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初生物试卷(理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初生物试卷(理科)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初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 ‎ ‎1.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15:15:2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 ‎ ‎2.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        ) ‎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 ‎ ‎3. 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F‎​‎‎1‎无性状分离,此亲本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 ‎ A.1 B.2 C.3 D.4‎ ‎ ‎ ‎4.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项目 YR Yr yR yr YR ‎1‎ ‎3‎ YyRR YyRr Yr YYRr YYrr ‎4‎ Yyrr yR ‎2‎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A.1、2、3、4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1的遗传因子组成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4的遗传因子组成共出现四次 D.遗传因子组成3出现的概率大于2出现的概率 ‎ ‎ ‎5.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 ‎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有丝分裂末期 ‎ ‎ ‎ ‎6.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4条染色体 C.该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该细胞将来形成两个子细胞,其中仅一个具有生殖能力 ‎ ‎ ‎7. 某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用该动物的精巢制成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 ①n ②2n ③3n ④4n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8. 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在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而尾部留在外面 C.一般情况下,一个卵细胞可以同时与多个精子受精 D.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 ‎ ‎9. 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卵细胞的数目和种类数分别是(        ) ‎ A.2个、1个和2种、1种 B.4个、4个和2种、2种 C.4个、1个和2种、1种 D.2个、2个和2种、2种 ‎ ‎ ‎ ‎10. 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蛋白质和DNA的作用 B.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C.标记蛋白质的实验组,离心后的试管中上清液有较高的放射性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11. 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的是( ) ‎ A.酵母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双球菌 B.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 C.HIV、蓝藻、绿藻和黑藻 D.烟草、烟草花叶病毒 ‎ ‎ ‎12.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R2图所示的是细菌的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 ‎ ‎1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 A.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 ‎ ‎14. 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 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象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 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A的量等于T的量、C的量等于G的量 ‎ ‎ ‎15.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个DNA分子中总是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构成 C.一个DNA分子的两条单链能结合在一起与氢键的作用密切相关 D.DNA分子中G与C所占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 ‎ ‎ ‎16. 在制作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肽键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③④‎ ‎ ‎ ‎17. 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 A. B. C. D.‎ ‎ ‎ ‎18. 下列有关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的基本骨架 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 C.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 D.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 ‎ ‎ ‎19. 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结构( ) ‎ A. B. C.A﹣U D.G﹣C ‎ ‎ ‎20. 根据以下材料:①藏报春甲(aa)在20℃时开白花;②藏报春乙(AA)在20℃时开红花;③藏报春丙(AA)在30℃时开白花。在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相互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材料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B.由材料②③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C.由材料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D.由材料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 ‎21. 豌豆种子有圆粒和皱粒两种,如图为圆粒种子形成机制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显示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当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时,细胞内淀粉的含量会上升 C.皱粒种子中蔗糖含量相对更高,味道更甜美 D.图中①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差异 ‎ ‎ ‎22. 如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四支试管都有产物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b两支试管内的产物都是DNA B.b、c两支试管内的产物都是RNA C.a、d试管内模拟的是DNA复制过程 D.c、d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 ‎ ‎ ‎23. 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和GUG,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 ‎ A.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B.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 C.转录生成的mRNA可能进行加工修饰 D.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 ‎ ‎ ‎24. 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知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 A.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 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 ‎25. 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存在的基因传递途径是( ) ‎ A.祖母→父亲→女儿 B.祖母→父亲→儿子 C.外祖父→母亲→女儿 D.外祖母→母亲→儿子 ‎ ‎ ‎ ‎26.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遗传病 D.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 ‎27. 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 ‎ A.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症 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了夜盲症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 D.