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8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导学案+教学计划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 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导学案+教学计划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 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 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 (-2)4与-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 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 计算: (1) (-3)7×(-3)6; (2)(1/111)3×(1/111). (3) -x3·x5 (4) b2m·b2m+1. .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 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 远? 五、拓展: 1、计算:(1)105·106;(2)a7·a3;(3)y3·y2; (4)b5·b; (5)a6·a6;(6)x5·x5. 2、计算:(1)y12·y6;(2)x10·x;(3)x3·x9; (4)10·102·104;(5)y4·y3·y2·y;(6)x5·x6·x3. 六、课堂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 “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 而不是(-a)2+2=a4. 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 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活动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1)(x+y)2·(x+y)3(2)x2·x2·x+x4·x (3)(0.75a)3·( 4 1 a)4(4)x3·xn-1-xn-2·x4 通过练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复习乘方的知识,并紧接着利用 乘方的知识探索新课的内容。 二、知新: 1、64 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62)4 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a3 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a2)3 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在这个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推测(62)4 与(a2)3 的底数、 指数。并用乘方的概念解答问题。 2、(6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 5=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a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m ) n=________ × ________ × …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am)n= ______________(其中 m、n 都是正整数) 通过上面的探索活动,发现了什么? 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 学生在探索练习的指引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 现幂的乘方的法则,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法则的实际意义从而从本质 上认识、学习幂的乘方的来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幂的乘方 的性质特点(如底数、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 行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回顾这一性质的得来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 义。 三、巩固: 1、计算下列各题: (1)(102)3 (2)(b5)5 (3)(an)3 (4)-(x2)m (5)(y2)3·y (6)2(a2)6-(a3)4 学生在做练习时,不要鼓励他们直接套用公式,而应让学生说明每 一步的运算理由,进一步体会乘方的意义与幂的意义。 2、 判断题,错误的予以改正。 (1)a5+a5=2a10 ( ) (2)(s3)3=x6 ( ) (3)(-3)2·(-3)4=(-3)6=-36 ( ) (4)x3+y3=(x+y)3 ( ) (5)[(m-n)3]4-[(m-n)2]6=0 ( )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加深知识的应用. 四、拓展: 1、 1、计算 5(P3)4·(-P2)3+2[(-P)2]4·(-P5)2 [(-1)m]2n+1m-1+02002―(―1)1990 2、 若(x2)n=x8,则 m=_____________. 3、 、若[(x3)m]2=x12,则 m=_____________。 4、 若 xm·x2m=2,求 x9m 的值。 5、 若 a2n=3,求(a3n)4 的值。 6、已知 am=2,an=3,求 a2m+3n 的值. 五、课堂小结: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六、作业设计:课本 P6 习题 1.2:1、2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的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 教学方法:探索、猜想、实践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计算下列各式: (1) _______25 xx (2) _______66 xx (3) _______66 xx ( 4 ) _______53 xxx ( 5 ) _______)()( 3 xx ( 6 ) _______3 423 xxxx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835 )( aa (B) 632 aaa (C) 532 xxx (D) 422 xxx 二、知新: 1、 计算: 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2、 计算: 8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3、 计算: 1212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从 上 面 的 计 算 中 ,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规 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一猜填空:(1) (___)(__)4 53)53( (2) (___)(__) 53)53( m (3) (___)(__))( baab n 你能推出它的结果吗? 结论:积的乘方等于把各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三、巩固: 1、 计算下列各题:(1) 666 (__)(__))( ab (2) _______(__)(__))2( 333 m (3) _____(___)(__)(__))5 2( 2222 pq (4) ____(__)(__))( 5552 yx 2、 计算下列各题: (1) _______)( 3 ab (2) _______)( 5 xy (3) _____________)4 3( 2 ab (4) _______________)2 3( 32 ba (5) ____________)102( 22 (6) ____________)102( 32 四、拓展: 计算下列各题: (1) 223 )2 1( zxy (2) 3)3 2( mnba (3) nba )4( 32 ( 4 ) 2242 )(32 abba ( 5 ) 32332 )(3)2( baba ( 6 ) 222 )2()3()2( xxx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积的乘方的性质及应用,要注意它与幂 的乘方的区别。 六、作业设计:第 8 页习题 1、2、3。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幂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填空:(1) 24 xx (2)2 33a (3) 2 23 3 2 cb 2、计算: (1) 3233 22 yyy (2) 23322 416 xyyx 二、知新: (1) 4 6 46 2 222 ( 2 ) 5 8 58 10 101010 (3) === 个 个 个 10 10 10 101010101010 101010 10 101010 n m nm ( 4 ) =---=--- --- - -=-- -个 -个 -个 3 3 3 333333 333 3 333 n m nm 猜一猜: nmnmaaa nm >都是正整数,且,,0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指数( ) 负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意义,我们规定 a0=1(a≠0) a-p=1/ap(a≠0,p 是正整数) 三、巩固: 1、计算:(1) aa5 (2) 25 xx (3) abab 4 (4) 133 nm yy 2、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1) 23 (2) 24 (3) 3 6 5 (4)4.2 310 (6) 325.0 四、拓展: 1、已知 的值。求maa mnn ,64,8 2、若 的值。)的值;()求( nmnmnm aaaa 2321,5,3 3、(1)若 x2 = =,则x32 1 (2)若 =则--- xxx ,222 23 ( 3 ) 若 0.0000003 = 3 × x10 , 则 x ( 4 ) 若 =则x x ,9 4 2 3 五、课堂小结: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4 整式的乘法(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能够熟 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 2.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多少? 3.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6×4×13×25. 4.前面学习了哪三种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内容是什么? 二、知新: 1.探索法则 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前面所学的幂的乘法运算的 性质,计算下列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1) 2x2y·3xy2 (2) 4a2x5·(-3a3bx) 2、归纳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 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3.剖析法则 (1)法则实际分为三点:①系数相乘——有理数的乘法;② 相同字母相乘——同底数幂的乘法;③只在一个单项式 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不能 丢掉这个因式. (2)不论几个单项式相乘,都可以用这个法则. (3)单项式相乘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三、巩固: 例1 计算: (1)2xy2·1/3xy;(2)-2a2b3·(-3a);(3)7xy2z·(2xyz)2. 四、拓展: 1.计算: (1) 3x5·5x3;(2)4y·(-2xy3);(3)(3x2y)3·(-4xy2); (4)(-xy2z3)4·(-x2y)3. 2 光的速度每秒约为3×105千米,太阳光射到地球上需要 的时间约是5×102秒,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 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可分为三点,在解题中要灵活应用. 2.在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1.6 整式的乘法(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 律的作用和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推测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 (1) (1) 22 mm (2) 23 )()( xyxy (3) 2(ab- 3) (4)-3(ab2c+2bc-c) (5)(―2a3b) (―6ab6c) (6) (2xy2) 3yx 二、知新: 课件展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画的面积.并做 比较. 由此得到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第一表示法:x2- 2 4 1 x 第二表示法:x(x- x4 1 ) 故有:x(x- x4 1 )= x2- 2 4 1 x 观察式子左右两边的特点,找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用乘法分配律来验证。