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四次复习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昆明市第一中学 2021 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 文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 1. 青铜礼器在西周时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是国家政权、王室威仪的象征及等级关系的 标志。考古成果显示,在江南、两湖、四川地区都出现了形态一致的西周青铜礼器。这反映 了 A. 礼制文化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C. 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 D. 周王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根据“在江南、两湖、四川地区都出现了形态一致的西周 青铜礼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故 B 正确;A 和 D 与分 封制的分权制不符,C 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 2.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蜀地卓氏“用铁冶富”的故事,并描述了其富裕程度,“富至 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 A. 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 汉武帝治下社会经济的繁荣 C. 司马迁对商业发展的忧虑 D. 地方豪强势力挑战中央权威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材料叙述了卓氏致富的方式和富裕程度,结合所 学内容可知是在汉初,其致富过程可看作汉初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个缩影。故 A 正确;汉武 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卓氏不可能“用铁致富”,排除 B;这一记载中没有表现司马迁对商业 的态度,排除 C;材料仅记述了卓氏的富裕程度,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对中央权威的挑战,排除 D。 3. 汉代察举制强调“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汉末魏晋时,人们经常论辩的话题之一是“君 父先后”。据此可知,汉末魏晋时期 A. 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 B. 社会对伦理道德产生怀疑 C. 儒家意识形态遭遇危机 D. 儒学受到佛道二教的冲击 【答案】C - 2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根据材料可知,汉末魏晋时期,社会对“君父 先后”进行讨论,即争论君与亲孰轻孰重的问题,这说明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遭遇 到了危机。故 C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思想信仰危机,而不是世家大族对试图的垄断,排除 A; 是儒家意识形态遭遇危机,而不是伦理道德受到怀疑,更没有体现是因为佛道思想的冲击, 排除 BD。 4. 北宋欧阳修曾说:“就使国家有宽征薄赋之恩,是徒益一家之幸,而数十家者困苦常自如 也。”这说明当时 A. 贫富差距扩大 B. 租佃关系发展 C. 赋税负担较重 D. 家族势力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自中唐两税法以来,国家赋税征收逐渐以地税为主, 地主作为土地拥有者,自然也是国家赋税承担者,故也是国家“宽征薄赋之恩”的惠及者, 但这不必然导致地主减轻雇农的地租。故 B 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赋税制度的影响,而非 贫富差距扩大,更不能体现家族势力的兴起,排除 AD;欧阳修论述了赋税制度带来的影响, 不能体现赋税负担沉重,排除 C。 5.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出现了粮食短缺现象,部分粮食需要从北方甚至外国进口。这反映了 当时东南地区 A. 人地矛盾突出 B. 海禁影响百姓生计 C. 自然灾害频繁 D. 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广泛 种植经济作物,导致该地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故 D 正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宗现 象的出现主要和农业种植结构有关,而非人地矛盾突出和自然灾害频繁,排除 AC;海禁主要 影响的是海外贸易,排除 B。 6. 甲午战败后,清朝学习明治维新成为潮流。但在关于维新变法的 207 件谕旨中,出现更多 的是“变法”与“新政”,“维新”字样只出现了两次。这说明当时 A. 改良思想并未成为主流 B. 政府对变法持谨慎态度 - 3 - C. 各派对改革程度有分歧 D. 政府对日本的忌惮心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相对于“变法”、“新政”这些古老的惯用词语,于传统统治者而言,“维新”是 一个无可名状的新名词。这也是后来用名“新政”的原因,所以说明当时各派对改革的程度 存在不同的认知,故 C 正确;根据“清朝学习明治维新成为潮流”可知 A 错误,排除;名词 的出现频率并不能体现政府的态度和对日本是否具有忌惮心理,排除 BD。 7. 中国素来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据统计,1888 年中国的稻麦粮食进口已占进口货物的第 3 位, 直到 1931 年,大抵波动于 2 至 6 位,1934 年更跃居于第 1 位。其主要原因是 A.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B.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经济大危机导致粮食需求扩大 D. 天灾与战乱影响粮食正常生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方列强对丝茶等经济作物的大量需求导致农业生产的畸形化,即大量种植经济作 物而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从而增加了稻麦粮食的进口需求,故 A 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农 业生产结构,而非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排除 B;19 世纪后期中国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排除 C;天灾与战乱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生产结构的畸形,排除 D。 