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大丰区新丰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这些年,大批作家积极投身历史剧的创作实践,虽然也有“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 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但也创作了不少佳作力作,《大秦帝国》《于成龙》等作 品,与此前的《东周列国》《康熙王朝》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 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 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 社会发展规律,从而鉴古知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和文化自信,激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 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 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 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 受到人民的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如果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摘编自《人民日报给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启示》) 材料二 长期以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和进步论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理论家、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 抱有否定的态度。要么轻易否定我们很多关于历史的文学作品,要么肆意歪曲中国历史,或 将中国历史庸俗化,或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即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 也经常因为受西方观念的框架约束,要么对其真正价值认识不足,要么用西方之尺削足适履。 整个中国历史在西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就像是一个无处申辩的倒霉蛋。 但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 史的“温情和敬意”。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这符合我对当今中 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 - 2 - 由此也就更容易摆脱西方的观念条框,对中国历史抱有真正的“温情和敬意”。尤其是当今 中国正处于国力不断上升的阶段,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 对不可少的。也许,对于中国历史的态度契合当今无数年轻人的心态,正是该剧受追捧的重 要原因。毕竟,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发现,否定中国历史,把它等同于钩心斗角的宫廷诡计, 是经不起细看和推敲的。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态度,会对很多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例如《长 安十二时辰》中讲到唐朝时的一种“职业”,被称为“不良人”,这是当时负责社会治安管 理的小吏,类似于今天的刑事警察。笔者曾翻检多本国内警察院校的教科书,都认定警察诞 生于英国。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学术定论。现代警察的几个特征是:非军队、非民 众、职业化。按此标准,唐代的“不良人”至少已经具备两个半特征。而早期的英国“警察” 或称治安官,最多具备上述一个特征,即非军队。隋唐开始,中国有了正式的科举制度,它 所选拔的是“官”,在官之外,行政工作还需要很多“吏”,它是民众里面较为富裕的人群 为政府的“服役”。这项政策实施长了便出现很多弊病。这一现象的改变是北宋王安石的变 法。其方法是富户不用出人承担“吏”的无偿服役,改为出钱,政府再用这笔钱雇用合格的 专业人员,而不再是无偿服役,从而避免“不良人”的腐败。这是继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之后, 用公平方式雇用“小吏” 笔者这番带有学术性的分析,在剧中未必有深入的阐述。但我希望它能让更多人客观公 正地看待中国古代制度。只要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就会有全新的理 解,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更多的自信。 (摘编自刘仰《历史剧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材料三 历史真实不可再现,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只能无限企及。但可以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 史,并以此逼近历史真实,传达出历史的神韵。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都认可“文史互证”的 说法。钱钟书曾说过,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 失了谨严……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考订只断定 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 史书来得高明。 既然历史本身就具有文学性,这就给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遐想空间。所谓传历 史之神,其实就是努力抵达历史深处,准确窥测历史人物内心,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让 历史的回声与今人共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历史剧的园圃里躬 - 3 - 耕的剧作家,谁个没有这样的情怀和抱负? (摘编自贾璐《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历史剧的高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于成龙》等为代表的当代历史剧,展现恢弘的文化景观,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教人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B. 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功能。 C. 中国历史曾经有很长时期被否定,而将其庸俗化,或者将它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 就是一大表现。 D. 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艺术则可以深挖事物的本质,曲传 历史人物的心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整个中国历史都在西方意识形态笼罩的情况下,即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 未充分认识其价值。 B. 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就容易摆脱其观念条框,从而对中国历 史怀有“温情和敬意”。 C. 中国警察院校教科书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是因为书的编者没有对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 生理所应当的质疑。 D. 隋唐时期中国的“官”和“吏”是不同的官是科举选拔出来的掌权者,吏是富裕,人家帮 助官工作的服役者。