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统招班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出题: 审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林冲:浮云蔽白日和压抑人生 林冲是《水浒》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他身上似乎有《三国演义》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像张飞,身手像赵云,前半生忍辱求全的性格像刘备。说到林冲有像张飞的地方,有人也许会感到突兀,觉得《水浒》中那个谨细而能忍辱的禁军教头,和《三国演义》中性如烈火、暴躁鲁莽的猛张飞实在挨不上。要说李逵像张飞还差不多。但林冲的外号“豹子头”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七回林冲一出场,原文就说他的相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和《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完全相同,就连兵器也和张飞一样是丈八蛇矛。此外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是“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这些都说明,《水浒传》的写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想把林冲写成“水浒版”的张飞。甚至还可以推断,《水浒》成书前,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里,说不定林冲真就是个张飞型的人物。作为《水浒》故事源头的《大宋宣和遗事》里有林冲的名字,他的绰号就是“豹子头”,但没有他的独立故事。到《水浒》成书时,已经有了个猛张飞型的黑李逵要写,于是就重新写了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人生故事,并在故事里寄托了一些有别于鲁智深、武松、 李逵这些草莽人物故事的深沉情怀。 严格来说,林冲是《水浒》中唯一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水浒》一 开头便讲述了王进和林冲的故事是颇有深意的:他们都是禁军教头,都武艺高强、 无辜善良,都是很理想的国家良将,却先后被高俅这个无赖小人横加迫害,王进被害得远走异乡,林冲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只得上演一出风雪山神庙血腥复仇大戏,然后蹿入草泽。作者就是通过他们被奸邪无赖高俅反复欺凌,传达出对于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无奈与愤懑。千百年来,不知被反复传写了多少次, 每一次都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这种“浮云蔽白日”式的政治格局其实是专制时代永恒的问题。《水浒》正是通过林冲故事的讲述抒发了对此深广的忧愤。有了这种忧愤,并把它作为后来众好汉聚义的背景和前奏,就使《水浒》这部“强人颂”提升了一层品格。可以说林冲夜奔的故事的意味和鲁智深、武松等草莽豪杰的传奇故事的意味是迥乎不同的,它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及快意恩仇之外别抒怀抱, 独奏了一曲怨郁而又慷慨的悲壮之音。 林冲被压抑,不仅仅是来自高俅这个身居高位的小人,而是来自各色人等: 先是受高俅的陷害,几乎被问成死罪;死里逃生,发配上路,又被董超、薛霸两个人渣百计折磨,差一点被害死在野猪林;到了沧州牢城营,因拿银子稍慢,就 被差拨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一切,林冲都逆来顺受,忍了,然而陆谦却又来沧州追杀。终于,林冲忍无可忍,在草料场的漫天风雪中痛下杀手,然后踏 上了夜奔梁山的不归路。 1.下列表述中不能证明林冲在早期水浒故事中可能是张飞型人物的一项是( )(3分) A.从《大宋宣和遗事》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版本的《水浒》中, 林冲的外号都是“豹子头”。 B.林冲与张飞的相貌几乎相同,都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手中所用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 C.《水浒》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满山都唤小张飞, 豹子头林冲便是”。 D.《水浒》的写定者很可能考虑到已经有了李逵这个人物,所以将原来也是张飞型的林冲改写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2.下列理解、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水浒》的写定者将林冲故事放在全书的开始部分,将其作为后来好汉聚义的背景和前奏,提升了作品的品格,客观上为梁山聚义、除暴安良找到了合理性。 B.林冲故事在诸多水浒英雄故事中特别出名、被广为传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他身上体现了有才干而善良的人被不肖之徒压抑的痛苦滋味,引发了无数人共鸣。 C.文中说“林冲故事和鲁智深、武松等草莽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中的意味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性格上,林冲为人谨慎、善于隐忍,而鲁智深等人则是直爽豪迈的。 D.林冲受到压抑欺凌不仅来自高俅这个官场无赖,还来自行行色色的小人们, 他的愤怒在一次次被迫害中逐渐累积,直到雪夜复仇时彻底爆发,使读者有畅快淋漓之感。 3.文中说“浮云蔽白日”是专制时代根深蒂固的问题,下列我们熟悉的古代人物中,其事迹不能印证“浮云蔽白日”的是( )(3分) A.屈原出身高贵,才华出众,忠于楚国,深受楚王信任,却因令尹子兰、郑袖等人的谗言而被楚王流放汨罗江畔,报国之志不得施展。 B.王勃,唐初四杰之首,十六岁时,因做《斗鸡檄》被唐高宗认为意在离间几位皇子的关系而被贬,其命运之坎坷令人唏嘘。 C.李白胸怀大志,天宝元年进入长安在唐玄宗身边工作。但为人耿直的诗人触怒了一些权贵,导致自己被玄宗疏远,最终被迫离开长安。 D.陆游怀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但前受权臣秦桧嫉恨,后遭主和派大臣排挤,无法得到朝廷的重用,报国之志只能寄托在《书愤》《示儿》等诗作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只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其中日本文人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词……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B.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C. 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5. 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部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6. 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木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7〜9题。 街 沈从文 有个小小的城鎮,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那里住着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5个10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为军队搬运军火。他们为了“囯家”应当忘了“妻子”。 