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2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26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7-12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选项(A、B、C、D)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铅球 B.塑胶跑道 C.排球 D.尼龙跳绳 ‎2.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CO(NH2)2 B.KCl C.NH4Cl D.Ca3(PO4)2‎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5.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B.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C.检验面包中含有淀粉:滴加碘水 D.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7.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B.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 ‎8.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A.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 D.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 ‎9.X、Y两种金属与酸、金属Y与金属Z的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①X+H2SO4═XSO4+H2↑ ②Y+H2SO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3═Y(NO3)2+2Z.‎ A.Y>X>Z B.X>Z>Y C.Z>X>Y D.X>Y>Z ‎10.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氯胺是混合物 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C.一氯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B.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C.稀硫酸和稀盐酸是不同的酸,故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D.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汽油对油污也有乳化作用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28分)‎ ‎13.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含碳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图为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______.‎ a.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6‎ c.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d.碳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 ‎(2)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______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3)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但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______效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点即可).‎ ‎(4)乙醇(C2H5OH)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5)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墙壁变黑,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 a.质量很小 b.不断运动 c.体积很小 d.之间有空隙.‎ ‎14.泉州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滨海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晒盐:‎ ‎①将海水蒸发是利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填“不大”或“较大”)的原理.‎ ‎②粗盐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将粗盐提纯需进行的步骤为溶解、______(填操作名称)、蒸发结晶.‎ ‎③日常生活中食盐的用途______(写一个).‎ ‎(2)海水制碱:‎ ‎①制烧碱:氯碱厂通过电解食盐水获得烧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Cl2↑+X↑.X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制纯碱:先将食盐水通过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分解制得纯碱,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NaHCO3分解制得纯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5.(11分)(2016•惠安县一模)已知 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它们之间与铁单质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容易产生物质的主要成分;C和D的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 ‎(2)B属于______(填标号,下同);D属于______;‎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3)写出铁单质与C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 ‎(4)生活或生产中防止铁制品中的铁转化为A,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 ‎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3分)‎ ‎16.(12分)(2016•惠安县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两套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甲、乙两套装置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若采用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选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根据氧气______的性质而确定的.‎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甲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甲烷(CH4)气体.‎ ‎①下列四组试剂中有一组可用于制取甲烷,该试剂是______(填标号).‎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B.固体电石(CaC2)和水 C.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Ca(OH)2]的固体混合物 D.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NaOH、CaO)的固体混合物 ‎②实验开始后,当观察到______,方可进行气体收集的操作;如果要停止实验,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③甲烷气体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17.(21分)(2016•惠安县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药品柜中的一瓶盐酸的性质和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知识回顾 在打开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瓶口有______的现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变______(填“大”、“小”).‎ ‎【实验探究Ⅰ】‎ 探究这瓶盐酸的化学性质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试剂进行检验盐酸的化学性质,填写实验报告:‎ 供选择试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镁条、铜片、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 溶液变红色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 ‎______‎ ‎【实验探究Ⅱ】测定这瓶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HCl+AgNO3═AgCl↓(白色)+2HNO3‎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方案,请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案Ⅰ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通过产生气体的量进行计算.取20mL的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该实验温度下,盐酸的密度均为1g/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 ‎(2)实验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说明加入的碳酸钠已经足量了.‎ ‎(4)实验前量气管中水的体积为2.0mL,实验结束后量气管中水的体积为222.0mL,则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5)同学经过交流讨论后认为还必须考虑装置A和装置B内原有的气体.你认为装置A和装置B内原有的气体对实验的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Ⅱ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通过产生沉淀的量进行计算.于是同学们另取一定量的盐酸,按如下流程进行探究:‎ ‎(6)产生的白色沉淀物质是______.‎ ‎(7)滴加过量AgN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 ‎ 四、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9分)‎ ‎18.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请计算:‎ ‎(1)要配制100Kg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______Kg氢氧化钠固体;‎ ‎(2)若用60Kg3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______Kg水稀释,也可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 ‎(3)用含氢氧化钠8Kg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理论上可处理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是多少?(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 ‎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7-12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选项(A、B、C、D)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铅球 B.塑胶跑道 C.排球 D.尼龙跳绳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铅球外壳是用铸铁制成的,内部灌铅,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B、塑胶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其中含有聚氨酯预聚体、废轮胎橡胶等多种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排球是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合成橡胶作胆,其中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D、尼龙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2.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CO(NH2)2 B.KCl C.NH4Cl D.Ca3(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钾肥;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C、运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更不能靠到容器壁.‎ D、从瓶塞放置的方法进行判断.‎ ‎【解答】解: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图示操作正确;‎ B、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更不能靠到容器壁,图示操作错误;‎ D、瓶塞应该倒放在实验台上,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 ‎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B、干冰升华能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干燥剂,但是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作为食品干燥剂,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5.