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会泽县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 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 A. 加强了专制王权 B. 强化了等级秩序 C. 有利于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必须尊重当地原有 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说明分封制度下诸侯要融入到当地风俗习惯中,这一规定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并不是专制主义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互为表里,故D项错误。‎ ‎2.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故选D。‎ ‎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监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制度军事为了加强皇权,反映的趋势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答案为A。本题反映皇权强化,没有涉及地方问题,故不是加强中央集权,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机构,自然不是监察权力的强化,C错误。材料不是针对农民,D错误。‎ ‎4.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最早可能生活在 A. 秦朝 B. 东汉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刺史是汉朝设立的官职,因此题中“冀州刺史”最早可能在东汉时期,答案为B;秦朝没有刺史,A错误;CD时期有刺史但是不是最早的,排除。‎ ‎5.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ABC都是君臣共治天下。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因此象征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 ‎6. 读图,对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都象征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B. 都是政府首脑的办公场所 C. 都彰显了君主的尊贵地位 D. 都是君主制消亡后的历史遗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英政治的比较,分析选项AB两项均不适合英国,中国的太和殿和英国的王宫都是君主制的产物,故D说法不正确,二者都体现了君主的尊贵,故选C。‎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君主立宪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清代政治 ‎7. 清代军机处没有衙署,也没有专门的官员、章程和职能,因此不是正规的政府行政单位,但许多军机大臣却权倾朝野。这说明 A. 军机处事关军国大计 B. 军机处大臣位高权重 C. 军机大臣个人野心大 D. 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答案】D ‎【解析】‎ ‎【分析】‎ ‎ ‎ ‎【详解】依据材料中“但许多军机大臣却权倾朝野”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处的权利比较大,说明了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专制皇权的加强达到了顶峰,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军国大计”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材料中阐释了军机大臣权利大,但是没有说明其地位高,故B项排除;材料中虽然阐释了“许多军机大臣却权倾朝野”,但并不是说明军机大臣个人野心大,故C项排除。‎ ‎8. 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故称之为通商战争”。由材料可知 A.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 B. 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 C. 历史结论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 D.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围绕鸦片战争的性质问题,不同人的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鸦片战争,会得出不同的历史阐释,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性质已经定论,只不过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排除A。一般来说,历史结论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判断、总结和认识,而不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排除C。D项说法错误,史料充足、准确的历史研究可以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 ‎9.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ABC 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0.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 A. 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B. 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C.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 D. 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 ‎【答案】C ‎【解析】‎ ‎《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故C项正确;A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实行的条件,故D项错误。‎ ‎11.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反映出的是对华的资本输出,体现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A选项割让领土早在《南京条约》就已经出现,不能说明帝国主义的特点;B选项赔款也在之前的条约中有所出现;C选项开放通商口岸也在之前的条约中有涉及。‎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一个“最”字。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 ‎1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含义是指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中国民众的反抗,所以《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深刻体现了这一特征 ,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尽管均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但体现不了使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个影响,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中国近代以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经常考查这些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需要我们必须牢记的相关条约包括《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 ‎13.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 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C. 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D.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众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A项,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故未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排除。B项,题干与民族救亡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社会风俗的变化,排除。‎ ‎14.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894—1912年处应填写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B;1919年五四运动,1931年开始抗日战争,排除A;1927-1937年国共对峙,毛泽东开始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排除CD。‎ ‎15.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 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同盟 B.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C.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展 D.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性,促使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部因素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不满,因此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项正确。A项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同盟属于单方面的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后才开展的国民大革命,排除。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展也属于单方面的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16.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实现了与国民党再度合作 B. 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C. 放弃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 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后来又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国共两党势如水火,但在日本侵略加剧的民族危机形势下,中共没有计较自己的恩怨与得失,而以民族利益为重,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换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以这是改变了对国民党的策略,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7.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 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 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C. 强化了片面抗战路线 D. 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答案】D ‎【解析】‎ 从国民党作战方针上面的转变可以看出,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意识到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必要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依旧是抗战的重心所在;B选项无法从这一政策的改变就得出这样的结论;C选项错误,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 ‎18.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 人民政协已成统一战线组织 B.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C. 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故选B项。1954‎ 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排除A;C中“彻底”太绝对,排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是在1956年,排除D。‎ ‎19. 针对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A. 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 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 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故C正确;材料反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体现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故D错误。‎ ‎20.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年、1956年、197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 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 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联合公报》‎ C.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 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中日关系改善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B项正确。A项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两极格局的崩溃是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排除C。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71年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日关系改善,排除D。所以选B 点睛:解决本题时两个注意:第一抓住题干时间“1949年、1956年、1972年”,第二联系所学知识逐一对选项进行排除,即可得出答案。‎ ‎21. 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寡头政治,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往往因多种原因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可以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这一变化得益于 A. 鼓励发展工商业 B. 建立五百人会议 C. 废除债务奴隶制 D. 实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C ‎【解析】‎ 梭伦颁布“解负令”解除债务奴隶债务,使他们获得人身自由,改革前“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后“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故选择C项;A项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B、D两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22. “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此,帝国 A. 制订《十二铜表法》 B. 以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C. 编纂《民法大全》 D. 用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答案】D ‎【解析】‎ 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等字眼足以证明公民法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必须用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所以为此,帝国用万民法取代公民法而非制订《十二铜表法》、 以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以及编纂《民法大全》等三个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3.