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月考试卷(一) ‎ 一单选题 ‎1.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 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的意思是不实行分封制,所得到的效果是“使后无攻伐之患”,意思就是说避免了诸侯之间的彼此征伐,这是对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肯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故A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郡县制的作用,不是指出分封制的弊端,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分析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主要是说明郡县制的作用,故D项错误。‎ ‎2. 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 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 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 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并未实现高度集中,“王”仅是天下的共主,而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始皇为了与以前有所区别,开始使用“皇帝”称号,这是本质的不同,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的称号同样具有神化色彩;B选项错误,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皇帝”和“王”的共同特点;C选项错误,“皇帝”称号和“王”称号都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下图是以“封”字为图案的一枚邮票,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从字形上来看,具体行动就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帜。而下图则是以中华百家姓的姓氏出现。那么,这个姓氏的由来是 A. 地名 B. 植树的过程 C. 人名 D. 祭祀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片中的封和分封制有关,分封制就是把诸侯分封到各地,封姓源出姜姓, 是炎帝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故A项正确;材料中“植树为帜”是植树作为标识,植树的过程不符合材料中“封”的信息,B错误;人名和祭祀显然与材料中划定疆界的信息不符合,C和D项错误。‎ ‎4.嬴政统一全国后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故制定了一系列的专有称谓,号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 皇权至高无上 B. 嬴政功绩极大 C. 嬴政决心效法先王 D. 实行礼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感觉以前的称号“王”不能与自己的功绩相匹配,自称朕,命令称诏,为皇帝专称,任何人不得使用,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B项说的是该称号的原因;CD两项错误,并非效法先王,而是超过先王;实行法治。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权至高无上 ‎5.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行省制的推行 B. 丞相制度的废除 C. 内阁地位的上升 D. 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的强化,导致了君主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行省制的推行和君主权力的加强无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丞相制度的废除是明太祖而非材料中的嘉庆帝,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内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 ‎6.《荀子.儒效篇》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A. 内服制度 B. 外服制度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该制度“立七十一国”推断,是指分封制,因此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西周初年周公制定制度,表明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史实,内服制度是商代的制度,故A项错误。外服制度也是商代的制度,这与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建立的血缘纽带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材料显示七十一国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其余的受封者非姬姓,即与周王没有血缘关系,因此,该制度不是宗法制,故D项错误。‎ ‎7.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A. 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 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 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 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和辛亥革命都是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的。辛亥革命未广泛的发动群众,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以清政府为革命目标,排除C项;仅国民大革命符合D项表述,故排除D项,辛亥革命并未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8.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 A.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 B. 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C. 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 D. 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正确;A项指的是皇帝制度,故错误;C项解决的是君臣关系,故错误;D项指的是专制主义,故错误。‎ ‎9. 该图是身穿新设计衣冠的秦始皇,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开业创国成就突出。其中他创立的“皇帝”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一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包括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以及皇帝独尊,这一制度核心规定皇权至高无上,A正确。B和C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D是法律制度。‎ ‎10.‎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有留学生劝说义和团改“扶清灭洋”为“革命排满”,结果被义和团斥责为“二毛子”(假洋鬼子)而加以拒绝。这说明 ‎①义和团纪律严明、组织严密 ‎②义和团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 ‎③义和团英勇反帝而盲目排外 ‎④义和团对当时形势有清醒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义和团拒绝将革命口号由“扶清灭洋”为“革命排满”说明②义和团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同时结合史实可知义和团在反侵略斗争中英勇反帝但却盲目排外,所以②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①④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义和团对当时形势没有清醒认识,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11. 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 东北地区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B. 行省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 C. 东北地区首次出现由中央政府设置的机构 D. 东北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辽阳行省”可知是元代实行行省制,行省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故A 正确;行省长官是中央派遣的,故B错误;C项首次说法错误,故C错误;东北地区由行省管辖,不是中书省,故D错误。‎ ‎12.下列各项叙述,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A.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 “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7年下半年是战略反攻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A、C两项是渡江战役前后解放军势如破竹、胜利进军的写照,是1949年4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原是清人赞颂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诗句,排除。‎ ‎13.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 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 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 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吸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权往往通过分化事权,一职多官,从而使官僚集团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不抑兼并和守内虚外的政策,A、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4.