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氯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B.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C.检验面包中含有淀粉:滴加碘水 D.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分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结合其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等量的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淀粉遇碘变蓝色,检验面包中含有淀粉,可采用滴加碘水的方法,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合成纤维,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 ‎ ‎7.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B.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可燃物;(2)要与氧气充分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必需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结合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A、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若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也不能燃烧,故说法错误;‎ B、中和反应也放出热量,故说法错误;‎ C、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提高,提高的是温度,故说法错误;‎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的更充分,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定义及燃烧具备的基本条件,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 ‎ ‎8.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A.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 D.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2CO2+N2,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 A、由四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该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物质中氧元素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该说法错误;‎ C、4种物质中A、B、C三种物质都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氧化物,故该说法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2×44):28=22:7,故该说法正确.‎ 答案:B.‎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 ‎ ‎9.X、Y两种金属与酸、金属Y与金属Z的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①X+H2SO4═XSO4+H2↑ ②Y+H2SO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3═Y(NO3)2+2Z.‎ A.Y>X>Z B.X>Z>Y C.Z>X>Y D.X>Y>Z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H2SO4=XSO4+H2↑,说明金属的活动性X>H;Y与H2SO4不发生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H>Y.Y+2ZNO3=Y(NO3)2+2Z,说明金属的活动性Y>Z;故其活动性顺序为X>Y>Z.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 ‎ ‎ ‎10.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氯胺是混合物 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C.一氯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一氯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比较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一氯胺(NH2Cl)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氯胺是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氯胺中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1):(1×2):(35.5×1)=28:4:71,由此可知,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B.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C.稀硫酸和稀盐酸是不同的酸,故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D.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汽油对油污也有乳化作用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生铁是铁碳合金,黄铜是由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稀硫酸和稀盐酸都具有酸的通性;汽油是能够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故A错误;‎ B、生铁是铁碳合金,黄铜是由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故B说法正确;‎ C、稀硫酸和稀盐酸都具有酸的通性,故C错误;‎ D、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而汽油是能够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中的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属于易错题型,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盲目推理.‎ ‎ ‎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分析】A、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B、根据溶解度曲线观察;C、根据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考虑;D、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方法考虑.‎ ‎【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的限制,否则无法比较,故A错;‎ 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B错;‎ C、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g,所以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40g,所以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故C正确;‎ D、本题没说明甲溶液和乙溶液是否饱和,所以无法比较大小,如果饱和时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计算水中加入溶质后所得溶液质量要根据溶解度考虑是否全部溶解.‎ ‎ ‎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28分)‎ ‎13.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含碳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图为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d .‎ a.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6‎ c.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d.碳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 ‎(2)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 吸附 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3)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干冰 ,但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 温室 效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开发利用新能源 (写一点即可).‎ ‎(4)乙醇(C2H5OH)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 ‎(5)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墙壁变黑,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b .‎ a.质量很小 b.不断运动 c.体积很小 d.之间有空隙.‎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竹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解答;‎ ‎(3)根据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温室效应解答;‎ ‎(4)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5)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 ‎(1)a、根据铝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6,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能得到碳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2)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填:吸附;‎ ‎(3)固态二氧化碳俗称,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温室效应,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 ‎(4)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5)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墙壁变黑,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 答案:‎ ‎(1)d;‎ ‎(2)吸附;‎ ‎(3)干冰;温室;开发利用新能源;‎ ‎(4)C2H5OH+3O22CO2+3H2O ‎(5)b.‎ ‎【点评】本题考查了单质碳和乙醇的相关知识,明确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用途是解题的关键.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 ‎ ‎14.泉州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滨海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晒盐:‎ ‎①将海水蒸发是利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不大 (填“不大”或“较大”)的原理.‎ ‎②粗盐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将粗盐提纯需进行的步骤为溶解、 过滤 (填操作名称)、蒸发结晶.‎ ‎③日常生活中食盐的用途 可用作调味剂 (写一个).‎ ‎(2)海水制碱:‎ ‎①制烧碱:氯碱厂通过电解食盐水获得烧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Cl2↑+X↑.X的化学式是 H2 .‎ ‎②制纯碱:先将食盐水通过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分解制得纯碱,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NaHCO3分解制得纯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HCO3Na2CO3+H2O+CO2↑ .‎ ‎【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①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进行分析;‎ ‎②粗盐提纯的步骤进行分析即可;‎ ‎③根据食盐具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剂进行分析.