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单元测试(一)
单元测试(一) (时间:100 分钟 总分: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含蓄.(xù) 挚.友(zhì) 殷.红(yān) 气冲斗.牛(dǒu) B.赫.然(hè) 荒谬.(miù) 气氛.(fèn) 兀.兀穷年(wù) C.咳嗽.(sòu) 轻捷.(jié) 滑稽.(jì) 鲜.为人知(xiǎn) D.卓.越(zhuó) 澎湃.(bài) 涉.猎(shè) 深恶.痛绝(wù)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 分) 家谕户晓 妇嬬皆知 迵乎不同 慷慨淋漓 历尽心血 鞠躬尽瘁 锋芒毕露 当之无槐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杭州市“寻找贴心物业人”大型专题活动目前圆满结束,20 名物业人及团队锋芒毕 露,获得最具人气奖。 B.《精卫填海》是一则神话故事,其主人公精卫因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 伟的志向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C.秘鲁境内的纳兹卡线条被誉为世界之谜,在地面上,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条条刻 在沙土上的杂乱无章的线条。 D.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头脑发热的人,也许会暂时获得成功,但他们很快便会丧 失获得的一切。 4.下面的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②学习他们的精神, 了解他们的事迹,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④学习杰出人物的感 人事迹,不仅会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会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第 句语序不当,应将“ ”改为 “ ”。 (2)第 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5.根据语句内容,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和平可期,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 河传》《生死场》《呐喊》等。 D.《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7.(天津中考)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 门。 A.我要找一下小鹏,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您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8.综合性学习。(9 分) 子曰:“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 所崇敬的明星,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参加以“我也谈追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完 成下列任务。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这些明星人物: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邓稼先; 走近他们,我们 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3 分)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以引导同学们正确追星。(3 分) (3)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景仰和崇拜的明星。请仿照下面的例子,谈一谈你崇拜的明星及 崇拜的理由。(不少于 50 字)(3 分) 示例:我心中的明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杂交水 稻的研究中去,将水稻产量由过去的两三百公斤提高到近千公斤,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 已累计增产稻谷 3 500 亿公斤,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 9-13 题。(14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2 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2)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 11.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 、 。(2 分) 12 . 本 文 主 要 通 过 对 话 来 刻 画 人 物 , 表 现 人 物 鲜 明 的 性 格 , 孙 权: ;吕蒙: 。(3 分) 13.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4-19 题。(14 分) 佩恩的森林 龚细鹰 ①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过印度东北部的马久利岛。洪水退却,平坦的沙洲上成千上 万条蛇扭动着身体,仿佛在欢庆一场盛宴。少年贾达夫·佩恩看着眼前壮观的一幕,不由虔 诚地合起双手祈祷。在印度,自古以来蛇就被人们当成神一样膜拜。 ②第二天早晨,佩恩朝沙洲跑去,然而寂静的沙洲上却惨不忍睹,因岛上缺乏树木保护, 所有的蛇都因炎热而死去。抚摸着那些蛇僵硬的尸体,佩恩的泪水滚落下来。“植树,不能 让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③16 岁的佩恩开始构筑自己的梦想。他把竹子种在沙洲上,每天,他一趟一趟从布拉 马普特拉河边运水灌溉竹子,盼望着它们能像春天那样迅速拨节、生长。沙洲却如一个永远 也喝不饱的恶魔,一桶水浇下去,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竹叶很快就打起了卷,并一天天 变黄,几天后,竹子彻底枯萎了。 ④晚上,母亲在灯下用缝衣针为佩恩挑去手上的荆刺,看着磨起的一个个大水泡,母亲 心疼地劝道:“儿子,别犯傻了,你所做的许多人都做过,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⑤父亲也紧皱着眉头叹气:“是啊,马久利岛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据说有人曾做过科 学的预测,在未来 20 年间,我们的马久利岛将会永远消失,到那时,我们不知该迁往哪里 安家?” ⑥“不,爸爸妈妈,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树苗缺水的问题。”佩恩轻声回答着父母,目 光中透着坚毅与执着。 ⑦几天后,佩恩再次将小竹苗种下,同时在每株竹苗旁埋进一截竹筒,竹筒上放一个泥 制的陶碗,陶碗及竹筒底部都有一个小洞,他将清水倒进陶碗,水顺着碗底的小洞渗进竹筒 内,又通过竹筒底的小洞渗透竹苗的根系。日出、日落,课余、饭后,佩恩一个人在沙洲上 忙碌着,少年单薄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他还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从别处捉来蚂 蚁、蚯蚓,利用它们疏松土壤、制造肥料。那是段非常艰难的日子,竹苗终于成活了,一排 排颀长的翠竹如一个个清逸俊秀的少年,每天迎着清风阳光欢歌不已。佩恩在竹林间奔跑跳 跃,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⑧佩恩开始种植其他种类的树苗,日复一日,成活的树苗越来越多,树林覆盖的范围越 来越大,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逐渐形成了茂盛的森林,并引来了各种动物,鸟、鹿、 野牛、大象,甚至一些珍稀动物如独角犀牛、孟加拉虎,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 ⑨然而,当森林中的食物满足不了需求时,大象、老虎便去附近的农民家里、庄稼地里 寻找食物,苦不堪言的农户们纷纷斥责佩恩给他们带来了祸害,并要求他赔偿损失。