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 例 2:计算 (1)2ab(5ab2+3a2b) (2)( ababab 2 1)23 2 2 (3)5m2n(2n+3m- n2) (4)2(x+ y2z+x y2z3)·xyz 练习: 1、判断题: (1) 3a3·5a3=15a3 ( ) (2) ababab 4276 ( ) (3) 128324 66)22(3 aaaaa ( ) (4) -x2(2y2-xy)=-2xy2-x3y ( ) 2、计算题: (1) )26 1( 2 aaa (2) )2 1( 22 yyy (3) )3 12(2 2ababa (4) -3x(-y-xyz) 四、拓展: 1、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为 3acm,宽为(7a+2b)cm,则它的面 积为多少? 五、课堂小结:要善于在图形变化中发现规律,能熟练的对整式加减 进行运算。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4 整式的乘法(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 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乘 法的法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 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注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中“漏项”、 与 “符号”的问题 教学方法:探索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计算:(1) ________)3( 3 xy (2) ________)2 3( 23 yx (3) _________)()( 2 xx (4) _________)( 62 aa 2、计算:(1) )132(2 2 xxx (2) )6)(12 5 3 2 2 1( xyyx 二、知新: 如图,计算此长方形的面积有几种方法?如何计算? 小组讨论 你从计算中发现了什么?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 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 例 3 计算:(1)(1-x)(0.6-x)(2)(2x+y)(x-y) 四、拓展: 1、若 nmxxxx 2)20)(5( 则 m=_____ , n=________ 2、若 abkxxbxax 2))(( ,则 k 的值为( ) (A) a+b (B) -a-b (C)a-b (D)b-a 3、已知 bxxxax 610)25)(2( 2 则 a=______ b=______ 4、若 )3)(2(62 xxxx 成立,则 X 为 5、计算: 2)2( x +2 )1)(2(3)2)(2( xxxx 6、某零件如图示,求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 S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5 平方差公式(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 号感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教学重点:1、弄清平方差公式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 言说明公式及其特点;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1、 22yx 2、 352 nn 3、 nmnm 44 二、知新: 1、计算下列各式: (1) 22 xx (2) aa 3131 (3) yxyx 55 2、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猜一猜: baba - 归纳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他们的平方差。 三、巩固: 1、下列各式中哪些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caba (2) xyyx (3) abxxab 33 (4) nmnm 2、判断: (1) 22422 baabba ( ) (2) 12 112 112 1 2 xxx ( ) (3) 22933 yxyxyx ( )(4) 22422 yxyxyx ( ) ( 5 ) 632 2 aaa ( ) ( 6 ) 933 xyyx ( ) 3、例 1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5+6x)(5-6x) (2)(x-2y)(x+2y) (3)(-m+n)(-m-n) 例 2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4x-y)(-1/4x+y) (2)(ab+8)(ab-8) 四、拓展: 1、求 22 yxyxyx 的值,其中 2,5 yx 2、计算: (1) cbacba (2) 4221212 2224 xxxxxx 3、若 的值。求 yxyxyx ,,6,1222 五、课堂小结:熟记平方差公式,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5 平方差公式(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灵活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结使学生理解公式数学表达式与文字表达式 在应用上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式的应用及推广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1)用较简单的代数式表示下图纸片的面积. (2)沿直线裁一刀,将不规则的右图重新拼接成一个矩 形,并用代数式表示出你新拼图形的面积. 这样裁开后才能重新拼成一个矩形.推出公式: 2.(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及文字表达式; (2)试比较公式的两种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 依照公式的文字表达式可写出下面两个正确的式子: 3.判断正误: (1)(4x+3b)(4x-3b)=4x2-3b2; (×) (2)(4x+3b)(4x-3b)=16x2-9; (×) (3)(4x+3b)(4x-3b)=4x2+9b2; (×) (4)(4x+3b)(4x-3b)= 4x2-9b2; (×) 二、知新巩固: 例3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03×97 (2)118×122 例4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a2(a+b)(a-b)+ a2b2 (2)(2x-5)(2x+5)-2x(2x-3) 三、拓展: (1)a2-4=(a+2)( );(2)25-x2=(5-x)( );(3)m2-n2= ( )( ); (4)(a+b-3)(a+b+3); (5)(m2+n-7)(m2-n-7).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1.6 完全平方公式(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教学重点:1、弄清完全平方公式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能用自己的 语言说明公式及其特点; 2、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 (1)(mn+a)(mn - a) (2)(3a – 2b)(3a+2b) (3)(3a + 2b)(3a+2b) (4)(3a – 2b)(3a - 2b) 二、知新: “想一想”: (1)(a+b)2 等于什么?你能不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理由呢? (2)(a-b)2 等于什么?小颖写出了如下的算式: (a—b)2=[a+(—b)]2。 她是怎么想的?你能继续做下去吗? 由此归纳出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教师在此时应该引导观察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言语表 达出来。 例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x-3)2(2)(4x+5y)2(3)(mn-a)2 三、巩固: 1、下列各式中哪些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caba (2) xyyx (3) abxxab 33 (4) nmnm 2、计算下列各式: (1) baba 7474 (2) nmnm 22 (3) baba 2 1 3 1 2 1 3 1 四、拓展: 1、求 2yxyxyx 的值,其中 2,5 yx 2、若 的值。求xyyxyx ,16)(,12)( 22 五、课堂小结:熟记完全平方公式,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6 完全平方公式(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 算。 教学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 教学方法:尝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下列各题: 1、 2)( yx 2、 2)23( yx 3、 2)2 1( ba 4、 2)12( t 二、知新;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1022 (2)1972 先分析,再课件演示解答过程 2、练习: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982 (2)2032 3、例:计算:(1) 22)3( xx (2)(a+b+3)(a+b-3) (3)(x+5)2-(x-2)(x-3) 三、巩固: 计算:(1) )4)(1()3)(3( aaaa (2) 22 )1()1( xyxy (3) )4)(12(3)32( 2 aaa (4) )2)(2( yxyx (5) 完成“做一做” 四、拓展: (1)若 22 )2(4 xkxx ,则 k = (2)若 kxx 22 是完全平方式,则 k = 五、课堂小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进行一些简便的计算,并体会 公式中 的字母既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六、作业设计:第 27 页习题 1、2、3.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7 整式的除法(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法则的探索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 整式除法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 思考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可以通过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来理解单项式的除法,要 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温 故 : 计 算 xx4 2 、 1nn aa 3 、 36 xx 二、知新: (1) 25 xyx (2) nmnm 222 28 (3) bacba 224 3 提醒:可以用类似于分数约分的方法来计算。 讨论:通过上面的计算,该如何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归纳法则 ★ 结论: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 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 的一个因式。 例题讲解: 例 1、计算(1) 2232 35 3 yxyx (2) bcacba 2234 510 2、月球距离地球大约 3.84×105 千米,一架飞机的速度约为 8×102 千米/时,如果乘坐此飞机飞行这么远的距离,大约需要多少时 间? 三、巩固: 1、计算: (1) zyxzyx 22243 412 (2) cacba 346 24 1 (3) 1231 82 nn mm (4) 35 3 16 baba 2、计算: (1) baba 323 83 (2) 233234 3 228 bcabacba 四、课堂小结: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1.7 整式的除法(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整式的除法,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 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 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集体协作的能力,组织归纳的能力及积极探索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1、理解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能用法则进行计算。 2、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在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中仍然 适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式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整式的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运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 计算 二、知新: 法则的推导.引例:(8x3-12x2+4x)÷4x=(?) 