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高三摸底测试历史答案及详解
新都区2021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详解(历史) 评卷说明: 1.按已布分进行评定。 2.选择题:凡错选、不选、多选,该小题不能得分。 3.非选择题: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含义确切,表达清楚,即可给分;出现基本史实的错误或表达欠完整,要酌情扣分。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起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从而推动了西周天神观念的变化,故选D。礼乐制度是为西周构建有序的社会秩序服务,不是天神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A;西周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材料信息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C。 25.A 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东汉刺史是郡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有助于协调本治所内的事务,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不是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故选A、排除B、D。地方制度的调整与削弱丞相权力无关,排除C。 26.A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和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材料信息表明“传”的记述非常重视家庭门第及其血缘的传承,主要是因为魏晋时期门第族望是选官的主要依据,故选A。材料只是反映了纪传体的编写差异,未涉及体例更新,排除B;汉武帝以后主流思想是儒学,排除C;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冲击,呈现三教并立,排除D。 27.D 本题考查阅读图文史料、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该壁画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体现了印度文化传入唐朝后,与唐文化实现了融合,体现了统一文化气象,故选D。唐朝时北方文化居于中心地位,排除A;佛教文化开始本土化是在魏晋时期,排除B;文人画注重意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画风的意境意识,排除C。 28.B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由材料可知宋代中枢机构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规范了权力运行,故排除C、选B。宋代中枢机构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并非“分权与制衡”,排除A;二府三司制使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排除D项。 29.C 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读和阐释能力。自耕农家庭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说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C。中国古代传统生产模式是小农家庭个体生产,传统家庭生产模式的解体开始于近代,排除A;农民未脱离农业生产,因而与市民群体是否壮大无关,排除B;明中叶以后的新兴生产关系是指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 30.A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晚清中国经济变化的认识。由表中数据可知,晚清时期,中国商品出口增加,其中农产品增长尤为迅速,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大幅提高,表明在列强侵略下,中国逐渐被卷入到世界市场,越来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表中数据属于贸易领域,看不出农业近代化程度,也无法体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或者实业救国思潮,故B、C、D三项错误。 31.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政策。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吸取之前的教训,面对英俄列强的压力,改变原来的藩部政策,设立新疆行省,政治上实行和内地同样的 制度,经济上与内地一体化,文化上让当地居民接受中华文化,“化彼殊俗,同我华风”,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清政府的措施不仅涉及经济方面,且修浚河渠,屯田等措施并不是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举措对于防范侵略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完全杜绝,故B项错误。新疆地区从古代就已经开始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故D项错误。 32.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开平、大冶、萍乡分别是洋务运动中开平煤矿、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的所在地,从材料中看,开平等地的人口增多,机器化生产获得发展,从小村子发展成为近代化城镇,这主要是洋务运动工业化推动的结果,故B项正确。开平等地人口的增多主要是近代工业兴起,吸引大量人口所致,不是自然经济解体导致,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破坏,也无法体现环保观念的淡漠,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兴起虽与列强侵略有关,但开平等地的工业化城市化并不是列强侵略直接推动的,故D项错误。 33.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全面解读材料基础上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正确分析清末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廷的决策受到东南督抚的严重限制,表明中央权威受到削弱,故B项正确。“分庭抗礼”的说法夸大了地方与中央的分歧,A项错误。从最终的结果看,无法看出废除科举成为当务之急,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而不是满汉地主官僚之间的矛盾,故D项错误。 34.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纪年方式的改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从狭隘反满到五族共和的变化,说明革命派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故A项正确。民国纪年不属于学习西方的结果,故B项错误;推翻清廷统治的革命目标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民权主义是指推翻专制,建立民主制度,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D项错误。 35.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留学风潮日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由、平等等观念,希望摆脱原来的包办婚姻,导致离婚率上升,体现了社会的转型和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离婚率的上升不能体现社会秩序混乱,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蔡元培和胡适对材料中离婚率上升的现象颇有微词,认为其有一定问题,并非主张婚姻自主,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希望自己的配偶有一定的受教育基础,但由材料无法得出是首要标准,故C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40.(25分) (1)特点:突出行政管理;注重经济开发;加强与大陆的联系;重视儒学教育与思想教化(或强化文化认同)。(6分,任答三点。如学生答出“措施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多方面”也可得分) 作用: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海峡两岸联系。(4分,任答两点。) (2)变化:与世界市场产生更多联系;两岸联系更加紧密;近代化开始起步;政治经济重心北移;社会生活西化。(8分,任答四点。) 原因:列强入侵;清政府治台政策加强;大陆移民的迁入;西方工业文明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台湾人民的辛勤劳动。