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1第1单元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官僚政治的成熟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汉代政治——汉承秦制 1.加强君权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时让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 2.地方管理 (1)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选官制度 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4.政治特点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 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故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重视母族 汉代皇帝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重用儒士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场 地方强大 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承上启下 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 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教材补遗] 门阀政治 原因 (1)经济根源:西汉以来封建土地私有制 (2)政治原因: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特点 (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权力 (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社会生活: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谈 三、隋唐政治——体制创新 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务。 (2)特点 相权三分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互相制衡,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3)评价 ①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恶性发展和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2.地方制度: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选官制度:科举制 (1)创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将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四、宋朝政治——臻于成熟 1.中央 (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地方 (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措施 ①军事: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收入。 (3)特点及影响 特点 影响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了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对外战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五、元朝政治——曲折发展 1.中央:一省制 (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 2.地方:行省制度 (1)内容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2)区划原则:“犬牙交错” 表现 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评价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④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 史料一 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 [思考] 史料一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解读] 史料一中“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说明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由通判联署才有效。 [试答] 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出宋代通过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 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解读] 史料二中“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试答] 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低下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探究2 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史料一 (汉)武帝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 根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解读] 抓住史料中省略号前后的内容,注意其中的朝代信息。 [试答]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史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 [解读] 抓住“论难往来,各逞意气”这一重要信息,它说明唐朝中书、门下两省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意气用事、相互刁难的现象,而唐太宗设立政事堂就解决了这一弊病。 [试答] 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探究3 古代选官与监察制度 史料一 公元前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光武帝时期,增加举茂才(秀才),孝廉郡举,茂才州举,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 ——《后汉书》 史料二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方式的角度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解读] 史料一信息“郡国岁举孝廉”“举茂才”说明才学、道德、品行是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孝廉郡举,茂才州举” 说明通过自下而上、由地方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 史料二说明唐代实行科举制,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 [试答] 选拔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 选拔方式:由汉代地方推选人才为官到隋唐以后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体现了公开、公平、客观的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时代 选官制度 措施 标准 夏、商、西周 世官制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血缘、姻亲 春秋战国、秦 军功爵制 养士、军功、客卿 才能 汉代 察举制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品德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第士人按品授官 门第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才学 发展趋势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以唯物史观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根据材料“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可得出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然后结合史实加以论述。根据材料“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可得出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然后结合史实加以论述。根据材料“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可得出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然后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 示例三: 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 全面认识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C [“内”指中央集权,“外”指地方分权,“内重外轻”“外重内轻”都可能导致亡国,所以要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分权,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涉及中央行政体制的完善问题,排除A 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演进趋势,但有的朝代还有削弱的时候,如东汉末年,排除B项;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演进趋势,但有的朝代还有加强的时候,如西汉初期,排除D项。] 2.(2019·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 B [材料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集体决策,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B项;门下省的审议权并没有被削弱,排除A项;三省分工体现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排除C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3.(2019·济南一模)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为由未予允准。这反映了宋朝( ) A.谏议制度的完善 B.