以下对于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②造成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③企图使中国皈依基督教 ④对于明清的科技有一定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没有造成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中国近代科学是在近代列强侵略的刺激下产生的。②错误;根据所学可知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司法不公使其为所欲为 B.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 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条约里有领事裁判权这一条,外国据此而胡作非为,故造成了外国人涉案的越来越多,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1956年的史实,排除。‎ ‎16.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的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中央集权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儒家学说在分封制实行的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所以排除A项;B、D两项内容是C项的一个组成部分,郡县制、行省制都是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C项全面,故排除B、D,选C。‎ ‎17. 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A.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 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初”、“各国洋兵,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20世纪初,各国洋兵”信息,不正确。进一步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罪行,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18.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北宋“一切收了”的主要措施有 ( )‎ ‎①抽调各地精壮之士充实中央禁军 ‎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③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 ‎④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选项①指兵权“收了”,②指地方行政权力“收了”,③指财政权力“收了”,④指兵权“收了”,故全选。故选A。‎ ‎19.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 西汉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元朝通过设置行省削弱相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中国古代加强专制制度措施 点评:注意把握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详解】‎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西汉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分化相权,说法错误,三省六部设立于隋唐时期;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财权,这一说法正确;C.元朝通过设置行省削弱相权,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行省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而非加强皇权的措施;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此时宰相早已被废除。故此题应选B项 ‎20.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共同特点是 A. 与封建制度衰落有关 B. 反映了民族矛盾的上升 C. 在洋务运动破产的基础上兴起 D. 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强对外侵略扩张,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此中国爆发了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故答案为B;义和团运动不是反封建社会的,A不是共同特点,排除;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不是在洋务运动基础上兴起的,C错误;义和团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无关,D错误。‎ ‎21.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②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 ‎③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共两党的方针政策基本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属于容易题。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共同抗日,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D正确;但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没有根本改变,故②不正确,可排除A、C;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故国共两党政策方针不同,④又不对,排除B。‎ ‎22. 清人彭蕴章作诗说军机处:“趋朝待露夜披衣,退值青山衔落晖。驿路军书催不断,挥毫人共暮鸦归”。这反映了军机处( )‎ A. 工作繁重,行政效率较低 B. 传达政令,参与国政决策 C. 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 D. 保密性强,军务政务兼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趋朝待露夜披衣,退值青山衔落晖。驿路军书催不断,挥毫人共暮鸦归”说明当时的军机处工作很辛苦,早出晚归,但所做的任务都是传达命令,接受命令这两件事情。A选项错在行政效率低,从材料中看出的是行政效率还是很高的;B选项错在参与国策决定,军机处没有决策的权力;D选项错在军务政务兼管,最开始是负责军务,后来取消。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23. 西周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确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周朝确立的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B. 村社成员在井田制中的公田上集体耕作 C. 宗法制确立了经济、政治分配与继承制度 D. 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贵族死后墓葬制度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礼乐制度并不是主要体现在贵族死后墓葬制度上,还体现在其它方面。故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 ‎24. 下列条约中规定开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最远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条约内容的准确记忆,由已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均在我国东南沿海;《天津条约》开放的十口主要在沿海且深入到内容地到达汉口与九江;《北京条约》开放天津卫商埠;《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因此可知重庆市上述条约中开放最西,也是深入中国内地最远的口岸,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25. 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保护中的延续与浓缩。下图为故宫部分文物迁移路线示意图,其中④的迁移背景是( )‎ A. 日本侵占东北,紧逼华北 B. 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C. 日军占领上海,威胁南京 D. 抗战胜利,还都南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从④选项故宫部分文物迁移路线:重庆到南京以及时间为1947年可判断,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1945年8月15),国民政府从战时的陪都重庆已经返回(‎1946年5月5日)南京。故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6.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A. 民族融合的作用 B. 分裂中孕育的统一 C. 江南经济的发展 D. 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局动荡,但是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故A项符合题意。‎ ‎27.中英《南京条约》“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规定 A. 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 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D. 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知,中国对待英国不再保持天朝上国鄙视外邦的华夷观念,这种思想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C正确;从材料中“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知英国并没有对清政府存在歧视,故A项错误;南京条约是在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B项错误;材料是从外交近代化角度说明,不能说明《南京条约》的屈辱性,D错误。故选C。‎ ‎28.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 《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 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 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 《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说明《约法》不受世人欢迎,故表明其被毁有其必然因素,故D项正确;《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法令,故A项错误。