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综合能力测试1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综合能力测试1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能力测试(一)‎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词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词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②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体有一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③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④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的含蓄说。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影”,认为谢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⑤‎ - 15 -‎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尚深情绵邈、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至今不衰。‎ ‎(摘编自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B.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文心雕龙》有《隐秀》篇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C.到了两宋,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严羽的《沧浪诗话》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D.明清时期,以含蓄评论诗文成为习惯准则。王士祯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唐人五言绝句“有得意忘言之妙”。‎ ‎【解析】 C项,“严羽的《沧浪诗话》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有误,张冠李戴;文章第三段说的是“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A.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 B.作者引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对司空图倡导在有限的“象”“景”之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等的补充。‎ D.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谓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清代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的含蓄说,可见司空图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 ‎【解析】 A项,“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以及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期,也是“含蓄”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从诗学概念到被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王士祯认为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 - 15 -‎ 多取象外,不失环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解析】 C项,“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有误;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儿大叫:‎ ‎“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 ‎⑦‎ - 15 -‎ 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⑪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⑫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⑬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B.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做伏笔。‎ D.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解析】 “妻子在家强势”,原文无依据,“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错误,原文有“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可见老头儿不是每次都离家出走。老头儿“抬起眼……”的动作、神态描写,也并不能说明妻子在家强势。‎ ‎5.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6分)‎ ‎【答案】 _①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②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③‎ - 15 -‎ 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④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⑤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__‎ ‎6.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答案】 _①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婚后”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②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③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期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学生寒假生活,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组织网上考试、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公益性学习资源,课程内容既有针对中高考和边远地区学生的课业辅导,也有培养学生感恩和居家运动的特色课程。‎ 全国多地、多校利用“云端”技术,搭建“空中直播课堂”,努力实现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不能面对面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教育部拟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将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得部级奖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供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通力协作,也希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提供更多样的公益性优质学习资源。为此,全国多家机构、社会力量积极各展所长,提供公益性优质学习资源。‎ ‎(摘编自《人民日报:开学延期,教学不延期》)‎ 材料二:‎ 我国网络课程发展历程 - 15 -‎ ‎(摘编自《我国网络课程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材料三:‎ 教育+网络,面临挑战有哪些?‎ 满足学习需求的同时,一些地方的在线教育却在实践中“走形”“变样”,引发不少担忧。‎ ‎(1)一边打卡网课,一边玩起手游。‎ ‎(2)既要帮忙打卡,又要全程监督,不少家长叫苦不迭。‎ ‎(3)有的抱怨课程太简单,有的认为内容太难懂,统一化网课如何适应个体学习节奏成难题。‎ ‎(4)老师卖力上课,学生“作屏上观”,教学质量亟待保障。‎ ‎(5)网络不畅、缺乏设备,“寒门学子”难享在线教育红利。‎ ‎(摘编自《人民网:上好在线开学第一课》)‎ 广东清远东江村买设备、拉网线,把村委会会议室改造成上课的教室;安徽铜陵实行“一人一策”,通过借用设备、共享网络等方法帮助留守儿童在线学习;黑龙江协调电信运营企业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专属优惠流量包,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20G免费流量包……疫情期间,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地纷纷出台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居家上课,让在线教育成为学校课堂的有效“替代品”。‎ 相比线下教育,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不仅打破了课堂的空间限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为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思路。也要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些地方在推广线上授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手机而缺席网课,有的需要到邻居家“蹭网”,有的乡村通信条件差、学生难以获取网络信号,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制约着网络课程的普及。由此可见,缩小数字鸿沟,关乎每个孩子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公平的实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让所有学生享受到网课的便利》)‎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我国网络课程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B.我国网络课程先后经历了“网络课程”至“在线开放课程”的演变。‎ C.我国网络课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完成了多个层面的变革与发展。‎ D.我国课程形态先后经历了由传统封闭到有限开放再到无限开放三个阶段。‎ ‎【解析】 C项,“完成了多个层面的变革与发展”错误,根据现实情况及材料二“我国网络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应为“已经或正在经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疫情期间,为了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开展了许多特色课程。‎ B.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可保证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C.统一化网课不能适应个体学习节奏,引发教育思考与担忧。‎ - 15 -‎ D.在线教育虽有效,但网络课程的普及受许多现实问题制约,关乎教育公平。‎ ‎【解析】 B项,“可保证学习效果”错误,根据原文“利用‘云端’技术,搭建‘空中直播课堂’,努力实现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可知,是正在努力保证学习效果。‎ ‎9.“教育+网络”面临许多挑战,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答案】 _①国家: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努力解决现实问题,关注教育公平。②社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提供更多样的公益性优质学习资源。社会力量积极各展所长,提供公益性优质学习资源。③家庭:家长做好带头作用,和学校通力协作,家校合力,与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④学生:学会自律,生活作息规律,把握好学习时间节奏。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②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 15 -‎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jiǎnɡ)明确。‎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免去官职 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制止 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赶快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 ‎【解析】 除:任命官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静无为”的一组是(3分)( B )‎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②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④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曹参起初微贱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解析】 “有了深交”错,原文是“有郤”,即“两人有了隔阂”。‎ ‎13.