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线上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林虑中学2019级高一3月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湓浦口(pén)/ 憔悴(qiáo)/ 六玄(yāo)/ 轻拢慢捻抹复挑(tiāo) B. 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一曲红绡不知数(xiāo) C. 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春江花朝秋月夜(zhāo) D. 江浸月(jìn)/ 呕哑(yā)/ 嘲哳(zhā)/ 又闻此语重唧唧(zhò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看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A项,“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挑”应读为“tiǎo”; B项,“贾”应读为“gǔ”; D项,“又闻此语重唧唧”的“重”应读为“chóng”。 故选C。 2.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輮(róu)以为轮 / 金就砺(lì)则利 / 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 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 善假(jià)于物 / 跬(kuǐ)步 / 金石可镂(lóu) D. 跂(qǐ)而望 / 骐骥(jì)/ 爪(zhǎo)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看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结合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 A项,“智明而行无过矣”应为“知明而行无过矣”; B项,“虽有槁暴”的“暴”的正确读音为“pù”; C项,“善假(jià)于物”的“假”的正确读音为“jiǎ”;“镂”的正确读音为“lòu”。 - 22 - 故选D。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厮打 / 嚼(jiáo)烂 / 霓裳(cháng)/ 缘木求鱼 B. 服膺 / 饿殍(piǎo)/ 攥(zuàn)紧 / 独当(dǎng)一面 C. 匙箸 / 发髻(jí)/ 韶(sháo)光 / 胁生双翅 D. 迁嫡 / 丧(sāng)葬 / 栅(zhà)栏 / 撒手人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看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结合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 B项,“独当(dǎng)一面”的“当”应读(dāng); C项,“发髻(jí)”的“髻”应读(jì),“胁生双翅”应为“肋生双翅”; D项,“迁嫡”应为“迁谪”。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声临其境》是首个国内创造性地将冰屏、纱幕、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应用其中的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这一场别出心裁的台词摸底考在演艺圈掀起了“腥风血雨”。 B.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C. 兴趣是发自内心的好奇与热爱,是一切孜孜不倦探索研究的源头。瑞典学者林西莉写作了《汉字王国》的关键在于她是否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D. 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答案】B 【解析】 - 22 -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对,应把“首个国内”改成“国内首个”;C项,搭配不当,“关键在于她是否”一面对两面。D项,成分赘余,“归功”即“把功劳归于(某人或集体)”,与前面的“功劳”重复。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 庄生晓梦谜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和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看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来辨析字形正误。 B项,“庄生晓梦谜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谜”应为“迷”。 故选B。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商业活动自古就与水陆交通息息相关,但古代商人使用的商船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却不得而知,只能自惭形秽,只能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去揣测。 B. 关于最近的生活,似乎就是这个样子,生活中新来了一些人,走丢了一些人。而我,依然是我,独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 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 D. 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繁人事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遇! - 22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句中是说人们无法得知古代商船的样子,只能凭古籍的只言片语去揣测,流露出无可奈何之感,使用“自惭形秽”不合语境,应改为“望洋兴叹”。B项,“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茕茕孑立”中已经包含“独自”的意思,故前面的“独自”语意重复,应删除。D项,“境遇”,指境况遭遇,此处是感叹世人的思想达到的程度,应该是“境界”。C项,“窒息”,因受阻而中断。符合语境。故选C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扶贫款不直接发给贫困户,而是集中起来,参股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每年都有分红。这样既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问题,也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了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B. 在任何一个时代,小说都是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的一个隐喻。我们对文学的经验,对经典的领悟,以及对20世纪人类生存图景的认知,都与这些作品息息相关。 C. 随着网络生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在家里坐等送菜上门。而菜市场,早已经成了混乱、肮脏的代名词,很多老菜场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 D. 为获得流量支持,请人“刷单”现象在民宿短租行业并不鲜见。对这个行业来说,销售量和好评率越高的民宿客栈才越有可能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直接影响客房入住率的提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也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了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语序不当,“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应该放在最后。C - 22 - 项,“享受在家里坐等送菜上门”成分残缺,“享受”缺宾语“……的服务”。D项,“销售量和好评率越高的民宿客栈才越有可能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直接影响客房入住率的提升”结构混乱,一是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民宿客栈”,而后一句“影响”的主语应是指前面“……进入更多消费者视野”这种情况,故应在“直接”前添加“这”;另外“直接影响客房入住率的提升”句式杂糅,可以删除“的提升”。故选B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8.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休,欢乐。 B. 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 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泪变珍珠的传说和狄仁杰沧海遗珠的典故,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 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然后结合全篇的诗境来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 A项,“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休,欢乐”错误,此句义为无法预测在来生李、杨是否能团聚,这一生他们的爱情肯定完结了,“休”,完,结束。 故选A。 9.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 “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 22 - C. 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 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D项,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10.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秋: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 B. 钟鸣鼎食之家: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C. 弱冠: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后泛指男女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D.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的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题中C项,“后泛指男女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错误,“弱冠”特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故选C。 11.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 ) (1)青出于蓝 (2)冰寒于水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22 - (5)輮以为轮 (6)金就砺则利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1)(3)(5)(7) B. (1)(2)(5)(6) C. (2)(4)(7)(8) D. (3)(5)(6)(8)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然后理解“正面设喻”的意思,再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辨析。 