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八年级语文阅读与理解(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部编八年级语文阅读与理解(2)

第一讲 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一、(2018·山东东营)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根 赋 刘增山 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绝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啊,好难刨下的根!‎ 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 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地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1.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称之为“我心中的树”?(3分)‎ ‎★2.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3分)‎ ‎________→平静→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3分)‎ ‎4.本文以“根赋”为题,却为什么写树身及父亲对树的呵护?(4分)‎ ‎5.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3分)‎ 二、(2018·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目光里的松阳 彭 程 ‎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 12‎ 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在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 ‎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 ‎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 ‎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千米,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被拆除,或住户已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第③段,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顺 序 景 物 村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 石径,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 老宅 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 ‎★2.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3分)‎ ‎3.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 ‎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3分)‎ 第二讲 品味语言 一、(2018·湖北孝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5分)‎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 12‎ 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2分)‎ ‎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3分)‎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______‎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______‎ 愉悦 猜疑 C______‎ ‎★3.语言品味。(4分)‎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第②段或第⑩段的画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3分)‎ ‎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二、(2018·江苏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7分)‎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最贴切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必须有规律,而且还得是热乎饭。因此,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尽量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而且三餐有别。‎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该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要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 12‎ 贺。乡下人别看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这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水笔端。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的“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⑪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弯直随风,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3分)‎ ‎★2.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6分)‎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文章开头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4分)‎ ‎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4分)‎ 第三讲 细节与结构 一、(2018·河南)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哎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上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的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12‎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4.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二、(2018·四川乐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8分)‎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①写下这题目,我仿佛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②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晚,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菜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③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有时,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 ‎④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 ‎⑤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饭食。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⑥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那还是大集体时候,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走村串户去挣钱。挣了钱,交给队里,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可是,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 ‎⑦母亲就只好更累了。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刷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母亲很能干,手脚利索,能挣工分换回一些粮食。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 ‎⑧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 ‎⑨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为她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更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 ‎⑩现在,母亲偶尔到我这儿来。吃饭时,仍瑟缩而谦卑地坐在“挂角”的位置。举箸援筷间,也满是小心翼翼。起初还以为是客气,或不习惯。多次让她坐在正位上,说,一家人,用不着那样的。不一会儿,她又不自觉地移到了“挂角”的地方。我才知道,这习惯,跟那时的生活有关,改不了了。便忍不住嘴里发苦,心里发灰,有一种懊然复怅然的感觉,拂之不去。‎ ‎⑪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着歌儿。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⑫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 ‎⑬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问你们啥时能回来吃。‎ ‎⑭读信,我的鼻子就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只是,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种传统的母亲,在我们的 12‎ 生活里,已是越来越少。‎ ‎⑮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为我们的后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彻骨的绝望。