一家三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病 ‎ ‎ ‎28. 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 ‎ A.单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C.二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 ‎ ‎ ‎29. 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下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 ‎ A.突变和倒位 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 ‎ ‎ ‎30.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 ) ‎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A.F‎​‎‎1‎基因出现重组 B.F‎​‎‎1‎性状开始分离 C.F‎​‎‎2‎性状开始分离 D.F‎​‎‎2‎基因开始分离 ‎ ‎ ‎ ‎31.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工诱变处理可提高作物的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D.和诱变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可以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 ‎ ‎3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相同,都是氢键 B.作为运载体的质粒,其核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分子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C.通过基因工程制备转基因植物,可以选叶肉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D.人体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转入大肠杆菌以后,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 ‎ ‎33. 下列过程中没有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 ) ‎ A.提取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 ‎ ‎ ‎34.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原因 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生物个体水平 C.能对遗传变异的本质作出很明确的解释 D.不能科学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 ‎ ‎ ‎35. 在某一种群中随机的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在这个种群中,D、d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A.55.3%,44.7% B.52.5%,47.5% C.47.5%,52.5% D.55%,45%‎ 二、非选择题 ‎ ‎ ‎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 ‎(2)两个亲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 ‎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 ‎ ‎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 ‎ ‎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黑色来自父方、白色来自母方)回答下列问题: ‎ ‎(1)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________;________和D。‎ ‎ ‎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________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 ‎ ‎ ‎(3)精细胞A的一条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________时期发生了________。‎ ‎ ‎ ‎(4)精细胞E、F和________最可能来自同一个________精母细胞。‎ ‎ ‎ ‎(5)这6个精细胞中同时含有来自父方和母方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__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__。‎ ‎ ‎ ‎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图中表示的牛理过程是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 ‎ ‎(2)该过程首先需要在________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需要________直接供能。‎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 ‎ ‎(3)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 ‎ ‎(4)该过程得到的子代DNA与亲代相同,原因是________。‎ ‎ ‎ ‎ 图甲表示某动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乙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体细胞内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丙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甲中,若b‎​‎‎2‎为RNA链,当b‎​‎‎2‎中碱基A和U分别为24%和18%时,则b‎​‎‎1‎链所在的DNA分子中,G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该过程结束时,终止密码子位于________(填“b‎​‎‎1‎”或“b‎​‎‎2‎”)链上。‎ ‎ ‎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细胞中含有b基因最多时为________个,b基因相互分离发生在________(时期)。‎ ‎ ‎ ‎(3)由图乙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合成黑色素。‎ ‎ ‎ ‎(4)由图丙可以得出,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某一性状也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初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和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15:15:25,所以黄色:绿色=(9+15):(15+25)=3:5,圆粒:皱粒=(9+15):(15+25)=3:5。‎ ‎【解答】‎ 可将两对基因分开单独研究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由选项可知杂交组合可知有两种杂交方式Yy×Yy或Yy×yy.若为Yy×Yy,则F‎​‎‎1‎为‎1‎‎4‎YY,‎1‎‎2‎Yy,‎1‎‎4‎yy,自交子代Y_为‎1‎‎4‎‎+‎1‎‎2‎×‎3‎‎4‎=‎‎5‎‎8‎,即黄:绿=5:3(不符合,舍弃);若为Yy×yy则F‎​‎‎1‎为‎1‎‎2‎Yy,‎1‎‎2‎yy,自交子代Y_为‎1‎‎2‎‎×‎3‎‎4‎=‎‎3‎‎8‎,即黄:绿=3:5(符合);同理可推断另一组杂交组合为Rr×rr,所以双亲为YyRr×yyrr。‎ ‎2.‎ ‎【答案】‎ A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亲本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还可以是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A错误; F‎1‎黄色圆粒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均为1:1:1:1,才能使子代出现9:3:3:1,B正确;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以是均等的,C正确 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D正确。 故选A。‎ ‎3.‎ ‎【答案】‎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题目,先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出亲本基因型的种类,直接选出选项。‎ ‎【解答】‎ 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无性状分离,即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未知亲本应是纯合子,其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或aabb,任意一种均满足题干条件,因此该亲本基因型可能有4种。‎ ‎4.‎ ‎【答案】‎ 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表中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1处为YYRR,2处为YyRR,3处为YYRr,4处为YyRr,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 解:A.图中1、2、3、4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表现型都是双显性个体(黄色圆粒),A正确; BC.分析表格基因组成,YYRR只出现一次,YyRr共出现四次,BC正确; D.图中2、3的基因型分别是‎2‎‎16‎YyRR、‎2‎‎16‎YYRr,因此故二者遗传因子出现的概率相同,D错误。 故选:D。‎ ‎5.