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景德镇一中 2020 届高三 10 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阿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造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知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 24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物质文化记忆和非物质文化记忆是乡愁主要载体,我们要留住并努力呵护它们。‎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完好地保存下来。‎ C. 对那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进行维修,不仅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而且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和归属感。‎ D.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与活化乡村记忆是留住乡愁的两种方式,文章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的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亦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们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生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本题,‎ A项,表述错误,原文“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B项,“必须完好地保存下来”错误,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C项,前后句子是结果关系,原文是目的关系。原文“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故选D。‎ - 24 -‎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本题,‎ D项,“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原文“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24 -‎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指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亭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4.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的,践行志愿服务有助于公民的自我成长和社会建设。‎ B.‎ - 24 -‎ ‎ 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C.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D. 志愿服务的终极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普惠天下的个性态度和公民意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 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 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D. 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亭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答案】4. B 5. C ‎ ‎6. 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B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义。‎ 故选B。‎ ‎【5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本题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行为客观上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这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目的。文中也说“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出现。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分析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作答时,先明确题干问题指向“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那么,作答时就要围绕“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的“根据”进行内容筛选。材料三“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说明“单车猎人”是自发自愿的,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与材料中“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这一对志愿行为的定义是一致的。材料三中说“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这与材料一二中所表述的志愿行为都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而可以将单车猎人看作是“新型”的志愿者中的“新型”则体现在“他们是共亭单车的使用者”“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然后将筛选好的内容,根据题干要求分类根据即可。‎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闷 班琳丽 - 24 -‎ 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老闷跟老蔫对门。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方便得很。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得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 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话,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老闷像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放,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晴挤一块儿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老闷的颧骨眼凸额头上因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 老闷是个生意人,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生意嘛,讲究双赢。