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届 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新课标卷)09(考试版)
2020年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新课标卷)09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 居天下之中,礼也。”由此可见,荀子认为礼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统治秩序 B.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C.借助权术治国 D.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25.东汉时期,太学中“三奸”现象突出,即虚说妄言、抄袭成说、生搬硬套;与此同时,私家经学大师 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当时 A.儒学的影响力减弱 B.太学的政治地位衰退 C.太学的学术性降低 D.察举制度的弊端暴露 26.流行于唐宋时期的蒙学读物《太公家书》里教导幼童“见人斗打,必须谏之”,“他财莫取”,“不如己 者,必须教之”。到了明清时期流行的《增广贤文》则教导幼童“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人无横财 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的严重破坏 B.时代土壤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C.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明清时期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27.“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 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28.据不完全统计,晚清时期中国翻译的西方公法类书籍多达 40部以上,工程、农学、矿学、等自然科学 和应用科学类书籍也有 70多种。这反映了 A.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普及 B.知识分子摒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近代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D.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29.1942年 10月,美、英两国通知国民政府,愿意自动放弃 19世纪以来在中国获得的多项特权。1943年 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美、英两国签订归还两国在华租界,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条约。这一结果的出现主 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不懈的外交努力 B.中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国以重大贡献赢得尊重 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 30.1956年后,我国文坛冲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不“言情”的禁区,《小巷深处》《红豆》等一批优秀 爱情小说相继出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作家深入社会生活 B.文学界创新精神萌发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左”倾文艺思想被清除 31.有学者指出:“21世纪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 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也是符合了农民意愿,增加了农 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不合理性 B.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32.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 430年至前 354年)曾这样告诚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相信你们自己,别 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这反映出当 时 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已蔚然成风 C.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扰 D.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民主制的局限性 33.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精美的睡袍, 为了能使书房中的家具与睡袍相称,最后他把书房中的家具全部换掉了,但他却感觉“自己居然被一件睡 袍胁迫了!”狄德罗意在 A.指明国家政治要顺应民主潮流 B.批判人们对于财富的无限追求 C.揭露封建神学束缚了人们精神 D.告诫人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生活 34.1917年 3月 12日,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以“第一号命令”的形式发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全体军人 在政治言行上服从苏维埃和士兵委员会的要求,国家杜马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只有在不违背苏维埃决议的情 况下才准予执行。这反映出当时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权力 B.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C.已与临时政府决裂 D.已经控制俄国军队 35.美国“退群”统计表 “退群”时间国 际组织/协定 2017年 1月 23日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 6月 1日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2017年 10月 1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 12月 2日 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 5月 8日 伊朗核协议 2018年 10月 3日 决定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2018年 10月 17日 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如表中美国的“退群”举动 A.说明美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意味着西方阵营不断分化 C.反映其着眼于创建新的双边体系 D.说明其强烈的功利主义外交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47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太平洋贸易圈又可以称为东亚贸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贸易圈,它始终是以中国为中心。 这个贸易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南洋地区和印度支那地区。西太平洋贸易圈的贸易量比起地中海贸易 圈来说要逊色得多,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却起到了地中海贸易圈无法起到的作用。地中海贸易圈在罗马帝国 崩溃以后,基本形成了南岸与北岸的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了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隔地中海对峙的局面, 即使再大的贸易量也不能减少这种对峙。而西太平洋贸易圈则含有很大一部分朝贡贸易。在西太平洋地区, 中国是文明和实力的核心,贸易都是围绕中国展开的。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商业贸易和朝贡贸易,促进 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东亚各国的友好交流,最终为东亚朝贡体系和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 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英]罗杰・ E ・巴克豪《西方经济学史》 材料二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 3世纪到公元 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 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估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 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 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不仅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并获得安全保护。 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 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在 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当代中国政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主场外 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频频提出中国方案,这既是对建国以来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也是基于对当今世 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反映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 平发展的共同诉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政府承担起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国际 作用。 ——引自《浅谈朝贡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中国外交创新》有删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西太平洋贸易圈与地中海贸易圈二者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并谈谈你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理解。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 特别是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 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 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 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 现代科技。……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 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 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 过来控制了人类。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46.(15分)[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改革,也可说是一次革命。日本在野的社会精英夺取了政权,然后从上 而下,主导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组。这一剧烈的改革,却是牺牲不大……改革的对象徳川 政权则已衰败,无法抵抗新兴势力夺取政权。然而,如此大事,参与者必须有强烈的志愿,方可冒险犯难, 投身其中。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 条约的筹码。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富国强兵”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 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美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 现了“强国”的梦想。 ——(日)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牺牲不大”的原因,指出参与者的“志愿”。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简评这一政策。 46.(15分)[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二战爆发后,为了保卫作为战略要冲和石油生产基地的中东,美国军队开进了中东……二战结束 后,苏联力图冲破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打开进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大门,支持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 斗争。美国则努力扩大它在中东的影响和势力,将中东置于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之中。 ——摘编自张士智、赵慧杰《战后美国对中东的扩张》 材料二 1973年 10月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进攻,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所有阿拉伯产油 国遂决定提高原油价格,对美国实行禁运,引发了战后严重经济危机。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 1973年的 300亿美元猛增到 1974年的 1100亿美元。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 策,表示拒绝合作。日本也改变了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也被迫回归联合国的解决框架之内,对以色 列施加压力。 ——改编自程凌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斗争与世界多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中东地区扩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斗争的影响。 47.(15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温启祥,我国著名的导航技术专家,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工作勤奋,追求知识, 曾被评为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抗战期间温启祥受进步书籍和进步思想影响,拥护党的抗日主张,利用其无 线电工场负责人的有利条件及所掌握的无线电技术,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上海解放后,他主持修配和赶 制了 500瓦报话机、750瓦长波归航机和 100瓦短波发射机,使沪、宁、杭的防空通信系统初具规模,又为 前线指挥部提供了通信导航设备,使当时的华东空军机场与福建前线对偷袭的敌机有了防护能力,为解放 舟山群岛做出重大贡献。建国后,温启祥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以严格的科学精神和严密 的科研作风,先后开展了航空近程导航系统,飞机着陆引导系统,中程与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卫星 导航、组合导航和超长波大功率山谷通信天线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晚年,他先后 主持或参与《电子工业名词辞典》等有关无线电导航部分的编撰或编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著名科学家温启祥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温启祥等科学家体现的时代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