“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缠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 ‎⑯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⑰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 ‎★1.作者几次写了母亲的“讪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4分)‎ ‎3.本文语言蕴含丰厚,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请赏析第②段中两个画线的语句。(4分)‎ ‎①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菜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②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⑮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 ‎5.下列对文章的品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⑮~⑰段卒章显旨,点明了写作目的,揭示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的情感。‎ B.以“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为标题,表明文章写作的是“与炊烟有关”的人和事,有揭示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C.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刻画母亲形象,抒写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D.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实景首尾呼应。‎ 第四讲 主题的理解和探究 一、(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阅读《低头见花》一文,回答问题。(9分)‎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连。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⑦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1.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2分)‎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加点词“装点”的表达效果。(2分)‎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4.结合文中的语句,从下面的链接材料中任选一人,写出此人低头所见之“花”的深刻内涵。(3分)‎ ‎【链接材料】‎ A.杨绛: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12‎ ‎(选自《老王》)‎ B.梁启超: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选自《敬业与乐业》)‎ 二、(2018·山东滨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8分)‎ 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画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水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里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那个整日里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6分)‎ ‎(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 (2)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2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3分)★5.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3分)‎ 12‎ ‎1.参考答案 一、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可知,答案主要集中在三至五段,据此组织答案作答即可。‎ ‎【答案】①这棵树是父亲给儿子树立的一块“人标”,它“使我的生命茁壮”,“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②三十多年来,“我”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③这棵树的形象特征、精神品格影响、塑造了“我”生命的品质:遭遇困难,坚毅迎战;邂逅歪风邪气,站得稳立得正;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锐意进取;遭遇不幸,旷达乐观,笑迎挑战。④这棵树给了“我”品格的历练、精神的熏染、生命的启迪。‎ ‎★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变化。“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写出了“我”的难过(痛心);“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写出“我”内心的平静;“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写出“我”对树的崇敬(肃然起敬);“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写出“我”的震惊(惊异)。‎ ‎【答案】示例1:难过 崇敬 震惊示例2:痛心 肃然起敬 惊异 ‎3.【解析】本题考查技巧赏析。文章第十段细致描绘了根的形和神。运用比喻手法,把根比作兵士、矿工、蚯蚓和锚,同时这几个比喻句又构成了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生动形象且富有气势地表现根的千姿百态,异状纷呈。写出了根拼搏、抗争、掘进、奉献等内在品质,深深地表达了对根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答案】①既写出根的整体形态,又写出其各自不同的外形特征。运用比喻既展现了根的外形特征,又写出了根的内在精神品质。②以根的外形和功用为着眼点,借助联想想象着重突出了根的精神品格: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为了“输送”营养给树干,拼命地“汲取”;为了大树的稳固死抱着岩石。③运用排比句式,铺陈有力地表现了形态多样的根,均以自己的生命方式为树身做着自己的贡献,洋溢着作者崇敬赞美之情。‎ ‎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题目与材料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可以从树根与根身的关系,从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从文章的写作目的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答案】①文章借叙述“刨树”事件为根作赋,从事件过程看,“刨树”过程中对树根有了意外发现;“刨树”首先想到的是树身。因此,写树身及父亲对树的呵护是一种自然的联想。②从根与树身的关系看,写根离不开写树身,写树身是间接写根。有这样的树根才会有那样的树身;只有根的艰辛坚韧、奉献付出,才会有树身的挺拔威严、伟岸正直、蓬勃向上和生机活力。③为根作赋的目的,在于展示根的力量创造的奇迹;讴歌不慕荣耀、不计得失,竭尽全力为他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写树身和父亲对树的呵护,使这一目的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作者在第十一段生发感悟,据此可从“表层”“深层”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哲理”。表层:发达的根系、深扎的根成就了树身的高大、粗壮、枝繁叶茂。深层:生命的辉煌,学业、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勇于献身,甘于奉献,也是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 ‎【答案】①树木要枝繁叶茂,必须将根扎深扎牢。(或树高千尺,功在树根)②生命要向上发展,必须向下深入。(或学业要向高处发展,必须打牢基础。或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或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创造生命的辉煌。或生命的深度决定着生命的高度)③树高千尺莫忘根本。(或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④奉献自己,成就他人,也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 二、‎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脉络的梳理。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厘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他情节。例如:①空的答案根据第③段的第一句话可得出;②空可抓住第③段的“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一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为“街巷”。‎ ‎【答案】①溪流、古树 ②街巷 ‎★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如可提取第④段的“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古宅老院的匾额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分析作答。‎ ‎【答案】①雕刻、彩绘等内容的教化作用;②匾额、楹联语句的熏陶作用;③先人文魂的引领作用。‎ ‎3.【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中重点语句的能力。“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为排比;“……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属于比喻。前者的作用增强语势,表意丰富。后者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刻画描写对象。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和文章的中心,体会语句的表达作用。 ‎ ‎【答案】①主语部分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意丰富。