把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5分)‎ 译文: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 ‎(2)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5分)‎ 译文: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 ‎【参考译文】‎ - 15 -‎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的官吏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枝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相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难道看不起自己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忧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窋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你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的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惟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 15 -‎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BD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心机、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遁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解析】 B项,“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表述错误,主要表现的是诗人脱离官场后的轻松自得。D项,“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述错误,从“鹤疏”分析,诗人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后悔自己没有早辞官。‎ ‎15.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是怎么表达的?(6分)‎ ‎【答案】 _(1)表达了作者要像法真那样过一种啸傲山林,远离官场是非,自由幸福的生活。(2)用典。用法真的典故间接委婉表达。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舞幽壑之潜蛟__,_泣孤舟之嫠妇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俄顷风定云墨色__,_秋天漠漠向昏黑__”两句描写了下雨前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的景象。‎ ‎(3)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_传道受业解惑也__”,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 三、语言知识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15 -‎ 先锋是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勇立时代潮头、________,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标志特征,使用“改革先锋”名称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关于“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及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目前国家对外籍人士表彰的名称有“友谊勋章”“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形成了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友谊系列”。为体现外籍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态度、合作意识和所做贡献,(  )。‎ 在奖章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改革先锋奖章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获奖者砥砺奋进、________、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________,共同编织“中国梦”。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以“友谊之春”为设计主题。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编织纹和蓝色丝带象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融与合作。指针和橄榄枝意指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继续走和平开放的发展道路,诚邀国际友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 改革先锋们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每名人选背后,都有一段中国的________历史进程,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敢为人先 披荆斩棘 众志成城 波澜壮阔 B.身先士卒 筚路蓝缕 集腋成裘 波澜壮阔 C.敢为人先 披荆斩棘 集腋成裘 气势磅礴 D.身先士卒 筚路蓝缕 众志成城 气势磅礴 ‎【解析】 敢为人先:指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身先士卒: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友谊”字样使表彰名称的意义更鲜明 B.把“友谊”字样鲜明地刻在表彰名称上 C.表彰名称中含有“友谊”字样更为鲜明 D.含有“友谊”字祥的名称会被优先授予 ‎【解析】 主语与上文“表彰名称”一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B.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5 -‎ C.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解析】 把“象征”改为“元素”,在“国际友人”后加介词“为”。‎ ‎20.(2020·高考山东卷)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答案】  (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4)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错,“发生了”与“快速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错,结构混乱,“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应去掉其一,应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⑦“截止目前”错,“截止”表示工作活动停止、结束,没有后续进展了,强调的是停止,根据文意是表达“到今天为止”,强调的是中间过程中的时间统计情况,应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错,“16%”与“人群”搭配不当,应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21.(2020·高考山东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答案】 _示例: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 - 15 -‎ 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__‎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原文“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可概括出“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可概括出“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原文“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可概括出“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让人终生难忘的春节!‎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各省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我们中华儿女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打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建议人们“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在他的身后,还有李兰娟、王辰等10个著名院士专家团队。‎ 国家派出了一批又一批医疗队火速驰援湖北,截止目前,共派出346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勇敢逆行而上;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 疫情牵动人心!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纷纷捐款捐物驰援祖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等数十个国家提供了紧急援助。‎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感想?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把你的感受讲给你的同学听;可以写一封感谢信,向抗击疫情的人们致敬;亦可以写一份倡议书,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关键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感想?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把你的感受讲给你的同学听;可以写一封感谢信,向抗击疫情的人们致敬;亦可以写一份倡议书,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从这些话中可看出,关键在于提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向“白衣战士”‎ - 15 -‎ 和爱心人士学习,要有理想,有担当,要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还要注意自己所选的“演讲稿”“感谢信”或“倡议书”格式要求。‎ 参考立意:‎ ‎(1)少年强则国强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让青春与奉献同行 ‎(4)青春无悔,共圆中国梦 ‎【佳作赏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我们中华儿女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让全世界感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我们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爱国之情,作为炎黄子孙,爱国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该如何报效我的祖国呢?‎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志士为了报效祖国,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辉煌。‎ 在古代,楚国诗人屈原把满腔的爱国热忱溶于《离骚》之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宋朝爱国名将岳飞,背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伴随着他走过了多少个戎马春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首《过零丁洋》至今还震撼着我们的爱国之心;清朝禁烟大臣林则徐在赶赴广州虎门销烟之前留下了铮铮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现代,鲁迅先生宣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有秋瑾的诗,田汉的词,聂耳的曲。多少革命老前辈用生命和青春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毛主席的油灯,周总理的大衣,朱总司令的扁担。他们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表现在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当下,疫情肆虐之时,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在他的身后,还有李兰娟、王辰等10个著名院士专家团队,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纷纷捐款捐物驰援祖国……‎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知识才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你何以谈报国?只有在校园里学好知识,练好专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看世间风云变幻,谁主沉浮?二十一世纪,你我都将是风流人物,九百六十万神州任凭我驰骋。‎ 同学们,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业已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5 -‎ 将由我们来承担,明天的太阳将由我们托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这句不朽的誓言成为我们前进的号角,让我们共同打造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