部院间矛盾尖锐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重视权力的制衡 D [根据材料“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可知宋代枢密院与兵部都拥有军权,二者相互牵制,说明宋代重视权力的制衡,故选D项;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决定提出意见,题干未涉及谏议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军事的改革不是部院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中央官制,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 4.(2019·河南六市一模)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1190年下降为1.3 %,到13世纪仅为1%。这一现象说明( ) A.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B.社会基础日益受到削弱 C.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D.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C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州试的录取率不断下降,这说明了宋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愈加严格,这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特征,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录取率的降低并不意味着考试人数下降,排除 A项;封建社会的社会基础是普通百姓,而百姓对科举和政府的态度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所以不能得出社会基础日益受到削弱,排除B项;“必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 古代政治制度的衰落——明清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明朝 1.废除宰相 (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制度 (1)出现 时期 措施 职责 明太祖 设置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开始参与机密事务 明宣宗 强化内阁 逐渐拥有票拟权 (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 二、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 (1)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参与机要事务。 (2)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3.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史料一 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 ——[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 [思考] 根据史料一,说明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解读] “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左右了外廷的六部”等关键信息,说明了内阁的地位及日益扩大的权力。 [试答] 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确;权力不断扩大,地位逐步提高;听命于皇帝,服务于皇权。作用:强化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等。 史料二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元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 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思考] 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第三帝国”即明清时期具有“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 [解读] 第一个省略号后面的两句内容分别指出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迥然不同的特征。 [试答] 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对外交往方面,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与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中国封建制度走向了衰落。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可只用“黑暗专制”四字一笔抹杀的,在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存在着开明性。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职权划分最重要的便是皇权与相权的划分,在相权制约下君主的专制统治有一定的开明性。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在专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明统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解读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史实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依据材料,提炼出观点,即在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存在着开明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考试和选官制度、某些决策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答案:观点:在君主专治统治下,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 论述: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命令叫作“敕”,但是这个“敕”其实只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 唯物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1)相权制约下君主专制统治的开明 宰相是政府领袖。皇帝实际上不能管理全国的一切事务,便要宰相来协助管理,即宰相负政治上的实际责任。这一种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唐朝。 (2)谏议制度下君主专制统治的开明 在汉代,谏官有谏议大夫之属。谏议大夫的职责是追随皇帝,专门在皇帝身边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因此在这种谏议制度之下,皇帝是不可为所欲为的。如果皇帝想要做臣民眼中的明君,对这些谏议意见是不可不理会的。 (3)选官任官制度中体现的开明 在中国的选官制度下,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这便是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 (4)儒家思想广泛影响下君主专制统治中的开明 民本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历代君主统治的基本治国方略。国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道,治国应爱民、重民、保民、足民、富民, 这是君主实施“德治”和“仁政”的核心政治诉求。重视民意,以民为本的统治应该是君主专制下开明统治的最好体现。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明初,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龙凤花纹被处死刑。但至晚期,“团龙”“立龙”等花纹已成为百姓服装上常见的纹饰。由此可见( ) A.寻常百姓不受礼制束缚 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人伦 C.君主专制统治已然崩溃 D.商业生活冲击传统礼制 D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它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传统礼制受到极大冲击,故选D项;寻常百姓仍受礼制束缚,A项表述错误,排除;经济发展不会瓦解传统人伦,排除B项;清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项与史实不符。] 2.(2019·甘青宁高三联考)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内阁已经取代六部的权力 C.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D.君权受到内阁制约 A [明朝废丞相后,一部分相权流向六部,内阁凭借皇帝的信任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内阁权力本质上源于皇帝,内阁地位的上升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A项;内阁已经取代六部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内阁的权力来自皇帝,六部与内阁也经常争权,排除C项;内阁对皇帝不会形成制约,排除D项。] 3.(2019·合肥二模)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 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 B [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严格监察纪律,这有利于提升监察效果,使监察官职务内外的行为都受严格控制,故选B项;《钦定台规》有利于惩治腐败现象,但不会杜绝贪腐,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对巡视御史的一些规定,没有扩大御史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没有体现促进制度转型,排除D项。] 4.(2019·河南六市一模)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A [由材料表格可知,清代地方知县的任期越来越短,调动越来越频繁,不利于地方政策的稳定和执行,从长远发展来看是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的,故选A项;“确保”说法绝对,排除B项;列强的外来压力开始于道光年间,排除C项;过分缩短地方官员的任期,对地方和中央集权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排除D项。]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19·全国Ⅲ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明立意:本题以北宋募兵制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待遇较为优厚”“达120万人”说明北宋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理思路:为缓和社会矛盾,减少人民的反抗,北宋政府实行募兵制。