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男女小孩子出来站在门槛上撒尿,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抬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的早上并不技寞。 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靜静的像在午睡,什么地方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许多小小的屋里,湿而发霉的土地上,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 在母亲身边睡着了。 做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织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一面伸出憔悴的手来,敏捷地把手中犬骨线板 压着手织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5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有时这些妇人把工作停顿下来,遥遥地谈着一切。最小的孩子饿哭了,就拉开衣的前襟,抓出枯瘪的乳头,塞到那些小小的口里去。她们谈着手边的工作,谈着带子的价钱和棉纱的价 钱,谈到麦子和盐,谈到鸡的发瘟,猪的发瘟。 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擦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到这时,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地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看看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寄来的。她们将听那些识字的人,念信内说到的一切。小孩子们同狗,也常常凑热闹,追随到那个人的家里 去。但信中有时却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身为主人的妇人便伏在堂屋里哭泣,另外一 些妇人便代为照料孩子,买豆腐,买酒,买纸钱,于是不久大家都知道那家男人已死掉了。 街上到黄昏时节,常常有妇人手中拿了小小的笸箩,放了一些米,一个蛋,低低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慢慢地从街这端走到另一端去。这是为不让小孩子夜哭发热,使他在家中安静的一种方法。长街上这时节也不寂寞的。 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着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们到门前定了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地唱着忧郁凄凉的歌,愉悦到心上的寂寞。 “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 远处山上全紫了,土城擂鼓起更了,低低的屋里,有小小油灯的光,可以画出屋中的一切轮廓,听到筷子的声音,听到碗盏磕碰的声音……但忽然间小孩子又哇地哭了。 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得到信息哭了一整夜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 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的。 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灯。狼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酲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看梆子。这里的人不需明白一个夜里有多少更次,且不必明白半夜里醒来是什么时候。那梆子声音,只是告给长街上的人家,狼已爬进土城, 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儿门户。 . 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夜里落了雪,则早早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印,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从第一天清早开始写到第二天早晨结束,这样安排便于表现女人们日复一日地处于痛苦生活之中的情形。 B.文中写街上走过新媳妇、女人争着跑出来看信、唱“爸爸回来”的歌等内容表现了妇人失去丈夫后的孤苦无依和艰辛生活中的乐观。 C.文中写孩子们见到女人烧纸钱的火光“也照例十分欢喜”,以不谙世事、无知孩童的欢天喜地,反衬了妇人们失去男人的无限悲哀。 D.本文以质朴的文字叙写街上普通人特别是女人自然真切的日常生活,在静静的叙述中呈现出淡淡的哀愁,带给人们无言的哀戚。 8.文章结尾多次写到“狼”,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第一段说长街“寂寞”,后文却写的是长街“不寂寞”,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内容 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文字,完成10〜13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 》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峙,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②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③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冀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祖通,尝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作《唐家千岁历》。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初,勉、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交构:相互构陷。②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③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B. “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而“左迁”是降职,“超迁”是越级提拔,“乔迁”是祝贺别人喜迁新居或升官。 C. “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 D. “进士”指科考中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其中一甲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勃年少聪颖,敢于展露才华。他九岁时指出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中的错误;敢于向刘祥道上书自荐;未成年便任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 B. 王勃恃才傲物,一生命运坎坷。他倚仗才华让同僚难堪,被他们嫉妒;又因擅杀官奴当诛,虽遇大赦仍被除名;后去探望父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 王勃才华横溢,喜欢著书立说。他写出《指瑕》《檄英王鸡》《滕王阁序》《唐家千岁历》,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D. 王勃名闻天下,受到大家赞誉。