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三2019届高三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 A. 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 B. 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统治 C. 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 D. 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可知,统治者利用宗族关系来强化统治,故B正确;材料反映天子、诸侯重视宗族关系,没有涉及“民间”,排除A;根据“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可知,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不相同,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目的分析解答。 2.【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 16 - 【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 3.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 A. 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 B. 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 C. 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 D. 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可知,材料反映了把土地权转化为商业资本、商业资本又用来购买土地,说明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故C正确;材料反映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排除;明清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4.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 李贽《焚书》 “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 王夫之《读通鉴论》 顾炎武《日知录》 - 16 -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破国亡家,流毒无穷,孰为之而孰主之?非君其谁乎!” 唐甄《潜书远谏》 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 反映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要求 B. 都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 C.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 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中所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明清时期只有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形成资产阶级,这些思想家的一些主张也不能从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愿望,A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反对权威和君主专制等主张,与“仁政”不符,B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反传统的一些主张,仍属于儒家的经世致用,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项不符合史实。 5.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体现了 A. 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 中体西用是维新派宗旨 C. 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 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家在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的同时,由主张推崇孔教,说明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在近代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满了复杂性,D符合题意;A选项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 - 16 - A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C不正确。 6.下图为近代中国三种资本经济的资本投入曲线图。该图反映了 A. 官僚资本长期打压民族资本 B.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日益深人入 C. 外国资本保持着绝对优势 D. 民族资本一战时期发展最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官僚资本一直保持在民族资本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一直被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挤压,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三种的资本投入,没有体现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外国资本的优势在1936年时逐渐消失,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是1914年7月—1918年11月,此段时间内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增长幅度基本一致,故D项错误。 7.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自我救赎的道路。材料中“一个时代的节点”指的是五四运动 A. 走上了工农联盟道路 B. 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 发展了三民主义思想 D. 指明了民主革命新方向 - 16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是中国人民一次较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一个节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一个节点,故D选项正确;走上工农联盟道路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而不是五四运动时期,故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不是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故B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与三民主义思想无关,并且没有发展三民主义思想,故C选项错误。 8.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①、②、③”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 A. 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 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C.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 【答案】B 【解析】 - 16 - 【详解】分析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图中A、B、C三处的非农就业大跳跃大致是在1958年、1978年和1992年。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量农业劳动力被大炼钢铁和工业虚假膨胀性生产所占用,非农就业人数出现非正常性大量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出现显著增长;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非农就业人数出现明显增长。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遭遇重大挫折,排除;D项,从图片内容中得不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9.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提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合所有的人。”到了6世纪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里论及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关系,他说:“法律或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改变不了万民法的规则”,这说明此时 A. 万民法确立了与自然法相似的法律地位 B. 西塞罗的法律见解在东罗马时期被推翻 C. 市民法在罗马法发展史上始终居于核心 D. 自然法的适用范围大于市民法和万民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西塞罗提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合所有的人’”可知,自然法是高级法,是永恒不变且适用于所有人的,这就确立了自然法在法律上的最高地位,而6世纪的盖尤斯认为“法律或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改变不了万民法的规则”,说明万民法的适用范围广并蕴含普世价值,体现了自然法的普遍性,使得万民法具有了和自然法相似的高级法的地位,故选A。万民法中蕴含了自然法的某些普世价值,故才会出现后世法学家“万民法即自然法”的看法,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在盖尤斯时期,万民法的地位要高于市民法,排除C;万民法在6世纪已经取得了和自然法相似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同样非常广泛,排除D。 10.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 A. 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 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C. 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 16 - D. 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可知,受托人是人民的办事员,如果不能履行责任和义务,人民有权罢免,这强调了人民主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契约关系,强调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没有体现维护人权,追求公平或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问题,故A、B选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了三权分立等理想社会的蓝图,但材料中没有体现理想的社会蓝图,故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1.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 A. 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B. 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 C. 强调不均衡发展轻重工业、农业的迫切性 D. 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我们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可知,斯大林是在强调暂时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体现出轻重工业、农业不均衡发展的特点,故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没有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错误;材料强调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迫切性,B无法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到农业集体化政策,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史实分析解答。 - 16 - 12.美国人迈克尔・赫德森曾经指出:“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美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从二战后的史实来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把苏联排挤出中国 B. 肯尼迪迫使赫鲁晓夫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 C.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D. 美国加强区域合作并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美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可知,材料的国家关系主要指的是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竞争关系,因为二战后美苏两国的盟友关系破裂,两国在长期敌对状态下很少以外交谈判方式来解决纠纷,经常采用相互威胁和意识形态攻击等方式,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即是美国是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的重大胜利,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美国和欧洲间的关系,排除AB;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于1994年,世界格局已经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这场美国与欧盟的竞赛还未知道结果,排除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救灾备荒。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宋朝以降,民间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寡妇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16 - 材料二: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备荒的特点,并分析古代重视救灾备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出这一目标的原因。 【答案】(1)主体是政府,民间处于辅助地位;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救灾核心是粮食供应;尊老养老,设置专门机构。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小农经济脆弱性,人民生活缺少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进行的需要;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需要。 (2)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工人斗争的结果;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影响;启蒙思想影响 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效率低下。 (3)建立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主要矛盾的变化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府是主体,民间处于辅助地位,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救灾核心是粮食供应等结论;根据“ 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可得出尊老养老的特点; “ 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 16 - ,可得出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等结论。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生产力、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角度分析即可。 (2)原因:根据材料二“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即可。影响:结合所学,从20世纪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后,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政府财政与社会问题产生等方面,由远及近,展开分析。 (3)原因:先根据材料三,得出政策立意和时代背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出这一目标的客观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大”意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有着深厚的基础。先秦是大一统思想的酝酿时期,大一统的制度、血缘、文化认同观念已经产生。战国时期,结束纷乱,走向统一,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中期的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从此,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成为历代统治者共同的理想与目标。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 16 - 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根据材料,围绕我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明所拟论题,阐述必须史论结合) 【答案】实例一:(从整体角度论述)如: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从中央集权、民族关系、思想统一巩固大一统治。 示例二:(从某一朝代不同方面措施论述)如:西汉加强巩固大一统措施。 示例三:(根据某一方面不同朝代措施论述)如:中国古代注重加强对中央对地方控制以维护大一统。 【解析】 【详解】首先明确材料中心内容是“大一统”与我国历史;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对材料分层,并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如大一统的内涵、大一统的特点或大一统在某一朝代、或不同朝代表现等,最后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展开阐述。回答时注意三步走,第一明确论题;第二找到例证,第三充分说理。 【点睛】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是历代政府的理想和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逐步解决经济困难,百姓的生活日趋稳定。但是,到了1953年下半年,全国粮食紧缺问题极其严重。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国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化商业和私营商业并存于我国商业中的批发和零售领域,而私营商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粮食销售市场基本是自由市场,农民除了缴纳农业税(公粮)外,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样,在全国粮食供求矛盾尖锐之际,国营商业企业无力调控市场,很多私商趁机大搞投机活动,抬高粮价,从而影响整个物价稳定。粮价的大幅度波动,不仅威胁着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如果放任这种波动,就会引起人心不安,社会震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就很难进行。” - 16 - 1953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同年12月初,除西藏以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来,又实行了对食用植物油、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1985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用合同定购政策代替统购政策。在30多年间,以粮食为主的统购统销政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MBA智库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提供原料;粮食紧缺,物价不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2)影响:.统购统销政策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提供资金和廉价原料;统购统销政策推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之中;推动一五计划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严峻的粮食危机;弊端:统购统销割断了农民同市场的联系,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中徘徊的局面;推动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1953年下半年”,可知当时正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根据“很多私商趁机大搞投机活动,抬高粮价,从而影响整个物价稳定”,“威胁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放任这种波动,就会引起人心不安,社会震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就很难进行”,结合所学可知,粮食问题既关乎经济,也是政治问题,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既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解决工业原料和资金问题,也是为了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辩证分析,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对于当时发展工农业生产、稳定市场和改造生产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对于农民、农业和经济体系的长远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美国“恪守条约义务”,该地区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务,美国“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 (2)美国将继续发挥在亚洲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入像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 (3)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但不要“发号施令”。 ——1969年尼克松关岛讲话 - 16 - 材料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提出了“印太战略”。这一战略大致会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军事战略和经济战略两方面。军事战略方面围绕核武器、南中国海问题、东盟等等问题上,美日印澳逐渐找到了“共同安全利益”。2017年,四国重启“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简称QUAD),确保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自由开放”。“四方安全对话”被视为是亚洲版“北约”的开端。 现在美日印澳又开始转到经济战略层面。最近,这些国家共同推出一个区域基础建设计划……同时西方一直在炒作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今天西方所认定的是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外部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1、国家资本主义导致中国内部市场的不开放,西方企业在中国失去了“竞争力”;2、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政治原则高于经济原则,影响西方企业的竞争力;3、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外部扩张”的主要政治工具。正如前苏联经济经济模式是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最大威胁,今天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大经济威胁。 ——郑永年:西方对中国的新“冷战”思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讲话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为中国应对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案】(1)背景:多极化发展;美国经济衰退;越南战争泥潭;美苏争霸苏联进攻态势 影响:有利于亚太稳定;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2)原因:意识形态矛盾;中国的发展;美国的霸权主义;苏联解体后美国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 建议: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平崛起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1969年”, 美国宣称“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当时美国经济滞胀,美、日、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美苏争霸中苏联强硬和进攻态势等有关;“ 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入像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则直接体现其受越南战争的影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洲战略收缩,对于地区和世界局势以及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 (2)原因:根据材料二 “西方一直在炒作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可知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与矛盾;根据“西方企业在中国失去了‘竞争力’”,“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外部扩张’的主要政治工具”,“ - 16 - 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大经济威胁” ,可知西方国家强调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从美国组织“四方安全对话”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推出一个区域基础建设计划”等,可知美国在亚太对中国为对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事实。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本质意图上分析。建议:立足国家根本利益和我国对外关系的长远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和平崛起和趋利避害,务实发展等建议。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代表作有《尚书引义》、《宋论》、《读通鉴论)等。在《尚书引义》等书中王夫之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作了批驳。在《宋论》中他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政治思想。在《读通鉴论》中反思了政治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前人所提出的“循环论历史观”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了理势合一的历史观……他既论证了“重农务本”的伦理正确,也提出了“人则未有不自谋其生者"的经济伦理。他指出人性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的实体,提出“气一元论”,不是“心外无物”。他还强调“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的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最高峰。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夫之对古代哲学的贡献。 【答案】(1)主要思想:反禁欲主义;循天下之公;理势合一的历史观;“气一元论”:辩证的发展观。 社会背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理学和心学的嬗变:商品经济的发展。 (2)贡献:丰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动古代认识论进步;丰富了历史发展观;丰富了传统的人性论。 【解析】 【详解】(1)思想:据材料““存天理,灭人欲”作了批驳。”可知反禁欲主义。“在《宋论》中他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可知循天下之公。“对前人所提出的“循环论历史观”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了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可知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的实体,提出“气一元论”可知“气一元论”。“王夫之的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最高峰。”可知辩证的发展观。 - 16 - 背景:据王夫之所处的明清时期,可从明清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上抨击传统等角度归纳概括。 (2)王夫之的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最高峰,在哲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 16 -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