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0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PDF版含答案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材料一: 相比于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其实,中国人一开始也采取的 是分餐制。 《史记》所载的“鸿门宴”故事,就是分餐制的形式。刘邦一行登门拜会,项羽留刘邦 等人吃饭,席间,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等人分坐于不同方位,这正是分餐制的典 型场景。如果他们几个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项庄也就不可能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了, 因为那样做项羽也会有危险。 不仅史书记载如此,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也证明是这样的。山东诸城出土的前凉“髡 刑图”画像砖,体现了汉代人用餐的场景。图中官吏列坐,一人面前放置一份盛有食物的餐 具。还有四川郫都区出土的“宴饮舞乐百戏”画像砖,图中有五个人席地而坐,一人面前摆 有一案,众人分餐而食。 中国人早期实行分餐制,与家具的形制有关。中国一开始没有椅子、桌子这样的家具, 人们通常席地而坐。将杯盘直接放在席子上既不卫生也不雅观,于是吃饭时通常还有一种食 案,只是它比较低矮。在汉墓中出土过一幅《宴饮观舞图》壁画,表现的是人们就餐的场景, 图中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食案,这种小食案其实就是食盘的变形。颜师古在《急就章注》 中解释:“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与食盘不同,这种小食案下面有足,便于 放在席上。《后汉书》记载,隐士梁鸿从太学毕业后厌倦官场,还乡后娶孟光为妻,夫妻二 人后转徙吴郡,靠帮工维持生计。梁鸿每次回来,“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孟光举的“案”,就是当时常见的小食案。 魏晋以后,各民族之间加快了交流与融合,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人们的服饰、 家具和用餐器具有了许多革新,进而影响到用餐的形式。与汉人传统服饰不同,少数民族的 “胡服”以袖窄、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而更适合活动,在用餐时不容易碰翻杯盘,也不 容易沾上油污。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胡床”,类似于人们后来一直用的“马扎”,已经是一种 高足坐具了。至少在东汉末年,“胡服”“胡床”等已经传到内地,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后 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贵戚皆竞为之”。 穿着越来越紧身的衣服,坐在更高、更舒服的椅子里,面前是高足的桌子,人们用餐时 无疑会感到更舒服。这时,如果仍采取以前的那种分餐制形式,就需要在每个人面前放一张 桌子,每个人坐一把椅子,不仅浪费家具,而且室内空间不足够大的话也难以摆开,于是人 们逐渐聚拢到一张桌子上吃饭,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转变。这种情形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发 生了。在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宴饮图》中,就有四个人并列坐在一个长方形大食案 的一侧用餐的情景。到了唐代,聚餐制开始普及,在唐长安韦氏墓壁画《野宴图》中,正中 间放着一张方形的桌子,食具全部放在这张桌子上,共有九名男子坐在各自凳子上分三面围 着桌边聚餐。 由分餐制向聚餐制转变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除了服饰、家具、食器等方面革新所产 生的推动作用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魏晋以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儒家 学说受到玄学等思想的挑战,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有逐渐淡化的倾向,用餐形式更趋向 实用化,其所承载的礼教色彩有所减弱,这也影响到社会习俗的变革。 (摘编自陈忠海《分餐制在中国古代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人的饮食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很长时间以来,围桌共食已成为普遍习 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筷子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符号,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 许多人都习惯以彼此夹菜的方式表达情感。围桌共食中来回“穿梭”着筷子,这种场景虽然 传递着情谊,但却极大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 形成新兴的餐桌文化,离不开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 杭州建德市制作公筷公勺地方标准,并制作“前端金色、后端绿色,尾部标注有地域文化品 牌”的公筷供全市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果。面对关系到公众卫生安全的“小事”,政府要拿 出实际行动积极作为。再者是餐饮企业要成为分餐而食的推动者。根据《餐饮业分餐制设施 条件与服务规范》,各个餐饮企业要践行企业责任,在设施条件、服务规范、卫生条件等方 面严格把关,为大众创造分餐饮食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引导人们养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多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公筷、公勺用起来,分餐进食搞起来,这些 文明小节将为广大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每一位市民都可以从自己做起,通过 每个人的努力,让“公筷意识”深入人心,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标配,养成文明健康的 生活习惯,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摘编自薛正文《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引领文明餐桌新“食”尚》) 材料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唾液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除了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外,合餐很可能成为肝炎、伤寒、痢疾等多种疾病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媒介。数据显 示,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 60%。倡导分餐制不但在疫情期间更安全、卫生,在平 时也更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 但传统观念较难改变、围餐更热闹、中餐适合合餐等是一些网民不愿分餐的主要原因。 还有声音表示,推行家庭分餐制比推行聚会分餐制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更大。有建议指出,在 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可以率先实行分餐制,社会上加大对分餐制的宣传力度, 从服务到理念,提高公众对分餐制的接受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个人和家庭,养成更健康 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韩冰玉《浙江走进公筷新“食”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鸿门宴”上采用了分餐制的形式,因为项庄担心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会给项羽带 来危险。 B.中国的分餐制历史悠久,至少在汉代人们就采用了分餐制的形式,后来受少数民族生活 习俗的影响才发生了改变。 C.与分餐制相比,聚餐制更实用,可以减少使用家具,节约室内空间,并且让人不必顾忌 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 D.