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大题现代文阅读一Ⅱ散文阅读考点理解词句含意题型理解句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大题现代文阅读一Ⅱ散文阅读考点理解词句含意题型理解句意

题型二 理解句意 ‎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比邻而居》),完成后面的问题。‎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学生甲 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使各种生活状态互相交融,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一起,达到一种美好的平衡。‎ ‎1分 该生没有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含意。画线的句子中,“艾草味”指端午等传统文化,“所有的气味”指不同的生活状态,“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指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该生没有抓住这些关键词的深层内涵,以致漏掉要点丢分。 学生乙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过起了节日,空气里充满了艾草味,压倒了一切气味。‎ ‎2分 该生没有结合所在段落甚至主旨理解句子的含意。画线句子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该生只答出了画线句子的表面意思,没有答出其深层意蕴。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意蕴的理解。端午到了,生活状态、风格迥异的各家在这一天却都弥漫着相同的艾草味,在表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会有相同的生活内容的同时,也暗含着对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艾草香中,仿佛油垢也一点点消除,空气都被洇染成青色,艾草的熏烟将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都进行了升华,从而使各种生活状态互相交融,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一起,达到一种美好的平衡。‎ ‎【答案】 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每点2分)‎ 一、“套模板”“抓关键”理解句子含意 ‎1.据类型,套模板 ‎(1)含蓄句―→注意上下文与之相呼应的阐释句或关键词,揣摩语句的感情(主旨)因素,具体分析含蓄句的外在形式,如比喻、双关、象征手法的运用等。‎ ‎(2)衔接句―→理解时必须搞清其在文本中的位置,明确其在文中的地位,如过渡、总领、总结等作用。‎ ‎(3)修辞句―→把握修辞的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反语的讽刺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等。‎ ‎(4)主旨情感句―→根据文章内容的归纳,结合文章结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和标题,整体把握句意。‎ ‎(5)结构复杂句―→要分析句子结构,抓主干,理枝叶,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2.抓关键词 ‎“抓住”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主要有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二、“内析外联”理解句子含意 ‎1.所谓“内析”,就是审视句子内部,一看句中关键词语是什么,要依词释句;二看句中表达有无特点,如是否用了修辞手法等,如有,则须用“还原法”写出其本意;三看句中结构,是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就明确主谓宾是什么,是复句就了解层次、关系又是什么,看句子的结构,决定了句意有几层要点,答案语言组织的形式。‎ ‎2.所谓“外联”,就是审视句子外部环境,一看相邻语句,有无邻句互解;二看所在的段落甚至主旨,句意是要结合段意、主旨来分析的;三看说话人,此句话是文中人物说的还是作者说的,无论是谁说的,都别忘了作者的表达意图。‎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导学号:20332046】‎ 女 织 王开岭 ‎①古人的生活图景,一语概之:女织男耕。“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郎织女,乃最典型的人生单元,亦是最完美的衣食组合与温饱设计,堪称天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华夏先民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在“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 ‎②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这个朴素的生活方程、貌似永恒的家务公式,逻辑解散了,使命结束了。城市,彻底步入男不耕女不织的“大脱产”时代;乡村,耕虽依旧,织却消匿。这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之果,无可非议。‎ ‎③我想说说“女织”,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对“女织”的蒸发,我略感惋惜。我指的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她,我看重的是“织”的情感内容和性别审美。当一位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个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心愿。每一针、每一环,都是一记笔画、一个字眼,她把所有心思都织了进去,融入这件最贴身的东西里去了。这比花要美,比甜言蜜语动听,比珠宝首饰贵重。为此,她的手可能会磨茧,但她不在乎,心里甜。‎ ‎④我记得年少时,中国女人的怀里都有一团毛线,须臾不离,像抱着婴儿。即便在我青春时,这个情景仍随处可见。那会儿,机器造羊毛衫已铺天盖地,但她们仍不放弃这事业。那是个不嫌“慢”的时代。那是个用手工抒情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会留下一枚标志:食指和中指的上部略显糙厚。她们是美丽聪慧的女人,多情而勤奋的女人,懂得“织”的元素和成分,懂得“亲手”的含义,懂得用“繁琐”“辛苦”构造一件贴身之物意味着什么。她们享受这个过程,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一梭一缕一寸痴,丝丝编就阳春意。如果说,上天派给男性的差事是果腹,那女人的角色则是暖身。除了生育,“织”即成了古代女子最大的事业。乃社会事业、生计事业,亦是婚姻事业、情感事业。‎ ‎⑤织的背后,你总隐约看到那个字:情。