8. 全民族抗战前后,约 30 万知识分子从各地奔赴延安,形成“延安一代”,大学教授、新闻 记者,各党派都有,甚至有上海小姐、南洋华侨等。“延安一代”的产生 A. 离不开敌后方相对稳定的环境 B. 得益于三三制原则的有效推行 C. 巩固并扩大了中共的阶级基础 D. 说明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1937 年 7 月 7 日全民族抗战以来,与正面战场相比,延安作为抗日的大后方,其社 会环境相对稳定,这是“延安一代”现象的一个原因。故 A 正确;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的民 主政权组织原则,并不是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主要原因,排除 B;这些知识分子中各党派、各 阶级都有,并不全是无产阶级,所以并不是巩固和扩大了中共的阶级基础,排除 C;知识分子 奔赴延安不能说明敌后战场是主要战场,排除 D。 9. 1950 年政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国营机构经营的商品种类,扩大私营商业经营的 商品品种”,“反对资本家不承认工人必要的民主权利,又要纠正工人对资本家提出的过高 - 4 - 要求”……这些措施 A. 是出于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 B. 目的是为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推动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 D. 与新民主主义阶段要求不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建国初期的两大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题干中的材料是出于恢复国民经济的 需要。故 A 正确;根据“扩大私营商业经营的商品品种”可知这些措施不能说明是为了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排除 B;社会住改造始于 1953 年,排除 C;“扩大私营商业经营的商品品种”、 要求资本家承认工人的民主权利,有要求工人不要对资本家提出过高要求,这些都有利于社 会经济和秩序的恢复,符合新民主主义阶段的要求,排除 D。 10. 1956 年,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都丧失了原有的生产资料,成为无产者。毛泽东据此先 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其目的在于 A. 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C. 推动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 保护获得解放的社会生产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毛泽东的这两篇特别重要的经济建设文献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 矛盾开始转变成经济建设问题,所以涉及的“矛盾”与“关系”更多是经济利益问题,意在 保护获得解放的社会生产力,故 D 正确;建国初期中国效仿苏联模式,并没有试图摆脱斯大 林模式,排除 A;B 项是表现,不是目的,排除 B;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 不仅仅是为了推动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排除 C。 11. 1650 年,自然界的数学解释成为一种时尚并风行欧洲,以至于印有笛卡尔(法国数学家) 名字的精美、昂贵的书籍,成了贵妇们梳妆台上的装饰品。该现象说明当时 A. 数学可以满足人性的好奇 B. 启蒙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C. 人们普遍认同科技的价值 D. 科学已经摆脱宗教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数学是理性的象征,理性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数学也是近代科 学的基础。所以数学书籍成为贵妇的装饰品并结合”自然界的数学解释成为一种时尚并风行 欧洲“说明数学可以满足人性的好奇,故 A 正确;“得到了广泛传播”、“普遍认同科技的 - 5 - 价值”的说法过于夸张,无法体现,排除 BC;17 世纪的自然科学还没有能够摆脱宗教的影响, 排除 D。 12. 历史学界认为,1688 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驱逐的确是一个革命性的行动,但是这次 “革命的解决办法”却完全是与革命背道而驰的。这种观点的依据可能是 A. 革命以推翻现有的法律为目的 B. 议会反对一个破坏法律的国王 C. 国王与议会之间实现政治妥协 D. 革命没有出现大量的流血牺牲 【答案】 B 【解析】 【详解】英国光荣革命驱逐了詹姆士二世,但最终通过迎立威廉三世而结束,说明议会只是 反对一个破坏法律的国王,而不是反对君主制,故选 B;A 项说法错误,排除;C 项没有体现 出“背道而驰”的因素,排除;是否出现流血牺牲并不是“与革命背道而驰”的依据,排除 D。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监察,是中国古代对官吏实施法律监督的举措。秦代分设御史大夫和监郡御史。 秦代垂直领导的监察系统开中国古代两千年监察制度的先河。汉代,御史台成为专门的监察 机构,监察职责专门化。刺史监察为汉代首创,对后世地方监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 时,划全国为 13 个州,设立 13 州部刺史,各领一州,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 魏晋南北朝时,御史台脱离少府,成为直接受命于皇帝的独立系统。御史中丞成为独立 的监察官,由皇帝任命。唐代中央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地方设 10“道”为监察区。 宋代时三院规模缩小且逐渐合并,在地方设 15 路,每路分设三司监管监察工作。明清时期, 监察制度发生巨变。中央都察院下辖 13 道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地方 13 省。吏、户、礼、兵、 刑、工六科设六科给事中,号称言官,但稽查、考核群臣等事皆属分内。