‎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②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1)①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海水晒盐主要利用蒸发水使氯化钠不断析出;‎ ‎②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把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其操作顺序应为溶解﹣过滤﹣蒸发;‎ ‎③食盐具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剂;‎ ‎(2)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Cl2↑+X↑,反应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②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1)①不大;②过滤;③可用作调味剂;(2)①H2;②2NaHCO3Na2CO3+H2O+CO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海洋资源的利用以及有关物质的制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5.(11分)(2016•惠安县一模)已知 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它们之间与铁单质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容易产生物质的主要成分;C和D的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Fe2O3 ;C的名称是 硫酸铜 ;‎ ‎(2)B属于 ② (填标号,下同);D属于 ③ ;‎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3)写出铁单质与C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该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4)生活或生产中防止铁制品中的铁转化为A,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刷漆 (写一条).‎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A是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容易产生物质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铁,C和D的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C也会与铁反应,所以C可以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钠,B归于氢氧化钠、氧化铁反应,所以B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A是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容易产生物质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铁,C和D的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C也会与铁反应,所以C可以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钠,B归于氢氧化钠、氧化铁反应,所以B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Fe2O3,C是硫酸铜;‎ ‎(2)通过推导可知,B属于酸,故选:②,D属于碱,故选:③;‎ ‎(3)铁单质与C的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生活或生产中防止铁制品中的铁转化为A,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刷漆.‎ 故答案为:(1)Fe2O3,硫酸铜;‎ ‎(2)②,③;‎ ‎(3)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4)刷漆.‎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3分)‎ ‎16.(12分)(2016•惠安县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两套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甲、乙两套装置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若采用 甲或乙 (选填“甲”或“乙”)装置,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O2↑ ,所选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根据氧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而确定的.‎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 ‎(3)甲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甲烷(CH4)气体.‎ ‎①下列四组试剂中有一组可用于制取甲烷,该试剂是 D (填标号).‎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B.固体电石(CaC2)和水 C.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Ca(OH)2]的固体混合物 D.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NaOH、CaO)的固体混合物 ‎②实验开始后,当观察到 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 ,方可进行气体收集的操作;如果要停止实验,进行的操作是 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 ‎③甲烷气体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Ca(OH)2]的固体混合物共热可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NaOH、CaO)的固体混合物共热可以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实验开始后,当观察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就开始收集;如果要停止实验,进行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倒放在桌面上.‎ ‎【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甲或乙;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3)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NaOH、CaO)的固体混合物共热可以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实验开始后,当观察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就开始收集;如果要停止实验,进行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倒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①D;②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③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 ‎ ‎17.(21分)(2016•惠安县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药品柜中的一瓶盐酸的性质和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知识回顾 在打开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瓶口有 出现白雾 的现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变 小 (填“大”、“小”).‎ ‎【实验探究Ⅰ】‎ 探究这瓶盐酸的化学性质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试剂进行检验盐酸的化学性质,填写实验报告:‎ 供选择试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镁条、铜片、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色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把镁条伸入溶液中 ‎ ‎ 产生气泡 ‎ ‎【实验探究Ⅱ】测定这瓶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HCl+AgNO3═AgCl↓(白色)+2HNO3‎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方案,请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案Ⅰ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通过产生气体的量进行计算.取20mL的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该实验温度下,盐酸的密度均为1g/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 ‎(2)实验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不产生气泡时 ,说明加入的碳酸钠已经足量了.‎ ‎(4)实验前量气管中水的体积为2.0mL,实验结束后量气管中水的体积为222.0mL,则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65% .‎ ‎(5)同学经过交流讨论后认为还必须考虑装置A和装置B内原有的气体.你认为装置A和装置B内原有的气体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Ⅱ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通过产生沉淀的量进行计算.于是同学们另取一定量的盐酸,按如下流程进行探究:‎ ‎(6)产生的白色沉淀物质是 氯化银 .‎ ‎(7)滴加过量AgNO3溶液的目的是 使稀盐酸完全反应 .‎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处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 ‎【实验探究Ⅰ】‎ 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稀盐酸能和镁等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设计实验】‎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金属和判断;‎ 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 ‎【解答】解:打开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瓶口出现白雾;‎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随着浓盐酸的不断挥发,氯化氢质量不断减小,导致这瓶盐酸的质量分数变小.‎ 故填:出现白雾;小.‎ ‎【实验探究Ⅰ】‎ ‎(1)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把镁条伸入溶液中 产生气泡 ‎【设计实验】‎ ‎(2)实验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不产生气泡时,说明加入的碳酸钠已经足量了.‎ 故填:不产生气泡时.‎ ‎(4)设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g/L×(0.222L﹣0.002L)=0.44g,‎ ‎20mL盐酸的质量为:1g/mL×20mL=20g,‎ Na2CO3+2HCl═2NaCl+H2O+CO2↑,‎ ‎ 73 44‎ ‎ x 0.44g ‎=,‎ x=0.73g,‎ 则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3.65%.‎ 故填:3.65%.‎ ‎(5)反应过程中,产生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量气管中的水就上升多少体积,因此装置A和装置B内原有的气体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故填:没有.‎ ‎(6)产生的白色沉淀物质是氯化银.‎ 故填:氯化银.‎ ‎(7)滴加过量AgNO3溶液的目的是使稀盐酸完全反应.‎ 故填:使稀盐酸完全反应.‎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四、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9分)‎ ‎18.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请计算:‎ ‎(1)要配制100Kg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 20 Kg氢氧化钠固体;‎ ‎(2)若用60Kg3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 30 Kg水稀释,也可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 ‎(3)用含氢氧化钠8Kg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理论上可处理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是多少?(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进行分析;‎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出可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质量.‎ ‎【解答】解:(1)配制100Kg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0kg×20%=20kg;故填:20;‎ ‎(2)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60kg×30%=(60+x)kg×20%,解得:x=30kg;故填:30;‎ ‎(3)设可吸收SO2的质量为x ‎2NaOH+SO2═Na2SO3+H2O ‎80 64‎ ‎8kg x x=6.4kg 答:理论上可处理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是6.4kg.‎ ‎【点评】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并注意格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