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规定,我们可将上式化为 4x · ( ? ) =8x3-12x2+4x. 原乘法运算: 乘式 乘式 积 (现除法运算):(除式) (待求的商式) (被除式) 以上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法则”: 法则的语言表达是 三、巩固: 例2 计算: (1)(6ab+8b)÷2b (2) (27a3-15a2+6a)÷3a; 四、练习: 1.计算: (1)(6xy+5x)÷x; (2)(15x2y-10xy2)÷5xy; (3)(8a2b-4ab2)÷4ab; (4)(4c2d+c3d3)÷(-2c2d). 2 化简[(2x+y)2-y(y+4x)-8x]÷2x. 五、课堂小结: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两个要点): (1)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2)所得的商相加.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握 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掌的推证过程.会用对顶角 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 图能力.通过对顶角件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 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复杂图形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图形的过程 中,渗透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方法和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对顶角、补角、余 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顶角、补角、余角的性质的探索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 我们学习过的组成几何图形的线有哪几种? 二、知新: 1、观察图片,回答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哪种?(平 行与相交) 2、∠1 与∠3 是直线 AB、CD 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 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 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 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 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 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 是∠3 的对 顶角,同时,∠3 是∠1 的对顶角,也常说∠1 和∠3 是对顶角. 3、补角和余角的定义 如果两角的和是 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果两角的和 是 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l 和∠2 也是直线 AB、CD 相交 得到的,它们不仅有一个公共顶点 O,还有一条公共边 OA,像这样的 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4.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三、巩固: 已知直线 a、b 相交。∠1=40°,求∠2、∠3、∠4 的度数。 四、拓展; 变式 1:把∠l=40°变为∠2-∠1=40° 变式 2:把∠1=40°变为∠2 是∠l 的 3 倍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 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过程与方法:会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掌握垂线的 性质.从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能运用 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 的性质. 教学难点: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垂直) 1.看看周围(教室、书本等)哪些线是互相垂直的? 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折叠长方形的纸(横竖各叠一次)同学们 量一量折痕与折痕、折痕与边所成的角的度数. 你是怎样理解垂直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图形,并规定表 示方法. 另外,强调直线与线段(射线)垂直就是与线段(射线)所在 直线垂直,并画图说明. 二、 画一画,议一议(使学生再操作活动中探索、体验平面内经过 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画一画 1.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议一议 1.你是用何工具如何画垂线的? 2.你画出的垂线有何特点? 三、 想一想、议一议(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了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何测量跳远成绩? 2、过马路怎样走最短? 3、测量图形中PA、PB、PC、PD 的长,比较哪条线段最短?(其 中 PA 是垂线段) 4、你得到什么启发?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你觉得如何规定点到直线的距离比较合理?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 离. 四、巩固: 1.如图,已知直线 AB、CD 和 AB 上一点 M,过点 M 分别画直线 AB、CD 的垂线. 2.如图,污水处理厂 A 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 PQ,应如何 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用料最短,试画出铺设管道路线,并 说明理由. 3.如图,P 是∠AOB 的边 OB 上的一点. (1)过点 P 画 OB 的垂线,交 OA 于点 C (2)过点 P 画 OA 的垂线,垂足为 H 比较 PH 与 PC、PC 与 CO 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4.如图射线 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M 是 OC 上任意一点. (1)画 MP⊥OA,垂足为 P (2)画 MQ⊥OB,垂足为 Q (3)度量点 M 到 OA、OB 的距离,你发现什么? 5.如图,已知∠AOB,画射线 OC⊥OA,射线 OD⊥OB;你能画出 几种?观察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1.如图学校要测出一块空地三角形 ABC 的面积,以便计算绿化 成本,现已测出 BC 的长为 5 米,还要测出哪些量才能算出空地的面 积?怎样测量?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2.如图,某长方形木板在运输过程中不慎折断,请在剩余的板 材上画一直线,以便截出一块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木板.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 角,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复杂图形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图形的过程 中,渗透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方法和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 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学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 教学方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是平行线 二、知新; 1、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及两直线平行的表示符号。 如书中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 b 与墙 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 a 与墙壁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 能使木条 a 与木条 b 平行? (1) 学生动手操作移动活动木条,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内容。 (2) 改变图中∠1 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做,∠1 与∠2 的大小满足 什么关系时,木条 a 与木条 b 平行?小组内交流 2、分析图中∠1 与∠2 的位置关系,归纳同位角的含义及相关结论。 如:∠5 与∠6、∠7 与∠8、∠3 与∠4 等都是同位角 结论: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三、巩固: 例:找出下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A B C D E F 1 2 3 4 5 6 7 8 A B C D E F 1 2 3 4 5 6 7 8 50° 50° 130° A B C D E F G H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 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 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构成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方法和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 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学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 直线平行”。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如图,a∥b,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 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 二、知新: 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 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 AB(如图所示)。他只有一个量角器, 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 a b c 1 2 3 4 5 6 7 8 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定义:1、内错角;2、同旁内角。 探索练习:观察课件中的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 变化,讨论: (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巩固: 1、如右图,∵∠1=∠2 ∴ ∥ , ∵∠2=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 ∥ , ∴AC∥FG, 2、如右图,∵DE∥BC ∴∠2= , ∴∠B+ =180°, ∵∠B=∠4 ∴ ∥ , ∴ +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课堂小结: A B C D E F G 1 2 3 4 A B C D E F 43 2 1 5 五、作业设计: 课本 P49 习题 2.4:1、2。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2.3 平行线的性质(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 作简单的推理,使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 定的区别. 构成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方法和方程思想. 重点难点: 1.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2.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 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哪些判定公理和定理?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把这三句话颠倒每句话中的前后次序,能得怎样的三 句话?新的三句话还正确吗?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指出:把一句原本正确的话,颠倒前后顺序,得到新 的一句话, 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例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倒过来 说“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就不正确了.