②把“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喻为“无形巨网”,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12‎ ‎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提取“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等句进行分析,即可概括出答案。 ‎ ‎【答案】①古村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要注意保护,不能一拆了之。②古村落保护要注重人文关怀,考虑人居环境。③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存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现代社会弥足珍贵。‎ ‎2.参考答案 一、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作答时,需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分析其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细读文本可知,题目中的七里香表面上指的是大学阅览室窗外的一种花。结合文本内容,再深入分析可知,来自其他人的友善和关爱就像七里香的香气一样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来自他人的温暖。综合表述即可。‎ ‎【答案】表面义是指大学阅览室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义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可知,在阅览室读书时,心中感受到丰盈和美好。根据第⑨段的内容可知,毕业之时,“我”收到一本书,心中猜疑,不知道这本书是谁送给“我”的。根据第⑪段的“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可知,“我”把这本书当作自己的珍藏,每当看到它,心中就涌现出温暖和感动。‎ ‎【答案】A.收到礼物 B.美妙(丰盈、痴迷) C.感动(感恩、温暖)‎ ‎★3.【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贪心的本义是贪婪之心,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个词语是为了表现“我”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这是贬词褒用的手法。‎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中的三个“忘了”语义相关,格式相同,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说是反复。结合语境可知,这三个“忘了”突出强调了读《诗经》对“我”产生的影响之大。让“我”内心发生了改变。‎ ‎【答案】(1)本义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 ‎(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 ‎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上具体分析。第②段的画线句从内容上来看,交代了看书的环境,表现了读书时的愉快心情。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题目。第⑩段的画线句从内容上来看,同样交代了阅览室的环境,起到了烘托助人者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结构上来看,这个句子照应了题目,使全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示例1:选第②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2:选第⑩段。作用: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5.【解析】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也可以认为是图书管理员,理由可以他知道“我”爱好读书,“我”抄书时他在我身旁站了很久,提醒“我”慢点走,可知他其实是一个面冷心善的人。作者对他着墨最多,所以可能是他送的。也可以认为是身边的男生或女生送的,理由可以是在阅览室时,他(她)经常坐到“我”的身边,知道“我”爱书。看“我”的衣着知道“我”没有什么钱,所以才会在毕业时送“我”书。‎ ‎【答案】可能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 示例1: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示例2: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着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二、‎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答案】早晨的炊烟轻淡,午间的炊烟急速,傍晚的炊烟悠长。‎ ‎★2.【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本题要结合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动词的表达效果来赏析句子。‎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傍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 ‎(2)“缠绕”本义是用带状物或条状物盘绕其他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 12‎ 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自然会想到炊烟。炊烟和思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烟,眼睛怎能不会湿呢。‎ ‎3.【解析】本题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引用的作用是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本文开头引用诗句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答案】引用诗句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作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简明;条理清晰;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的母爱和乡情。‎ ‎【答案】文中的“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一句,表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花” 是美好的, “灶台上开出花”意味着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就是一家人饱暖无忧。“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表现了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的母爱和乡情,所以说母亲是这幅水墨画的作者,这幅水墨画的色调是暖的。‎ ‎3.参考答案 一、1.【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厘清情节。先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然后依据题目中所要求从父亲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分别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④父亲因女儿给她买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父亲并道歉。‎ ‎2.【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可从语法、修辞、情感几方面入手。这是文章描写笛声的句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正面描写。将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清脆悠扬”正面写出笛声的悦耳;“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笛声营造出的美妙意境,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答案】示例1:①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③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 示例2:①正面(直接)描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或用“清脆悠扬”直接买哦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②侧面(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 ‎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蕴含的心理活动的把握。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去分析,能准确地指出相关人物产生的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是写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愧疚,酸楚。“‘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是写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理解到做父母的爱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答案】她的心理:①得知父亲断腿的真相后,伤心自责(为父亲对自己的隐忍和宽容而感动)。②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流泪,想让父母开心(想活跃气氛)。‎ 父亲的心理:①为女儿的理解、体贴而欣慰。②为自己能重新吹长笛而高兴。‎ ‎★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本文开头来看,“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文章结尾“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使文章首尾呼应;从文中“‘啪’的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所以“母亲”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母亲的言行,也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鲜明。‎ ‎【答案】①从情节看,母亲的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疑问;又是母亲的话交代父亲断腿的原因,使情节有波澜、更完整合理。