首先理解何为“正面设喻”,所谓“正面设喻”是指借助已知事物从正面说明对新的事物的认识,或阐明深刻而精微的道理。 然后分析所给的句子,(1)“青出于蓝”意思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借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2)“冰寒于水”是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5)“輮以为轮,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这是说学习的影响;(6)“金就砺则利”意思是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这是说学习的价值,由此可知,这几句都是从正面设喻阐释学习的重要性,都属于正面设喻。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意思是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以此说明作学问要持之以恒;(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是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这也是说明做学问要持之以恒;(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意思是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这说明要持之以恒;(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意思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这几句都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做问问要持之以恒。 故选B。 1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22 - D.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用典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看有无典故。 B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意思是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这两句虽有史实,但这是本诗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A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使用“庄周梦蝶”和“望帝啼血”的典故。 C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使用“鲛人泣珠”“良玉生烟”的典故。 D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中使用“莫愁”典故,“莫愁”是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故选B。 13.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B.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见修辞,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辨析。 A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去天不盈尺”展现蜀道之险峻; 其余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把浑宏悠长的大弦声比作暴风骤雨,把和缓幽细的小弦比作私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把“愁”比作东流之春水;“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把拨子划过琵琶四根线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比作“裂帛”。 故选A。 - 22 - 14.下列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对偶) 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 C.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对偶) D.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比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见修辞,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辨析。 C项,“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是对偶,“对偶”要求相同位置的词语、短语的词性或结构要一致,“锦瑟”与“一弦”对不上,“无端”与“一柱”对不上,“五十弦”与“思华年”对不上;“无端”意为“无缘无故”,诗人借此表达对“瑟”的无理之怨,下一句中“思”更是人的情感,诗人把这一切都凝结在“瑟”这一物体上,显然使用拟人的修辞。 故选C。 根据要求答题。 这个周末,问题疫苗引发全民焦虑,无数家长连夜翻看孩子的接种记录本,一项项对照是否使用过问题疫苗。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针对的狂犬病发病死亡率近乎于100%,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面向3月龄至6周岁儿童接种。打疫苗是为了预防疾病,结果反受其害,落下终身残疾甚至丧命,还有比这更荒诞的事吗?难怪有专家 地指出,疫苗造假,与杀人无异! 疫苗恶意造假绝非少数不良企业的问题, 监管制度的问题。我们看到,某些无法无天、丧尽天良的恶企,在被查出问题之后,虽也受到一定惩罚,但与获得的孽利相比 ,根本 让其痛改前非,如此“宽松”实质是变相纵容造假、售假。药监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防患未然。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流向市场的药品负责。对消费者而言,其权益只能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维护。( )。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针对的狂犬病发病死亡率近乎于100%,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3月龄至6周岁儿童。 - 22 - B. 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针对的狂犬病发病死亡率近乎于100%,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面向3月龄至6周岁儿童。 C. 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针对的狂犬病发病死亡率近乎100%,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3月龄至6周岁儿童。 D. 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针对的狂犬病发病死亡率近乎100%,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面向3月龄至6周岁儿童。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入木三分 还是 微乎其微 不足以 B. 入木三分 而是 微不足道 不可以 C. 一针见血 还是 微乎其微 不可以 D. 一针见血 而是 微不足道 不足以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假疫苗横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如果做得到,就不必设立这个部门。 B. 假疫苗横行,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如果做不到,何必设立这个部门? C. 假疫苗横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如果做不到,何必设立这个部门? D. 假疫苗横行,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如果做得到,就不必设立这个部门。 【答案】15. C 16. D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近乎于100%”重复赘余,“乎”和“于”意思一样,是重复赘余,排除AB两项; 第二处,“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面向3月龄至6 - 22 - 周岁儿童接种”结构混乱,文中把“接种对象是……”和“面向……接种”两句杂糅,排除BD两项。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见解深刻;从后面“疫苗造假,与杀人无异”可知,此处主要是强调专家的话直中要害,应使用“一针见血”。 第二处,“还是”表递进关系;“而是”表并列关系;前文说“绝非”,即“绝不是”,应与“而是”搭配。 第三处,“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小;“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语境是突出监管制度对这些恶企处罚措施的意义很小,应使用“微不足道”。 第四处,“不足以”比“不可以”程度更深。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上文来看,“如此‘宽松’实质是变相纵容造假、售假。药监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防患未然。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流向市场的药品负责。对消费者而言,其权益只能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维护”,前面是强调政府职能部门该起到的作用,而假疫苗横行则说明这些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失职自然需要有人担责,先“失职”,再“担责”,这就排除AC两项; 分析BD两项B项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与上文分析职能部门失职的意思一致,相比而言,D项“如果做得到,就不必设立这个部门”显然与上文“如此‘宽松’实质是变相纵容造假、售假”这一意思是不一致的,所以排除D项。 故选B。 - 22 -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提,指两到三岁的儿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 B. 古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常用“贱妾”、“糟糠”等,谦称自己的儿子常用“犬子”、“不才”。 C.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科举、户籍等事宜,其长官称为尚书,下设副职称为侍郎。 D. 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贞观”、“乾隆”都是庙号。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贱妾”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不才”为自谦之词;C项,“户部掌科举”错,科举属于礼部掌管;D项,“贞观”“乾隆”都是年号。故选A项。 19.