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2020中考化学真题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考点 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5.(2020·贵州遵义)1839 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 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 有 CaO+H2O═Ca(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 D.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 【答案】C 【解析】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氧化钙 来干燥氯化氢气体。 14.(2020·湖南郴州)下列物质溶于水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是( ) A.NaOH B.NH4NO3 C.NaCl D.CaO 【答案】D 【解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10.(2020·贵州遵义)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 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 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 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 水 饱和石 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 溶液 n小时 8.14g 8.32g 8.62g 11.16g 9.36g 2n 小 时 5.74g 5.93g 6.67g 12.53g 8.45g 实验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 B.实验二的溶液①中溶质只有 Na2CO3 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饱和石灰水吸收 了空气中的 CO2 【答案】B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 n小时和 2n 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不断 增加,久置后浓度会变小,A正确。20 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① 质量为 18.8g,加入 50g7.3%的稀盐酸后溶液②的质量为 68.8g,说明没有气体 生成,从而推知溶液①的溶质为 NaOH,没有 Na2CO3,B错误。虽然盐酸具有挥发 性,分析实验一数据可知,将 10.00g 稀盐酸放置 n小时和 2n 小时后烧杯中物质 质量减少量,小于将10.00g水放置n小时和2n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的量, 而 HCl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5 大于 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可知稀盐酸中挥发出 水的质量大于 HCl 的质量,所以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C正确。因 为敞口放置的饱和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会挥发出水,通过对比分析实 验一中将 10.00g 饱和石灰水放置 n小时和 2n 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量,小 于将 10.00g 水放置 n小时和 2n 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的量,是因为饱和石 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所以饱和石灰水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 一是饱和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D正确。 10.(2020·湖南郴州)下列关于 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 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 CO2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但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 过多。 7.(2020·湖南岳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片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黄色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红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答案】B 【解析】铁片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 浅绿色,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正 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C错误。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 象,D错误。 14. (2020·四川成都)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 设计错误的是( ) 选 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 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14.C【解析】 选 项 正 误 分析 A √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B √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加入稀盐酸,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 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C ×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的方法是: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 质,溶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D √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加入适 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后可得到只含氢氧化钠一种溶质的溶液 15.(2020•山东德州)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 )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 NaCl 溶液中 【答案】B 【解析】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 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稀硫酸滴入 NaCl 溶液中不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氢 氧化钠溶液生成的碳酸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故选 B。 4.(2020·四川泸州)下列物质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答案】D 【解析】A 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 中硝酸能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C中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 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D中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8. (2020·四川雅安)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 A. HCl B. KNO3 C. Na2CO3 D. FeCl3 【答案】C 【解析】Na2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 不反应。 5.(2020·浙江宁波)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 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 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D.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 【答案】C 【解析】发热包的内容物除考虑接触水能放出热量外,还需要考虑安全、无 毒、污染小等其它因素。 11.(2020•广东)将 20gKOH 加入 100g 水中,配制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KOH在水中解离出 K+和 OH- B.一个 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D.向该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溶 液变红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钾是一种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A 正确;一个钾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B正确;20gKOH 加入 100g 溶解后,其溶 质质量分数为 20g/(20g+100g)×100%,C 不正确;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可使酚 酞变红色,D正确。 3.(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答案】C 【解析】A 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B中铁丝 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 合研磨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8.(2020·湖北武汉)小余取 8.0g 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 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 10.0g。为 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 X逐滴滴入 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 1.1g。(不考虑滴 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试剂 X可以是稀硫酸 ②固体 Y可以是生石灰 ③滴加试剂 X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 0.9g ④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B【解析】氢氧化钠变质会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稀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X 可以是稀硫酸,①正确。生石灰能吸收水蒸气,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②错误。装置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 1.1g 二氧化碳可计算出潮解后碳酸钠的质量为 2.65g,根据碳酸钠的质量可计算 出发生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2g,则瓶内水的质量=10g―6g―2.65g=1.35g, ③错误。若没有干燥管,则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导致装置减少的 质量多,即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计算时得到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质量 都偏大,则水的测定值会偏小,④错误。