(7分,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材料进行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历史的变化并准确解释这些变化的能力。 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试题选编了清朝前后期有关台湾的两则史料,分别展示了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对台湾的全面治理,鸦片战争后台湾地区的新发展及两岸联系的加强,折射出台湾历史的发展及两岸一家的历史渊源。这也是本题的立意之所在。 本题第(1)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概括清政府治台措施的特点,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而不是简单照抄材料中的具体措施。学生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作答。第二个问题分析清政府治台措施的作用,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作答,学生能认识到清政府时期对台湾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治理,并推动了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题第(2)问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分析晚清时期台湾社会经济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出台湾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新发展,而不是照抄材料中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台湾行省的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巩固了东南海防;另一方面,和大陆一样,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台湾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近代化开始起步,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第二个问题分析变化原因。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学生只要能将台湾放在近代中国的时空背景下,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巨变的原因即可作答。 41.(12分) 评分意见:补充一大支柱1分,论述9分(每个支柱3分),小结2分,共12分。要求:补充一大支柱要符合题意,如表述为论题的形式(某支柱、某支柱、某支柱与中央集权,或中央集权得益于某支柱、某支柱、某支柱等)也可。论述中涉及的每个支柱的史实表述准确1分,作用表述正确1分,与中央集权的关系表述合理1分。如三大支柱均选自材料,仅评论述中的前两个支柱,第三个支柱不得评分。小结为总论,认识应有所深化。论述语言要求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凡不符合上述要求,各项均需酌情扣分。如学生将政策写为制度也可酌情给分。 示例一 三大支柱: ①郡县制度;②尊儒制度;③补充:“重农抑商”政策。 论述: 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该制度下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打破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的世袭特权,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形成理学,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尊儒能够有效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关系和社会稳定,尊儒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保障。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此后,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保护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小农经济,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经济保障。 总之,封建王朝通过制度、政策创新,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示例二 三大支柱: ①郡县制度;②科举制度;③补充:军事制度。 论述: 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该制度下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打破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的世袭特权,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制度保障。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该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人才保障。唐末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宋朝把地方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中央禁军,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军事保障。 总之,封建王朝通过制度、政策创新,从地方行政、官吏选拔、军事管理等方面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示例三 三大支柱: ①尊儒制度;②科举制度;③补充:民族政策。 论述: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形成理学,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尊儒能够有效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关系和社会稳定,尊儒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保障。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该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人才保障。汉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和亲、册封等,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认同感,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民族政策保障。 总之,封建王朝通过制度、政策创新,从思想、选官、民族等方面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注意“示例”仅作参考,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同等评分。如可补充的支柱还有“对外政策”、“监察体制”、“法律制度”、“户籍制度”等等。 【解析】本题考点为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呈现中央集权制度结构的四大支柱,要求学生从图中寻找联系,多维度发现问题,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此题以“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切入,意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按照题意,可以任意选取其中的两大支柱,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支柱,然后共同围绕“中央集权”这个主题展开论述即可。论述中需要做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联系符合逻辑,言之有理。同时注意论述的格式,力求从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来深化认识。 43.(15分) (1)表现:在推荐基础上,实行考试选官;增设国子学,提高明经科地位;扩大选官范围,寒门子弟也可入仕。(6分) (2)价值:适应了魏晋时期统治者加强皇权的要求;发展了选官制度,提升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科举制度的推行奠定了基础。(9分,任答三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回答第(1)问,可从选官方式、考试内容、选官基础等角度分析表现;回答第(2)问,可从选官制度的变革与统治者的诉求、官员的素养、官员来源的范围、对后世选官制度影响等角度说明其价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