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第一章第一讲 区域的发展阶段与差异学案(湘教版)
第一讲 区域的发展阶段与差异 考纲解读 1.掌握区域概念的内涵和特征 2.掌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知识导图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特征 表现 界线有虚有实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内部相对一致,区域间差异明显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方法点拨] 用图形归纳法认识区域的主要特征。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分类: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4.空间分布:农业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为岛状。 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4.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四、区域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 2.工业化阶段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全面升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五、东、中、西差异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表现 (1) (2) (3) 六、南、北方差异 1.划分界线:秦岭—淮河。 2.表现 (1)北方 (2)南方 七、西部大开发 1.范围:西部地带的10个省级行政区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2.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丰富。 3.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 考点一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环境是分析区域问题的基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主要遵循以下分析思路。 1.明确区域地理特征的要素构成 (1)自然地理要素构成 构成要素 包括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 地形、地势 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特殊地形等 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因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河流水文 河网密度、水系分布、流向、流量及其变化、补给类型、含沙量等 (2)人文地理要素构成 构成要素 包括内容 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与分布、国际贸易等 居民 人种、人口及其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 城市 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水平、城市环境问题等 交通 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密度、交通运输方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等 2.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1.(2018·河北二模)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2)从a到d( )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小 解析: 第(1)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各区域的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气候类型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晰明确。第(2)题,从a到d反映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环境的差异。从a到d,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从a到d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体越来越薄;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答案: (1)A (2)D 考点二 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阶段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具体区域,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探究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例)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一、二、三或一、三、二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三、一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二、一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限制因素和对策 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限制区域 发展因素 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低,对外联系少,基础设施不完善 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衰落;原有矿产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消失 区域发展 的对策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外联系,提高开放力度;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强资源开发 加快城市带的建设,发挥城市带的带动作用;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发展科技,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向高科技工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调整产业布局,老工业进行改造;完善交通建设;治理环境;加强区际合作 [学法指导]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2.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解析: 第(1)题,Ⅰ主体功能区大多沿河分布,较为分散,且多分布于地势平坦的地区,应为城市化地区。 Ⅱ主体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所占面积比例大,应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主体功能区内分布有山峰,说明区内地形为山地、丘陵。该主体功能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Ⅲ主体功能区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第(2)题,安徽省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迁往城市,故A项正确;铁路建设成本山区大于平原,B项错误;一般而言,商业网点密度平原大于山区,C项错误;城市化地区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D项错误。 答案: (1)D (2)A 考点三 区域差异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对比不同的区域,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入手,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5)植被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社会经济因素差异及其成因 因素 差异形成的原因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料二 图甲为中亚某河流流域图,图乙为西伯利亚某河流流域图。 (1)请比较图中两条河流汛期出现的异同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2)请比较图中两个区域农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两图所示地区人口密度均比较小,分析其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 第(1)题,据经纬度结合材料可知,甲河为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属季节性河流。乙河为叶尼塞河,类似我国东北河流,有两个汛期。第(2)题,甲河位于暖温带内陆地区,乙河位于中高纬地区,限制农业发 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水源和热量。第(3)题,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答案: (1)两河均有夏汛。甲河流:水量较小;冬季河流断流,夏季高山冰雪融水量多,属季节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有汛期,主要是夏汛,出现在7~9月。乙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春汛来自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于雨水补给。 (2)甲图农业区的分布:在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或沿河分布)的绿洲,以绿洲农业(灌溉农业)为特色。成因: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绿洲分布,土壤较肥沃,水源充足。 乙图农业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成因:一方面由于纬度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多,生长期较长,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这一区域无沼泽分布,可以进行耕作。 (3)甲流域深居内陆;大多为干旱的荒漠地区;乙流域位于亚寒带、寒带区域,气候寒冷。两区域经济都比较落后。不论自然条件还是人文条件,环境人口容量都比较小。 考向一 区域差异的比较 (2012·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关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经纬网定位。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根据图示的纬度可判断甲、乙两城市均位于我国大陆且大致同纬度,甲、乙两城市气温的差异主要在于地形。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受北部秦岭山地的阻挡,1月份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对甲城市的影响较小,而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地形阻挡作用不明显,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强,从而导致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第(2)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答案: (1)A (2)C 考向二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2015·上海卷)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 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降水量分布及其原因: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毫米以上。