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光荣革命”的胜利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克服专制王权”即限制国王的权力,为此提供法律性保障的是《权利法案》,故C正确;A、B 两项只能说明推翻了前任国王的专制统治,但无法为实现永久性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提供保障,克伦威尔的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便是例证;两党制是议会政治发展的产物,与是否“克服专制王权”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2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这一规定 A. 加强了中央权力,兼顾了地方分权 B. 类似中国的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 C. 强化了总统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其本质是“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反映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以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行使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此外,总统对司法权也有制约,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故选D;A是联邦制的影响,排除;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只有单向制约,没有平衡关系,排除B; 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原则 ‎【名师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三大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3)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25. 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 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 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C.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 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个人的意志特点。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他的思想在宪法中大量体现,说明个人权力在国家行政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专制色彩。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26. 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同为无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政权,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A. 十月革命比巴黎公社晚了近半个世纪 B. 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巴黎公社是马克思领导的 C. 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巴黎公社失败了,十月革命因未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而取得了成功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虽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但不久便失败了;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故选C项。二者发生的时间不是主要的不同点,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不是马克思领导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遭到了临时政府的镇压,故D项错误。‎ ‎27. 某学校的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材料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美苏冷战 B. 和平与动荡并存 C.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墙是美苏在欧洲冷战的体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苏在亚洲冷战中的热战的体现,古巴导弹危机也是美苏对峙的体现,故主题应是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C项正确。美苏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其中“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属于热战,排除A。材料反映的主题都是与动荡有关,没有涉及和平的信息,故不是和平与动荡并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多个中心力量的崛起,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 ‎28.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西欧地位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A. 欧共体的成立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 欧盟的成立 D. “滞胀”现象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欧洲国家走联合自强之路,从“20世纪70年代”可知应该是欧共体的成立提高了其整体经济竞争力,故A正确;西欧地位的提高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身实力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1993年欧盟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滞胀”现象的产生不是西欧地位的提高的原因,排除D。‎ ‎29.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趋势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多种因素发展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起了推动作用的因素有 ‎①欧盟建立 ②苏联解体 ③日本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②正确;欧盟建立、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①③④正确;故选C;ABD都不全面,排除。‎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一看法强调的是 A.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已经瓦解 B. 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C. 国际力量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D. 国际形势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解析】‎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在两极格局的时代多极化趋势其实已经开始出现,所以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最接近的只能是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B正确;A是1991年;C是苏联解体之后;D是新时期国际局势特点。‎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要理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具体的含义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探究二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探究三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的特点。‎ ‎(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 ‎(4)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 ‎【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科举选拔官员;民本思想。‎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 如何控制:①颁布《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②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③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 ‎(4)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 ‎①针对在一个大国建立民主共和需要,创立了联邦制国家。‎ ‎②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中央政府的构建实行三权分立制。‎ ‎③同时实行民选制度,扩大享有民主的范围等。‎ ‎④总统和议员采用间接选举方式产生,体现民主性同时克服直接民主所带来的弊端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即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体现“民本主义”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 ‎(2)雅典民主的特点在材料二中可以总结出人民主权的特点,而其特点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常见的特点即可,例如,轮番而治、直接民主等。‎ ‎(3)“光荣革命”创造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所以完美的政治设计就是指实行君主立宪。“控制者”指的是君主,有效控制“控制者”指的是通过议会、内阁等去限制君主的权力,而使君主成为虚君。‎ ‎(4)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是从政治角度来讲的,就是说美国并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也就没有专制的传统。美国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改变主要从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美国实行选举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公里,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在抗战的八年中,共产党军队毙伤俘虏日军共52万多人。‎ ‎——郭徳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材料三 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并继续在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不仅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必要前提,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且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 ‎——汪洪斌《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1)日本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举国上下,整体动员对中国作战。中国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政府未做好充分准备,缺乏危机感;民族意识淡薄。‎ ‎(2)地位: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民族意识的觉醒。‎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1)根据“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得出日本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得出举国上下,整体动员对中国作战。根据“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得出中国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根据“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分析得出政府未做好充分准备,缺乏危机感;根据“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得出民族意识淡薄。‎ ‎(2)地位:根据“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得出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从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民族意识的觉醒等角度分析总结。‎ ‎(3)根据“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得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根据“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得出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根据“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得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根据所学,还可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总结。‎ ‎33. 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冷战的产生,美苏都应承担责任。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决不容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则直接导致美苏走向对立。‎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现在,‎ ‎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自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 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 ‎——摘自《人民日报》‎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答案】(1)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4分)‎ ‎(2)美苏争霸的削弱;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8分)‎ ‎(3)特点:大国间正在建立新型伙伴关系。(2分)‎ 关系:多极化趋势推动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大国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决不容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可知是国家利益上的冲突;根据“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则直接导致美苏走向对立。 ”可知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有关。‎ ‎(2)美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多方面造成的。材料二中“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可知美苏争霸的局面中美国处于弱势;另外还有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所以才有后来的美国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做法。‎ ‎(3)根据材料三中“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可知新特点是:大国间正在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首先考虑当时世界格局的变化特点,即多极化趋势,得出关系为:多极化趋势推动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影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