无计可 施的佩恩只得把自己饲养的牛放出去给老虎充饥,牛是他一家人生活收入的唯一来源,但为 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他只得忍痛割爱,为此他损失了上百头牛。同时,佩恩还加大了香蕉树 的种植面积,因为香蕉是大象的至爱。几年后,森林里的生态环境终于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 平衡状态,这座丰腴的森林成了动物们的天堂。 ⑩一天上午,森林的宁静却被一声声伐木声打破,佩恩看到两个陌生男子正在砍伐一棵 珍贵树木,他愤怒地冲上去夺下男子手中的砍刀。两个男子威胁他:“走开!别防碍我们!” 佩恩用身体护住那棵树,举起砍刀喝道:“如果想砍树,就先砍了我吧!” 11 面对佩恩凛然的正气与勇气,两个男子退却了。然而让佩恩痛恨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一些偷猎者及非法砍伐者会挺而走险,佩恩机智而勇敢地与之周旋,好几次甚至差点送了命。 在他眼里,岛上的所有树木与动物都是自己的孩子,他见证了每一棵树木的兴衰枯荣、每一 只动物的繁衍成长,他早已将自己与林中的草木鸟兽融为一体。 1236 年光阴缓缓流逝,昔日那个 16 岁的少年已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繁重的体力劳 动使 52 岁的佩恩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这期间,他结婚、生子,并举家搬进 森林中居住,像古人一样住草屋,过着极其简陋的生活。他耗尽自己一生心血创造、养育着 这座森林,并虔诚地守护着它。现在,森林有 1360 亩,林中有上千种树木、上百种动物。 13 当佩恩的故事为世人所知后,所有人都为他不屈不挠的毅力钦佩不已。2012 年,印 度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对佩恩颁发奖项,授予他“印度森林之子”称号。2013 年,佩恩受 到印度森林管理研究所颁奖认可。2015 年,佩恩被授予印度最高平民奖,被称为“莲花先 生”。 永远不要轻视微小的力量,佩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部分世界。 (选自《思维与智慧》) 14.本文以“佩恩的森林”为题,有何作用?(2 分) 15.马久利岛本来是不毛之地,后来形成了茂盛的森林。在这一过程中,佩恩做了哪些 事情?请你逐条概括。(4 分) 16.第④段中对母亲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2 分)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2 分) 18.第 12 段划线句子中的“虔诚”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 分) 19.从佩恩的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12 分) 近代“问天”第一人 武茂昌 ①1890 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 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 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 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 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 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 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 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 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 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 16 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 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 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 28 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 所 50 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 1930 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 收回。1930 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 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 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 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 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 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 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 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 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 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 年后,80 多岁高龄、 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 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 元”。 ⑧1973 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 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 从 1936 年到 1974 年,连续 38 年,1 天未断,共计 800 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 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 年 2 月 7 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 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从全文来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21.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请找出相关语言标志。(3 分) 22.第⑥段画线语句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3 分) 23.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3 分) 三、作文(50 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是一个会意词,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 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之间有的比成绩,比品德;也有的比穿着,比享乐..... 在社会上,有的比创造,比贡献;也有的比地位,比权势...... 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 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羁绊。 请以“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③字数在 600 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