因此,上述新的三句话 的正确性,需要进一步证明. 二、知新: 平行线的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如图2-32,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 求证:∠1=∠2. 证明:(反证法) 假定∠1≠∠2, 则过∠1顶点O作直线A′B′使∠EOB′=∠2.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过O点有两条直线AB、A′B′与已知直线CD平行,这与平 行公理矛盾.即假定是不正确的. ∴∠1=∠2. 另证:(同一法) 过∠1顶点O作直线A′B′使∠E0B′=∠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B∥CD(已知),且O点在AB上,O点在A′B′上, ∴ A′B′与AB重合(平行公理) ∴∠1=∠2. 平行线的性质二:两条平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如图2-33,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 求证:∠3=∠2. 证明:∵ AB∥CD(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3=∠2(等量代换). 平行线的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如图2-34,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 求证:∠2+∠4=180°. 证法一: ∵AB∥CD(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4=180°(邻补角), ∴∠2+∠4=180°(等量代换). 证法二: ∵ AB∥CD (已知),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180°(邻补角), ∴∠2+∠4=180°(等量代换). 三、巩固: 例:已知某零件形如梯形ABCD,现已残破,只能量得∠A= 115°,∠D=100°,你能知道下底的两个角∠B、∠C 的度数吗?根据是什么?(如图2-35). 解:∠B=180°-∠A=65°, ∠C=180°-∠D=8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 四、拓展: 1.如图,AB∥CD,∠1=102°,求∠2、∠3、∠4、∠5 的度数,并说明根据? 2.如图,EF过△ABC的一个顶点A,且EF∥BC,如果∠B= 40°,∠2=75°,那么∠1、∠3、∠C、∠BAC+∠B +∠C各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图,已知AD∥BC,可以得到哪些角的和为180°?已 知AB∥CD,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并简述理由. 五、课堂小结: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1. 从因果关系上看: 性质: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所以……; 判定:因为……,所以两条直线平行. 2. 从所起作用上看: 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两角相等或 互补: 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 平行.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2.4 用尺规作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们在尺规 作图 中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尺规作角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和研究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难点: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及作角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猜想、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总结。 准备活动: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温故: 提出问题:如何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只有圆规和直尺这两个工具,你能 按要求作出图形吗? 二、知新: 如图,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 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 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 AB。 (1)请过点 C 画出与 AB 平行的另一条边 (2)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 题吗? 内容一:(请按作图步骤和要求操作,别忘了留下作图痕迹哦!) (一)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二)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倍数: 已知:∠1 求作:∠MON,使∠MON=2∠1 A o B (三)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 已知:∠1、∠2、∠3 求作:①∠AOB,使∠AOB=∠1+∠2 ②∠POQ,使∠POQ=∠1+∠2+∠3 (四)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差: 已知:∠ 、∠ 、∠ 求作:①∠AOB,使∠AOB=∠ -∠ ②∠POQ,使∠POQ=∠ -∠ -∠ ③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 2∠ -∠ 三、巩固拓展: 1、已知:线段 AB、 ∠ 、∠ 1 1 32 求作:(1)分别过点 A、点 B 作∠CAB=∠ 、∠CBA=∠ (2)如图,点 P 为∠ABC 的边 AB 上的一点,过点 P 作直 线 EF//BC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3.1 认识三角形(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能发现“直 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 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 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A B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工具:一副三角板和三个剪好的三角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填空: (1)当 0°< <90°时, 是 角; (2)当 = °时, 是直角; (3)当 90°< <180°时, 是 角; (4)当 = °时, 是平角。 2、如右图, ∵AB∥CE,(已知) ∴∠A= ,( ) ∴∠B= ,( ) 二、知新: (一)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 角和等于 180°,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 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180°(几何表示) 练习一: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 60°; ( ) A B C D E 1 2 3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2、在△ABC 中, (1)∠C=70°,∠A=50°,则∠B= 度; (2)∠B=100°,∠A=∠C,则∠C= 度; (3)2∠A=∠B+∠C,则∠A= 度。 3、在△ABC 中,∠A= x3 °∠= x2 °∠= x °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二)猜一猜 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可以是什么角?(提醒:一个三角形中能 否有两个直角?钝角呢?)小组讨论。 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为三类 练习二: 1、观察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锐角三角形 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Rt△)钝角三角形( )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 角形? (1)30°和 60° ( ) (2)40°和 70° ( ) (3)50°和 30° ( ) (4)45°和 45° ( ) 思考: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 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练习三: 1、 (图 1) (图 2) (1)图 1 中的直角三角形用符号写成 ,直角边是 和 ,斜边是 ; (2)图 2 中的直角三角形用符号写成 ,直角边是 和 , 斜边是 ; B C D E F G 2、如下图,在 Rt△CDE,∠C 和∠E 的关系是 ,其中∠C=55°, 则∠E= 度 3、如上图, 在 Rt△ABC 中,∠A=2∠B,则∠A= 度,∠B= 度; 三、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2、三角形按角分为三类: (1)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 形 ( 3 ) 钝 角 三 角 形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3.1 认识三角形(2) 教学目标: C D E A B C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掌 空间,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 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 于第三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 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课件 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能从右图中找出 4 个不同的三角形吗?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 的特点? 二、知新: 1、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三条边分别是 三个内角分别 是 A B CD E F G A B C a b c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以及任意两 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 三边 三、巩固: 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 5cm 和 8cm 的木棒,用长度为 2cm 的木 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 13cm 的木棒呢?长度为 7cm 的木棒呢? 四、拓展: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单位:cm)(1) 1, 3, 5 (2) 3, 4, 7 (3) 5, 9, 13 (4) 11, 12, 22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 和 4cm,则第三边长 X 的 取值范围是 。若 X 是奇数,则 X 的值 是 。 这 样 的 三 角 形 有 个 若 X 是 偶 数 , 则 X 的 值 是 。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2cm,另一边是 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 是 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5cm,另一边是 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 是 cm 五、课堂小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 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3.1 认识三角形(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重心与内心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观察、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 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重心与内心的含义及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重心与内心的含义及特点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工具:三个剪好的三角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 二、 知新: 活动一 1、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 2、 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学生可以用量角器来量出这个角的大小的方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也可以用折纸的方法得到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 对边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这个角的角平分线。