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 《贞观长歌》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主要剧情却围绕八条爱情主线和多角恋爱开展。 B. 《一代名相陈廷敬》叙述陈廷敬整顿吏治之史事,塑造了忠于国与百姓的好官形象。 C. 《敌后便衣队传奇》写八路军战士用可以充饥的包子作炸弹,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 D. 《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梅长苏一看就正气凛然,谢玉仿佛脸上就写着“我是坏人”。 4. 材料二在论证中多次由“我”来发表议论,作用是什么? 5. 从上述材料看,历史剧作家应该有怎样的创作目的、创作方法、创作态度? 【答案】1. C 2. B 3. D 4. ①增强所述材料的真实性,增强说服力。②从“我”的视角发表议论,似与读者对话,拉 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 4 - 5. ①创作目的:呈现时代价值,传播历史知识,帮助观众认识社会发展规律。②创作方法: 艺术地加工历史,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传历史之神。③创作态度:对历史怀有温情 和敬意,深入研究历史。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 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 项,“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错误,原文是说“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B 项,“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 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错误,原文“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 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的功能”“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选 项把两项内容糅合在一起。 D 项,“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历史 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 项,“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错误,原文“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 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强调的是“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 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是说人物塑造的问题,与材料二强调的观点“摆脱历史虚无 - 5 - 主义”没有联系,故不能作为论据。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称的使用。不同文体使用不同人称,表达的效果是不同的。第一人称:亲切自然 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 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 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材料二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由“我”来发表议论,是第一人称的写法,文中有多处“我”的 观点:“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 历史的‘温情和敬意’”“笔者曾翻检多本国内警察院校的教科书,都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 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学术定论”“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 这符合我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这样使用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 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议论,表达看法;使文章更具真实性,通过“我”的观 点,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 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 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 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 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概括出创作的目的;“文艺家要用手中之 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 “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概括出创作的方法;“我们提 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对不可少的”概括出创作的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深山来客 朱山坡 人们都叫他鹿山人。对蛋镇上的人来说,鹿山既陌生又遥远,像传说中的地名。如果不 是为了看电影,鹿山人夫妇是不会千辛万苦撑船来到蛋镇的。鹿山人的妻子身世也很复杂。 - 6 - 她是来自武汉的知青。鹿山来了十一个知青,到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武汉没有亲人 了,她不愿意回去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和鹿山人好上了。 从神态和动作就轻易看得出来,鹿山人和妻子十分恩爱。从河边到电影院的路上,鹿山 人不断地转过头来问背上的妻子:累不累?饿不饿?晕得厉害吗?妻子每次都是作出否定的 回答,还不时给鹿山人擦汗,轻轻摸他的脸……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 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识鹿山人之后竟然变得相敬如宾。蛋镇人还把鹿山人夫妇当成了客人,每 次见到,女人们都主动凑上去,问鹿山人:这次又带什么山货给我们?她们往山货倾注了最 大的热情,一抢而光,扔下来的钱让鹿山人感到既惊喜又不安。而她们更关心的是鹿山人的 妻子。电影还没有开始,她就坐在电影院墙脚下等待。她们围着她嘘寒问暖,有时给她递上 一碗热粥,一杯热开水,或者一根冰棍。还有人给她塞人参、鱼肝油、麦乳精甚至雪花膏, 被她婉拒了。有一次,鹿山人上船离开了,走了好长一段水路,竟然又折返回来。因为妻子 才发现有人在她的布袋里塞了名贵的山东阿胶,她坚决要物归原主。可是没有人承认是自己 塞的。大伙都劝地收下,补补身子。但她一再拒绝,决不肯接受。鹿山人很焦急,最后把阿 胶交给了老吴,请他代转交原主,她才同意回家。 “你们不必为我们担心。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她苍白的脸上一边是歉意, 另一边是感激。 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告 示:台风将至,今天不放电影。妻子难掩失望,立马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 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他的两只耳朵 红彤彤的,都被扯裂了吧。 