但是,兵员的待遇优厚,人数又十分庞大,所以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故应选择A项。 练点1:唐宋时期地方官吏任免制度 (2015·山东卷·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 [宗法体系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避亲”可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D项错误。] 练点2: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2014·山东卷·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透过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与中枢权力体系完备无关,排除A项;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郡县两级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的变化,这种变化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与各地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区域化无直接关系,故选择B项,排除C、D两项。] 练点3:科举制度 (2019·海南卷·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C [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的,贫寒之家和王孙公子在面对选拔时,都是统一的要求,因此体现了选拔的公平原则,故选C项;王公子弟和百姓在古代永远不可能平等,材料只是显示了他们面对科举考试的平等,排除A项;材料体现科举的选拔原则,而不是选拔的结果,故B项错误;五代时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国家统一的条件并不成熟,再平等的科举考试在当时也促不成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9·全国Ⅰ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明立意:本题以汉代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皮币”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由此体现朝廷的用意。 理思路: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皮币”的价格这一信息,并将其与诸侯王的年租税收入做比较,据此可分析出朝廷此举的目的:削弱诸侯的经济实力,以便更好地控制他们。 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013·山东卷·12)下列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清代”及史料中的信息。中书省在明朝即被裁撤,因此排除A项;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等政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清史稿》),故C项正确,排除B项;礼部主要掌管全国的学校事务、礼仪等,没有拟圣旨的权力,故排除D项。] 练点5 汉承秦制(郡县制) (2018·海南卷·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C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 练点6 汉初分封诸王 (2016·海南卷·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C [汉初实行分封诸王的办法,固然有利于地方发展,但却让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与加强地方控制不符,故A项错误;西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西周政治体制不符,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子弟为王,“非刘氏不王”突出了对刘氏皇位的维护,故C项正确;西汉初年,汉承秦制,与否定秦朝政治不符,故D项错误。]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德阳一模)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情;西汉中叶以后,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 创作内容多是渲染皇帝的尊严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大场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权威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C.选官制度的变革 D.文化专制空前加强 A [题干提及文人创作群体由以诸侯王为中心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变为渲染帝王,结合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可知A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形成是中央集权加强的思想要求,只是原因之一,排除B项;西汉察举制强调孝廉,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文化专制空前加强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2.(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杜佑《通典》写道:“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凝,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 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 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 D [由材料“地逼则势凝,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可知,杜佑认为安史之乱是节度使制度的必然结果,因为节度使掌握地方政治自主权,控制财政,拥有强悍的武装,故选D项;材料没有强调边疆军事力量强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阶层内部的调整问题,排除B项;“地逼则势凝”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官吏管理”,排除C项。] 3.(2019·南昌一模)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 ) A.皇权走向了衰落 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出现“垂帘听政” 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 B [根据材料“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可知,这是专制皇权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异,故选B项;唐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成熟时期,排除A项;“二圣”与“垂帘听政”不是同一问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皇后参与朝政,并非外戚专权,排除D项。] 4.(2019·蚌埠一模)侯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在唐代保存着诸如恩荫、从军、荐举、捐纳等选官的途径,不必经科举的就有20种,名额达15万余众。唐政府此举是为了( ) A.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选拔才德兼备的政治人才 C.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D.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 D [非科举途径的官职授予,恰恰是为了调和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故选D项;恩荫等行为并不利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项;不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而借助恩荫、从军、荐举、捐纳等方式入仕的官员,实则很难做到德才兼备,排除B项;非科举入仕的行为,反而不利于贵族垄断仕途局面的打破,排除C项。] 5.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终洪武一朝,阁臣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1573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部权尽归内阁”“威柄之操,几于震主”。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后期的内阁 ( ) A.开始拥有独立的决策权 B.已经威胁到皇权专制 C.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操控着军国大事议定 B [根据材料“部权尽归内阁”“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可知,内阁权势有所提高,已经威胁到皇权专制,故B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也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议定由皇帝决定,故排除A、C、D三项。] 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叙述 出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圣祖实录》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言。 《清世宗实录》 今朕虽逾六误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勚。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 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 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 D.朝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D [“完全”一词说法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故A项错误;勤政作风是封建王朝兴盛和治世的重要条件,故B项错误;无论是康熙帝还是乾隆帝,材料中都没有对二者批阅奏章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三则材料反映出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都注重朝纲独断,故D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