这部法律颁布于革命后,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9.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 方国头领 B. 郡县官长 C. 商王子侄 D. 三公九卿 ‎【答案】A ‎【解析】‎ ‎【详解】“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指周武王灭商的动员大会上,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方国头领,故选A;武王伐纣时还没有郡县,排除B;武王伐纣时,商王子侄不会参加的,排除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D错误。‎ ‎30.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 “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 “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即从1931年到1945年,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故A排除。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过于绝对,故C排除。材料认为“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起点,要区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特点 二材料分析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异,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二 自明太祖认为:“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贤之道,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 ‎——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0《敕问文学之士》‎ 问题:‎ ‎(1)材料一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观点? ‎ ‎(2)材料二中明朝为防丞相“擅专威福”采取了什么措施? ‎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1)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看法:有一定道理。北宋初年过分集权,确实使地方财政困难,给北宋积贫积弱埋下了祸根,朱熹的认识基本上符合实际。‎ ‎(2)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趋势:中央权力越来越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 ‎【解析】‎ 试题分析:(1)措施: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土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看法:材料主要强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财政困难和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 ‎(2)措施:材料二出处注明是明太祖的话,说明明太祖对相权过大心怀不安,所以就废除了丞相制度,裁撤了中书省,丞相与中书省所管事务完全由皇帝一人管理,所以六部等于也直属于皇帝管辖,而且明太祖还规定以后子孙不得再立丞相。‎ ‎(3)演变趋势:由材料一所提供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而过分削弱地方的权力和材料二提供的皇帝为加强自己的权力而最终废除了丞相制度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在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不断加强中央的权力,而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在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不断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 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2)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可知,这种乡举里选的制度强调考查人的言行举止,是否贤良。结合所学知识,这种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根据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在九品中正制下,强调门阀大族的出身,而忽视官员的品行和才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这么做使得中正官权力很大,容易导致徇私舞弊,最终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使得寒门子弟无法得到升迁的机会,败坏了社会的风气。‎ ‎(2)根据材料“科举选官制度……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创立,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据材料“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可知,科举制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根据材料“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可知,科举制不仅吸纳知识分子入仕,还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建设中的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3)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答案】(1)移风易俗,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价值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原则:三权分立性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3)成功:①推翻了两前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从风俗改变及思想解放进行分析。‎ ‎(2)一问根据材料二“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结合所学可知为三权分立制度;二问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三问结合所学从旧制度灭亡及政治民主化进程进行分析。‎ ‎(3)赞成成功结合所学政治民主化、思想影响及打击帝国主义进行分析;赞成失败结合所学从革命果实被窃取及中国社会性质进行分析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战场实际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这种格局贯穿于战争始终,是中国抗日战场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得以保持完整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抗日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战场才能在自身贫弱、外援不足的情况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战略性的贡献,使反法西斯盟国世界战略能在中国战场的牵制下得以完成。‎ ‎——摘自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 历史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正面战场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敌后战场的开辟将是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有力牵制、打击,正面战场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更大,有些战役失败得也将更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作用是明显的,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 ‎——摘编自曲青山《在抗战纪念活动中需把握好的几个重大问题》‎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两个战场为抗战胜利所做的努力。‎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战利的意义。‎ ‎【答案】(1)自身贫弱外援不足;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两个战场;中国共产党起到建设性作用;抗战初期主战场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逐渐起到关键作用;‎ ‎(2)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等等,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共产党:领导敌后战争,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组织百团大战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3)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自身贫弱、外援不足”、“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归纳出特点。‎ ‎(2)解题时首先明确“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然后结合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所起的作用分析归纳即可。如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等等,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共产党:领导敌后战争,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组织百团大战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3)本题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出抗战的意义。如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