阎都督称他为“天才”,他兄弟三人受到杜易简赞赏;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四杰,但杨炯不甘位居他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二)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4~15题。(9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②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③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②病来,病愈之后。③黄华,菊花。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突破常见的“起承转合”模式,将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十分灵动;末句以景结情,含无尽之意于言外。 B.诗歌首句以轻雨将住、蝉声起鸣起兴,以蝉的“得意”烘托自己病愈后的愉悦心境;次句由“听”转“见”,心境也由愉悦转为感伤。 C.诗歌颔联写自己病愈之后频频饮酒不知满足,以此自娱;梦醒后倚楼遐思,心中充满温情,与题目中的“快哉”一词相合。 D.诗歌颈联从上联的忆想回到现实,倚楼所见,夕阳之下,鸦投古刹,芳草萋萋,营造出凄迷的意境,情景交融。 15. 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作者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两句是 ,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语句描写大鹏徙于南冥时的壮观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别里科夫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人物,凭借着旧制度和旧传统辖制着整个中学乃至全城,何等强大而威风!但同时,别里科夫又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他 ,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但他还是战战兢兢、六神不安,整天一副 的样子。促狭鬼的一幅漫画就让他“脸色发青”“嘴唇发抖”,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面前,他也 ;更让人 的是,他竟然死在他恋爱对象“哈哈哈”的笑声中。把“强大”和“弱小”融合在同一人物身上,这是小说的荒诞组合之一。 别里科夫是一个被夸张变形的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甚至“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就成了漫画人物——一个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行为完完全全“装在套子里的人”,(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敬小慎微 惶惶不可终日 摧枯拉朽 不可思议 B.谨小慎微 惶惶不可终日 不堪一击 不可思议 C.敬小慎微 闻风丧胆 摧枯拉朽 不可理喻 D.谨小慎微 闻风丧胆 不堪一击 不可理喻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面人物 B. 有着这些生活习惯的别里科夫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但经过作者刻画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 C.有着这些生活习惯的别里科夫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就成了漫画人物 D.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进而成了“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词 B.从而成了“套中人”的符号和代名词 C.从而成了“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词 D.进而成了“套中人”的符号和代名词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审美是什么?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① 。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人有三种生存方式:谋生、荣生和乐生。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② 。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③ ,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 21.下面这则邀请函,在内容和格式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提出修改建议。(5分) 家长会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了解您的孩子进入高三以来在校的思想表现与学习情况,兹定于2019年11月25日在我校高三各班教室举行家长会。要求各位家长必须按时参加,和我们共同商榷管理对策,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期待您的准时参加,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11月20日 ××学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 2020级新生即将到校,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 D. ( 题干中问的是“证明”,D项只是一种推测,并非事实,不能成为证据。) 2. C ( 林冲的故事与武松等人的故事的核心区别在于林冲故事中包含着对“浮云遮白日”式的现实政治的悲愤。) 3. B (“白日”借喻君王,“浮云”暗指小人。这一比喻在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和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等诗句中学习过。原文第二段最后提到了“传达出对于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这就是“浮云蔽白日”的含义。王勃未被重用,并未有小人的干扰。) 4. C (“因而……”表述不当,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可知,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它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5. 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本选项属答非所问。) 6.①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②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③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④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⑤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 (此题的题干是分析苏轼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材料一说“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说明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说明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说明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 7.