简称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 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给出下面的示范书写: 结论: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且相 交于一点。 活动二: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 怎样的位置关系?小组交流。 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个边上 的中线。简称三角形的中线。 结论: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中线,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且相交于 一点。 1 、 AD 是 △ ABC 的 角 平 分 线 ( D 在 BC 所 在 直 线 上 ), 那 么 ∠ BAD=_______= 2 1 ______. △ABC 的中线(E 在 BC 所在直线上),那么 BE=___________=_____BC. 2、如图,在△ABC 中,∠BAC=60°,∠B=45°,AD 是△ABC 的一条角平 分线求∠ADB 的度数. 3.1 认识三角形(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垂心的含义,掌握它的特点并灵活 地运用这些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观察、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 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垂心的含义及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垂心的含义及特点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工具:三个剪好的三角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二、知新: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 AM 是 BC 边上的高。 ∵ AM 是 BC 边上的高 ∴AM⊥BC 做一做: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 高吗?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3、议一议: 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画出它们吗?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它们所在的直线 交于一点 吗? 结论:1、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 外部。 三、巩固: 如图,(1)共有 个直角三角形 (2)高 AD、BE、CF 相对应的底分别是 、 。 (3)AD=3、BC=6、AB=5、BE=4, 则 S△ABC= 、CF= 、 AC= 。 四、课堂小结:(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 三角形的外部。。 3.2 图形的全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 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 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过程与方法: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 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全等图形的特征,会识别全等图形,会看图,会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会用全等三角形 的性质去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观察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二、知新: 1、“看一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两组图形。 形状相同且大小也相同的两个图形能够重合。 形状不同或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不能重合,不能重合的两个图形 大小一定不相同。 结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 小都相同 (课件展示)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和性质. (1)定义:全等三角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或形状大小 都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2)对应元素及性质:教师结合手中的教具说明对应元素(顶 点、边、角)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观察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元素 的关系,发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教师启发学生根据 “重合”来说明道理. 3.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及读法和写法. 解释“≌”的含义和读法,并强调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 上. 三、巩固: (1) 全等用符号_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 (2) 三角形 ABC 全等于三角形 DEF,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 已知△ABC 和△A′B′C′中,∠A=∠A′,∠B=∠B′∠C=∠ C′; AB=A′B′,BC=B′C′,AC=A′C′.则△ABC_______△A′B′ C′. (4) 如右图△ABC≌△BCD,∠A 的对应角是∠D,∠B 的对应角∠E,则 ∠C 与____是对应角;AB 与_____是对应边, BC 与_____是对应边, AC 与____是对应边. (5)判断题: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 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四、拓展: 例1 已知:△ABC≌△DFE,∠A=96°,∠B=25°,DF=10cm.求 ∠E的度数及AB的长. 例2 如图,已知CD⊥AB于D,BE⊥AC于E,△ABE≌△ACD ∠C= 20°,AB=10,AD= 4, G为AB延长线上一点.求∠EBG 的度数和CE的长. 分析:(1)图中可分解出四组基本图形:有公共角的Rt△ACD 和Rt△ABE;△ABE≌△ACD,△ABE的外角∠EBG或∠ABE 的邻补角∠EBG.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性质及外角或邻补角的 知识,求得∠EBG等于160°. (3)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及等量减等量差相 等的关系可得: CE=CA-AE=BA-AD=6.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3.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 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 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边边边”的全等条件 教学难点:用全等三角形“边边边”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 简单的推理。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 2、如图 1,已知△AOC≌△BOD,则∠A=∠B,∠C= , = ∠2 对应边有 AC= , =OB, =OD。 3、如图 2,已知△AOC≌△DOB,则∠A=∠D,∠C= , = ∠2 对应边有 AC= ,OC= ,AO= 。 4、如图 3,已知∠B=∠D,∠1=∠2,∠3=∠4, AB=CD,AD=CB, AC=CA。则△ ≌ △ 5、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依定义必须满足( ) (A)三边对应相等 (B)三角对应相等 (C)三边对应相等和三角对应相等 (D)不能确定 二、知新: 实验操作: 1、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40°,60°,80°,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三个内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4cm、5cm、7cm ,把 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 或“SSS”。 注意: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巩固: 1、下列三角形全等的是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例全等,简写为 或 3、已知: 如图 AB=AC, BD=DC 求证:△ABD≌△ACD 4、已知:如图 AD=CB,AB=CD 求证:∠B=∠D 四、拓展: 1、如图,AB=DC,BF=CE,AE=DF,你能找到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吗? 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A、C、F、D 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 你能找到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已知 AC=AD,BC=BD,CE=DE,则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 并说明全等的理由。 A B C D A B C D 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3.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了 解三角 形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 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A D B FE C A P B C F E C A B D E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角边角”“角角边”的全等条件 教学难点:用三角形“角边角”“角角边”的全等条件进行有条理的 思考及 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或 2、如图 1,在△ABC 中,AB=A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AD 能平 分∠BAC 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二、知新: 探索练习: 1、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两角所夹的边,比如三角形 的两个内角分别是 60°和 80°,它们所夹的边为 2cm,你能画 出这个三角形吗?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 结论: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 或“ASA”. 2、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其中一角的对边,比如三角 形两个内角分别是 60°和 45°,一条边长为 3cm。你画的三角 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 结论: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B CD 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三、巩固: 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 3、如图,AB=AC,∠B=∠C,你能证明△ABD≌△ACE 吗? 4、如图,已知 AC 与 BD 交于点 O,AD∥BC,且 AD=BC,你能说 明 BO=DO 吗? 四、拓展: 1、如图,AB∥CD,∠A=∠D,BF=CE,∠AEB=110°,求∠ DCF 的度数。 A B C D O A B C DE A B C DE F 2、如图,在 Rt△ACB 中,∠C=90°,BE 是角平分线,ED⊥AB 于 D, 且 BD=AD,试确定∠A 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的全等条件,能 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3.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边角边”条件。 