‎ ‎【答案】‎ C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赤道板上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 由题意可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故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解答】‎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 C、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其中只有卵细胞具有生殖能力,D正确。‎ ‎7.‎ ‎【答案】‎ C ‎【考点】‎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2N)→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N)→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2N)→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N)。‎ ‎【解答】‎ 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故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为n(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2n(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和4n(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8.‎ ‎【答案】‎ C ‎【考点】‎ 受精作用 ‎【解析】‎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解答】‎ A、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A正确; B、在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而尾部留在外面,B正确; C、一般情况下,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受精,C错误; D、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 ‎9.‎ ‎【答案】‎ C ‎【考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1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发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细胞‎→‎变形‎ ‎4个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1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发分裂‎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解答】‎ 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只有一种。 故选:C。‎ ‎10.‎ ‎【答案】‎ D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A、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为: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A正确; B、离心后检测到‎​‎‎35‎S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则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是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B正确; C、标记蛋白质的实验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的试管中上清液有较高的放射性,C正确;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D错误。‎ ‎11.‎ ‎【答案】‎ A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考点】‎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解析】‎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 A、酵母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 C、HIV的遗传物质是RNA,蓝藻、绿藻和黑藻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12.‎ ‎【答案】‎ D ‎【考点】‎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解析】‎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R型实际上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突变类型,二者属于同一个物种。荚膜具有保护作用,除了具有抗干燥等功能外,还使细菌能抵抗吞噬作用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组煮沸后细菌死亡,故B能生存;无荚膜的菌无毒,故C能生存;DNA放入D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故D不能生存(死亡);蛋白质不能促使R型菌转化,故E能生存。‎ ‎【解答】‎ A、由于A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有荚膜;D组加入的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所以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A正确; B、由于D组加入的是DNA,E组加入的是蛋白质,所以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正确;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C正确; D、D组产生的后代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和无荚膜的无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原因是只有部分无荚膜的无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D错误。‎ ‎13.‎ ‎【答案】‎ B ‎【考点】‎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解析】‎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 A、一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即DNA或RNA,A错误; BCD、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CD错误。‎ ‎14.‎ ‎【答案】‎ B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 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了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在此基础上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据此答题。‎ ‎【解答】‎ A、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正确; CD、查哥夫发现了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CD错误。‎ ‎15.‎ ‎【答案】‎ A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 A、双链环状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 C、一个DNA分子的两条单链能结合在一起与氢键的作用密切相关,C正确; D、DNA分子中G与C所占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D正确。‎ ‎16.‎ ‎【答案】‎ B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 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是磷酸和脱氧核糖,扶手”与“扶手”之间的“阶梯”相当于DNA分子的碱基对,连接“阶梯”的化学键是氢键,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7.‎ ‎【答案】‎ D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其中一条是母链,一条是新合成的子链。‎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解答】‎ 解:如果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则复制一次获得的2个DNA分子都各含有1条白色链和1条灰色链,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则第二次复制形成的4个DNA分子都含有黑色链,2个DNA分子含有白色链,2个DNA分子含有灰色链。 故选:D。‎ ‎18.‎ ‎【答案】‎ C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解答】‎ A、DNA主链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与磷酸结合形成,A错误; 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如果DNA分布在中链部位,则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 C、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中含有‎​‎‎15‎N,C正确; D、将‎​‎‎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2个条带,D错误。‎ ‎19.‎ ‎【答案】‎ D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首先要用解旋酶将DNA分子的双链解开,而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对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因此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实际上是氢键,即使氢键断裂。