传统观念较难改变、围餐更热闹、中餐适合合餐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网民认为推行家庭分 餐制将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贵戚皆竞为之’”, 由此可知汉灵帝是聚餐制的积极推动者。 B.文章用直观性强的魏晋墓室砖画《宴饮图》表明魏晋时期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转变的观 点,极具说服力。 C.一种新的用餐习惯、用餐文明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使用公筷公勺分餐 进食的推广也需要有耐心。 D.当前围桌共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一生活方式虽然有助于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却增加 了病菌传播的风险。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值得肯定的一项是(3 分)( ) A.有传染性疾病的分开吃可防传染,家人都没传染性疾病则不必分开。 B.一家人分开吃饭不是疏远,对家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才是重要的。 C.中国人过日子希望团团圆圆,家人坐一桌各吃各的显得有点生分。 D.对于家庭来说,分餐是个人习惯,不必强推,每家有每家的习惯。 4.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当前应如何有效地推行分餐制。(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 ①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 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 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 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 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 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 比较文学的。 ②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 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 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 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 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 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 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 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③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 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 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 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 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 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 了“无垠”。 5.下列对第②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熟”是指中国诗在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且逐渐腐化的现象。 B.作者认为中国最好的戏剧诗的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中国没有史诗。 C.“早熟”是指在中国诗里,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出现得异常之早的现象。 D.按照一些文学史家的观点,诗的一般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有外国读者或者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才会问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什么。 B.要是无押韵禁律限制,中国诗就不会比西洋诗短,就不会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C.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至多是把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来说明彼此的特点。 D.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会牢记“作概论就是傻瓜”的话。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熟”与“早衰”的对比,简要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B.作者以一个印度愚人造房为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C.“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用了反语的手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 D.“樱桃核”和“二寸象牙”的比喻,极言中国诗短小,简短的诗自然没有悠远的意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3分) 急管繁弦 彭程 一种感受的降临,一种觉悟的到来,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样,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 就像田埂上的一棵树,随着日头升到不同的高度,投在地面上的树影的形状、大小、长 短等等,也都在不断变化。生命行进到中途,好像一首曲子,由轻拢慢拨,转入急管繁弦。 几年前读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一个短篇,看到这样的一个句子——“这些三十五六岁、 生活中已经没有多少可能性的人们”。我好像被一根小棒杵了一下,有一些钝痛,一些忐忑。 但或许因为乐观和自信那时尚有足够的储备吧,那一缕不安很快就散去了,觉得这个说 法未免颓唐了些。 然而,那种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总有一天会被证明是浮浅且盲目的。液态的水,可以汽 化,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因为分别到达了两个不同的临界点,一百度和零度。自然界的规 律也可以写照人生。只要到了合适的时间,生命面孔上那些伪饰虚假的成分也会剥落殆尽, 像一堵风侵雨蚀褪掉了彩绘的墙壁,显露出原本的颜色。 总之,秋风拂面的感觉,此刻是鲜活酣畅地体会到了。 失去了完整和恢弘,时间的流淌自然会让人觉得快了。日子与日子之间,面目模糊,大 同小异,相互重叠交叉,好像一条没有落差、体现不出跌宕之势的河流。一家人围坐着吃年 夜饭时,还记得去年此时饭桌上的情形,一些细节,某个戏谑的说法出自谁的口中,而中间 却分明已经隔开了三百六十个日子。现在再来读朱自清的《匆匆》,感慨甚至比作者本人还 要深切。他写这篇文章时,还只有二十多岁,少年的轻愁,毕竟难比中年的悲凉。 时间真是铁面判官,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用最昂贵的化妆品、保健品,都无法贿赂它, 不但得不到赦免,想缓刑都很难。 “你还年轻么?不要紧,很快就老了。”这个时节,忽然就理解了张爱玲的这句话。过去, 最欣赏的是它的机智俏皮,属于修辞的艺术。此刻再念起来,却对其间蕴含的那种沉痛和无 奈有一种切肤之感。是的,“很快”,就两个字,却有千钧之重。古人们的感慨就更有力度, 因为除了浸透了心血而格外凝重外,还添加进去了他们身后的漫长时光的份量。理解了三闾 大夫的惘然,“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理解了古诗十九首的哀伤,“人生寄一世, 奄乎若飙尘”;理解了李白的气急败坏,“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 从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 足音已逝的青年时代,看待事物的方式,大多不是按照它的实际样子,而是按照自己愿 意见到的样子,去挑选视野里的目标。年轻的美好可贵,正表现在这里:他可以有意识地遗 漏掉不喜欢的东西,同时又把那些可心如意的加倍放大,这样做时,他神色坦然,丝毫未觉 得有什么不妥。这都是基于生命力的旺盛。