题的回答全面。着眼抒情手法,这首诗结尾三句都在写景,所以可以直接判定为以景结情;从语言形式上看,三句话没有用其他词语串联,完全有三组名词意象组成,符合列锦的特征;对比的特点相对隐蔽,需要从色彩、动静关系的角度加以关注。 (三)(6分) 21. 【答案示例】生产劳动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 【解题思路】结合一、二两则材料,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内容涉及历史文献、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三方面。再结合第三则材料荷蓧丈人对孔子的评价,虽有主观情绪,但不难孔子教育内容存在局限性,即生产劳动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 22. 【答案示例】相同点: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文献)知识积累,注重社会实践。 不同点:孔子认为应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德行修养;有余力,就去学习文献。荀子认为学习需要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闻、见是学习起点、知识的来源;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解题思路】概括双方教育思想的共性相对较为简单,关注文段中“文”“行”等高频词汇基本上就能得出;就不同点来看,孔子的观点为课本重要知识点,属于理解性内容,荀子的思想需要细读材料四,明确荀子教育思想的螺旋上升的特点。 (四)(6分) 23.【答案示例】 (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3)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4)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 (5)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评分标准】任选三句即可,凡是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四、写作(60分) 24.【审题指导】该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自信”和“谦虚”的关系。第一则材料强调自信对于取得人生成就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强调在认清自我、自信(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的基础上保持谦逊的心态。准确立意应该从“自信”和“谦逊”两者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分析论述。 参考译文: 天下的祸患,不在于时势的错综复杂,也不在于历来的法令不健全,不在于财力的不足。当官者没有认真做事的心思,而是把职位当成暂居之所,急切地盼望脱离现职得到升迁,这才是最大的祸患。 现在的百姓中,做官者的地位比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商人都要尊贵,这是非常明显的。假使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商人都急切地有做官的心思,那么如果他做农民,荒地必定得不到开垦;如果从事手工业,那么技艺必定不能精通;如果去经商,那么有没有钱可赚也必定是不在意的。然而天下的老百姓中,有乐于从事农工商贾的职业,而把做官当作危险的前途的。那些想要当官的读书人,要经历科举考试的艰辛,要学习声律韵律的知识;如果在考试的过程中违反了诗文考试的程式和法规,那么就会有除名加刑的危险紧随其后。所有当官的人深深感到忧虑并把它当作耻辱的事情,老百姓都轻松地不用担心。那些的老百姓,估量着自己的能力又对此事深以为苦,发现有千百条不可以尝试的理由。所以,他们都心甘情愿地安心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没有任何想要升迁的想法。 现在的当官的人却完全不是这样,无论愚笨还是贤明的人都有要做公卿大夫的想法。官吏的升迁任命,有的按照一年来计算,有的按照十几年来计算,不是在朝廷任职的大臣就许久都得不到提拔升迁。然而他们的身体被束缚在这个职位上,而他们的心思早已离开这个职务想要升迁了人就层出不穷了。有人做了十几年官却一直没有升迁调动,那么同乡就会笑话他,亲戚朋友也会感到很丢脸,忘了本分、妄图升迁的想法相互感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官爵和俸禄,是治疗廉耻的良药,善于利用就调动积极性,不善于利用就打击积极性;廉耻是智慧的防线。稳固它的防线就充盈,溃败它的防线就枯竭。智慧枯竭,即使勉强从事,施行颁布政令,和老百姓对他们的期望相对照,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所以说没有认真做事的心思,只是把职位当作暂居之所,急切地盼望脱离现职得到升迁,这就是所谓的最大的祸患。 虽然这样,这祸患的根源不在于地位卑贱的者而在于地位尊贵者;不在于贵贱的悬殊,而在于对待贵贱的不公平。大臣,好比是将帅;属官,好比是士卒。大军溃败,只要将领没有独自逃跑,那么,施加责罚一定是从将领开始的。现在的大官,每天拜访询问生活起居的是属吏;提供柴草米碳的是属吏;被颐指气使的人是属吏;听从接受考核升迁调动也是属吏。有错,就说这事是属吏承担办理的,承办的细节,大臣者一无所知。同样有错,就说:“这是大臣,不可以与小臣同罪。”责罚他们的罪过,有的被降级处理,有的被扣罚薪俸,不久以后又官复原职。同样的罪过,地位卑贱的,就一蹶不振。因为这样的制度,所以卑贱的人不能心服。心里不服却要隐忍做事,这样他们的身体不能安定,他们的职位又不能升迁。那么他们自然地把职位当作暂居之所,急切地盼望着脱离现职而离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