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势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对比分析两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方法 (1)要分析比较两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别,首先要明确区域研究的内容 ①区域的特点 ②区域发展的条件 ③区域的发展规划 (2)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①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 ②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条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③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 1.立足综合思维,考查区域差异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双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 ) 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示三个时期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由约7.2%→9.2%→13.5%,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态势,则B正确;图示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故D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示1978~2015年,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同,前期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最先开放,故能体现改革开放对区域影响的差异性,则A正确;2000年后,即西部大开发后,随着政策倾斜,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明显加快,则B正确;图示在2000年以前,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小于东部地区,说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增速,则C项错误;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人均GDP年均增速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故D错误。 答案: (1)BD (2)AB 2.立足地理实践力,考查区域的发展 (2018·德州二模)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 A.市场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运输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第(1)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第(2)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M转变,需要有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 答案: (1)A (2)D 高考常考的图表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十六) 区域发展过程示意图 区域发展过程变化示意图为某区域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常以时间为轴线,常见的是某区域(或流域)开发过程示意图(如图1)。另外,还有能够体现区域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某区域在一定时间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如图3)等。 [常考图示] 图1 某流域开发过程示意图 图2 我国西南地区速生桉种植前、后变化示意图 图3 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 [判读技巧] 1.定区域 首先要根据题干、图名和区域定位法确定具体的区域,如由图名可知,图1中所示区域为某流域,图2为我国西南地区,图3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 2.析变化 仔细阅读图例,明确每个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并在图中分析各个地理事物的变化及过程。如图1中的明显变化是:流域内植被不断减少,居民点明显增多;图2中的显著变化为:天然次生林、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图3中的明显变化是:林地变化率最高,且为正值,说明林地增加多;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很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草地减少的多。 3.推原因 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分析区域地理事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如图1中,随着流域的开发,森林大量砍伐,兴建居民点。图2中由于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被前后的变化。图3中由于林地的显著增加,后期该地生态环境会明显改善。 [应用体验] 1.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解析: 第(1)题,图中从Ⅰ到Ⅲ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2)题,从Ⅲ到Ⅳ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及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 答案: (1)A (2)D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 第(1)题,据图描述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从农业用地、市场需求、土地劳动力价格等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从人口、城镇、产业、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第(3)题,针对文字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城镇间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变化:由水稻、桑蚕生产转向以蔬菜生产为主。原因: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减少;②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③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流失)。 (2)①外来人口大量增加;②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等。 (3)①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②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各城镇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行错位发展。 常考综合题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建模(十一) 地理特征的描述 1.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或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地势倾斜方向、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海岸线曲折或平直)等。 3.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 4.天气特征=气温(气压)高低+阴晴+雨雪(降水强度大小、雨区范围)+风(风向、风速)+光照。 5.水文特征=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6.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水系形状。 7.地表环境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水系(河湖多少及其突出特征)。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部门结构+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产高、低+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地区生产专门化。 9.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原料、市场的对外依赖程度等。 10.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社会经济特征(产业活动、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 [解答策略] (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面,语言要简练,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2011·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套用模型] 第(1)题,据图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描述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降水从总量和季节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第(2)题,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和高低变化来分析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要根据图中等高线、水系分布来判断分析。第(3)题,答题应关注“水文条件”的内涵和“黄麻生产”的限定条件。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应从旱季灌溉、浸沤和水运三方面分析,要结合图示中的水系、旱季等信息判断推理。第(4)题,根据麻纺织业的特点,结合区域特征和图文信息从原料、运输、劳动力、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注意两点:一是基于区域特征的判断推理,如劳动力、工业基础;二是要表述具体,避免机械套用模板,如运输条件要从河运原料、海运产品两方面全面作答。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 ℃);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业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2014·安徽文综)根据图示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答案: (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