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1)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北京 2011 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概念较为抽象而且有 多种理解方式。分数并非是可以通过计数活动得到的一个数,而是一个代表了两 个量关系的相对量,并且可以从部分—整体、测量、比、算子和商等多个角度加 以理解。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整套教材将分数的教学分 为两个阶段,让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分别学习。三年级下册主要是结 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从“部分—整体”的 角度感受和直观认识分数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帮助学 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五年级下册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在“部分—整体”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测量、 比和商等角度认识分数的含义;探索分数的性质及四则运算的方法。 本课内容是属于数的概念的教学,教育价值是让学生经历聚类分析的过程, 即通过大量的材料感知—寻找不同中的相同—归纳提炼和抽象命名,从而培养学 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 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 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 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 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发展实际,在设计上,我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总结归纳”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围绕着分数意义这个主轴开展丰富的数学 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次地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动手操作,经历由 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 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总结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单位“1” 含义,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逐步概括出分数意义,进一 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能说出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理解、分析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抽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总结归纳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 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中“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 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及课件、探究学习单等。 课程资源整合: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和师生的共同探究,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 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逐步总结和概括出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增强了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深入感知,认识单位“1” (一)教师拿出一支笔,让学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支笔,从而引出“1” 可以表示一支笔,然后采用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1”不但可以表示 一个单个物品(如:一支笔、一个苹果等),也可以表示由很多物品组成的整体 (如一片森林、一盒月饼等)。丰富“1”的含义,初步感知单位“1”。 (二)出示课件并提问 : 那么 和 分别可以用谁表示? 并追问如果继续增加,5 个、6 个 、7 个 、6 个 、7 个 分别用谁表示?在追问中让学生逐步明白:有几个 就用几表示,从而体会“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体、表示一个整体,也可以作 为一个计量单位,深入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三)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它能用单位“1”表示的例子吗?在举例中加 强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 【设计意图:注意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问题串和举例的方法,让学生在交 流中让学生单位“1”的认识从用“1”表示单个物体(一个苹果、一个正方形、 一条线段等)到表示由很多物体组成的整体(一盒月饼、一片森林等)再到也 可以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使学生对单位“1” 的含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二、探究分数的意义 (一) 提供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1、在观察中体会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完成以下填空: 图一 图二 (1)学生完成图一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逐步发现:问题中包含几个 单位“1”时用整数表示,不满一个单位“1”时用分数表示,扩展学生对单位“1” 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二后提问:这几个问题中结果有没有什么共同之 处?学生观察后发现虽然每个问题中单位“1”不同,但结果中都有 ,教师继 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都出现了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通过思 考发现:能用 表示是因为三个问题中虽然单位“1”不同,但都是把单位“1” 平均分为 4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从而深入的理解:能不能用 表示和单位“1” 是什么没有关系,只要平平均分为 4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就都能用 表示。 (3)教师让学生举其它生活中能用 表示的例子,学生举例生活中不同情 境中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用单位“1”来代替学生和老师举例中的 不同物体,从而概括出 的含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3 份就 用 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直观材料,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 的含义, 为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奠定基础,减小新知识的生成难度。】 (三) 动手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分数 教师让学生借助探究学习单画图表示 、 、 中的一个,学生完成后交 流汇报。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3 1 4 1 8 3 4 3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建立直观的经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对 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抽象总结,概括分数的含义 教师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经历由抽象到具 体,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逐步概括出分数的 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 的一份或几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让学生经历由抽象到具体,由特殊到 一般的过程,帮助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感悟,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 交流、概括、逐层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系统地建构分数的意义。】 三、初步应用与内化 1、涂色部分表示怎样的分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师生共同纠错。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结果的分子和分 母,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 分母就是要表示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分母、分数的分子所代表的 含义的理解。】 2、在数轴上构建分数、单位“1”以及 整数的关系 问题:把 0-1 的线段作为单位“1”, 在哪里?2 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先估计并用手比划一下 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想 准确知道 的位置,可以怎么办?学生借助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确定方法:将线 段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三份即可。 教师进一步扩展,追问学生能不能表示 、 等,让学生逐步明白:0-1 直 接的任意分数都可以在 0-1 的线段上表示。 教师继续追问 2、3 的位置,建构分数、单位“1”以及整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问题引入,唤起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探索,紧抓“四基”、 突出了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的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举例生活中分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问题 1:你觉得长江干流水污染的情况 严重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问题 2: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长江干流 水污染情况严重的程度? 问题 3:我希望长江干流约( )/( ) 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设计意图:举例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让学生感受长江干流水污染的情况,让学生感受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感悟深化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七嘴八舌说一句:这节课我认识到了 _____________? 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困惑是________________…… 4 3 4 3 4 3 5 3 7 2 【计意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尽可能参与课堂,人人谈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在此 基础之上,教师进行小结,强化知识、加强理解。】 板书设计: 分 数 的 意 义 单位“1” 分数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平均分的份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