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 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老闷烦了,他突地站起身,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办法。‎ 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陈老板把四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转身走出门去。陈老板诧异了许久。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本质不同,心情不同。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着重礼登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 - 24 -‎ 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义士!村主任“闻香到”死后,村里再没人敢接任,怕呗,他家里还有“五只虎”呢。最后村民推举老闷,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是“五虎”怯他。“好!”老闷说,此后便上台了,扎扎实实领乡亲们致富。老闷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给儿子张罗婚事。他老婆嘴一撇:“傻种,没听说狼多肉少的理儿,不怕人家争份几?”他眼一瞪,脸上是佯吓:娘们儿家,懂球?老闷古道热肠的行为,许是表达这样的一段话:狼多肉少,也可能是另一种情況,狼多了,地界大了,猎物也多,天宽地阔。‎ 后来,有记者想把老闷推成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军人物。老闷只给来送信的乡通讯员一个连挥两下的手势。那通讯员闹了个红脸,对着老闷的后影一连说:“你看你老闷,你看你这个老闷!”‎ 有人说老闷那手势的意思是:别来这一套。还有人说,老闷的意思是:跟着学就是。老闷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费琢磨的人,可琢磨透了,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老闷是个火妒,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老闷跟老蔫两家的女人聚在一块儿像亲姐妹一样,叨唠自己的丈夫,流露出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 B. 老闷面对前来滋事的愣头青,不躲不避,用为人的气勢灭其邪性,这件事表现了老闷的正义感,照应文章开头的“老闷是个义士”。‎ C. 村主任去世之后,没人敢接任,老闷得村民推举担当重任,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张罗自家的事一般用心,全然没有私欲杂念。‎ D. 小说语言自然流畅,长短句错落,既多用口语,又有一种诗性表达,如“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8. 小说是如何描写老闷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写道:“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有何作用?“老闷”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A 8. ①正面 - 24 -‎ 描写。小说中老闷教训儿子、镇住愣头青、帮助陈老板、出任村主任带领村民致富等情节是正面描写。②侧面描写。开头写老闷和老蔫两家的女人对丈夫的唠叨以及结尾他人对老闷的评价是侧面描写。③对比描写。小说开头将老闷和老蔫进行了对比,两人同样不爱说话,但老蔫是没话,老闷是有话不说,突出了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的形象特点。④细节描写。如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 ‎ ‎9. 作用:①升华人物的精神品质。以此句结尾,画龙点睛,高度赞扬了老闷这种权富不攀、贫贱不欺、古道热肠、乐于奉献的品性。②照应前文,收束全文。结尾这几句不仅照应题目和开头,更照应文中多次出现的“义”字,是对全文主旨的总结和收束。‎ 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古道热肠的人是一种引领和榜样,会起到表率的作用。和谐美好的生活,需要这种正能量。当今,少数贪官污吏私欲膨胀、损人利己,大到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小到家庭,都需要像老闷这种品性的人。‎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本题,‎ A项,“流露出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之情”错误,她们只是对自己丈夫话少发牢骚,并无“厌恶”之情。‎ 故选A。‎ ‎【8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先明确问题指向,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描写老闷这一形象的”,这是具体考查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首先,要筛选出文中对老闷这一形象描写的相关能内容,然后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方法。如“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话,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老闷像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这是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等通过老闷教训儿子、镇住愣头青、帮助陈老板、出任村主任带领村民致富等一些事情正面表现老闷“义士”形象。“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义士!”这是作者对老闷的直接评价。“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转身走出门去”,这是细节描写。“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得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这是通过他人侧面描写。作答时按照题干要求分类概括,并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品句段的作用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作答时要先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问题指向。第一问:小说结尾写道:“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有何作用?