考点说明,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 B “艰辛生活中的乐观”理解错。 8.考点说明。考查分析环境作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①表明长街夜晚的不寂寞,渲染悲凄阴森的气氛;②说明女人们生活的艰辛,与孩子相依为命的悲苦;③象征世道混乱的土匪军阀,给百姓生活带来灾难。 (6分,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考点说明:考查作品构思和探宄作品的创作意图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参考答案:①开头说长街“寂寞”,在于揭示长街寂寞”的社会原因——土匪抓走成年男子,只剩下女人孩子,同时奠定全文感伤的基调。②女人们承担思念丈夫与失去丈夫的痛苦,单独担起持家养子的重负,昼夜忙 碌所以长街并“不寂寞”。③作者借“不寂寞”反衬“寂寞”,加重了感伤的色彩(使“寂寞”程度更重)。(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精思”是“精密思索”的意思,是一个偏正短语,不能分开,是用来解释王勃写文章的情况特点的,排除AC两项;“引被覆面卧”是“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的意思,是解释他睡觉的状态的一个完整的句子,并且“及寤”,“及”等到,往往是句子的开头,所以排除D项。 故选B。 句子翻译: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11. 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C项,“‘衡庐’指湖南衡山和江西的庐山,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说法错误,“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而“江西的庐山”是“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之一。 故选C。 12. C( “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错,曲解文意,原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译为“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是“定稿二十五篇”而不是“补出”。) 1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高宗大怒:“这是想要诸王们相互构陷(挑拨诸王们的关系)。把他斥退出府。王勃被废黜后,客居在剑南。(得分点:“是”,这;“既”,……以后;“废”,被废除,被动句式;“客剑南”,省略句;) (2)事先已让其女婿写好了序文准备在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 (得分点:“宿”,事先;“因”,于是,就;“莫”,没有人;“当”,担当。) 14.D ( A项,“末句以景结情,含无尽之意于言外”错误,末句应为“直接抒情”,不是“以景结情”。 B项,“以蝉的‘得意’烘托自己病愈后的愉悦心境”错误,应为“反衬”自己的落寞,有“人不如蝉”的况味。C项,“自娱”应为“自我排遣”,借酒浇愁,梦醒后应是心中充满“愁思”,同时“与‘快哉’一词相合”错。) 15.①怀乡思归之愁:清蝉生逢其时其地,自然得意,而自己客居他乡,“征尘断处见归程”“故园又负黄华约”流露思乡心切之愁。 ②迟暮之憾:鸦投古刹,落日余晖,透露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憾。 ③失意之恨:蝉的得意反衬诗人的失意,“秋风发上生”含年华空迸,一事无成的失意之恨。 16.(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B (“谨小慎微”是形容处事畏首畏尾,属贬义;”敬小慎微”是形容处事非常谨慎,属褒义。”惶惶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闻风丧胆”: 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了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摧枯拉朽”: 意思是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不堪一击”: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可理喻”: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18.A(“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主宾搭配不当,排除D项。“但经过作者刻画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两分句前介词介入缺主语,排除B项。“让别里科夫就成了漫画人物”, “就”应放在“让”前面,语序不当,排除C 项。故选A) 19.C (“套中人”就是“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词,根据语境,前后应该是因果关系,用“从而”,故选C) 20.①那就是愉快 ②则为审美人生 ③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 21.①“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搭配不当,删掉“提高” ②时间不具体,应具体到时刻 ③“要求各位家长必须按时参加”语气生硬,语言不得体,可将“要求”改为“请”,删掉“必须” ④“商榷”用于重大事件,此处宜改为“商讨” ⑤落款时间和学校位置颠倒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表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表(一)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判偏题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不给。 ⑥不足400字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不给。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高宗皇帝大怒道:“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王勃被轰走后,游历到四川剑南。 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展露情怀。他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为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阯县令。王勃前往交阯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第一次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时,阎伯屿说,这是“老生常谈”;二次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未作声;三次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他曾经读《易经》,作了一部《唐家千岁历》。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中了进士,作了官。最初,王勔、王剧、王勃弟兄三人出了名,被杜易简称为“三珠树”。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初唐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