而前行若干里路,到了云雾缭绕处的老年阶段, 随着生命力的衰减,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被启动,使得一切选择都具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意味, 记忆中大量痛苦、尴尬的内容被筛选掉了,只留下温馨蔼然的部分,因为这个年龄负荷和容 纳全部的真实是一桩困难的事情——一定会是这样的,但这却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虚假。 只有中年,既消失了不着边际的幻想,又尚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承受令他倍感失望的现实 情形,因此他看到的是本真,是原貌,是对立迥异的存在: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 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别墅。 外面景色是这样了,这时候,他会更多把眼光回返自身,来观察自己生命中迄今业已成 形的那一片风景。它是按照他希望的样子呈现的吗?多少人会感到无憾呢?有,但肯定会是一 个很小的数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体验是强烈的:曾经幻想过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成, 而且眼看就做不成。失败的恐慌,于是有了真实的形状,沉甸甸的份量。 西方神话中西绪弗斯的故事:他因触犯天条而遭天谴,被罚推巨石上山,快到山顶巨石 滚下,于是回到山脚,重新开始,没有尽头。这当然是对于人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一种极 端化的比喻,是对人类的根本处境的本体意义上的观照和把握。推石上山,哪怕它一次次滚 落——在对这种境况的平静的认可和接受中,人显示了自己的尊严和力量。中年的人生,相 当的一部分,甚至是多数,对人对事,都已经是无可无不可了,但仍然有一些人,秉持自己 的原则,不想就此舍弃,愿意竭尽全力,拼最后一把。 当暮年的沉沉阴影降临时,回忆便成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那时,倘若回眸中年岁月 而感到欣慰的,一定是这样的一些人。 (有删改)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写投在地面上的树影变化,形象地说明人在生命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觉 悟,从而引出人在中年的生命体味这一话题。 B.对作家厄普代克短篇里的一句话,作者心里先是一丝忐忑不安,接着是不太确定的自信 乐观,到后来终转为中年真切的秋意。 C.作者引用朱自清的《匆匆》以及张爱玲的话语,都结合了自己的个体生命体验,在过去 和现在的比较当中,抒发了更切己、更深重的中年之感。 D.文章比较了青年时代与老年阶段看待事物的方式,认为它们都存在一定的虚假性,比如 都存在选择性失明与选择性放大的特征。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层次勾连,气脉中贯。“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承上收结,“从 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开启下文。 B.文章情感丰富,自然真切。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生活的叙述、 情感的抒写、人生哲理的阐发,都渗透着作者的真实体验。 C.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除比喻和对比外,作者还引用屈原、李白等人的 诗句,以增强文章的“阐释性”,主要是为了凸显文章的"诗性"特征。 D.文章铺排“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 别墅”等对比性形象,形象地写出了中年人生直面生命本真的一面。 10.“急管繁弦”在宋代晏殊的词中用以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文中划线处的 “轻拢慢拨”、“急管繁弦”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分别解释其含义。(4 分) 11.本文流露出来的中年之感,不乏让年轻的“后浪”们清醒、振作的一面。这些启示主要 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3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7 分) (一)文言文阅读( 28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9 题。 (一)( 9分,每小题 3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 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 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 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 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 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 (忠孝之道)。 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而故意寻找借口。 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 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婉言辞谢。 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辞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一向为人所传诵。 (二)( 19 分)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 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 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 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 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 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 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 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 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 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 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 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 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 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5.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 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B.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 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C.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 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D.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 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B.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C.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晚,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D.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 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 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 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 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 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他 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2)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19.