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练习》
圆柱圆锥练习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练习。 教学目的: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梳一梳(知识回顾): 1.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圆锥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 2.教师:这么多物品都是我们的圆柱和圆锥,回忆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提出如下问题: ①:圆柱有几个面? ②:圆锥有几个面? ③:圆柱、圆锥的高在哪儿? ④:圆柱、圆锥每个面的是什么形状? 3. 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认识。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会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出示复习指导: 小组交流讨论;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各是什么?它们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归纳整理: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有关知识 5. 知识回顾 (1)复习圆柱: ①教师适时加以提示,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是个平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②侧面 1个曲面,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③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2).同桌再次相互交流对圆柱的认识。 (3).复习圆锥 刚才我们复习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圆锥形物体,想想圆锥体,你能说出它的哪些特点?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 ①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②圆锥有一个顶点,只有一条高。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 (4).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二、练一练(后教) (一)基础练习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并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学生可以尝试画出各图形的高 2.读出下面各圆柱的有关数据。(图中单位:厘米) 3.根据圆锥的特征,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锥? 4.说出下面各圆锥的高 (二)拓展练习 1.填空题 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 ),它们是(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 )。圆柱的高有( )条,且都( )。 ②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面,从圆锥的顶点(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 )条。 ③拿出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从侧面看到( )。 ④拿出一个圆锥,放在桌子上,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从侧面看到( )。 2. 注意: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彩带各部分长度与圆柱的高、底面直径的关系,利用圆柱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40×4+20×4+20=260(㎝) 三、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对于圆柱圆锥有了新的认识,你有哪些想法和收获呢?请说一说。 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能熟练的掌握圆柱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关于圆柱圆锥的问题,能有条理的进行思考,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且能够大胆猜想、认真验证。希望我们利用今天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圆柱圆锥的特征需要较强的空间观念才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所以,需要的是多点的直观教学,做到数形结合,用实物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通过知识梳理,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整体感知圆柱,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抓住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圆锥的认识,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想法?如何把握生成?是对教师把握课堂水平的一次考验。其实创设一个敢于质疑,乐于表达的课堂学习气氛的想法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落实到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表现,重视教师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生成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互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生成,课堂才能从满活力。 让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联系,为后面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作铺垫。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动手测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2.教学建议: 如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怎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不是让学生多多见识不同的图形和题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