A B C D E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 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边角边”的全等条件 教学难点:用三角形“边角边”的全等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及 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复习提问 1、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我们学习的判别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 二、知新: 探索练习: 1、如果“两边及一角”条件中的角是两边所夹的角,比如三角形 的两条边分别是 2.5cm 和 3.5cm,它们所夹的角为 40°,你能 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 结论: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 或“SAS” 2、思考“议一议” 三、巩固: 1.填空: (1)如图3,已知AD∥BC,AD=CB,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 ≌△CDA,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 是AD=CB(已知),二是( )=( );还需要一个条件( ) =( )(这个条件可以证眀吗? (2)如图4,已知AB=AC,AD=AE,∠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 明△ABD≌ACE,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 ) =( ),( )=( )(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四、拓展: 1 已知: AD∥BC,AD= CB(图3).求证:△ADC≌△CBA. 2 已知:AB=AC、AD=AE、∠1=∠2(图4).求证:△ABD ≌△ACE.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 3.4 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分别给出的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 能够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 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能根据题目的条件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难点:探索作图过程。 教学方法:示范、探索、讨论。 教学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回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的方法。 1、已知:线段 a, 求作:线段 AB,使得 AB=a。 2、已知:∠ 求作:∠AOB,使∠AOB=∠ 二、知新巩固: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 a,c,∠α。 求作:ΔABC,使得 BC= a,AB=c,∠ABC=∠α。 作法与过程: (1)作一条线段 BC=a, (2)以 B 为顶点,BC 为一边,作角∠DBC=∠a; (3)在射线 BD 上截取线段 BA=c; (4)连接 AC,Δ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α,∠β,线段 c 。 求作:ΔABC,使得∠A=∠α,∠B=∠β,AB=c。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 a,b,c。 求作:ΔABC,使得 AB=c,AC=b,BC=a。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3.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和表达。 教学重点: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或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 ,对应角 6、如图;△ADC≌△CBA,那么 ABC , =AB 7、如图;△ABD≌△ACE,那么 BDA , =AD 二、知新:探索练习: 如图:A、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 A,B 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他叔叔帮他出了一个这样的主意: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 点和 B 点的点 C,连接 AC 并延 长到 E,使 CD=AC;连接 BC 并延长到 E,使 CE=CB;连接 DE 并测量 出它的长度; (1)DE=AB 吗?请说明理由 (2)如果 DE 的长度是 8m,则 AB 的长度是多少? 三、巩固: 1. 如图,山脚下有 A、B 两点,要测出 A、B 两点的距离。 (1)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B 点的点 O,连接 AO 并延长到 C,使 AO=CO,你能完成下面的图形? (2)说明你是如何求 AB 的距离。 A C B D A B C D E 1 2 2.如图,要量河两岸相对两点 A、B 的距离,可以在 AB 的垂线 BF 上取两点 C、D,使 CD=BC,再定出 BF 的垂线 DF,使 A、C、E 在一 条直线上,这时测得 DE 的长就是 AB 的长,试说明理由。 四、拓展: 1.在一座楼相邻两面墙的外部有两点 A、C,如图所示,请设计方案 测量 A、C 两点间的距离。 2.如图,一池塘的边缘有 A、B 两点,试设计两种方案测量 A、B 两 点间的距离。 五、课堂小结: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4.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 用列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小车在斜坡上下滑时高度与时间数据 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体会小车下滑时间随着高度变化而变 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以及因变量 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温故: 教师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 变化而变化的问题。如:我们的身高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汽车行驶 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表格表示 变量间的关系。 二、知新: 1.投影图表,学生观察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支撑物 高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小车下 滑时间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1)当支撑物高度为 70 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1.59) (2)如果用表 h 示支撑物高度,t 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 h 逐渐变 大,t 是如何变化的(越来越小) (3)h 增加 10 厘米时,t 的变化情况相同吗?(不相同) (4)估计当 h=90 时,t 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 h 的表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 终不发生变化? 2、“议一议”我国从 1949 年到 1999 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 确到 0.01 亿): (1)如果用 x 表示时间,y 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 x 的变化, y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从 1949 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 10 年,我国人口怎样变化的? 明确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常量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4.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 系。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 的数值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 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如 果 △ ABC 的 底 边 长 为 a , 高 为 h , 那 么 面 积 S △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梯形的上底、下底长分别为 a、b,高为 h,那么面积 S 梯形 =_________________. (3)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面积S 圆柱=_____________;圆锥底面 的半径为 r , 高为 h ,面积 S 圆锥=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新: 如图所示,△ABC 底边 BC 上的高是 6 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 C 沿底 边所在直线向点 B 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 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x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 y (厘米 2)可 以表示为__________当底边长从 12 厘米变化到 3 厘米时,三角 形的面积从________厘米 2 变化到_______厘米 2. 做一做: 、 如图所示,圆锥的高是 4 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 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2) 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 V(厘米 3)与 r 的关 系式是_____________。 (3) 当底面半径由 1 厘米变化到 10 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 厘米 3 变化到_______厘米 3.。 三、巩固: 1、完成“议一议” 2、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长为 12,宽为 x,则 (1) 若设长方形的面积 S,则面积 S 与宽 x 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若用 C 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则周长 C 与宽 x 之间有什么关系? (3) 当 x 增加一倍时,长方形的面积 S 是如何变化的?周长 C 又是如何 变化的?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4) 当 x 为何值时,长方形会变成一条线段?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4.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 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并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 间关系的信息, 教学难点: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 述。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 活动准备:学生认识图象常识。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给定自变量 x 与因变量的 y 的关系式: 填表: x 0 1 2 3 y 842 2 xxy 2.假设圆柱的高是 5 厘米,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1) 圆柱的体积如何变化?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 r(厘米),圆柱的体积 v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3)当 r 由 1 厘米变化到 10 厘米时,v 由_______ 变化 到_________二、知新:1、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如下图示:观察 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午 9 时的温度是多少?12 时呢?(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 是多少? 是在几时达到的? 最低温度呢? 、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高温度到最低温度经过了多长时间?