回答“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的作用要结合尾段的作用来思考,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 文中在描写了老闷的诸多“义”举后,“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放在小说的结尾,其实是对老闷为人的总结和高度评价,与前面的诸多“义”举相照应,升华了人物形象,进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第二问:“老闷”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作答时可以从文章的主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等角度考虑。老闷这个人有话不说,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热心有道义。这样的人从“现实意义”角度看,他们展现给社会的是一种正能量,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不管是对自己的“小家”,还是到社会的“大家”,都起到榜样作用、带头作用,比那些光说不做的人强多了。‎ ‎【点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 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此题重点分析正面和侧面描写。‎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オ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习知边务。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史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士颇有疾之者。御史部永春视盐河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四维父、崇古弟为大商。四维奏辫,因乞去。拱力护之,温诏慰留焉。‎ - 24 -‎ 初,赵贞吉去位,拱欲援四维入阁,而殷士儋夤缘得之,诸人遂相构。及御史赵应龙勤士儋,土儋未去,言路复有劾四维者。四维已进左待郎,不得已引去,无何士儋亦去。东宫出阁,召四维充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言四维贿拱得召,四维驰疏辫,求罢。帝不许,趣入朝。未至而穆宗崩,拱罢政,张居正当国,复移疾归。‎ 四维家素封。岁时馈问居正不绝。武清伯李伟,慈圣太后父也,故籍山西,四维结为援。万历二年,复召掌詹事府。明年三月,居正请增置阁臣,引荐四维,冯保亦与善,遂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入赞机务。当是时,政事一决居正。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四维由居正进,谨事之,不敢相可否,随其后,拜踢进官而已。居正卒,四维始当国。累加至少师、更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初,四维曲事居正,积不能堪,拟旨不尽如居正意,居正亦渐恶之。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于是四维稍汲引海内正人为居正所沉抑者。虽未即尽登用,然力反前事,时望颇属焉。‎ 寻以父丧归。服将阕,卒。赠太师,谧文毅。‎ ‎(选自《明史·张四维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B. 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C. 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D. 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筵,汉庙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元、明、清沿袭此制。‎ B. 阁,一般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文中是内阁的简称。内阁在我国明代、清代是最高官署。‎ C. 崩,在古代有多重含义,但在本文指帝王去世,另外崩还可以指古代王后去世。‎ D. 同列,指同一班列、同等地位.亦指地位相同者;同列犹同僚。其在文中指同等地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四维熟悉边防事务。他的边防事务知识是从长期在边陲任职、擅长谈论兵事的同乡杨博和舅舅王崇古那里学习得来的。‎ B. 张四维明了时事,深得高拱器里。高拱掌管吏部,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他也与高拱勾结.使通贡事成,更得高拱认可。‎ C. 张四维能够直面指责。而对给事中曹大垫说他贿赂高拱,他上奏辩解,请求哭免官职;皇帝催他入朝,可是他却因病回乡。‎ D.‎ - 24 -‎ ‎ 张四维能屈能伸。与张居正关系不好,却在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谨慎地侍养、追随张居正,以图拜官开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拱益オ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上颇有疾之者。‎ ‎(2)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 ‎【答案】10. A 11. D 12. C ‎ ‎13. (1)高拱更加认为张四维有才干,张四维也被不断提拔,朝廷士人中颇有憎恨他的人。‎ ‎(2)(张四维)当权之后,知道朝廷内外颇受张居正的苦,想大肆收买人心。‎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本句中,“拱”是高拱,与前面“高拱”为同一人,“之”是代词,他,所以“之”后面要断开,排除BD。“翰林学士”是官职名称,与前面“超擢”构成动宾关系,独立成句,“甫”是副词,才,与后面“两月”连用,表时间,所以在“翰林学士”与“甫”中间要断开,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渭、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文化常识题一般是错项选择,而错项设置往往很明确,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D项,“其在文中指同等地位”错,原句“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释义:张居正也不做推让,对同僚视若无人。文中应该是“同僚”之义。‎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 C - 24 -‎ 项,原文的意思是:皇帝不同意,反而催他入朝。他还没有到,穆宗就逝世了,高拱被罢免,张居正掌权,他又称病回乡。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一般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相关命题,往往会落实到文中具体词句意思的理解上。所以掌握文言词语意思,理解原文语意很重要。‎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第一句得分点:“才”,名词动词,认为……有才;“干进”,被提拔;“疾”,憎恨。‎ 第二句得分点:“得政”,当权;“中外”,朝廷内外;“大收”,大肆收买。‎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隆庆初年,晋升为右中允,负责经筵,不久调任为左谕德。张四维风流倜傥而富有才智,明了时事。杨博、王崇古长期在边陲任职,擅长谈论兵事。张四维是杨博的同乡且为王崇古的外甥,所以也熟知边防事务。