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0届高三(3月)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市2020届高三(3月)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纤维素、肝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 B. ATP、DNA、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 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 D. 脂肪、磷脂、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是指由多个单体聚合而成多聚体,一般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形成的碳链构成基本骨架。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为RNA。识记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和功能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 B、ATP、DNA和RNA中都含有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因此组成元素均为C、H、O、N、P,B正确;‎ C、部分酶的本质为RNA,激素不都是蛋白质,例如性激素的本质为固醇,不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C错误;‎ D、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不包含脂肪,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应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可用18O,探究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 B. 可用l4CO2,探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 C. 可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 D. 可用131I研究甲状腺吸收碘量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 13 -‎ 放射性同位素一般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常常在生物实验中使用。识记各种生命过程中同位素标记法使用的过程和原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A、由于同位素表示法使用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标记后的物质放射性强弱和位置变化去进行的,所以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若使用18O进行标记,则在葡萄糖、氧气、水和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均会出现放射性,但分辨不清生成了哪种物质,所以不能探明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A错误;‎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实际是碳循环的过程,可以通过标记l4CO2来探明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过程,B正确;‎ C、亮氨酸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当用3H标记亮氨酸,可以通过放射性经历的细胞结构来探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C正确;‎ D、甲状腺激素中含有特定的I元素,因此使用131I可以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和甲状腺对碘的吸收量,D正确;‎ 故选A。‎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产生的mRNA碱基序列与非模板链相同 B. 细胞内所有的RNA都在细胞核内合成 C.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D. 一个DNA分子只能转录产生一种RNA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RNA聚合酶合成RNA的过程,真核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内,少部分情况会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识记转录的过程和场所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A、转录产生的mRNA与模板链是碱基互补的,但并不代表与非模板链的碱基顺序相同,因为所含有的碱基不同,DNA中特有碱基T,RNA中相应的位置换成了U,A错误;‎ B、真核细胞中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所以也可以发生转录,B错误;‎ C、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基因中的转录开始序列,即启动子才会开始转录,C正确;‎ D、一个DNA分子中含有许多个基因,可以转录出多种RNA分子,D错误;‎ 故选C。‎ - 13 -‎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汜胜之书》)‎ B.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则根生”(《种艺必用》)‎ C. “桑眼动时……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相对栽之”(《士农必用》)‎ D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红豆次之”(《齐明要术》)‎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多应用,其中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赤霉素与它具有协同作用,通过各文中涉及到的现象分析原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A、该句中提到种麦的时节不易过早和过晚,主要是与温度和光照影响麦子的生长有关,A错误;‎ B、人的尿液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用“小便浸之则根生”则是应用了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作用,B正确;‎ C、该句中提到了种植桑树要求“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是反应了合理密植的原理,体现了植物对光照的利用率的问题,与植物激素无关,C错误;‎ D、植物轮替种植,先种大豆是利用了豆科植物固氮的作用增加土壤肥力,与植物激素无关,D错误;‎ 故选B。‎ ‎5.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罗非鱼的种群数量a-e段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13 -‎ A. 调查罗非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 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J型增长 C. 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在b对应时间点进入水库 D. 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自然环境中的种群增长情况遵循“S”型增长曲线,由于环境的限制达到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后就会趋于稳定,图中罗非鱼的数量K值在大型肉食动物放生后发生了下降,证明罗非鱼被捕食导致环境容纳量减少。‎ ‎【详解】A、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此适合调查罗非鱼,A正确;‎ B、在罗非鱼投放的初期,由于环境适宜、空间充足、天敌较少等等,种群的增长接近于“J”型曲线,B正确;‎ C、曲线在c点时已经出现了下降,说明大型食肉鱼类应该是在c点之前迁入的这个环境,所以最有可能是b点迁入,C正确;‎ D、当迁入大型食肉鱼类以后对罗非鱼造成了捕食压力,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所以种群数量会在新的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所以环境容纳量为K2,D错误;‎ 故选D。‎ ‎6.某高等雄性动物(2n=6、XY型)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表示其体内某细胞分裂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6条染色体 B. 该细胞中染色体①、②分别为性染色体X、Y 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13 -‎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变异的情况,首先需要根据图示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由于存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现象,所以推测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示显示了A/a、B/b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现其中一个A基因所在的片段易位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该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详解】A、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应该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 B、题干表示,该动物为雄性,其体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和Y虽然属于同源染色体,但形态和大小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判定中间的一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①、②的形态相同,应该为常染色体,B错误;‎ C、由于在图示中其中一个A基因发生了易位,因此存在染色体变异,但基因型依然为AAaaBBbb,所以细胞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 D、图中已经显示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情况,该细胞后续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已定,为aBX、aBXA、AbY、bY,D正确;‎ 故选D。