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 “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 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 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 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 妻子说:“你害怕台风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 鹿山人沉默了。谁不害怕台风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还有暴雨、山洪, 猛烈得惊心动魄。 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 的牌子,突然莫名哀伤起来,竟掩面低声地抽泣。 - 7 - 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 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 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 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于是,鹿山人连夜 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 鹿山人也黯然神伤,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 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 风似乎越来越紧,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慌乱起来。鹿山人不知道怎么说服妻子,只是俯 下身子。试图让妻子爬到他的背上,然后回家。可是,她固执地拒绝了。鹿山人尝试性地去 背她,被她推开了。鹿山人站起来,要抱她。她躲闪开了,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 啕大哭。 谁也无法劝止她的哭。这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一个内心悲苦的人在宣泄。鹿山人和 大伙都束手无策。这样哭下去,对本来就病弱的她来说会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电影院院长老吴从电影院走出来。“这是哪个龟孙子贴的告示?”他一把撕 下自己亲手贴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今天照常放映!” 鹿山人妻子的哭声戛然而止,用哀求的眼神将信将疑地盯着老吴。老吴让鹿山人背起妻 子跟着他走进电影院。不一会,电影院里便传出片头曲的声音。 这次,鹿山人始终没有离开电影院一步,一直到电影结束,传来片尾曲的歌声,才进去 把妻子背出来。 鹿山人妻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 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鹿山人觉得今天的电影很好,妻子看开心了,他心里 感觉特别幸福。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深山来客”为题,既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交待了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 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 B. 台风、山洪暴发等词语在文中多次出现,既有助于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能够折射出主 要人物的特殊心理。 C. “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可能并不符合鹿山人夫妻的物质生活现实,却反映了 妻子的深层心理状态。 D. 小说塑造了蛋镇妇女的群像,虽然未对其中个体进行精细刻画,但是也能够凸显她们热心、 - 8 - 善良等形象特点。 7. 小说以“看电影”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8. 有人认为,小说充满了沈从文笔下浓郁的“边城”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①看电影作为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事,使情节更 集中、紧凑;②看电影是鹿山人爱的承诺,也是妻子化解悲苦的方式,有助于人物内在情感 的发掘与表现;③看电影反映了时代的贫困与无奈,更凸显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求,突 出了小说的主题。 8. ①小说讲述了鹿山人夫妻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边城》里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一样, 具有深厚的悲剧色彩;②小说塑造了以老吴为代表的蛋镇人的群像,他们善良热心、轻财重 义、勇于担当,与《边城》里船总顺顺、翠翠祖父一样,具有淳朴的传统美德;③小说与《边 城》一样,赞美了心灵的纯净与人性的美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 痛心。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A 项,“同时也交待了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说法有误。小说标题“深 山来客”不能体现人物的身份,也不能体现故事发生的地点。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情节内容的分析能力。情节内容的分析题型,主要从情节内容的结构 线索上、情节内容对人物形象及作品内容体现上、情节内容体现小说的主题上去作答和分析。 本题“看电影”的情节内容始终贯穿着小说的始终,起到了线索性的作用。从内容上和人物 形象上体现了鹿山人对妻子的体贴。从主题上反映了夫妇二人在那样的特殊年代,鹿山人信 守承诺尊重爱情的可歌可泣的主题特色。从以上几个角度即可准确把握“看电影”情节在文 中的作用。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一般要 从文本内容特色,语言特色,表达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赏鉴。 有人认为,小说充满了沈从文笔下浓郁的“边城”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根据对题干 - 9 - 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考生可以从本文和《边城》在歌颂主题上是一致的,都是写男女 之间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而且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以善良、忠于爱情的人物形象。 从小说的深层的主题上看,都是歌颂了善良淳朴的民风和对纯洁人性的赞美之情。然后结合 具体的内容来分析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琯,字昭华,山东寿光人。明崇祯进士,官御史。顺治..二年,以荐起原官,巡按甘肃。 请开马市以柔远人,下部议行。凉州兵劫参议道廨,捕得倡乱者二十馀人,琯疏言西陲兵骄 悍,由明季专事姑息,养奸滋乱,宜用重典。上命悉诛之,并诏后有犯者,首从骈斩,着为 令。 四年,授江宁学政。七年,还京,掌河南道。八年,漕运..总督吴惟华请输银万,又括诸 项羡馀①,得九万三千,请以助饷。琯疏言淮、扬连年水旱,惟华输饷皆分派属吏,仍取自民 间,乞赐察究,会巡漕御史..张中元发惟华贪黩状,逮治夺官。琯又劾郧阳抚治赵兆麟,甄别 文武属吏,荐举多至数十,纠劾仅一二微员,上为责兆麟,并诫诸督抚不得劾微员塞责。九 年,授顺天府府丞。 十二年,迁大理寺卿。八旗..逃人初属兵部督捕,部议改归大理寺,琯疏言其不便,乃设 兵部督捕侍郎专董其事。又言:“逃人日多,以投充者众。本主私纵成习,听其他往,日久 不还,概讼为逃人。逃人至再罪止鞭百而窝逃犹论斩籍人口财产给本主与叛逆无异非法之 平。”下九卿议,改为流,免籍没。又言窝逃瘐毙,妻子应免流徙,时遇热审②,亦应一体减 等。上责其市恩,下王大臣议琯巧宽逃禁,当坐绞,上宽之,降授通政司参议。德州诸生吕 煌窝逃事发,州官当坐罪,琯持异议。王大臣劾琯,因追议琯前请热审减等为煌地③,坐夺官, 流徙辽阳,卒於戍所。上既许归葬,并宥其孥④还故里。 (选自《清史列传三十一》,有删改) [注]①羡馀:盈余,剩余。②热审:明朝开始的一种审判制度,是在暑热季节到来之前, 对在押的没有审判定罪的囚犯进行清理发落的制度。