在地方建立了按察、 巡按双重监察体制。同时,临时差遣的“巡抚”“总督”也逐渐转变为固定化的监察专职。 锦衣卫等特务监察组织也是明代特色。清代的监察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其变革在于将六科给 事中归入都察院,实现“台谏合一”。密折制也成为常态。地方总督巡抚陰了行使民政军政 职权之外,也是中央监察系统的一部分。 ——摘编自白寿彝等《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刺史制度建立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征。 - 6 - 【答案】(1)秦制监察之弊;郡县长官与王国势力勾结;商人豪强势力坐大;强化皇权的需 求。 (2)监察历史悠久;分中央地方两个系统;监察区向行政区演变;监察谏议行政权力逐渐合 一;相对独立又服膺于皇权。 监察体制推动国家治理;但明清政治的监察化、特务化阻碍了国家治理的近代化。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代设置刺史制度主要是因为秦代的监察制度存在弊端, 汉代郡县长官与王国势力勾结,地方商人豪强势力坐大,这些都威胁了皇权;同时也是出于 加强对地方控制和强化皇权的需求。 (2)我国的监察制度在秦代就已经出现,说明监察历史悠久,而且分中央地方两个系统;根 据汉代刺史的演变可知出现监察区向行政区演变,监察谏议行政权力逐渐合一;根据“成为直 接受命于皇帝的独立系统。御史中丞成为独立的监察官,由皇帝任命”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相对独立又服膺于皇权,推动了国家治理;但明清政治的监察化、特务化阻碍了国家治理的 近代化。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古所见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东方六国 秦国 铜陶器物群演 变 连续性 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墓葬等级序列 多阶层、小间隔 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格落差 巨大 都城形态 分内外城,外城有居民区、工商业 区 城内多数面积为宫殿、宗庙、官署 城址等级序列 国都以下逐级递减 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 落 货币 形态和铭文多样化 统一的“半两”钱 ——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 - 7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阐述:战国中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将集权统治确立为政治方向,影响了器物群的演变。分封 体制下,各级贵族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但秦国墓葬只强调君主的地位,而淡化其他等级。 秦国以国都为中心,缺乏中小城市,国都又强化政治功能,体现集权统治的趋向。货币统一 本质上也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总之,战国时代的秦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均呈现 集权化趋势,这一趋势成为秦成功统一六国的原因,也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基。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 合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通过表格内容可知看出,与传统的东方六国相比,秦国境内的等 级制度较为弱化。结合秦国消除分封加强集权,从墓葬等级序列、都城形态、城址等级序列 和货币等方面进行论述说明秦国加强集权的表现即可。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中期的道制改革是在安史之乱及之后恢复整顿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完成 的。地方由十五道变为四十余道,意味着唐代道制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但其划分动机,并非 出于有意识的制度建设的考虑,而是应变与权宜行事的结果。道的长官观察使实际有权直接 处理管内州县政务,且由于兼军事职衔,其权力较之以前采访使还有所扩大。又广置节度使 于诸道有戎旅之州郡,发展到后来,节度使与观察使之于道,都是军政一体化的长官。此外, 通过制定诸道使府长官及僚佐俸禄和完善诸道进奏院制度等措施,进一步使道级建制向实体 化发展。不过,道的机构建制始终采取使职管理的形式,没有正规政府化。这些改革与探索 不仅开辟了一个唐道的时代,也为后来宋路、元明清行省和近代省地县制的发展做了阶段准 备。唐代道制还扩展到了东邻日本、朝鲜,直到今天两国还保留道一级建制。 ——摘编自郭锋《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中期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中期道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特点: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由监察区转化为行政区;机构设置具有临时性。 (2)影响:推动了社会秩序的恢复;推动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对东亚行政制度影响 - 8 - 深远。不利于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造成唐后期地方政治混乱。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并非出于有意识的制度建设的考虑,而是应变与权宜行事的结果” 可知是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根据“节度使与观察使之于道,都是军政一体化的长官”并结合所 学得出由监察区转化为行政区;根据“道的机构建制始终采取使职管理的形式,没有正规政府 化”得出机构设置具有临时性。 (2)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唐中期道制的改革,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秩序的恢复;有 利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对对东亚行政制度影响深远。但不利于中央集 权,一定程度上造成唐后期地方政治混乱。