故选 B。 14.(2020·江苏南京)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 液的脱脂棉 Y。先加入物质 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 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 Y变红,则物质 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 Y变红,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 X 具有挥发性,且水溶液显碱性。浓盐酸、浓醋酸显酸性,浓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 挥发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红色, 故选 B。 13. (2020•江西)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 ) A.醋酸 B.氨水 C.蔗糖 D. 【答案】B 烧碱(或纯碱,熟石灰等) 【解析】酚酞遇碱显红色,醋酸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A 不正确; 氨水是一种碱,可使酚酞变红色,B 正确;蔗糖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C不正确;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等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都可使酚酞变 红色。 13.(2020·辽宁本溪)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 pH 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 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 pH 一定变小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A 错误;纯碱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但该溶液不一定就是纯碱 的水溶液,也可能是其他显碱性的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B错误;测定溶液 的 pH 时,要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而不能将 pH 试 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将溶液污染,C 错误;稀盐酸显酸性,pH<7, 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能与这种碱性物质反应,溶液的碱性减 弱,pH 一定变小,D正确。 19.(2020·山东潍坊)某同学总结的 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19. A【解析】碱能和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和盐四类物质反应,甲一定 是盐类,但不一定是碳酸盐,如硫酸铜、氯化铁等盐也能和氢氧化钙反应,A错 误;反应②是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 正确;利用反应③可用 于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澄清石灰水显碱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正确。 12.(2020•天津)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 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 选 项 滴管内物 质 平底烧瓶内 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 溶液 二氧化碳气 体 D 碳酸钠溶 液 稀硫酸 【答案】C 【解析】烧瓶内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瓶内的压强减小了,气体被消耗了或者是 温度降低了。稀盐酸与锌粒反应生成了氢气压强增大,水与氧化钙反应放热温度 升高;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增大;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瓶内压强减小。 25.(2020·四川攀枝花)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 CO2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 3个 250mL 的烧瓶收集满 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 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 烧瓶。得到如图二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曲线 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 段)的操作 是 振荡烧瓶 。 (2)曲线 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3)根据图二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CD (填序号)。 A.1体积水中溶解 CO2的量约为 1体积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CO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D.40%NaOH 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 CO2 【答案】(1)振荡烧瓶 (2)CO2+Ca(OH)2=CaCO3↓+H2O (3)ACD 【解析】(1)cd 段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压强减小,通过振荡烧瓶,增加液 体与气体接触,增加溶解度。(2)氢氧化钙溶解度小,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所 以反应后压强减小的少,因此曲线 2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澄清石灰水中的数据,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3)曲线 1反应前后压强基本不变,说明加入水的体积溶解相等体积的 气体,因此压强不变,相当于 1体积水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A正确;二氧化碳 与水是否发生反应,无法证明,只能证明加入水的体积消耗了等体积的二氧化碳, 是反应还是溶解,无法判断,B错误;曲线 1和曲线 3压缩下降不同,说明二氧 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C 正确;图三知识压强变化数据,40%NaOH 溶液比 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 CO2,D正确。 23.(2020·湖南湘西)小杨在实验室做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一瓶标 注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是敞口放置的。为了检验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小杨与同组的另两位同学共同探究: (1)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瓶溶液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 NaOH 溶液; 猜想二:可能是 Na2CO3溶液,作出此猜想的理由是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 猜想三:可能是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2)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aCl2溶液、BaCl2溶液 呈中性。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 Na2CO3,三位同学各取少量待测试剂于小试管 中,分别滴加①酚酞溶液、②稀盐酸、③澄清石灰水,并依据产生的实验现象得 出相同结论:溶液中一定含有 Na2CO3。你认为他们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C (填 字母代号)。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为了验证“猜想二”正确还是“猜想三”正确,他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试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氯化钙 溶液,溶液变浑浊;②过滤; ③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所以 猜想三 (填“猜想二”或“猜想三”) 正确。如果在已经变红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 红色逐渐变浅直至红色消失 。 【答案】(1)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 钠和碳酸钠 (2)C (3)氯化钙 猜想三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红色消 失 【解析】(1)猜想一: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时是 NaOH 溶液。猜想二:氢氧化 钠完全变质时是 Na2CO3溶液,作出此猜想的理由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猜想三: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2) 溶液中一定含有 Na2CO3,不能用酚酞试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 酚酞试液变红色;可以用稀盐酸,是因为加入足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和碳酸钠反 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产生气泡;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是因为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程中溶液变浑浊。(3) ①取少量待测试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碳酸钠 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②过滤除去不溶于水 的物质;③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猜想 三正确;如果在已经变红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氯化钠和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红色消失。 28.(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 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 中,加入 加入足量(或 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 可溶性钙盐、钡盐溶 液) ,充分反应。 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②将步骤①试管中的 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或可 溶性铜盐、铁盐、镁盐溶 液、石蕊溶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氢氧化钠溶液应 密封 保存。 (2)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 盐酸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支试管中 所有物质一起倒入废液缸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 氯化 钠、氯化钙(或 CaCl2、NaCl) 。 