③为……地,即“为之地”,代为疏通 说情。④孥:妻子和儿女。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逃人至再/罪止鞭百/而窝逃犹论斩/籍人口财产给本主/与叛逆无异/非法之平 B. 逃人至/再罪止鞭百/而窝逃犹论斩/籍人口/财产给本主/与叛逆/无异非法之平 - 10 - C. 逃人至/再罪止鞭百/而窝逃犹论斩/籍人口/财产给本主/与叛逆无异/非法之平 D. 逃人至再/罪止鞭百/而窝逃犹论斩/籍人口财产给本主/与叛逆/无异非法之平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顺治,与上文“崇祯”都是年号。自汉武帝开始有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 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B. 漕运,我国古代利用河道、海道等调运物资的一种专业运输行为,主要是南粮北调。从文 中来看,是利用河道运输。 C. 八旗,是清代统治者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旗人平时皆民,战 时皆兵,初期战斗力较强。 D. 御史,秦朝以前是史官,秦以后成为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权力很大, 可以不经请示处置官员。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琯善于治理边事。他采取怀柔政策安抚边民,用严厉的刑罚镇压暴乱,刚柔并济,加强 了对边疆的治理。 B. 魏琯敢于进谏弹劾。他在掌管河南道的时候,体恤民众,对于贪赃及枉法的官员大胆揭露, 上奏朝廷。 C. 魏琯变革法律条文。他在任大理寺卿时,针对逃人,提出建议,但因为希望减轻获罪官员 的刑罚触犯皇帝而被贬官。 D. 魏琯能够恪尽职守。他在明朝时就担任官员,清时继续担任朝廷重要职务,在任职期间很 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12.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上命悉诛之,并诏后有犯者,首从骈斩,着为令。 ⑵上责其市恩,下王大臣议琯巧宽逃禁,当坐绞,上宽之,降授通政司参议。 13. 结合材料分析魏琯被流放的具体原因。 【答案】9. A 10. D 11. C 12. (1)皇上命令全部诛杀她们,并且下诏如果以后有违犯的人,首犯从犯都要全部斩杀, 并作为一条命令施行。 (2)皇帝责备他出卖君王的恩典,让王公大臣讨论魏琯要求放松刑罚的问题,认为应当施行 绞刑,皇帝宽宥他,降职为通政司参议。 13. ①针对旗人逃人,提出减轻窝藏者及其妻子的处罚,已引起皇帝不满。②对处置吕煌窝 - 11 - 逃事件持有异议,被认为有私情。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般有如下切入角度: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2. 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①明句式,助断句②修辞句,找特点③审关系,明结构;3.利用对称 (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这 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应高度重视。 句子的翻译是:逃人再怎么样,惩罚只是抽一百鞭子,而窝藏逃人的却要被处死,没收人口 财产给本主,这与叛逆罪没有两样了,不符合法律公平的宗旨。其中,“与……无异”是固 定句式,可知“异”与“非”之间应该断开,由此排除 B、D 项;“籍”是“没收”的意思, 没收“给本主”的应该是“人口”和“财产”,因此“口”与“财”之间不能断开,由此排 除 C 项。 故选 A。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记忆、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 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 D 项,“权力很大,可以不经请示处置官员”错,从文章看,仅仅是查究检举,处置还是通过 皇帝和朝廷。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 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 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 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要带着 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 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 误判。 C 项,“但因为希望减轻获罪官员的刑罚触犯皇帝而被贬官”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又言 - 12 - 窝逃瘐毙,妻子应免流徙,时遇热审,亦应一体减等。上责其市恩……降授通政司参议”, 可见不是因为希望减轻获罪官员的刑罚而触犯皇帝,而是为窝藏逃犯的人减轻刑罚才触犯皇 帝被贬官的。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 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固定短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再按照不 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补,最后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做好翻译题,一要结合语 境即语句的上下文理解其意思,二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做到字字落实。 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1)“悉”:全部;“诛”:诛杀;“骈”:一起;“为”:作为;“令”:命令。 (2)市恩,出卖君王的恩典;巧宽逃禁,放松刑罚;坐绞,施行绞刑。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归纳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 大意,对文章的内容要有正确的翻译;其次是要把握住传主的行为轨迹,即是说传主在文中 参与了哪些事件,对应题目的问题,大致圈定与之有关的内容,确定答题区域。最后是分析、 整理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出与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概括、整理。 本题中,要分析魏琯被流放的原因,就要找到文中对应的部分,结合上下文进行归纳。根据 原文“德州诸生吕煌窝逃事发,州官当坐罪,琯持异议。王大臣劾琯,因追议琯前请热审减 等为煌地,坐夺官,流徙辽阳”,可以看出魏琯对处置吕煌窝逃事件持有异议,被认为有私 情,是他被流放的直接原因。根据前文他针对旗人逃人,提出减轻窝藏者及其妻子的处罚, “上责其市恩……宽之,降授通政司参议”,可以看出此时皇帝已经对他不满,因此,这也 是他最后被流放的原因。 【点睛】文言文的断句可以遵循下面几个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段,分层次。先通读所给文 段或画线语句,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给定语句的内容划分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 层次。第二步,寻找标志,细切分。(1)查名词、代词、动词,定主语、谓语、宾语。(2) 找对话词语:“曰”“云”“言”,定说话区域。(3)找虚词:辨句首、句中、句尾虚词位 置。(4)查句式:定语序,防误断。(5)看对称,定上下句。(6)析修辞,定语句断点。第 三步,通读文段,查连贯。反复诵读断后文段,检查所断文段是否语意贯通,符合语法规范。 对个别疑难之处,可再次根据上下文及断句的技巧进行推断。 - 13 - 参考译文: 魏琯,字昭华,山东寿光人。明朝崇祯年间考中进士,担任御史。顺治二年,因为推荐 被启用担任原来的官职,并巡视甘肃。他建议请求朝廷恢复马市的交易,以怀柔边远的百姓, 部属商议可行。凉州士兵劫持道廨,捕获二十多发动叛乱的士兵,魏琯上奏说西部边陲士兵 骄横彪悍,自明朝末期就行事专断姑息养奸,危害百姓,应该用重刑惩处。皇上命令全部诛 杀她们,并且下诏如果以后有违犯的人,首犯从犯都要全部斩杀,并作为一条命令施行。 顺治四年,担任江宁学政。