无论春染梢头的豆蔻、贤妻良母的人妇,还是离愁黯景的痴妾、发婚姻牢骚的怨女,手中都有一情感道具:飞梭、织机或绣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而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自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那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成长简历和才艺档案。蚕、织、裁、缝、绣——乃天下女子的技能必修课。即便家境再优,凤娇名媛,顶多免去蚕纺之苦,纤绣之灵则不可少。‎ ‎⑥‎ 我觉得这是人生美学,乃女性的主动选择和天赋所赐,乃女性灵魂之闪光。织的衣、纳的袜、绣的巾,可浸的是情、是意,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幸福感。密密麻麻的线脚、纤巧灵盈的游走,织就的是女子的美和美德。所以,以织品传情递意,作媒介和信物,即成了女子专利,成了流传几千年的红颜技巧。直至八十年代末,我在乡下还遇见过那种瑰丽的手绣鞋垫,按说,鞋垫这种藏匿至深、最难公开的东西,即使绣上鸳鸯牡丹,又有何用呢?当然有用。‎ ‎⑦我一直觉得,女子一生总该织点什么,否则有遗憾。不为别的,就因她是妻子、是母亲,一个男人、一个孩子,身上若无一件由家中女性亲手完成的衣物,至少逊了一份温馨。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 ‎⑧过去常用一词夸赞女子:心灵手巧。现代女性心灵绰余,手却未必巧了。逢搬家或整理橱柜,总会翻出几件旧时的毛衣,皆母亲所为。每次太太都赞叹:织得真好,像工艺品!虽穿的机会少,可总舍不得扔。我知道,这些东西再难复制了。母亲很聪明,儿时总变着花样给我们兄弟添毛衣,每年的流行款和图案,只要大街上有,她瞅几眼就会了。母亲这辈子织了多少件衣物?数不清,至少上百件吧。母亲年龄大了,眼花了,织得便少了。几年前,春节回家,母亲说,这是她最后一件线活了,留给孙子们。第二年春节,母亲却还在织,她说再织几件。‎ ‎⑨有一个母织的故事,曾让我泪流满面。那是2006年一则新闻,题目是《骨癌妈妈临终为儿子织好25岁前所有毛裤》。吉林白山一位家境贫寒、以烙煎饼为生的母亲,得知自己患绝症后,15个月里与死神赛跑,终于为9岁儿子织完了25岁前需要的所有毛裤。看着那幅照片,一个小小的孩子守着遗像,床上一排排长短不一的毛裤,我流泪了。也许,这位母亲想的是,等儿子25岁时,就能穿上另一个女人织的衣物了吧?‎ ‎⑩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 ‎(选自2013年第7期《散文》,有删改)‎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是一道分析句子含意的题目,句子含意要注意区分句子的类型,这两句分别为修辞句和情感句,答题时找到本体和情感,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的主旨作答。‎ ‎【答案】 (1)运用比喻,表现了作者对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突然消匿的惋惜与留恋。(2分)(2)对于善感的心灵,消失的“女织”让人感觉不到温馨和幸福,让人遗憾。(2分)‎ ‎2.结合全文,探究“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的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探究的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所以答题时要结合作者的看法和文章主旨进行探究。‎ ‎【答案】 (1)表现了作者对绝症母亲美好人性的赞扬;(2)暗示了绝症母亲的美好愿望很可能会落空;(3)对“女织”时代以女织为载体的手工抒情的认同;(4)对现代女性心灵手不巧的遗憾。(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综 合 练]‎ 二、(2016·镇江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3~6题。(20分)‎ 宁古塔 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节)‎ ‎3.“‘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案区间在第②③两段。第②段主要叙述清廷官员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第③段主要叙述“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 ‎【答案】 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家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每点2分)‎ ‎4.文中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顾贞观设法营救吴兆骞的故事在第⑤段,写出了被流放之人处境的艰难及流放者之间的情谊,同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 从侧面写出被流放的文人处境的艰难,(1分)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1分)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1分)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的联想。(1分,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 ‎★5.解释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流放宁古塔的文人所遭受的苦难远超过屈原、司马迁、曹雪芹所遭受的苦难,而且是无法造就一流人才和产生一流文明的,进一步说明“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 ‎【答案】 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尽磨难,(2分)但远不及流放宁古塔的方式残忍,这种方式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2分)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2分,答“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亦可)‎ ‎6.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文章开头描述流放生活的残酷,表达作者对流放文人的悲悯之情;中间叙写流放文人之间的友谊,表达作者对患难中的友谊的赞美之情;结尾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在苦难中保持内心高贵的敬佩之情。‎ ‎【答案】 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酷的流放刑法戕害文人和大规模株连治罪行为的愤慨;对在苦难中文人间能产生最珍贵友情的赞美,体现出对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文人在跨越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敬佩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