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7 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①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①“昆仑”及后文的“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1)首联中的“屠”字的意思是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_______之情。(2 分) (2)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8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句子是 “ , ”。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 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王勃《滕王阁序》 中的“ , ”。 (4)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 ”也曾出现过。 三、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9分) 茶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的西北方是四川(重庆),西南是贵州,东及东北、东南 则属于湖南,处在三省的交界点上。这里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路整洁风 雅,吊脚楼 ,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 。《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当地的顽皮 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 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 的钢索了。( ),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湘西》《湘行散记》等著作,他一片深情地把湘西一带的民情 风俗、老幼贵贱的爱憎哀乐,写得 。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 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我想,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哺 育了沈从文,使他 。有了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 者寻觅的热土。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古色古香 明澈如镜 绚丽多姿 声名鹊起 B.遗风余韵 波光粼粼 光怪陆离 风生水起 C.古色古香 明澈如镜 绚丽多姿 风生水起 D.遗风余韵 波光粼粼 光怪陆离 声名鹊起 2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B.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C.老人还在那里摆渡,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D.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有了沈从文,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B.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C.因为沈从文,才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D.沈从文因为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所以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得超过 15 个字。(3分) 法律给违法者以惩戒,束缚着人们心中的兽性,维护着社会的和平与安定,我们需要谨 遵法律的绳墨,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①_______________,相反,他们总是相辅相成。 以法律之利剑斩断前进路上的荆棘,铺平正义之道;把人情之鲜花栽植到道路两旁,辅以人 性花香;通向和谐世界的通衢一路芬芳。有法无情者冷酷,固守严苛的法律而忽视人情,只 会造就冰冷的社会与僵化的人际关系;有情无法者优柔,②_______________,将会带来混 乱与不平。③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冰冷的法律软化,才能使柔软的善意披上原则坚硬 的铠甲。 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这件事,在新高考的课程标准里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一长串的经典必读书目扑 面而来。但是,一些家长们似乎并不买账。他们坚决地认为,读“课外书”太耗时,对高考 没什么用处,而且还很难控制孩子读那些“不健康”的书。有一些班主任尤其是理科的班主 任也排斥学生读这些“课外书”,认为与其慢悠悠读书,不如唰唰唰做题,甚至有极个别班 主任会没收这些“闲书”。 对于这些“课外书”,你有怎样的认识?对于家长们和少数班主任的观点和做法,你有 什么看法?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语文答案 1.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A 项,强加因果原文举“鸿门宴”之例只 是说明中国人一开始采取的是分餐制,与选项的因果毫无关系。C 项,“并且让人不必顾忌 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与原文不符,原文“其所承载的礼教色彩有所减弱”并不能说是 “不必顾忌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D 项,原文中没有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的依据,于 文无据。) 2.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由此可知汉 灵帝是聚餐制的积极推动者”说法错误,《后汉书》只能说明“至少在东汉末年,胡服”胡 床’等已经传到内地,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 3.B(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根据三则材料内容,都倾向推行分餐 制,因此 B项应是最值得肯定的一项。) 4.①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应强化舆论引导,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②分步骤推进,可以先从 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实行分餐制,逐步向家庭推进。③尽力为大众提供分餐饮食的基础设施, 营造分餐进食氛围。④每一位市民要从自我做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首先从材料中找出有效的答题信息, 如材料二中的“首先是政府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再者是餐饮企业要成为分餐而食的 推动者”;材料三中的“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可以率先实行分餐制”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 息加以筛选整合,可从政府、餐饮企业、公众界等角度概括分析。) 5.A (“中国诗在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且逐渐腐化的现象”说的是中国诗的 “早衰”。) 6.B (原文只是说“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并不能说明 “无押韵禁律限制,中国诗就不会比西洋诗短”。) 7.D 8.D (“选择性放大”不是二者的共同点。原文说青年阶段会把可心如意的加倍放大,老年 阶段只是把记忆中大量痛苦、尴尬的内容筛选掉,留下温馨蔼然的部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 阶段放大了美好。后文提到中年阶段尚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承受令他倍感失望的现实情形,因 此他能看到本真、原貌、对立迥异的存在,而不需要放大美好,进一步证明了此点。) 9.C (“主要是为了凸显文章的‘诗性’特征”错。