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成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领导和组织 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各地适时展开的“时事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 有了思想上的“主心骨”。许多地方将订立爱国公约与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结合起来。至 1951 年 10 月,全国共有 2810 个厂矿单位、223 万职工参加了生产竞赛;农村有 19854 个生产小组 向劳动模范马恒昌所在小组发起学习和挑战。运动成果显著,1951 年粮食、棉花等农作物产 量超过了 1950 年;仅北京 21 个较大工厂三个季度增产节约总值即达 2195.7 亿元(旧人民币), 相当于 146 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值。鉴于志愿军作战困难和国内实际,总会呼吁发起“捐献 武器运动”,到 1951 年 11 月,全国认缴可购买武器款项达旧币 31847 亿元。抗美援朝运动对 社会价值观的塑造,赋予其时代内涵与意义,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则随时代发展被赋予 了新的内容。 ——摘编自逢大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抗美援朝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中共领导,成立专门机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丰富;以全社会动 员方式推进,参与面广;社会实践与价值观建设相结合。 (2)作用: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重要保障;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赋予社会价值观新的内涵,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中共中央成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开展了 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得出中共领导,成立专门机构;根据“许多地方将订立爱国公约与劳 - 9 - 动竞赛和增产节约结合起来”得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丰富;以全社会动员方式推进,参 与面广;社会实践与价值观建设相结合。 (2)作用:根据“运动成果显著,1951 年粮食、棉花等农作物产量超过了 1950 年;仅北京 21 个较大工厂三个季度增产节约总值即达2195.7亿元”可以看出抗美援朝运动为抗美援朝战争提 供重要保障;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根据“美援朝运动对社会价值观 的塑造,赋予其时代内涵与意义,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则随时代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可知赋予社会价值观新的内涵,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1866—1925 年)的民族国家思想产生于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 锐的时代,是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国家建构的思想。其基本要义是:在大一统的中国境 内,各族人民包容差异,形成统一自由的“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用民族 自决权实现中国独立,维护国家尊严并参与国际事务。孙中山认为凡国家要强大,都应以民 族主义为旗号,团结民众、改革内政、发展国力,与列强争高下,获得民族尊严,使国家立 于不败之地。他认为国际的民族主义是用来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适合本民族文明进步的,符 合人类整体利益的,就是好的民族主义。孙中山意识到,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必须借助传 统社会即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广大的家族、宗族团体的力量。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成为国 民党应对国内国际问题的依据之一。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国际国内环境,该思想 的施行面临巨大的困难。 ——摘编自林影清《社会变革与国家建构: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民族国家思想的意义。 【答案】(1)背景: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成长;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 (2)意义: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丰富和创新了民族国家理论,为解决内 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产生于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得出近代中国民族 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结合所学内容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而且受到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据“必须借助传统社会即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广大的 家族、宗族团体的力量”可知还与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有关。 - 10 - (2)意义:根据“他认为国际的民族主义是用来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可知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思 想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丰富和创新了民族国家理论,为解决内外问题提 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