‎ ‎7.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通过叶片气孔开度__________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2)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部分指标,结果如表:‎ 净光合速率(Pn)‎ 叶片温度(TL)‎ 胞间CO2浓度(Ci)‎ 直立叶 ‎12.9‎ ‎37.5‎ ‎250‎ 平展叶 ‎8.8‎ ‎37.7‎ ‎264‎ - 13 -‎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的气孔开度__________,而平展叶的净光合速率较低,胞间CO2浓度__________。可见气孔闭合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 ‎(3)小麦“午睡”现象还与叶片中的D1蛋白含量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植物激素水杨酸(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请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减小(降低) (2). 基本相同 (3). 较高 (4). 将小麦分成3组,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SA)处理和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D1蛋白的含量,并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指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使得植物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下降,从而使得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现象。该题通过实验的角度在探究不同光照角度对植物午休现象的影响,需要学生首先确定实验目标,后寻找相关变量解答问题。‎ ‎【详解】(1)温度较高植物蒸腾作用很强,对导致水分流失加快,植物为防止水分过多流失会使气孔开度减小;‎ ‎(2)气孔开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两种叶片所处的温度相同,则气孔开度也基本相同;由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平展叶的胞间CO2浓度较高;‎ ‎(3)首先确定该题的实验目的为验证“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植物激素水杨酸(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再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强光照下水杨酸的有无,因变量为D1蛋白含量的变化,为了观察D1含量确实有下降和减小下降幅度的变化,满足对照原则需要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同时需将小麦分成3组,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SA)处理和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D1蛋白的含量,并比较得出结论。‎ ‎【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实验思路的确定,一般实验思路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即实验对象、自变量的处理情况和因变量的观测,所以该题在思考时需要特别注意实验目的的分析,以此为突破点设计实验。‎ ‎8.食用辣椒后,通常会产生“热辣”的感觉。在口腔黏膜或皮肤上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感受器,它们也能被较高温度刺激激活。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辣椒产生“热辣”感觉时,如果再喝热饮会__________(填“加重”或“减轻”)该感觉。‎ - 13 -‎ ‎(2)有些人食用辣椒后还会引起咳嗽,在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__________。‎ ‎(3)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在大汗淋漓的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机体为增加散热,在下丘脑的__________中枢作用下汗腺分泌加强,__________。‎ ‎【答案】 (1). 加重 (2). 单向 (3). 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4). 体温调节 (5).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解析】‎ ‎【分析】‎ 体温调节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人体接受到炎热的刺激,会通过很多种途径来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稳定,例如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等,识记体温调节的过程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1)辣椒素本身已经刺激感受器传递了兴奋,若再喝热水会增加对该感受器的刺激强度,所以会加重这种感觉;‎ ‎(2)在人体内部反射活动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开始,传递到效应器为止,所以兴奋传导的方向为单向的;人有意识的控制咳嗽,表明大脑这种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增加散热的途径包括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等。‎ ‎【点睛】该题的易错点为反射活动中兴奋传导的方向的确定,由于一般强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学生在类似题的分析中常常出错,一般在强调生物体内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都只能由感受器开始到效应器为止,且由于突触的存在,导致生物体内部的兴奋传导反而是单向的。‎ ‎9.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某果园进行了果树下种植草菇的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回答下列问题:‎ ‎(l)区别该群落与其他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 ‎(2)高大的果树可以充分利用上层光照,而果树下的弱光照、高湿度、低风速又可为草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还可为果树提供营养,这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运用了群落的__________原理。‎ ‎ (3)草菇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长期种植草菇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那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 ‎【答案】 (1). 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 (2). 空间结构 (3). 分解者 (4).‎ - 13 -‎ ‎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解析】‎ ‎【分析】‎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丰富度的含义是指群落中的物种数目,也可以反应一定的群落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识记群落的主要特征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定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1)如要区别不同的群落,一般选择调查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或丰富度;‎ ‎(2)立体农业主要应用了不同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对光的利用率不同的理念,即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3)草菇属于一种真菌,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定义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点睛】该题考察较为基础,重点考察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应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结构上,植物具有分层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的不同,在生成农业上常常应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实行套种间作等,以提高产量。‎ ‎10.