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I卷和II卷两部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考生需将答案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I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II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2.关于人类最初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限于亚非美大陆的若干区域 B.彼此间联系较为密切 C.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 D.最初均以封建国家的形式出现 3.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 12 - 4.8世纪中期,帝国极盛之际,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维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洲的大帝国,然其疆域辽阔,为历史之空前。这里的“帝国”指的是 A.波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埃及帝国 D.阿拉伯帝国 5.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在西非培育出甜高梁、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到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的是 A.埃及人 B.班图人 C.加纳人 D.马里人 6.“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他们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百多天。”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 D.使得世界市场基本上形成 7.图示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主要方式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8.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这样描述: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材料反映当时世界市场特征是 A.以欧洲为中心 B.以地中海为中心 C.寻求海外财富 D.进行殖民战争 9.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 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 - 12 - 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 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10.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1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下列各项中,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可靠政治保障的是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内市场的消费地位日益重要。服装、化妆用品、家具等产品向工人阶级中扩散,推动了百货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积累了财富 B.欧洲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以上论述旨在 A.分析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原因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C.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罪恶 D.揭示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14.“对德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与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群众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卖国行为的不满,工人对新的社会制度的朦胧向往——这一切便是推动巴黎人民举行革命的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12 -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15.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16.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原因之一是受欧美哪些事件的影响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17.右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法国在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 B.战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 C.战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 D.俄国率先退出了-战 18.下图所列章节中涉及到的“国际新秩序”是指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多极化格局 - 12 - 19.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可能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列宁得出以上结论的基本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的论述 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 20.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决议,规定对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而对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投资则增加3.6倍。对农业的投资增加50%,产值要求增加1倍。这表明苏联 A.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C.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D.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 2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强烈,由此爆发了华夫脱运动。该运动 A.使埃及获得有条件的独立 B.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 C.使英国给埃及以彻底独立 D.使埃及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22.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标志是 A.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 B.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23.在联合国的框架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可以联合其他国家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 A.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 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 12 -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退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美国发起冷战的标志是 A.1944年罗斯福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B.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1947年6月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D.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25.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所取得的成果是 A.从越南撤兵 B.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C.黑人在社会生活中完全真正地获得了平等权利 D.黑人获得较大社会福利 26.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直接导致这个超级大国“毁灭”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7.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2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 12 -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建立的积极意义在于 A.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 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30.《孔子家语致思》中载:“铸剑载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数,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思。”下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主题是 A.反帝 B.和平 C.共享 D.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 12 -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4分) (2)根据村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6分) 3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成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摘编自[日]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 12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村粲所认为的日本侵华原因的观点。(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后,农村富裕农民日益增多,到1927年大约有100万户。联共(布)领导人看待这一现象意见不一,担心市场发展会导致资本主义自发领向的增长。同时还要利用工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来加速工业建设资金的积累。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9万吨。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着手改革苏联的农村经济关系,主要是在推行集体承包的同时,广泛实行家庭承包和个人承包的形式,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营。但由于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且多是无法到城市谋生的老弱妇孺,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述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摘编自邓倩《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推进农业集体化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农业政策调整失败的教训。(4分) - 12 -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C 3.A 4.D 5.B 6.B 7.D 8.A 9.D 10.D 11.D 12.D 13.D 14.A 15.A 16.C 17.B 18.A 19.C 20.B 21.A 22.C 23.A 24.B 25.B 26.D 27.A 28.B 29.D 3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0分) - 12 - (1)原因: ①棉纺织业是新兴的行业,易于采用新技术。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行业分工精细,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条件。 ④熟练技工的推动。(4分) (2)特点: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②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③英、美、德、法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工业革命进程各具特色。(6分) 32.(16分) (1)主要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 ②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 ③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 ④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8分)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4分)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4分) 33.(14分) (1)背景: ①农村出现贫富分化。 ②领导人担心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 ③苏联工业化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施。 ⑤出现粮食收购危机。(10分) (2)教训: - 12 - 农业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重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4分)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