顺治七年,回到京城担任河南道长官。顺治八年,漕运总督 吴惟华将输送朝廷的万两白银,又包括其他各项盈余,总共九万三千两,送到京城作为饷银。 魏琯上奏说淮扬等地连年遭受水旱灾祸,吴惟华把饷银的任务都分派给下属官员,都是从百 姓手里收取的,请求进行查看深究。适逢巡漕御史张中元揭发吴惟华贪污渎职的情况,就逮 捕查办剥夺他的官职。魏琯又弹劾郧阳抚治赵兆麟,说他在选取甄别文武属员时,推荐选拔 的多达数十人,而纠察弹劾的仅仅一两个官职微小的官员,皇上就责备赵兆麟,并且训诫各 个官员不得以弹劾小官来敷衍塞责。顺治九年,授予顺天府府丞。 顺治十二年,担任大理寺卿。八旗逃人开始属于兵部监督捕,各部商议应该归于大理寺 管理,魏琯上奏说这样不方便,于是就设立兵部督捕侍郎专门监督这件事情。又说:“逃人 日益增多,因为投充的人很多。本主私自放纵成为习惯,听任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天长日久 不返回,都告发为逃人。逃人再怎么样,惩罚只是抽一百鞭子,而窝藏逃人的却要被处死, 没收人口财产给本主,这与叛逆罪没有两样了,不符合法律公平的宗旨。”皇帝把魏琯的建 议发给朝廷官员讨论,把对窝藏者的处罚改为流放,免除没收财产和人口的罪行。魏琯又建 言:窝藏的人如果死在监狱中,妻子儿女应该免于流放,如果遇到热审,也应该减罪一等。 皇帝责备他出卖君王的恩典,让王公大臣讨论魏琯要求放松刑罚的问题,认为应当施行绞刑, 皇帝宽宥他,降职为通政司参议。德州生员吕煌窝藏的事情暴露,州官应当连坐受罚,魏琯 持有不同的意见。王公大臣弹劾魏琯,趁机追查讨论魏琯以前热审减轻刑罚以及处罚吕煌的 事情,削夺他的官职,流放到辽阳,最后在戍所去世。皇帝最后允许回家安葬,并宽宥他的 子女回到故乡。 (二)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四十九) 李 白①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 14 -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②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注:①李白少负不羁之才,志在济世。初入长安,即作《玉真仙人歌》,欲见到玉真公主,希 望陈诗于帝王之前。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冷遇,败兴而归。李白自伤其 才质之美,有不遇之慨,遂化用曹植《杂诗》“美人迟暮”之意写下此篇。②紫宫:皇帝的 居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意思说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有着芙蓉一般鲜明美好的身姿。 B. “皓齿”代指清脆的歌喉,句意说她的清脆的歌喉最终没有发出声来。 C. “芳心”句中的“空”字用得巧妙,表现出女子有空闲时间保持情怀。 D. “沉吟何足悲”表面上说不悲恸,其实是人生的大悲恸,是痛之至极。 15. 诗句“由来紫官女,共妒青蛾眉”发挥了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有何暗 示意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字面意思是由来已久宫内的宫女都嫉妒其中容貌姣好的,表现出佳人 遭受困厄,则是“紫宫女”嫉妒所致,就像作者欲见到玉真公主却遭张垍之冷遇一样。暗示 了自已怀才不遇与一群小人颗倒黑白、谄佞惑主不无关系。抒发了作者一腔抱负不得施展的 痛楚与苦闷。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表现出女子有空闲时间保持情怀”错,“自持”的意思是“自我克制,保持一定的操 守、准则”,“空”的意思是“只,仅”,“空自持”是说对爱人的情感,只自我克制在心 中,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暗示意义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以诗歌的的抒情方式、注释、 - 15 - 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为突破口,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 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 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 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鉴赏暗示意义,先对诗句作字面上的理解分析,“由来紫官女,共妒青蛾眉”是说由来已久 宫内的宫女都嫉妒其中容貌姣好的,表现出佳人遭受困厄,则是“紫宫女”嫉妒所致,联系 注释,“欲见到玉真公主,希望陈诗于帝王之前。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 冷遇,败兴而归”,作者欲见到玉真公主却遭张垍之冷遇,作者发挥了屈原《离骚》“众女 嫉余之蛾眉兮”之意,暗示自己怀才不遇与一群小人颠倒黑白、谄侫惑主不无关系。 鉴赏思想情感,联系注释“李白少负不羁之才,志在济世”“李白自伤其才质之美,有不遇 之慨”,作者欲见到玉真公主却遭张垍之冷遇,写佳人遭受困厄,是“紫宫女”相妒的结果, 表现诗人难有君臣遇合之机会,抒发一腔抱负不得施展的痛楚与苦闷。 【点睛】古诗词鉴赏客观题突破技巧: 1.认真审读题干,明确具体要求。弄清楚要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 具体要素的关键词。 2.了解设错陷阱,避免落入圈套。古代诗词客观题往往考查的是考生对诗词基本内容、思想 情感、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的理解能力,考查程度不深,但范围很广。如利用 考生知识缺陷,曲解诗词写作意图、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三)理解性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形容愁绪,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这是极言其多。李清照在《声声慢》 中却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 来概括。 (2)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 应是“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用香花美草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1). 这次第 (2). 怎一个愁字了得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 扈 江离与辟芷兮 (5). 纫秋兰以为佩 【解析】 - 16 -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 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有些诗文含义相 近的句比较难以区分,要反复斟酌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 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扈”“辟”“芷”“纫”。 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漢化 的威胁中。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 ,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 绿色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 60 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沙害不仅严 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只要刮一 场大风,上了房顶的沙子和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随着 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 )。