【答案】【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设计实验】①加入足量(或 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合理即可) 白色沉淀(或 产生白色浑浊)②酚酞溶液(或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溶液、石蕊溶液)(合 理即可) 【反思拓展】(1)2NaOH+CO2=Na2CO3+H2O 密封 (2)氯化钙、氯化 钠(或 CaCl2、NaCl) 【解析】【提出问题】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 质,再结合前两个猜想,可知猜想三为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设计实验】依 据表格中实验结论为完全变质,即溶液中只有碳酸钠没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步 骤的①加的是过量可溶性的钡盐或钙盐,根据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又 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与铁盐和铜盐也会产生沉淀,所以必须加入过量的试 剂除去碳酸钠防止干扰氢氧化钠的鉴别,步骤的②加入酚酞溶液(或可溶性铜盐、 铁盐、镁盐溶液、石蕊溶液)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反思拓展】(1)因为氢 氧化钠溶液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物为碳酸钠和水,为防止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而变质,必须密封保存。(2)依据题中信息可知氢氧化钠 溶液已完全变质,溶液只有碳酸钠,加入盐酸试管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加入 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两试管混合得无色透明溶液, 说明加入盐酸试管中除了含氯化钠还含有盐酸,则两试管溶液混合后盐酸与碳酸 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钙。 30.(2020·黑龙江龙东)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 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 验操 作 实 验现 象 蓝色沉淀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无明显现象 实 验结 论 氢氧化钠能与硫 酸铜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 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不能 与硫酸发生反应 (1)实验一的现象: 蓝色沉淀 。 (2)实验二的现象: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实验反思与拓展】 (3)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Cu(OH)2↓+Na2SO4 。 (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 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红 色变为 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 (5)由实验三联想到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 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 CO2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 气球胀大 现象时,说明两 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 NaOH 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 CO2,然后向 所得溶液中加入 盐酸 溶液,当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 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1)蓝色沉淀 (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3)2NaOH+CuSO4=Cu (OH)2↓+Na2SO4 (4)红 2NaOH+H2SO4=Na2SO4+2H2O (5)盐酸 有气泡产 生 或氯化钙 白色沉淀 【解析】(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 酸钠,氢氧化铜沉淀为蓝色。(2)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可生成氨 气,因为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3)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 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4) 因为酚酞遇碱溶液变为红色,又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5)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无明显现象,但瓶内二氧化 碳气体被吸收,使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胀大说明反应发生,也可以加入稀酸(或 氯化钙溶液等可溶性的钙盐或钡盐)证明生成了生成碳酸钠。 17.(2020•福建)欲证明“CO2 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 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 固体配制20g20%NaOH 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 标号)。 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 E.玻璃棒 【实验2】按图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U 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 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 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 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 的结论。 (2)U 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 【实验3】按图2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i.CaCl2 溶液呈中性;ii.CaCl2+2NaOH=Ca(OH)2↓+2NaCl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 溶液缓缓推入A 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 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 中,A 中产生沉 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 中溶液倒吸入A 中。 (4)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 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 应,理由是__________。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 (填现象),证明CO2 与NaOH 发生 了化学反应。CO2 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B (2)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3)没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 “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造成试乏内气压减少”等其他合理答案)(4)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会产生沉淀(或 CaCl2+ NaOH = Ca(OH)2↓+ 2NaCl 等其他合理答案)(5)A 中有气泡产生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解析】(1)用氢氧化钠溶液固体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胶头滴管、量筒、烧杯和玻璃棒,不需酒精灯。(2)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试管 中气体减少了,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U 形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 面下降。(3)氢氧化钠溶液由氢氧化钠和水组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 应,所以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试管中气体减少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二氧化 碳溶于水,与水反应造成的,要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还需检验有新 物质生成,因此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4)实验所用氢氧化钠浓度较大,而氢 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步骤③产生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 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该现象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5)如果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有碳酸钠生成,B 中溶液进入 A 后,碳酸钠与氯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盐酸进入 A中后,盐酸既可与碳酸钠反应,也能与碳 酸钙反应,且两个反应均为二氧化碳生成,因此步骤④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即 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9.(2020·浙江衢州)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 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 量 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 Ca (OH)2溶液是否与 CO2反应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Ca(OH)2溶液与 CO2不反应,是 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 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 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 验 步骤与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果 结论 一 1.取 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 分别集满 CO2气体,编号为 A、B 两瓶内气体无色 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Ca(OH)2 溶液与 CO2发 生了化学反应2.分别向 A、B两瓶中加入 等量的饱和 Ca(OH)2溶液和 ?,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两瓶内液体未出 现浑浊;两瓶均变瘪, A瓶变瘪程度更大 二 1.测出反应前 Ca(OH)2 溶液的 pH 大于 7 2.测出反应后 A 瓶内液体 的 pH 小于 7 (1)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蒸馏水 。 (2)能判断“Ca(OH)2溶液与 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A、B两瓶均 变瘪,且 A 瓶的变瘪程度更大(或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混合后,溶液的 pH 变小) 。 (3)查阅资料得知:A 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 CO2与 H2O 和 CaCO3反 应生成可溶性的 Ca(HCO3)2。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 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将足量的饱和氢 氧化钙溶液加入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或继续向 A瓶内加入足量的饱和澄清 石灰水) 。 【答案】(1)蒸馏水 (2)A、B两瓶均变瘪,且 A瓶的变瘪程度更大(或 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混合后,溶液的 pH 变小) (3)将足量的饱和氢氧化 钙溶液加入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或继续向 A瓶内加入足量的饱和澄清石灰 水) 【解析】(1)要证明,Ca(OH)2溶液与 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不是二氧化 碳溶于水造成的,可在 A、B 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 Ca(OH)2溶液和蒸馏水, 振荡后,通过观察塑料瓶的变瘪程度来分析判断。(2)在实验一中,观察到 A、 B两瓶均变瘪,且 A瓶的变瘪程度更大;实验二中,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混 合后,溶液的 pH 变小均可证明“Ca(OH)2溶液与 CO2发生化学反应”。(3)根据 实验目的可设计如下实验:将足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入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 瓶中或继续向 A瓶内加入足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即可观察到浑浊现象。 33. (2020·湖南衡阳)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 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该老师的指导 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CaO、Ca(OH)2和 CaCO3中的一种或 几种。 【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 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 象 实验 结论 ①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 烧杯壁 发热 ____ _ ②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入_____ 溶液变 红 有 Ca (OH)2 ③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 酸 _____ 无 CaCO3 【交流讨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 Ca(OH) 2,理由是_______。 (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 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______。 (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 CaO 和 CaCO3,可能含有 Ca (OH)2。请写出生成 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反思应用】 (1)生石灰要________保存。 (2)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结 论的干扰。 (3)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还需要学习更多化学知识才能解决。 【答案】【实验探究】有 CaO 无色酚酞试液 无气泡产生 【交流讨论】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取②中的少许滤 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CO2+Ca(OH)2=CaCO3↓+H2O 【反思应用】 密封 【解析】【实验探究】①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热,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含 CaO。②实验结论为:有 Ca(OH)2, 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将①中液 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 氧化钙。③实验结论为无 CaCO3,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 稀盐酸,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碳酸钙,说明实验现象为: 无气泡产生。【交流讨论】(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使无色酚酞试 液变红,故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 Ca(OH)2,也可能是氧化钙与 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滤渣中可能含有少许的氢氧 化钙,滴加少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无法产生 气泡,可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故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 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 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反思应用】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石灰容易与空气中的 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生石灰应密封保存。 13.(2020·贵州黔南州)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 变化而变质: NaOH 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上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NaHCO3俗称 小苏 打 。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师生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NaOH 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 猜想 1:NaOH 全部变质。 猜想 2: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 【制定计划】老师探究是否产生了 NaHCO3,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 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 象 实验分析 老师 实验 略 略 没有产生 NaHCO3 学生 实验 a.取一定量的待测 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CaCl2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b.充分反应后静 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 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 红 原待测液中含有 氢氧 化钠 【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 a中的 CaCl2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 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不同意 (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结论】上述猜想 2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答案】2NaOH+CO2═Na2CO3+H2O 小苏打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Na2CO3+CaCl2 ═CaCO3↓+2NaCl 氢氧化钠 不同意 【解析】反应①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HCO3俗称小苏打。【做出猜想】猜想 1:NaOH 全部变质。猜想 2: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进行试验】a.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 管中,加入足量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 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b.充 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 氧化钠。【表达交流】不同意这种看法,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 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26.(2020·四川甘孜)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潮湿 。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蓝 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 液变成 红 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 无 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 NaCl、HCl (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OH﹣ 、 H+ 。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 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④ (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氢氧化钠溶液 的软 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潮湿 (2)蓝 红 (3)Ⅰ.无 NaCl、HCl Ⅱ.OH﹣ H+ (4)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5)④ (6)氢氧化 钠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所以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潮湿。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色。(3)Ⅰ.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 中性时,溶液显无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合成氯化钠和水,继续滴加稀盐酸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氯化钠和氯化氢。Ⅱ.氢氧 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甲、乙 两处分别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 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5) ④中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⑤中是碱和盐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6)实验 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 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装 置内的压强变得更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