下列关于《琵琶行并序》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B. “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霓裳》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 “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外调,一般指被贬谪。 D.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高的服色为青黑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D项,“唐代官职高的服色为青黑色”错误,“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 22 - 故选D。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D. 蚓无爪牙之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然后应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 B项,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却,然而; A项,第一个“为”,动词,凝结成,第二个“为”是动词,写作; C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比; 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之”是动词,到。 故选B。 2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从而师之 A. 吾师道也 B. 孔子师郯子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词类活用设题,然后辨明词语本身的词性,再结合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辨析活用类型 B项,与例句中加点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师”意思都是“以……为师”; A项,“师”是名词作动词,学习; C项,“王”是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D项,“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 - 22 - 故选B。 22.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B. 《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C. 《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D. 庠序之教是指伦理道德教育。庠序,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泛指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作品、朝代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B项,“《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错误,不是“春秋末期”,应是战国时期。 故选B。 2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质,指古时候诸侯国以将太子派往敌方或者他国作为人质来相互取信的制度。 B. 朔望,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 C. 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的意思。 D.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A项,“将太子派往敌方或者他国作为人质”错误,作为人质的可以是太子,但更多的是其他王子。 故选A。 2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2 - A. “郡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B.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主国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迎上殿。 C. “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皆指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D. “郎中”本是官名,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秦汉沿置,为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宋代以后称中医医生为“郎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C项,“商代叫庠,周代叫序”错误,应为“商代叫序,周代叫庠”,选项说反了。 故选C。 2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于汉,北匈奴从漠北西迁。 B. “食邑”,是指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卿大夫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 D. “征辟”,是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辟”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用僚属。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C项,“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错误,应为敬称。 故选C。 - 22 - 二、文言文阅读 26.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兴起 B、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得:获得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舍:停止 D、用心一也 用:使用 (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相同的一项是( ) A、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D、子何恃而往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等三句从正面说明了学习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B、“故不积跬步”等两句从反面说明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 C、“骐骥一跃”等四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习要有刻苦的精神。 D、“蚓无爪牙之利”等句说明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 【答案】 (1). D (2). B (3). C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注意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考生答题时注意提防文言选项中常出现的以今释古的陷阱和现象。 D项,“用:使用”错误,依据“用心一也”, 由于它用心专一。可知“用”意为:由于、因为。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能力。文言句式常用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考生应该在学习文言文时,辨析各类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点,做到举一反三,准确辨识。 - 22 - 题干的句子中“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 A项,“者……也”,判断句。 B项,“马之千里者”,千里马,定语后置句。与题干中句子句式相同。 C项,“其印为予群众所得”,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了,被动句。 D项,“子何恃而往”,您凭借(依靠、利用)什么前往呢,宾语前置句。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时间、事件、事例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内容,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C项,“说明学习要有刻苦的精神”错误,依据“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据此可知,“骐骥一跃”等四句说明了学习贵在坚持。 故选C。 【点睛】文言文句式主要有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主谓倒装句。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根据句式特点和句意来判定。 参考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27.阅读文章,根据要求答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22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者衣帛食肉 / 黎民不饥不寒 / 然而不王者 / 未之有也 B、七十者衣帛 / 食肉黎民 / 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七十者衣帛食肉 / 黎民不饥不寒 / 然而 / 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 / 不饥不寒 / 然而 / 不王者未之有也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答案】 (1). A (2). A (3). B - 22 -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衣帛食肉”的主语都是“七十者”,“不饥不寒”的主语是“黎民”,两句主语不一致,应断开,且“衣帛”和“食肉”是并列短语,都做“七十者”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然而”意思是“这样却”,一般放在句首,连接下面的句子,不能独立成句,排除C项。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考生在课内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分类识记。 A项,“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错误,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错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即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故选B。 - 22 -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 22 - 三、名篇名句默写 2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 (3)《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连峰去天不盈尺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喧豗、砯崖、壑、盈、倚、繁霜鬓、潦。 - 22 - - 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