某二倍体经济作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其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该作物种群中抗病和易感病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阔叶和窄叶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两亲本植株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易感病阔叶 易感病窄叶 抗病阔叶 抗病窄叶 雌株 ‎3/4‎ ‎0‎ ‎1/4‎ ‎0‎ 雄株 ‎3/8‎ ‎3/8‎ ‎1/8‎ ‎1/8‎ ‎(1)据表中数据判断,A/a、B/b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子代表现型为易感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3)因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种植户可以选择__________(写出表现型)作 为亲本进行杂交,以便在子代幼苗期通过叶型即可选出雄株。‎ - 13 -‎ ‎【答案】 (1). 否 (2). 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3). AaXBXb、AaXBY (4). 1/6 (5). 阔叶雄株、窄叶雌株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组合问题,突破点在于首先分析表格中的子代表现型的比例来判定显隐性状和基因的位置关系。由于在雌雄中易感病:抗病=3:1,所以易感病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株中阔叶:窄叶=1:1,而雌株中只存在阔叶,表明阔叶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表现为伴性遗传。‎ ‎【详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比例雌雄中易感病:抗病=3:1,所以易感病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株中阔叶:窄叶=1:1,而雌株中只存在阔叶,表明阔叶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等位基因B/b和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由于子代雌雄中易感病:抗病=3:1,所以推测亲本均为易感病且基因型为Aa,由于雄株中阔叶:窄叶=1:1,而雌株中只存在阔叶,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XB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代的易感病阔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 _XBX _,其中纯合子雌株的比例为(1/4×1/2×1/2)/(3/4×1/2)=1/6;‎ ‎(3)由于需要在幼叶时选择出雄株,则要求在设计杂交组合时使得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表现型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设计杂交组合为XbXb、XBY,即阔叶雄株、窄叶雌株。‎ ‎【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由由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测基因的显隐性状和基因的位置关系,需要学生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推断,考察了学生对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硝化细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他欲通过实验将两种微生物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灭菌;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常用__________灭菌。 ‎ ‎(3)该同学配制了无碳培养基,用于筛选出__________,其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和渗透压等条件。‎ ‎【答案】 (1). 水、无机盐、碳源和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 (2).‎ - 13 -‎ ‎ 核酸(DNA、RNA) (3). 蛋白质 (4). 高压蒸汽 (5). 干热 (6). 硝化细菌 (7).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能够在无碳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在无碳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8). 温度、pH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在生长的时候需要提供四种基本的营养物质,即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一般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培养基的灭菌主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和金属物品常常使用干热灭菌的方法。选择培养基的制备原理为通过营造目的菌株生长的特定条件,以便达到只允许目的菌株生长,而其它菌种无法生长的环境来筛选目的菌株。‎ ‎【详解】(1)微生物培养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氮源进入细胞以后会用于合成一些含氮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等;‎ ‎(2)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和金属等物品的灭菌方法为干热灭菌;‎ ‎(3)无碳培养基的特点为没有碳源,因此依靠现成碳源生存的微生物都无法生长,但自养型生物由于可以应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所以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硝化细菌属于可以进行化能合成的自养型微生物,所以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 ‎(4)微生物在培养的时候对温度、pH和渗透压等培养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控制较为严格的培养环境。‎ ‎【点睛】该题主要考察了微生物的培养,难点为选择培养基的理解和应用,对比硝化细菌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推测无碳培养基的应用原理应该是筛选自养型微生物,从而确定选择的是硝化细菌。‎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Ti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回答下列问题:‎ - 13 -‎ ‎(1) PCR技术所用到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其目的是__________。‎ ‎(2)图1是花色基因C两侧被EcoR I酶切后所形成的末端结构,请写出EcoR I酶识别序列并标出切点:__________(用“↓”表示切点位置)。图2中EcoRI酶所识别的位点应在Ti质粒的__________片段上。‎ ‎(3)将导人目的基因的菊花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_技术,其原理是__________。‎ ‎(4)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如何鉴定转基因菊花培育是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2). 要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3). G↓AATTC (4). T-DNA (5). 植物组织培养 (6).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7). 观察转基因菊花是否表现出基因C所控制的花色 ‎【解析】‎ ‎【分析】‎ PCR是应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地加以复制,使其数量呈指数方式增加,而这一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系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一般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详解】(1)由于PCR技术应用了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高温情况下进行,该过程需要的关键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该过程中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系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2)根据酶切后形成的序列,可以推测出EcoR I酶识别的序列为GAATTC,且在酶切以后单独形成一个G,所以酶切位点为G↓AATTC;由于后续需要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所以会将目的基因转移至Ti质粒的T-DNA片段上;‎ ‎(3)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从而培育出新的植一般都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协助;该过程应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目的基因的检测在个体水平上需要观察到明显的性状变化或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该过程需要观察转基因菊花是否表现出基因C所控制的花色。‎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基因工程的过程,包含了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的检测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其中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是难点,需要考虑目的基因的正常使用和运载体正常行使功能,因此酶切位点的选择一般是保证运载体上相关基因的完整性,且可以实现转运,所以一般会将目的基因导入T-DNA片段中。‎ - 13 -‎ - 13 -‎ ‎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