‎ ‎【解答】‎ A、图示结构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腺嘌呤构成的腺苷,解旋酶不作用于腺苷,A错误; B、图示结构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解旋酶不作用于该结构,B错误; C、U(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不出现,C错误; D、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因此可作用于G﹣C之间的氢键,D正确。‎ ‎20.‎ ‎【答案】‎ C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题意知,物藏报春花的颜色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为30℃时,基因型AA的红花植株也为白花。‎ ‎【解答】‎ A、由①②的变量是基因型,所以由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受基因型的控制,A正确; B、由②③的变量是温度,所以由②③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B正确; C、由①③的变量有2个,温度和基因型,所以无法推知生物性状表现是由环境决定的,C错误; D、由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21.‎ ‎【答案】‎ B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核糖核苷酸;②表示翻译过程,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形成淀粉分支酶(蛋白质);淀粉分支酶能催化蔗糖合成淀粉,淀粉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解答】‎ A、图示说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 B、当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时,导致豌豆种子中淀粉的合成受阻,淀粉含量下降,B错误; C、皱粒豌豆细胞内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导致豌豆种子中淀粉的合成受阻,淀粉含量低,所以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美,C正确; D、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前者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有T﹣A,而后者是U﹣A,D正确。‎ ‎22.‎ ‎【答案】‎ B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 分析题图:a中以DNA为模板合成DNA,模拟的是DNA分子的复制;b中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模拟的是转录过程;c中以RNA为模板合成RNA,模拟的是RNA的复制;d中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 ‎【解答】‎ A、a试管内的产物是DNA,b试管内的产物是RNA,A错误; B、b、c两支试管内的产物都是RNA,B正确; C、a试管内模拟的是DNA复制过程,d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C错误; D、c试管内模拟的是RNA的复制过程,d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D错误。‎ ‎23.‎ ‎【答案】‎ D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遗传密码子表可知,甲硫氨酸只对应一种密码子,A错误; 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但不能解释为什么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B错误; ‎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转录生成的mRNA可能进行加工修饰但不会把起始密码子剪切掉,C错误; 起始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原因是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或缬氨酸已经被剪切掉,D正确。 故选D。 ‎ ‎24.‎ ‎【答案】‎ A ‎【考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 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少于男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因此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则其儿子肯定患有色盲和血友病。‎ ‎【解答】‎ 解:AB.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A正确,B错误; C.父亲正常,不携带血友病基因,C错误; D.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A。‎ ‎25.‎ ‎【答案】‎ B ‎【考点】‎ 伴性遗传 ‎【解析】‎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患者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2)世代相传; (3)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 ‎【解答】‎ A、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祖母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父亲基因型为X‎​‎AY,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正确; B、祖母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父亲的基因型为X‎​‎AY,但是父亲的X‎​‎A不能传给儿子,B错误; CD、外祖父的基因型为X‎​‎AY,母亲的基因型为X‎​‎AX‎​‎‎﹣‎,其X‎​‎A可以传给女儿,也可以传给儿子,CD正确。‎ ‎26.‎ ‎【答案】‎ B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解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解答】‎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一般比较高,B正确; C、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C错误; D、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 ‎27.‎ ‎【答案】‎ C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解析】‎ 人类遗传病: 1、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注意先天性、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后天性遗传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 3、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解答】‎ A、先天性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属于遗传病,A错误; B、夜盲症是由于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属于遗传病,B错误;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可见秃发与遗传有关,属于遗传病,C正确; D、甲型肝炎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D错误。‎ ‎28.‎ ‎【答案】‎ B ‎【考点】‎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解答】‎ 解: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因其亲本体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配子中含2个染色体组。 故选:B。‎ ‎29.‎ ‎【答案】‎ D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解析】‎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①中少了基因ab,多了基因J,是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c与de基因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D正确。 故选:D。‎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30.‎ ‎【答案】‎ C ‎【考点】‎ 杂交育种 ‎【解析】‎ 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5)实例:水稻的育种。‎ ‎【解答】‎ 杂交育种中,一般在F‎​‎‎2‎才开始出现性状分离,产生人类需要的新品种类型。因此,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F‎​‎‎2‎开始。‎ ‎31.‎ ‎【答案】‎ A ‎【考点】‎ 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 ‎1、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解答】‎ A、人工诱变处理可提高作物的突变率,从而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A正确; B、诱变育种可形成新的基因,杂交育种不能形成新的基因,只可形成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具有少利多害性,所以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只有少数表现出优良性状,C错误; D、和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D错误。‎ ‎32.