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 降? 5)、图中的 A 点表示的是什么?B 点呢?(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 1 时的温度吗?说说你的理由。2、议一议: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你知道关于骆驼的一些趣事吗?例: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 大的变化: 白天,随沙漠温度的骤升,骆驼的体温也升高,当体温达到 40℃ 时,骆驼开始出汗,体温也开始下降。 夜间,沙漠的温度急剧降低,骆驼的体温也继续降低,大约在凌晨 4 时,骆驼的体温达到最低点。3、如下图,是骆驼的体温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骆驼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 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2)、从 16 时到 24 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3)、在什么时间 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4)、你能看出第二天 8 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 8 时有什么关系吗? 其它时刻呢? (5)、A 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 A 点所表示的温度相 同? 小结:图象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4.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境,进一步经历从图 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 解,进一步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 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 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通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境,能分析出变量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现实中变量的变化关系,判断变化的可能图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如图是某地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在这 一天中, (1)t= 时,气温最高,最高气温 T= ℃; (2)t= 时,气温最低,最低气温 T= ℃; (3)在 时间段中,气温保持不变; (4)在 时间段中,气温持续下降; (5)t= 时,气温达 6℃; (6)A 点表示 ; ( 7 ) 如 果 某 种 作 业 必 须 在 0 ℃ 以 下 才 能 进 行 操 作 , 选 择 时间段比较合适。 二、知新: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往往是变化的,下面的图象表示一辆汽 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 少? (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 少? (2)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 (3)出发后 8 分到 10 分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4)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三、巩固: 1、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 下落过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 2、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 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 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 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3、一辆在高速公路上以 150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下列哪 一张图象能大致刻画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A B C D 4、某同学从第一中学走回家,在路上他碰到两个同学,于是在文化 宫玩了一会儿,然后再回家,图中哪一幅图能较好地刻画出这位 同学所剩的路程与时间 的变化情况: ① ② ③ ④ 四、拓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点 A,B 分别表示什么? (3)说一说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4)你能找到一个实际情境,大致符合上图所刻画的关系吗?(4 分) 五、课堂小结:要学会分析图象,用图象解析现实变化着的量的关系, 并要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出来。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5.1 轴对称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了解轴对称和 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 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 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 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 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简单轴对称 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 与区别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 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2、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初步认识轴对 称图形。 二、议一议 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学生想 象能力。 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 成对称。 三、做一做 1.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 分能够互相重合。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弄清楚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 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注意: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 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的,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 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 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5.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轴对称的性质的探索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轴对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提问:角和线段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如果是,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动手操作, 寻找答案。 二、知新 探索活动: 阅读课本第 118 页内容,思考:在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的 图形中,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对应线段有什么关 系?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结论:在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 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巩固 1、如图:已知:AO 平分∠BAC,OE⊥AB,OD⊥AC。 求证:OE=OD。 2、在 Rt△ABC 中,BD 是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 E,DE 与 DC 相 等吗为什么? 3、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PO⊥OA,PE⊥OB,垂足分 别是 D、E, PD=4cm,则 PE=__________cm. 4、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 BC 于 D,点 D 到 AB 的距离为 5cm,则 CD=_____cm. 四、拓展: 1、如图, AB 是△ABC 的一条边,,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 E,并交 BC 于点 D,已知 AB=8cm,BD=6cm,那么 EA=________, DA=____. 2、如图,在△ABC 中,AB=AC=16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 D, 如果 BC=10cm,那么△BCD 的周长是_______cm.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并灵活运 用这些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复习轴对称的性质: 结论:在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 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知新: 探索活动: 1、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码?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吗?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是它的对 称轴吗? 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4)沿对称轴对折,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特征? 如图 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 AD 平分∠BAC. 求证:(1)BD=CD (2) AD⊥BC 结论:(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他们所在直线 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B CD 三、巩固: 思考“想一想”与“议一议”。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灵活运用线段垂 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轴 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及性质。 二、知新: (一)探索活动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 做一做:按下面步骤做: 1、 用准备的线段 AB,对折 AB,使得点 A、B 重合,折痕 与 AB 的交点为 O。 2、 在折痕上任取一点 C,沿 CA 将纸折叠; 3、 把纸展开,得到折痕 CA 和 CB。 观察自己手中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CO 与 AB 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AO 与 OB 相等吗?CA 与 CB 呢? 能说明你的理由吗?在折痕 上另取一点 ,再试一试,你又有什么发现? 结论: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 称轴。(这条直线叫做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为中垂线。 它的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二)自学例题,利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巩固: (1) 如图, AB 是△ABC 的一条边,,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 为 E,交 BC 于点 D,已知 AB=8cm,BD=6cm,那么 EA=________, DA=____. (2) 如图,在△ABC 中,AB=AC=16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 D,如果 BC=10cm,那么△BCD 的周长是_______cm.