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打她、训斥她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隐忍和对女儿的爱,突出父亲的形象。③从主题看,母亲在听父亲吹长笛和她哼唱时流露出的幸福,突出家庭的和谐、温馨,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12‎ 二、‎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前两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她无力改变贫困生活的痛苦愧疚自责和无奈心理,体现了母爱的厚重无私;第三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牵挂。‎ ‎【答案】作者三次写了母亲的“讪然”。第⑤段和第⑨段(前两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她无力改变贫困生活的痛苦愧疚自责和无奈心理,体现了母爱的厚重无私;第⑬段(第三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牵挂。(这样反复写,突出了母亲善良慈蔼、朴实无私、传统的乡村妇女形象,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感恩和爱戴。)‎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用在记叙文开头的句子起到如下作用: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①段描绘了农村母亲辛苦操劳、守望盼归的感人画面,点明文章的中心,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叙写,紧扣题目,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答案】内容上:描绘出农村母亲辛苦操劳、守望盼归的感人画面。结构上: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表达对慈祥母亲的爱;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叙写;紧扣题目“总与一缕炊烟有关”,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句①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②可以从用词角度赏析。‎ ‎【答案】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混着香味的“炊烟”比作“抒情的花朵”(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和听觉互通,炊烟也有了声音,生动地写出了“我们”的欢快与激动),该句形象地写出了炊烟带给“我们”的温情,表现了“我和妹妹”下午放学回家时看到炊烟的欢快与激动。②“灿亮”,形容光亮耀眼,这里用作动词,有照耀闪亮之意(也可以答:使我们的眼睛发光、脸庞发亮)。用词生动鲜活,形象地写出了饥饿的“我和妹妹”闻到炊烟里的香甜味道而精神振作、神采奕奕的欢乐情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将视觉、味觉、触觉互通,这样,炊烟也有了味道和温度,突出了作者当时那种温馨、愉悦之感)‎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的能力。作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慈蔼而伟大”是指贫困年代里的母爱,弥足珍贵,愈显伟大,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爱戴和怀念;“消失”指的是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对母爱、对生活的理解体悟却简单粗浅了,表现了作者对乡村传统文明的怀念和对其逐渐消失的忧思。‎ ‎【答案】①“慈蔼而伟大”,指贫困年代里,那种无法让孩子吃饱而心怀愧疚、牺牲自我、承忍痛苦的母爱,弥足珍贵,愈显伟大,表达的是“我”对母亲的感恩、爱戴和怀念;句中的“母亲”,既指所有传统、朴实、贫困而又慈蔼谦卑自责的农村母亲,又象征了贫困却朴素、传统的乡村生活;“消失”指的是时代变化带来的乡村传统文明的消减。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对母爱、对生活的理解体悟却简单粗浅了,情感也缺乏厚度;表现了作者对乡村传统文明逐渐消失的忧思,抒发了对传统朴素温馨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D项表述错误,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虚景首尾呼应。【答案】D ‎4.参考答案一、‎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三要注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答案】表层含义是指作者在草原上低头看见小花,深层含义是指我们要关注生活中那些毫不张扬、易被忽略的平凡的人或生命,欣赏他们身上的美好的品质,体会其中的幸福与暖意。‎ ‎2.【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鉴赏。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并回答其表达效果。‎ ‎【答案】“装点”本义是装饰点缀。在句中的意思是指在无边的单一的绿色映衬下,突然看见无名花的美丽,给我们所带来的惊喜和心灵上的触动。表达了对小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3.【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理解分析即可。‎ ‎【答案】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所绽放的美丽。‎ 12‎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作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简明;条理清晰;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要结合原作品内容来理解链接材料内容的深刻内涵。杨绛低头所见之“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关爱。梁启超低头所见之“花”是指在敬业中发现乐趣,体现人生的价值。‎ ‎【答案】示例1:从文中的“相互洇染,相互温暖”一句可以看出杨绛曾经给予过老王帮助,老王不忘情谊,临终前还送她香油鸡蛋,这种行为体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穷苦卑微的老王的那份朴实的真情。可见杨绛低头所见之“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关爱。‎ 示例2:从文中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一句可以看出有的人虽然职业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只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就能把事情做好,体会其中的乐趣。可见梁启超低头所见之“花”是指在敬业中发现乐趣,体现人生的价值。‎ 二、‎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②段“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公家发的她信不过”即可解答此题。‎ ‎【答案】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种棉花要天天喷药;公家发被褥。‎ ‎2.【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1)句将“那块地”比作“错综的毯子”,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爱的伟大。(2)“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母亲种棉花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酸,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心疼。‎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茅草根和芦苇根的多和密),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费劲),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爱的伟大。‎ ‎(2)“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母亲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惊讶、心酸以及对母亲的心疼。‎ ‎★3.【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作答时要认真阅读句子,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这是母亲对“我”的鼓励,意思是成功是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换来的。 ‎ ‎【答案】成功(幸福)是坚持(奋斗、努力)出来的。‎ ‎★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从为给“我”做新铺盖,母亲垦荒种棉可知她爱子心切;从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可知母亲的吃苦耐劳;从母亲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可知她的朴实而睿智;从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可知她的孝顺顾家。‎ ‎【答案】示例:①爱子心切。如母亲为给“我”做新铺盖垦荒种棉。②吃苦耐劳。如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③富有耐心。如在棉苗面前,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④朴实而睿智。如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⑤孝顺顾家。如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 ‎★5.【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交代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文章引用茨维塔耶娃的诗句作为标题,新颖且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满朝气的题目,启示我们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答案】①引用诗歌作为标题,新颖且富有诗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题目充满朝气,启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努力,一切都将会发生。‎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