高拱很器重他。高拱掌管吏部,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才两个月,任命他为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的议论兴起,朝廷首辅大臣相持不决。张四维与高拱勾结,通贡事成。高拱更加认为张四维有才干,张四维也被不断提拔,朝廷士人中颇有憎恨他的人。御史郜永春巡视河东的盐事,称盐法的毁坏由于有权有势的人横行,大商人牟取专利,指责张四维、王崇古为有权有势的人,张四维的父亲、王崇古的弟弟为大商人。张四维上奏辩解,趁机请求辞官。高拱极力庇护他,(皇帝)下词情恳切的诏书抚慰、挽留他。‎ 起初,赵贞吉离开官位,高拱想引张四维进入内阁,而殷士儋攀附得职,各个大臣便打击、陷害他。等到御史赵应龙弹劾殷士儋,殷士儋没有离去,舆论中又有弹劾张四维的。张四维已经晋升为左侍郎,不得已而辞官,不久殷士儋也辞官。东宫太子出后宫,召见张四维担任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称张四维是贿赂了高拱才得以被召见,张四维急忙上奏辩解,请求罢免官职。皇帝不同意,反而催他入朝。他还没有到,穆宗就逝世了,高拱被罢免,张居正掌权,他又称痛回乡。‎ - 24 -‎ 张四维的家庭向来很富有,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武清伯李伟是慈圣太后的父亲,原籍山西,张四维结交为内援。万历二年,他又被召去负责詹事府。第二年三月,张居正奏请增设内阁大臣,引荐张四维,冯保也与他友好,于是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官职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在当时,政事由张居正一人决定。张居正也不做推让,对同僚视若无人。张四维由张居正提拔,谨慎地侍奉他,不敢轻率答复可否,追随在他的身后,以图拜官晋爵。张居正去世后,张四维才执政。多次升迁加封为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起初,张四维曲意侍奉张居正,很不堪忍受,所草拟的旨令不完全合张居正的心意,张居正也渐渐厌恶他。(张四维)当权之后,知道朝廷内外颇受张居正的苦,想大肆收买人心。因此张四维渐渐收纳了一些被张居正压抑的海内(全国)的正直之人。虽然没有马上全部任用,但因极力反对前任的作为,当时他很富名望。‎ 不久,他因父亲去世而归乡。丧期将满,他也去世了。追赠太师,谥号文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答高博士 ‎【南朝】何逊 ‎ 北窗凉夏首,幽居多卉木。‎ 飞蜨①弄晚花,清池映疏竹。‎ 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②。‎ 将子厌器尘,就予开耳目。‎ ‎[注]①蜨:蝶。②鼓腹:犹言“腆着肚子”,出于《庄子・马蹄》:“夫赫青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这里用来表现安闲之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开头两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夏首”则点明时令。‎ B. 诗的三、四句景致颇富诗意:蝴蝶在花间流连,疏竹与波光交相辉映。‎ C. 第三句的“弄”字,描摹出蝴蝶伤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以动衬静。‎ D. 五、六两句寓生活哲理. 表现的安闲之态颇为传神;用语诙谐,明快旷达。‎ ‎15. 有人评价这首《答高博士》其实就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那么诗人在诗歌中是如何邀约友人的? 请结合诗句分析说明。‎ ‎【答案】14. C 15.‎ - 24 -‎ ‎ 诗歌前四句以清景相邀,景中充满了倚窗临池、观花赏竹的雅趣,充满着邀友之情。后四句以快语相邀:五、六句展示了鼓腹游宴、一醉尽兴的情态;七、八句说既然对客寓生活的喧嚣俗尘厌烦,就请到“我”这来,您的高论快语也能使“我”耳日一新。充满着邀友之意。‎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要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误点有:意象含义解释有误、手法解说有误,对艺术效果的分析有误,语言风格分析有误,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这首诗开头两句,“幽居多卉木”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北窗凉夏首”,“夏首”点明时令。‎ B项,第三句诗人用一“弄”字,描摹蝴蝶忽而凝立花枝、忽而翩然起飞的景象,仿佛是在与晚花游戏似的。第四句写园中竹影叠印着清波,波光辉映着翠竹。整个画面富有诗意。‎ C项,第三句的“弄”字,描摹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给暮色中的庭园之景增添了生机和动感,不是以动衬静。‎ D项,“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意思是说要想欢乐,就痛痛快快尽性而乐;有了安闲的时日,不妨鼓腹而游。这两句写得很诙谐,语言也明快旷达。‎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紧扣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即可。首先,题干借“有人评价”点明“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要求分析是如何邀友的。这就意味着,考生要结合这一背景细细品味这首诗。通读全诗,可知,开头四句都是写景,写了自己居所夏季时节的凉爽、清幽,有花有竹极为雅致,可谓是避暑解热、吟诗作对绝佳之地,虽是简单描景,但结合题干提到的背景不难猜测,诗人是“以景相邀”;五、六句,诗人描写了宴会之乐、闲聊之趣,暗示对方一起来饮酒闲谈,皆是乐趣;七、八句,直接点出对方的近期的境遇,直言可以到自己这边来共赏清景。凶为整首诗的结构是极为完整清晰的,先景后人,先生活冉精神,考生按照诗歌陈述顺序解读即可。‎ - 24 -‎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天下不是没有千里马, 而是天下人不认识千里马,并以此来抨击人才被埋没的现象。‎ ‎(2)《离骚》中,对于自己因佩戴香蕙、采集芳芷而被定罪遭贬黜的境遇,屈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感慨。‎ ‎【答案】 (1). 其真无马邪 (2). 其真不知马也 (3). 亦余心之所善兮 (4). 虽九死其犹未悔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邪”“余”“悔”“常”“作”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言文字的这种人本精神从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就能 。《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古人看来,文字的发明这一伟大创造足以使鬼神哭泣。因此,文字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神圣 性。古代先人们用它来祝福,诅咒,甚至相信人的名字跟人身 ,所以名字要避讳,要讲吉利。这种对 文字的敬重是人们对自身创造力的肯定和喜悦,表现出人要去战胜外部未知世界 的使命感。正因如此,( )。汉字在它后来的发展、丰富中都是按照人的观察、需要而形成的。汉字造字近取诸身, 远比诸物。从人使用的工具包括生活器具和武器取材,从人自身身体取材,从人体验到,接触到的自然形 体、动物,植物等取材,这就是汉字形旁。因此,我们才说 的汉字具有反映先人生活和社会构造的独 特人文价值。