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有 关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轴 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角是轴对称图形。 2、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复习: 1、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及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二、知新: (一)探索活动 教师示范:(按以下步骤折纸) 1、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 A 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即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 C,过点 C 折 OA 边的垂线, 得到新的折痕 CD,其中,点 D 是折痕与 OA 的交点,即垂足。 3、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 OB 边交点为 E。 结论: 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二)自学例题,利用尺规作角平分线。 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 如图,已知:AO 平分∠BAC,OE⊥AB,OD⊥AC。 求证:OE=OD 三、巩固: 1、在 Rt△ABC 中,BD 是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 E,DE 与 DC 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PO⊥OA,PE⊥OB,垂足 分别是 D、E,PD=4cm,则 PE=__________cm. 3、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 BC 于 D,点 D 到 AB 的距离为 5cm,则 CD=_____cm.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5.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对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对 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 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 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 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 L 和一个点,要画出点 A 关 于 L 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 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 轴对称图形,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 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的性质: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 _____________ 2 . 轴 对 称 的 三 个 重 要 性 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知新: 1、提出问题: 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 2.分析问题: 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 画出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 问题转化成: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 A,要画出点 A 关于 L 的对应点 'A , 可采用如下方法:` B P A 在学生掌握已知一个点画对应点的基础上,解决上述给出的问题,使 学生有一条较明确的思路。 三、巩固: 1、如图,直线 L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 的另一半。 2、试画出与线段 AB 关于 直线 L 的线段 'A 'B c A C 3.如图,已知 ABC 直线 MN,画出以 MN 为对称轴 ABC 的轴对称 图形 ''' CBA 四、拓展: 请你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在上面画出以下图形,然后将 其轮廓剪下来展开,看看它是什么图形?你能仿此方法剪出一个蜻蜓 或其他的图案吗?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B nA 6.1 感受可能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 戏规则的公平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 验结果” 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游戏对双方公平的认识。 教学难点:游戏公平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践法、探索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本第 136 页内容,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 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含义。 二、下图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 扇形。利用这两个转盘做下面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一、二组自由转动转盘A,三、四组同时自由转动转盘B。 (2)如果得到的数字是偶数,就得1分,否则不得分。 (3)转动10次后,记录每次得分的结果,得分高的组为胜。 次 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 计 一 组 二 组 三 组 四 组 想一想:这样的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议一议:得到结论:(略) 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表示不 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图表示 如下: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6.2 频率的稳定性(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感 受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 验结果” 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 教学难点:“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 动过程。 教学方法: 实践法、探索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复习: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 件的含义。 2、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用0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图表示 如 下: 二、知新: 1、思考图钉落地针尖朝上和针尖朝下的可能性大小。 2、统计学生做掷图钉试验的数据。 (1)同桌两人做20次掷图钉试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 试验总次数 20 针尖朝上的次数 针尖朝下的次数 针尖朝上的频率 针尖朝下的频率 (3)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累计进行到20次、 120次、24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并完成以试验总次数为横 轴、正面朝上的频率为纵轴的折线统计图。 3、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 观察图形看到当试验总次数较少时,波动幅度会大些,当试 验总次数增大时,波动幅度将减小,针尖朝上的频率,都会在一 个常识附近摆动,即针尖朝上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4、思考“议一议”。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6.2 频率的稳定性(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感 受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 验结果” 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掷硬币实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游戏对双方公 平的认识。 教学难点:掷硬币试验规律的发现和游戏公平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践法、探索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温故: 当试验总次数较少时,频率波动幅度会大些,当试验总次数 增大时,频率波动幅度将减小,针尖朝上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 识附近摆动,即针尖朝上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二、知新: 组织学生做掷硬币试验。 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试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每人 掷10次,一人掷币时,另一人记表) 试验总次数 20 正面朝上的次数 反面朝上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频率 反面朝上的频率 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累计进行到20次、 120次、24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并完成以试验总次数为 横轴、正面朝上的频率为纵轴的折线统计图。 3、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 观察图形看到折线始终在频率为0.5的这条虚线上下波动; 当试验总次数较少时,波动幅度会大些,当试验总次数增大时, 波动幅度将减小,可以想到当总次数很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非 常接近0.5,也就是说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 0.5,即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5. 一般地,大量重复的试验中,我们常用不确定事件 A 发生的 频率来估计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不确 定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P(A)是 0 与 1 之间的一个常数。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6.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 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 验结果” 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求事件发生的概率。2、理解概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方法: 实践法、探索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温故:复习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 (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 6 点朝上。 (2)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它正在播动画片(3)广州每年都会下 雨。 (4)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将一碗水放在室外水会结冰。 二、知新: 1、自学“议一议”掌握下面的这个简单的计算概率的公式: P(摸到红球)= 的结果数摸到一球所有可能出现 果数摸到红球可能出现的结 2、盒子里装有三个白球,他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让学生摸球。 问题: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一定会摸到白球吗?红球呢? 结论: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记作 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 件发生的概率为 0,记作 P(不可能事件)=0;如果 A 为不确 定事件,那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