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长沙卷中考化学真题及详解初升高试卷答案
2016年长沙市初中毕业 学业水平考试 (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4.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 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 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6.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 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H2O B.Na2CO3 C.CaO D.CaCO3 7.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 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9.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积极开发太阳能 10.判断金属Zn、Fe、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很多种方法,下列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根据金属导电性强弱判断 B.根据金属导热性快慢判断 C.根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 D.根据金属的密度大小判断 11.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 A.用甲醛浸泡的韭菜 B.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的鸡爪 C.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 D.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 12.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 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 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足量的稀盐酸 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足量的水 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8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 D.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五、(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原子 ; (2)氧化镁 。 4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层。 42.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4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今年我省长时间降雨,某些地区发生洪水灾害,在发生洪水灾害的山区,饮用水源长期呈现浑浊状态,请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山区居民净化饮用水。其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 、消毒、煮沸; (2)根据天津港火灾引发爆炸的事件,当火灾发生时,水可用来扑灭 等物的失火(填一种可燃物的名称),不能用来扑灭 等物的失火(填一种可燃物的名称)。 六、(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44.海水晒盐工业流程中,得到的粗盐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海水粗盐水 (1)步骤④操作a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步骤⑥中操作b的名称是 ; (3)如果将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所制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 45.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若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已知:B和D、C和E、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请写出: (1)F的化学式为 ; (2)C→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七、(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4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C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47.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固体中Na2CO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2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 (填字母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宁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 ; ② 。 八、(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Mn 55 48.实验室取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 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全解全析: 1.D 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2.B 氮气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不符合题意;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B符合题意;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 3.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不能与试管内壁接触,故A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C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D正确。 4.B 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要节约用水,A错误;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体污染,C错误;矿泉水中不仅含有水分子还含有矿物质,D错误。 5.A 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A正确;水结成冰,分子仍在不断运动,故B错误;酒精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C错误;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氧分子的浓度不同,故D错误。 6.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 7.C 油锅起火时,迅速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评析 本题需要学生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属于容易题。 8.A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错误,B正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故C正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D正确。 9.B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故A正确;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加重空气污染,故B错误;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C正确;太阳能是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太阳能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 10.C 根据金属导电性强弱不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错误;根据金属导热性快慢不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根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银,故C正确;根据金属的密度大小不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 11.D 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用甲醛浸泡的韭菜不属于安全食品,故A错误;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的鸡爪不属于安全食品,故B错误;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不属于安全食品,故C错误;农药和化肥会污染农产品,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属于安全食品,故D正确。 12.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A说法正确;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故B说法正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故C说法错误;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故D说法正确。 13.A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减小,故D错误。 评析 本题属于中档题, 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学生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14.D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A正确。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故B正确。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除杂,故C正确。稀硫酸能与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硫酸,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和硝酸钡,故D错误。 评析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B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故A错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B正确。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浅绿色,故C错误。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D错误。 40.答案 (1)P(2分) (2)MgO(2分) 解析 (1)磷原子表示为P。(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 41.答案 17(2分) 3(2分) 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则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 42.答案 (1)2H2+O2 2H2O(3分) (2)NaOH+HCl NaCl+H2O(3分) 解析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 NaCl+H2O。 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书写化学方程式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反应条件、不标“↑”“↓”符号等。 43.答案 (1)吸附(2分) (2)木材(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油(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煮沸等;(2)当火灾发生时,水可用来扑灭木材等物的失火,不能用来扑灭油等物的失火。 44.答案 (1)引流(2分) (2)蒸发、结晶(2分) (3)CaCl2(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步骤④操作a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该操作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步骤⑥中操作b是从精盐水中获得精盐,操作为蒸发、结晶。(3)如果将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过量的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则所制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氯化钙。 45.答案 (1)Fe2O3(2分) (2)CaCO3+2HCl CaCl2+CO2↑+H2O(3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可以判断A为HCl;F为红色固体,结合F能与A反应可以判断F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F和G为相同类型的物质,可以判断G可能为二氧化碳,G能够反应生成E、E能够反应生成C,可以推测E为碳酸钠,而C为碳酸钙,进而可以判断B为氢氧化钙,D为氢氧化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评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给转化关系推出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本题难度较大。 46.答案 (1)集气瓶(2分) (2)C(2分) (3)A、D(2分) 解析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C。(3)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和D。 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7.答案 (1)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能否回到原位置(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偏小(2分) B(2分) 没有(2分) (3)①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同时被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吸收,导致测量结果偏大(2分) ②反应结束后,装置内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全部排出,导致测量结果偏小(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果装置不漏气,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松开后注射器活塞应回到原位。(2)以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测得的体积会偏小;改进方案B,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是错误的,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发生反应;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48.答案 (1)1.6(2分)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x。 2H2O2 2H2O+O2↑(1分) 68 32 x 1.6 g 6832=x1.6 g(1分) x=3.4 g(1分) 3.4 g68 g×100%=5%(1分)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68 g+2 g-68.4 g=1.6 g。 评析 解答本题时首先需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本题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属于中档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