在灵武市的黄 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 ,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 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 40 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圃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 63 万亩绿色屏障,阻挡 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 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在与沙漠 的搏战中, 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仆后继 抚今追昔 巍然屹立 旷日持久 B. 前赴后继 抚今追昔 傲然挺立 旷日持久 C. 前赴后继 曾几何时 傲然挺立 经年累月 D. 前仆后继 曾几何时 巍然屹立 经年累月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 全。 B.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安全和生活,还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 展。 - 17 - C.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生 产安全。 D.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 展。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于困境乃至绝境 B.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 C. 宁夏治沙人对于困境乃至绝境没有屈服 D.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被屈服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 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 连续不断。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句中形容宁夏治沙人连续不断,一代接着一代,没有“前面的人倒下了”的意思,故选用“前 赴后继”更恰当。抚今追昔:接触当前的事物而回想过去。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文中语境是叙述过去沙害的严重情况,表示时过去没有多久,故选用“曾几何时”更恰当。 傲然挺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巍然屹立:比喻像山一样地耸立,不可动摇。句中为了突 出宁夏治沙人的战斗精神对建设好的防护林用了拟人手法,故“傲然挺立”更恰当。经年累 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旷日持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句中只是强调经历的 时间长,没有“拖得很久”的意思,故选用“经年累月”更恰当。故选C。 【18 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 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原句存在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语病:一是“威 胁”和“发展”、“制约”和“安全”搭配不当,应为“威胁……安全”、“制约……发展”; 二是“不仅……还…”两个分句后的内容颠倒了,应该从微观到宏观,先说沙害对群众的生 活和生产的威胁,再说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制约。D 项修改得最恰当。故选D。 【19 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 - 18 - 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 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 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 的角度选取。AC 两项,主语是“宁夏治沙人”,与上文回想过去严重的沙害的话题联系不够 紧密,没有起到应有的过渡作用;D 项,“面对……”是个主动句式,后面“被屈服”是被动 句式,结构上有点混乱。比较而言,B 项的表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最恰当。故选B。 (二)课文内容检查(12 分) 2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杜 甫齐名,人称“李杜”。他的作品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语言清新自然。 B. 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曲子词”、“乐府”、 “诗余”、“长短句”等。 C. 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 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 D.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易安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 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位。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包括作家的时代生平,作品风格及内 容,文学体裁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时认真积累,答题时仔细认真,根据题干要求 选出合适的选项。 D 项,“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说法错误,浪漫主义应改为现实主义。 故选 D。 21.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同的一项是( ) A. 猿猱欲度愁攀缘。 B.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答案】A - 19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词修辞手法的能力。诗词的修辞手法一般包括比喻、拟人、比 拟、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通感、借代、双关、叠字等。此类试题 要求考生平时多练习积累,在作答时通过分析能够迅速做出答案。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 A 项,运用了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 项,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 D 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 A。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云南灿烂的历史,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古籍——藏文经书、东巴象形文字古籍,傣文贝叶 经……但它们散存各处,正濒临消亡。从 2008 年开始,云南省图书馆派人深入各地开展调研, 发动群众,搜寻古籍,整理古籍,力图摸清“家底”。专家不够,图书馆就招募志愿者,在 工作中培训他们,培养了一大批修复古籍的地方人才。同时,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 云服务等技术手段,不仅让这些古籍保存了下来,还让他们“活”了起来。 【答案】云南大量古籍散存各处,濒临消亡。云南省图书馆对此采用了三种方法:动员群众, 摸清家底;以干代训,培养人才;借助现代技术来保存和活化古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作答时,首先要通读段落,了解文段的内容。