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选择题 ‎1.《焚书·何心隐论》说道:“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  )‎ A.遵循学以致用 B.倡导婚姻自主 C.挑战正统思想 D.鼓吹专制集权 解析:选C。此题考查李贽的思想。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此话反映了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解析:选B。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专业性的新兴市镇。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A、C、D显然与经济现象相关性不大,且题目要求回答“从本质上体现时代要求”的主张,经济决定政治,故应从经济方面寻找答案,选B。‎ ‎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由此可见黄宗羲(  )‎ A.主张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封建制度 C.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法制 解析:选A。黄宗羲的主张中,不可能会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C项与D项;在黄宗羲看来,“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也就是说,他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由“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来看,他主张建立法治,而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黄宗羲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排除B。‎ ‎4.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解析:选B。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中,黄宗羲公然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这与唐甄的主张十分相似。‎ ‎5.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4‎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解析:选D。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为君权的合法性披上神学外衣,没有质疑君权的正当性,孟子也没有质疑君权的正当性。‎ ‎6.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  )‎ 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解析:选A。韩非处在战国时期,在当时主张君主专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进步的思想。黄宗羲处在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君主专制日益腐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抨击君主专制同样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 ‎7.“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选D。依据材料信息“明道”“救世”可知,这是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8.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明清的思想批判。“反动”指李贽及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故选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丧失,A不符合史实;李贽及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不是彻底否定,B错误;自由、平等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4‎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董仲舒提出材料二中主张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解析:本题围绕儒学思想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考查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第(2)问利用材料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目的及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这一知识点;第(3)问依据材料考查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南宋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第(4)问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对儒学发展的影响;第(5)问考查儒学思想在治国上以民为本的理念和儒家思想不断调整以适应统治者和时代需要的特点。‎ 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 ‎(2)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3)关键:薄敛节俭。‎ ‎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4)标准:百姓的忧乐。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 ‎(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 ‎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22)‎ 请对照以上材料思考,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对正统儒学的批判与超越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和脱离实际的学风,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使得儒学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22)‎ 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何异同?‎ 提示:异: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认识不同。上古重视“民”,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帝王的统治;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则包含有一定的“民主”成分,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同:他们都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所以都认为民为邦本,都主张善待民众。‎ 三、自我测评(教材P2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意义?‎ 提示:包含的内容主要有:①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②指斥道学虚伪,强调个性发展;③指出世界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否定“天理”的存在;④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学以致用;⑤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⑥批判君主专制;⑦主张限制君权,建立监督机构。‎ 进步意义:①否定传统的专制权威,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②对世界本原的探讨,有利于推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③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④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现实,有利于求实、务实的学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⑤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同情下层民众,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准备了条件;⑥主张“工商皆本”,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 4‎ 上述思潮与传统本末观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变化: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意义:“工商皆本”主张的提出,适应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