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修之死教案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8 杨修之死教案一

18 杨修之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理清文 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4、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 曹操、杨修的性格;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过程和方法: 1.学习通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 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 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四读法)1、 泛读,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2、 精读, 分析人物性格。3、 赏读,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4、 延读,探 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则故事“杨修之死”, (板书课题)课前布置了预习,我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预习的?谁来说说? (生回答)好,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出几个题考考,怎么样?(好) 二、预习检查: 1.简介作品作者 提问:《三国演义》是本什么样的小说?作者是谁?他是什么人?三国故事 你知道的有哪些? 明确:《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故事, 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 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 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 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 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 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 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 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 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 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三国故事有: 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等等。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鸡肋.(lei):鸡的胸骨 恃.才放旷(shi):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酥.(su):面粉和油加糖制成的松而易碎的点心。 心恶.之(wu):讨厌,憎恨。 佯.(yang):假装。(诈) 叱.(chi):大声责骂。 阜.(fu):土山 拈.弓搭箭(nian):用两三个手指头夹取东西 折.却(she):断,损失。 3 .翻译句子(研讨练习三)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译:杨修平日行事,依仗自己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多次冒犯了 曹操的忌讳。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译:(曹操)假装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了我的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丞相不是在梦里,侍卫你才是在梦里啊!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译: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预先准备的答案来回答。 三、阅读课文,梳理情节 故事导入:说到杨修,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曹操和杨修 曾经从曹娥的墓碑前经过,看见墓碑上题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 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杨修回答说:“我知道”。 曹操说:“你不要说出来。让我想想。”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才对杨修说: “我已经明白了。”就叫杨修把这句话的意思写下来。杨修写道:“黄娟, 色丝也,合字为绝;幼妇,少女也,合字为妙;外孙,女子也,合字为好; 齑臼,受辛也,合字为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这时也写下来 了,一比对和杨修所写的一样,于是曹操叹息说:“我的才华比不上你呀, 走了三十里路才悟出来。”其实,这八个字就连才女蔡文姬也百思不得其解, 杨修却在片刻之间悟出,可见他的才思是何等的敏捷,那么,这么有才华 的杨修为什么死了呢?请大家朗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1.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 人物的身份、场合,要读出感情来。 2.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 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 归纳: 事件 心理 主线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 “活”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酥饼 虽喜笑,心甚恶之 根本死因 揭梦中杀人 愈恶之 (插叙)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植斩吏 大怒 为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1、 改建园门(杨修猜中曹操心思而改建园门) 2、 分食酥饼(根据曹操写的三个字给众人分食酥饼) 3、 梦中杀人(杨修点破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 4、 大麓藏质(杨修告发曹丕用大麓藏吴质于其中而与之密谋) 5、 计出邺城(杨修给曹植献了计策如何出门) 6、 代作答教(杨修每次为曹植作答教,欺骗曹操) 课文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 课文结构: 一(1-3) 释令被斩 ;二(4-9) 屡次犯忌; 三(10-12)兵败葬修 四、理解插叙的方法及作用 1.课文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作用是:a 插叙的六件事都是围绕杨修之死来写,使中心更突 出。b 前面先交代了“鸡肋事件”,插进来六件事后又回到“鸡肋事件”, 这样写使文章前后照应,形成一个整体。c “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插叙 就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有了起伏的感觉。 归纳:插叙的运用,使杨修之死更为明晰,也使文章跌宕多姿。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或观看同名电视剧。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点特别,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 大家有什么感受呢?(紧张)是呀,我也有些紧张,不过,不要紧,因为 这些老师是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学习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响亮的掌声来 欢迎这些老师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梳理了情节,弄清了课文采用擦叙的方 法及作用。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探讨杨修的死因。下面我们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分析人物形象。 二、精读课文,分析杨修、曹操的形象。 导入:小说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课文的主要人物是曹操 和杨修。经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概括他们的形象,谁来说 一说,你对两人的印象。(要求:1、跳读课文,抓关键词;2、品析关键语 句;3、用短语概括总结二者的形象) 1 杨修之才具体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关键句,举例子回答) 2 小说中杨修“恃才放旷”表现在 ,我是从 读出来的。(抓住 人物语言) 3 我认为曹操是个 的人,理由是 。 