其次, 要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把每个层次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 语段有 4 句话组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第 1 句,说的是云南文献古籍的留存情况,关 键信息有“它们散存各处,正濒临消亡”;第二层是 2-4 句,说的是云南图书馆对古籍的抢 救与保护的措施,关键信息有“发动群众,搜寻古籍,整理古籍,力图摸清‘家底’”“在 工作中培训他们,培养了一大批修复古籍的地方人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 术手段,不仅让这些古籍保存了下来,还让他们“活”了起来”。据此按照字数的要求概括 整理即可。 四、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0 - 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新年贺词,有豪迈的宣示,也有深情的祝福,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学校将组织开展“学习新年贺词,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班会。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写一个 发言稿,在这次班会上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1)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 而捐躯的四川木里 31 名勇士,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 中国女排……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 的人生。 — —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新年贺词 (2)与 80 后、90 后从小纠结“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烦恼不同,今天一些 95 后、00 后 似乎正面临一个新问题:好好读书还是选择当网红?关于 95 后就业观的调查显示,54%的 95 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网络主播和网红。抖音等新兴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让一些普通人坐在 镜头前唱唱歌、跳跳舞就能收获万众追捧、打赏,一夜成名。这种短视、功利的人生追求值得 反思。 ——《北京青年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鲜明,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葆有初心,紧贴时代脉搏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风起云涌间,“互联网+”的时代已翩然而至。立足于传统与今朝交织激荡间,吾辈诚应 深思时代与人生规划,而使人生之船不偏不倚地挺进。以下乃一己之薄见,望能抛砖引玉, 开启更多的真知洞见。 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当不负主席期望,争做时代好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做好人生 选择。不贪图一时之利,心浮气躁鼠目寸光,而应该具有高格局和“大眼界”。周国平先生 如是语:“无所投入可悲,无所坚守可叹,二者兼有,则或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若因现 实生活无忧无虑而心无所求行无方向,从而无所付出,无所坚守,未来等待我们的只能是庸 庸碌碌平淡一生。我们不需画地为牢,将自己束缚在趋之若鹜的世俗观念中,更不该纠结于 是好好读书还是选择当网红。关于 95 后就业观的调查显示,54%的 95 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 网络主播和网红。抖音等新兴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让一些普通人坐在镜头前唱唱歌、跳跳舞就 - 21 - 能收获万众追捧、打赏,一夜成名。这种短视、功利的人生追求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反思并鄙 视。 诚如毛姆呼唤忙于捡地上散落的六便士的人们抬头望见月光,梭罗鼓励人们行舟去往前 人不曾抵达的水域,我们身为史怀哲笔下有“狮子般雄心”的年轻人,不应顺从“命运的理 性化”,更不该随波逐流于一心向钱看的大军中,而应向大数据时代下的新行业敞开怀抱。 未来我们的职业选择应与时代接轨,构铸青年与时代的命运共同体,去乘风破浪。纵将经历 栉风沐雨的艰难征程,也勇敢地赤脚走过生活的刀锋。 新时代青年的人生选择,亦需重拾古圣先贤流传给我们的价值观和华夏精神,恪尽职守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忠诚爱国,有责任和担当。南仁东用尽生命所有的光,点亮“天眼”; 故宫文物修复师,将一个个细心修复文物的日子串成诗篇。无论何种职业,葆有职业初心而 砥砺前行,都是必然的价值选择。随着纪录片的热播,传统工艺与传承他们的匠人渐渐回归 到我们的视野。我们珍重慢的价值,米兰昆德拉曾将快与遗忘紧紧相连。“快”让人进入“与 过去和未来都断裂的瞬间”,让过往的流亡者回归故土,却已失去灵魂的家园。所以我们需 要记忆,记忆曾镌刻在我们文化基因中的职业精神。唯有这般,我们才能将传统踉跄脚步拉 回平稳,让历史的厚重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奠定厚实的基调。 王开岭先生呼吁我们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在时代与理想的探讨中,我们诚应让精神澄 澈,携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开创崭新风貌。愿你我共同拥抱美好明天,葆有初心,紧贴时 代脉搏,争做新世纪的有为青年! 我的发言至此,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审题和写作能力。 一、关于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首先要审好相关材料以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材料分三段,第一段是总领 部分,相当于导语,一般中心话题就在这部分里。可以抓住“学校将组织开展‘学习新年贺 词,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班会。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写一个发言稿,在这次班会上阐述 你的观点与思考”这段话确定中心观点为“争做时代新人”,另外还明确了写作用意和文体 特征——班会 “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里也暗示了体裁,应该写成议论文性质。 材料中二三两段分别引述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给出写作提示,争做什么样的时代新人呢?使 用抓关键句法分别提炼中心思想为: (1) “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 奉献青春和生 命”“无怨无悔、倾情奉献”“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以上话题为正面立意。 - 22 - (2) “是好好读书还是选择当网红”“一夜成名等短视、功利的人生追求值得反思”,以上 为反面启示。 二、关于写作: 班会发言稿的注意事项:(1)开头要有称呼和问候语,结尾要总结陈词,并致谢。(2)注意 人称,适合以第一人称,亲切自然,忌讳用第二人称,避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3)要有 预设性和感染力。基于真实语境(在应试中表现为一种虚拟的真实情境)的交际写作是一种 “以对象为中心”的“为读者”的动态语篇写作。“对象”可能存在的真实问题或真实困惑 应该是写作主体的起点。在这个题目中,写作主体应该还原到真实的班会情景之中,根据材 料,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和逻辑去设想对象(主要是高三的班级同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 合情合理地帮助他们解除疑惑,从而完成基本的写作任务。 三、参考立意: (1)我辈当自强,不负青春,做有为青年。 (2)坚守平凡成就伟大。 (3)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4)无私奉献不讲回报。 (5)奋斗不息努力不已,让青春无悔。 (6)志向高远,成就价值人生。 (7)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8)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四、可用素材: 1.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 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 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 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这种“精神” 是一种情怀、一种超越,是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服、不甘落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 格。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 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 - 23 - 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梦 想,如永不熄灭的灯光,照耀中华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 国”“俭以养德”的勤俭精神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中 华传统文化。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新 征途中,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融入 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才能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谱写伟大复兴的精彩乐章,中华 民族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因为经济、技术落后,中国饱受屈辱。与此同时,时刻关注 祖国消息的钱学森,准备携妻儿从美国回到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 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正因为 这样,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历经五年才得以回国。其间,无论美国政府如何威 逼利诱,他心中对祖国的思念,都是有增无减的。“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 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他踏上祖国的土地后,就把自己的 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我听过太多对钱学森的赞誉,爱国、坚毅、执着……可我还是想用自 己最喜欢的文字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南宋词人汪莘曾以一首《水调歌头》立志:“铁可折, 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我想,用这首词来形容钱学森伟大的一生 再合适不过了。 4.2018 年 10 月 23 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在 举国欢庆之际,“孟凡超”这个名字一度成为热搜词。“港珠澳大桥就像我辛苦哺育的孩 子。”说出这话的正是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孟凡超。他从 2004 年便介入港珠澳大桥可行性 研究,至今历经 15 年的耕耘与浇筑,终于见证了“孩子”的诞生。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 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跨海桥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工程。这个曾 被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无法做到”的工程,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不到 10 年的时间就建 成通车,创造了 400 多项新专利,7 项“世界之最”,而这背后,凝结着的是无数像孟凡超一 样的中国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不由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唯改革创新者胜。”其实每一项“超级工程”的背后都是“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 24 - 不仅对世界工程技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更是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和 创新精神。我很喜欢赵博生的一句话:“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 实现大同。”这便是我想说给你听的中国精神。 五、行文结构: 首先拟定一个论点式题目,照应材料,并总领全文。开头结尾要有发言稿的写作特征,称呼 和结束语都不要忘掉。正文开头部分照应材料引出话题,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主体部分使 用正反对比突出观点,引用名言丰富文本内容增添文采和真实性、可信度,按照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思路安排,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结尾部分借用王开岭先生的话呼吁 同学们争做精神明亮的人,携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开创崭新风貌,并照应题目,“葆有初 心,紧贴时代脉搏”,明确观点:争做新世纪的有为青年! 【点睛】高考作文写作技巧:高考作文写作需要三种支撑 一、作文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 作文一味追求语言华美、结构精巧、技巧娴熟,而轻视传统文化的积淀,忽略人文精神的关 怀,这种技巧训练作出的文章无疑都缺乏丰厚的底蕴和隽永的思想,单薄而又贫瘠。 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呢?首先,要关注世界政治、科技、社会动态,让自己的生活中有 不竭的源泉。 其次,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我们的文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色。 二、作文需要个性思想的支撑 作文要有个性,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体现创新精神。 个性的背后离不开思想,思想是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明得的理、获得的悟、取得的思考。 只有有了思想,作文才能是人生的史记,才会富有生命的质感。作文不能用几条规范标准代 替自己丰富的思想活动,应该使自己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只有拥有了自己个性 的思想,“文”才能载“道”,这个“道”,才能被人接受。 三、作文需要主体意识的支撑 目前我们写作往往处于一种模仿和被动接受的状态,不是“情郁于中而必发乎外”,而是具 有很强的应对性。其原因有二:一是命题中的“无我”现象——很多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学生 十分反感,最后不是“我不愿写”就是“我写的不是我”;其二是受“文以载道”的影响, 过分强调作文要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利他”放在第一位,使得文章“无我”,个性 得不到张扬,自我的不到宣泄。 - 25 - 树立作文的主体意识,要把写作当成是人生体验,是一种独立、积极、自主、自由的创造性 活动,而不应该在某些方面进行条条框框的限制。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