‎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管中窥豹 休戚相关 责无旁贷 匠心独运 B. 管窥蠡测 休戚与共 义不容辞 鬼斧神工 - 24 -‎ C. 管中窥豹 休戚与共 义不容辞 匠心独运 D. 管窥蠡测 休戚相关 责无旁贷 鬼斧神工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人使用的工具包括生活器具和武器取材, 从人自身身体取材,从人体验到,接触到的自然形体、动物、植物等取材,这就是汉字形旁。‎ B. 从人自身身体取材,从人接触到,体验到的动物、植物等自然形体取材,从人使用的工具包括生活器具和武器取材,这就是汉字形旁。‎ C. 从人自身身体取材,从人体验到,接触到的自然形体、动物、植物取材,从人使用的工具包括生活器具和武器取材,这就是汉字形旁的主要来源。‎ D. 从人自身身体取材,从人接触到,体验到的动物、植物等自然形体取材,从人使用的工具包括生活器具和武器取材,这就是汉字形旁的主要来源。‎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的古人没有由仓颉这样一位史官来完成文字的创制,而是让神居文字创制之功 B. 文字的创制由仓颉这样一位史官来完成,而我们的古人没有让神居文字创制之功 C. 我们的古人没有让神居文字创制之功,而是由仓颉这样一位史官来完成文字的创制 D. 我们的古人让仓颉这样一位史官来完成文字的创制,而没有让神居文字创制之功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管中窥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管窥蠡测”,意思是指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此处想表达的意思应是汉语言文字的这种人本精神从仓颉造字的传说中能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所以用“管中窥豹”。‎ ‎“休戚相关”,意思是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休戚与共”,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此处想表达的是“相信人的名字跟人身”祸福相连,故用“休戚相关”。‎ ‎“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 - 24 -‎ ‎“义不容辞”,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修饰“使命感”应用“责无旁贷”。‎ ‎“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此处修饰“汉字”,应用“匠心独运”。‎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画线句子根据前面语境“汉字造字近取诸身,远比诸物”,应该谈的是汉字造字的方法来源,且应按照“近取诸身,远比诸物”的顺序来谈,即“从人自身身体取材”要放到句子前面。另外,按照逻辑顺序应是“接触到,体验到”。“这就是”应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而前面的内容谈的是“汉字形旁的主要来源”,而非对“汉字形旁”的定义或介绍。‎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是承接上下文的。‎ 根据前面语境“正因如此”,括号内容应与前面内容构成因果关系,且这里的“如此”是前面所说的汉字与人的密切搞关系,所以表述的重点应放在人对汉字创造的态度上做法,这里要注意句子关联词的使用“没有……而是……”,强调的部分在“而是”后面。‎ 故选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 24 -‎ ‎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教书”改为“从教”; (2). 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 (3). 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 或“敬赠”; (4). 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5). 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有意在其中用错部分词语,然后在题干中指出“有五处不得体”,答题时一要注意找出不得体之处,二要注意符合“五处”的要求。题目切合生活实际,难度不大。“教书”属于口语,同前面的书面色彩较浓的“获悉”不对口径,应改为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从教”或“执教”;“光临”是敬词,用在表述对对方的尊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也是敬词,不能用于己方,应改为表示尊敬的“敬赠”或“奉上”;“先睹为快”只能用在表示自己希望能尽先之意,不能用于对方,可改为使用敬词“斧正”或“指正”;“快来了”口语色彩较浓,宜改为同全文书面语体一致的“将至”或“将临”。‎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弄懂语言场合。题干指出这是一封信,就已经在暗示应使用书面语体,加之信一开头使用的“获悉”一词,更明确交代所用语体。又由“隆重庆贺先生”一语可知这是一封写给尊长的信,更明确信中应对对方使用敬词,对己方使用谦辞。根据这个标准,在信中不难找出答案。‎ ‎21.下面是相关机构的一张调查统计图——各个阶段的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首先和谁说”。认真阅读后,请概括调查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并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要求每条不超过35字。‎ - 24 -‎ 若遇到不开心的事:‎ 我的建议:‎ ‎【答案】(1)若遇到不开心的事: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各个阶段的孩子和母亲的交流都多于和父亲的交流。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交流减少,与其他人的交流增多,“谁都不说的情况越来越产重。‎ ‎(2)我的建议:父母尤其是父亲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多陪伴孩子,多亲近孩子,多了解孩子,要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心灵的探索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此类题目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将各类数据信息显示出来,答题时需要认真弄清题意,然后准确地把握规律,解决问题即可。解答本题要仔细研究图表,这是相关机构对各个阶段的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首先和谁说”的一张调查统计图,调查的对象分别是“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首先和谁说”的“谁”主要有母亲”“父亲”“其他人”“谁都不说”,观察的重是不同纹路的柱形,根据其呈现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政治课,老师问大家爱不爱国?是怎么体现这份爱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算不算是爱国呢?我好像不能说出自己有过的爱国行为和事迹。那么成长在和平年代,21世纪的学生们到底怎样才算是爱国呢?回到家,我问父亲:“我算不算是一个爱国的人?”