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老山界》 (5)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老山界》 (5)_苏教版(2016)

老山界 陆定一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 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 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 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 (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人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 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 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确定了 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 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抵 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 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 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2日 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二、六军团改称为红 二方面军。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 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3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 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 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 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 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长征,是 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 新局面的开始。本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 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年6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青 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1925年在上海 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 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1925 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 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共青团 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 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 《中国青年》。1927年4月下旬,参加了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5 月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 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 长。 走近作者 你预习了吗? 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惊惶( ) 呜咽( ) 咀嚼( )苛()捐杂税 矗立( ) 蜷( ) 酣( )然入梦 点缀( ) 落( )下 澎湃( ) 解释下列词语: 攀谈 奇观 绝壁 酣然入梦 呜咽 探 究 学 习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 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的词句。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 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 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主要内容有: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顶所思。 第三部分:写作者的感受。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第 一 天 傍晚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 二 天 黎明 以后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 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山脚下 红军战士 继续爬山 半山腰 红军战士 被冻醒,看夜景山路上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红军战士 翻越雷公岩 山顶, 下山至 宿营地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老 山界 这里我们发现红军用了多长时间翻越老山界 的 ? 细 读 品 味 1、老山界是一座 难翻的山。其“难”表 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 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 子来。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细 读 品 味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 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 红军战士怎样的形象?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 表现红军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勇往直 前、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部分。 1.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 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的上去” 一段。) 2.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 然醒来”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 到“清得透底”。) 精彩段落欣赏 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 (1)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2)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 神? 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怎样理解第一段描写中的“火把排成许多‘之’字 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 观”在句中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 表现了老山界的高峻,而“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 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 “奇观”一词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 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 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 盾? “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 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一会儿就酣然入 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 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的襟怀。 精彩段落欣赏 景物描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1)“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辞 手法? (2)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 了什么特点? 星星、山峰、山谷;比喻 奇伟 寂静 鉴赏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 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 波涛在澎湃。”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时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 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野马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又 喻寒风刺骨;“山泉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 又暗指山势崎岖;“波涛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 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洋溢着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 大自然的夜景是那样美妙,星星好像宝石缀在夜幕 上。 “缀”字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夜之深、 景 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用巨人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 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 精彩段落欣赏 (3)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 自相矛盾吗? (4)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方法 写出。 (5)这段景物描写表现了红军什么精神?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 远、近、大、细; 比喻、拟人、排比 镇定豪迈,乐观主义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 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明朗、清新。 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 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 总结: 本文具体的记叙了长征途 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 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 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 返回 用“叹息”一词,拟人化地 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国民党军队, 又表现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 恶内战的情绪 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 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 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 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 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 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 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不怕 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长征胜利的来之不 易。 v 生活中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那 么你遇到困难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怎样解决困难 的 ,解决困难后又是怎样的心情,10分钟时间写 练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