杨修 曹操 恃才放旷 阴险狡诈 才思敏捷 城府很深 卖弄聪明 表里不一 伺察敏锐 虚伪多疑 轻率大意 刚愎自用 果敢大胆 残忍歹毒 谋略不凡 暗藏祸心 料事如神…… 固执虚伪 老谋深算…… 小说中的曹操阴险狡诈,历史上的曹操也是这样的人吗? 明确: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奸诈之徒,而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赏读,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提问:两个人物跃然纸上,个性如此鲜明,作者用了什么好办法呢? 明确:a 刻画人物用描写的方法,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写他们的语言、 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 b 本文还用了典型事例,选材精当,事例短小,展示最关键的细节突出人 物特点。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不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的,这 也是作者的写作特色。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我们在 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既然如此,我们出不防学学刻画我们同学的形象,看谁选事最典型, 刻画最生动。(要求学生选择班上最熟悉的同学来写,找一、两件最能突出 他们性格特征的事来写,要求简短,从细节入手,用他们的点滴言行来突 显他们的性格征。字数 200 字左右。) 学完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再读课文,探究杨修的死因。 导入:杨修这个素负才名的文士,当他自以为能解读曹操的心思时,等待 他的却是死亡,那么: 1、杨修被杀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明确:导火线:破译“鸡肋”口令,扰乱军心。(“鸡肋”事件) 2、人才难得,为这么一件小事杀人,是否过于小题大做? 明确:根本原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3、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 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 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因为_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归纳: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 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2)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是因其心胸狭窄,忌贤妒能。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 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 取。(1)杨修恃才放旷,终招杀身之祸; 曹杀修也有更深层的原因: 三是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利之争中的大忌,杨修深深卷入到了曹丕和曹 植的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权力之 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要杀他。 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 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而政治观念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及 祢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见忌。杨修认为曹操杀掉自己是早 晚的事。他也更恃才放旷、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终于被杀。 (3)杨修卷入争夺皇权的政治斗争 有一首诗可以说是对杨修之死因的最好的评价: 聪明杨德祖,世代系簪缨。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五、思考探究:杨修可以说才华横溢,曹操因为他的才而赏识重用他, 也因为他的才而杀了他。那么杨修之死给我们当代青少年什么启示呢?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 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 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教师总结:何谓“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不拘礼俗,用 现在的话讲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无视他人的存 在,不拘小节。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有!” 对!由于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有些同学唯我独尊,自 私冷漠,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在家里随意辱骂父 母,在学校稍不顺心就随意责骂老师和同学,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 叫“人格障碍”。心理学家指出,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 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杨修的“恃 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实际上是一种人格障碍,一种心理疾病,只不过 当时人们并没有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而只是认为是其性格不好。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呢? 归纳:一个人应有健全的人格,要有正常人的心理,这当然需要从小培养,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4)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5)对社会有责任心; (6)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7)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同学们,生活是七彩的,有欢乐也有悲伤,只要我们给予他人帮助、 关怀、爱抚,心中装盛的不仅仅是一己之悲喜,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 所忧,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就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杨修之死”的悲剧 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便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在这里老师希望大 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 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六、布置作业: 1 结合课堂讨论,写一篇文章题为《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同学们大 多能联系实际谈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 请你用你对课文的感悟,自己选择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一句话或对联 例: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聪明过了头顶,才气用错地方。横批:苦果自尝 为人不可恃才放旷,做事定要三思而行。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 特点,学习了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 了一些启示,希望大家能对照杨修反思自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同时也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 名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列夫·托尔斯泰 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恃才) ---------------------矛盾冲突-------------------------(忌才) 杨修 故事 曹操 1.释令被杀 (大怒) 2.解字改门 (心忌之) 生活小事 恃才放旷 3.分食酥饼 (心恶之) 一般矛盾 虚伪奸诈 才思敏捷 4.语破操梦 (愈恶之) 嫉贤妒能 狂妄轻率 5.密告藏质 (愈恶之) 深谋远虑 耍小聪明 6.教植出城 (操大怒) 政治矛盾 阴险多疑 7.代作答教 (欲杀之) 宫廷斗争 8.兵败葬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