‎ ‎【答案】‎ C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解答】‎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A错误; B、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细胞中,是一种独立于拟核或细胞核DNA之外可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所以质粒不属于核基因,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质粒上应有对重组DNA分子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B错误; C、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可以选择叶肉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C正确; D、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仍遵循中心法则,D错误。‎ ‎33.‎ ‎【答案】‎ C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A、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其中用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的部分方法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34.‎ ‎【答案】‎ C ‎【考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解答】‎ A、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进化是长期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A正确; 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B正确; C、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C错误;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但不能科学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D正确。‎ ‎35.‎ ‎【答案】‎ A ‎【考点】‎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及计算 ‎【解析】‎ 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解答】‎ 由题意知,环境变化后,该种群中,DD=100×10%=10个,Dd=100×85%=85个,dd=0个,因此D的基因频率=(10×2+85)÷[(10+85)×2]×100%≈55.3%,d的基因频率=1﹣55.3%≈44.7%。‎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灰身:黑身=3:1,大翅脉:小翅脉=1:1‎ ‎(2)BbEe,Bbee ‎(3)4种,1:1:1:1‎ ‎(4)BBEe或BbEe,bbEe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解遗传题时,要记住一些常用解题方法,减数分裂的图示,是高中生物的基本技能,会画,能理解,能够对遗传规律有个很高的认识,遗传实质都体现在其中。‎ ‎【解答】‎ 解:(1)体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灰身=47+49=96,黑身=17+15=32,所以灰身:黑身=96:32=3:1;翅脉是一对相对性状,大翅脉=47+17=64,小翅脉=49+15=64,所以大翅脉:小翅脉=64:64=1:1。‎ ‎(2)雌蝇为灰身大翅脉,可知基因型为B_E_,雄果蝇为灰身小翅脉,可知基因型为B_ee,而后代中出现黑身(bb),也出现小翅脉(ee),由此可知灰身大翅脉的雌蝇基因型为BbEe,灰身小翅脉的雄蝇基因型为Bbee。‎ ‎(3)据题目两对性状独立,可知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知雌蝇(基因型为BbEe)产生卵的基因组成有BE、Be、bE、be共4种其比值为1:1:1:1。‎ ‎(4)由于亲本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产生四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为BE:Be:bE:be=1:1:1:1,而亲本中灰身小翅脉的雄蝇产生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为Be:be=1:1,所以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子代中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 ‎ ‎【答案】‎ E,C ‎2,4‎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A,初级 ABCEF,交叉互换,自由组合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分析题图:由图可知A中的那条长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在未交换前的染色体与E相同,则A、E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C中的那条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在未交换前的染色体与D相同,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F没有与其相对应的,来源于另外2个次级精母细胞。E、F和A最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B、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解答】‎ 由图可知A中的那条长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在未交换前的染色体与E相同,则A、E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C、D染色体相同,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A、E、F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B、C、D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A和E来自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和D来自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和F分别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由以上分析可知,精细胞E、F和A最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同时含有来自母方和父方染色体的,即精细胞内含有“一黑一白”两条染色体的,即AEF;如果还要考虑含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遗传物质,则为ABCEF.其中ABC同时含有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EF同时含有双方的染色体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自由组合。‎ ‎【答案】‎ 复制,细胞核 解旋(酶),ATP ‎(P‎2‎‎−‎Q)(2‎​‎n﹣1)‎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在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需要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 ‎【解答】‎ 分析题图可知图示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 DNA复制首先需要在解旋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则胞嘧啶有个P‎2‎‎−‎Q,所以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n﹣1)×(P‎2‎‎−‎Q)个。‎ 该过程得到的子代DNA与亲代相同,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在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29%,b‎​‎‎2‎ ‎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不能确定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 ‎1、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范小批量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的碱基比例在两条单链及双链中的比例相同,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过程,遵循A与U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NA中的A+U的比例与DNA中的模板链及双链DNA的该比值相同。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也可以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解答】‎ 由题意知,图甲中,b‎​‎‎2‎中碱基A和U分别为24%和18%时,双链DNA的A+T=42%,双链中的G+C=58%,G=C=29%;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位于b‎​‎‎2‎.‎ 题图乙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体细胞含有2个b,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间期染色体复制后,DNA分子加倍,含有4个b,b基因相互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b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图乙没有标明第三对等位基因的情况,基因型是Aabb__,因此不能确定是否能合成黑色素。‎ 由题图丙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即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