文章引用屈原、李白等人诗句,主要是 为了阐释 “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有力度”。 ) 10.(1)“轻拢慢拨”,是运用演奏曲子的指法来比喻中年之前(青年阶段)悠闲、舒缓的人生状 态;(2)“急管繁弦”,是运用曲子演奏的紧凑、繁复阶段来比喻进入中年紧张、繁杂的心理 感受。 11.(1)丢掉幻想,直面现实。用足够的生命力来承受现实的失望、无奈;(2)把握人生意义。 能平静认可和接受生命境况,显示自己的尊严和力量;(3)竭力拼搏。秉持自己的原则,不 就此舍弃,竭尽全力,拼最后一把。 12.C (C 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即考察并推 荐“我”为孝廉。) 13.D (D 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 项 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 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 奔跑”;C 项中“辛苦”指“辛苦苦楚”,今为“劳苦”。) 14.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并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国才 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 祖国的一片真情。) 15.A; 16.A; 17.C; 18.(1)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 要遵照太祖法规对他杖责。(2)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 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 19.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 20.(1)驱除(或消除) 强烈憎恶(或厌恶、痛恨);(2)①首联“清风无力”与“落日着翅” 相对比,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而落日却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突出暑旱之甚,酷 热难当。②颔联以上天不痛惜银河干涸,与人害怕江海枯竭形成强烈对比,表达诗人对老天爷 的憎恨之情。③颈联将有积雪、常遗寒的仙境与酷热的人间相对比,突出诗人虽也羡慕仙境 清凉,但更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怀。 21.(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 悟 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2.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组,“古色古香”是形容器物书画 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遗风余韵”是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从语境来看,该句 主语为“吊脚楼”,应选择“古色古香”。第二组,“明澈如镜”是明亮而清澈,就好像一面 镜子一样;“波光粼粼”是形容水面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从语境来看,“河水” 为主语,整个语境为“安宁静谧”,选择“明澈如镜”最好。第三组中,“绚丽多姿”是各种 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五彩缤纷;“光怪陆离”是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语境中无“奇 形怪状”之意,应使用“绚丽多姿”。第四组中,“声名鹊起”是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 提高;“风生水起”是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从 语境来看,夸奖对象为“沈从文”,是说这块土地的滋养让沈从文知名度迅速提高,应使用 “声名鹊起”。) 23.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上文中的“还是‘拉拉渡’”,说明 茶峒现在的情况和以往相似,且由“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的钢 索了”可知,这里说的应该是渡口的情形,这就排除 AD 两项,因为这两项从爷爷的居住情 况来说的,与前面的渡口情形不一致。后文说“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 去了”,C 项,“也许是没有的”与后文矛盾,排除 C项。) 24.A (“有了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该 句“有了……使……成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分析句子可以发现,这句话的主语应 为“这荒远的边地边城”。B 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沈从文”,而后一句的主语是 “边城”。C 项,偷换主语,后一句的主语应是“边城”。D 项,偷换主语,后一句的主语应 是“边城”。) 25、但法律与人情并非完全对立的 受制于泛滥的人情而不顾法律 只有将法律与人情 紧密结合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 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 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 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 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 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 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 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 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 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 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明穆宗隆庆) 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 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织 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 抚穷弱百姓。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 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他推行政令雷厉风行,负责(所属、所管)官吏 战战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能力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 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海瑞又裁减节约驿站供给费用,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多得 不到奉献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对皇帝议论海瑞,说他拘泥固 执,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建议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许的语言下诏书 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 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 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 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都御史。各主管官员向来苟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则矫正弊端。 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恶人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 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下诏慰勉挽留,不同意他退休。万历十五年, 海瑞死于任上。追认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