父亲回答:“当然算啊!”“可我自己没觉得啊?这个怎么做出判断?”‎ - 24 -‎ 父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转而问:“看奥运会时,你最喜欢看哪个国家对哪个国家的比赛?”我不假思索回答道:“不喜欢看比赛,非要看的话,一定是有中国队的比赛。”“为什么呢?”‎ ‎“因为我是中国人啊!”说得理直气壮。我恍然大悟,纠结了这么久,原来爱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中。‎ 要求:结合材料主旨进行写作,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能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常怀爱国情怀,与伟大祖国共在 我曾有过一个疑问:怎样才算是爱国?政治老师说: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就算是爱国。历史老师说:不给祖国抹黑就算是爱国。语文老师说:好好学习就算是爱国。可我还是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爱国,我甚至不能说出自己有过任何爱国的行为和事迹,因为我不是历史上的爱国者,祖国也不需要我来流血牺牲做贡献。在21世纪到底怎样才算是爱国呢?‎ 拂去岁月的尘雾,打开历史的启示录,便会看到:只有与祖国荣辱与共,以坚定的爱国信仰紧紧把握住今天,不辱祖国使命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是的,祖国的强盛才是我们自豪的源泉,我们的自豪又是祖国强盛的士气。这士气是一种共同的信仰。她的名字叫爱国。‎ 爱国在哪里?爱国凝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写在“诗圣”杜甫铺开的白纸上;爱国从“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毛主席口中道出;爱国从勇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鲁迅的笔尖流出。‎ 爱国是义无反顾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爱国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后继的执着。正是无数先烈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用满腔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唱响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当08奥运成功举办的时候,当神七航天员挥动国旗太空漫步的时候,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胡主席表达“中国信心”的时候。你们是否欣喜自豪,是否会心一笑,心中油然升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呢?是不是也会热泪盈眶地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城楼响彻云霄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的呼喊声呢?‎ - 24 -‎ 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当我经历了“08年的感动”之后。再一次打开历史史册,才发现到处都是两个大字——爱国。于是我恍然大悟,爱国才是永恒的主题。‎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牢牢把握住今天。常怀爱国情怀,与伟大祖国共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就属于叙事类作文,讲述“我”一开始不明白“我算不算是一个爱国的人”,经过与“父亲”的交谈后,“我”恍然大悟,明白“原来爱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中”,围绕叙事材料,选取最佳立意即可。‎ ‎【审题】这则材料中,叙述的是“我”对于“我算不算是一个爱国的人”的探寻过程,经过“父亲”的引导,“我”不仅明白自己是一个爱国的人,还悟出“原来爱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中”这一道理。由此拓展来看,材料中的“我”存在对于“我算不算是一个爱国的人”这一疑问可以说不在少数,这则材料引导我们明白“成长在和平年代,21世纪的学生们到底怎样才算是爱国”,爱国其实体现在生活学习中方方面面,比如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关心关注中国社会大大小小的,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的各个方面。最终让我们明白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爱国行为,因为“爱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中”。考生审题时,据此选择一个立意角度即可 ‎【立意】1. 爱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信念中;‎ ‎2.探寻成长在和平年代,21世纪的学生们到底怎样才算是爱国;‎ ‎3.在当代,如何评定爱国行为。‎ ‎【素材】1. 爱国行动并不是要做出好大的贡献才叫爱国行动,只要做好生活中点点滴滴,就算爱国行为了,比如,在学习上,当同学又不太会的题,去帮助他,让对方不再为难,课间的时候,遇到一些麻烦事,大家可以同心协力的跨过这个难关,多个人一起,便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比赛时,大家努力为班级真光。作为一个学生,好好学习,坚持锻炼身体,当你做到这些点滴的小事,就算是我们学生的爱国行动。‎ ‎2. ‎ - 24 -‎ 注意平常的小细节,因为这也算一个小小的爱国行动比如,当你离开某一个地方的时候,随手把灯关上,当你无意间看到了水管在滴水,你可以向前走微不足道的几步,关掉那水龙头来拯救一个缺水的村庄,当你看到垃圾时,能否弯下你的腰,伸出你的手,捡起那片垃圾,来拯救一片森林呢?你能不乱吐痰,绿色出行,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当你做到这些,恭喜你,你就是一个即有教养有是一个为爱国做出行动的人。‎ ‎3. 当我们为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具有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而努力时,就是爱国行为,就具有爱国精神。‎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爱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信念中”这一中心论点,从“在我们的生活中爱国是如何体现的”“在我们的信念中爱国是如何体现的”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的常见审题方法有: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舍次求主法,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寻互补法。提炼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抓关键句法也是常用方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 ‎ - 24 -‎ ‎ ‎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