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第2讲城市与交通课时规范练新人教版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第 2 讲 城市与交通 课时规范练 一、选择题 (2017·徐州考前模拟)《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 年)》 提出,今后我省将形成以沿江、沿东陇海线为横轴,沿海、沿大运河为纵轴,轴线上区域性 中心城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两纵”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下图 为江苏城镇化战略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位于沿运河城镇轴的省辖市有( ) A.徐州、淮安、南通 B.宿迁、扬州、镇江 C.盐城、淮安、镇江 D.徐州、宿迁、扬州 2.“两横两纵”城镇体系发展方向为( ) ①推动区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江海一体的高端生产服务业集聚区 ②发展壮大海 洋经济,大规模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 ③强化现代化港口的要素集聚功 能,深化与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协同 ④建设贯通南北、辐射带动苏中苏北腹地的特 色产业带 A.①-沿运河城镇轴 B.②-沿海城镇轴 C.③-沿江城市群 D.④-沿东陇海城镇轴 解析:第 1 题,从图中可读出位于沿运河城镇轴的省辖市有徐州、宿迁、扬州,D 正确。 第 2 题,沿江城市群位于苏南,技术水平高,推动区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江海一体的 高端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对应①;沿海城镇轴,应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大规模承接国内外先 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对应②,B 正确;沿东陇海城镇轴,位于苏北,应强化现代化港 口的要素集聚功能,深化与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协同,对应③;沿运河城镇轴南北方 向,应建设贯通南北、辐射带动苏中苏北腹地的特色产业带,对应④。 答案:1.D 2.B (2017·银川三模)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又表现为功能用地的相互转 换,是城市功能集聚与扩展的空间反映。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 2003 年的 237 平方千米增加至 330 平方千米。下图为 2003—2012 年该城市的外部扩展与内 部更替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3.图中显示,一直都是该城市中心城区主要的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 情况,该功能用地有可能为( )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居住用地 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 4.2003—2012 年,该城市功能用地变化表明,该城市( ) 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不大 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解析:第 3 题,读图可知,该功能区内部转换面积始终为负值,而外部扩展为正值,说 明该功能区的土地由其他功能区所代替,导致该功能区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应为工业区, 故选 D。第 4 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规模扩大, 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原工业用地被住宅区等功能所占据,故选 D。 答案:3.D 4.D (2017· 江 苏 卷 )“ 绿 色 出 行 ” 新 理 念 已 为 我 国 许 多 城 市 市 民 所 接 受 。 下 图 为 1986—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完成 5~6 题。 5.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D.2011 年 6.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第 5 题,“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是指提倡骑自行车 和乘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自行车出行方式从 1986 年到 2011 年是逐步下降,2011 年开始回升,公共交通也是在 2011 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 出行比例则在 2011 年后快速下降,所以可知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 始于 2011 年。第 6 题,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比重上升,减少汽车和公共交通比例, 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 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 答案:5.D 6.B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杭瑞国家高速公路,简称“杭瑞高速”, 是中国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分段建设,它起点于浙江杭州,途经安徽、江西、湖 北、湖南、贵州,终点于云南瑞丽。据此完成 7~8 题。 7.杭瑞高速通车较晚路段集中在( ) A.安徽江西段 B.浙江安徽段 C.湖南贵州段 D.贵州云南段 8.贵州云南路段多见高速公路景观( ) A.桥隧相连 B.特长跨河大桥 C.大坡度 D.急弯道 解析:第 7 题,杭瑞高速为东西向高速公路,位于东端的地形起伏相对较小,经济相对 发达;位于西端的贵州与云南段,处于云贵高原上,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水 平也较低,所以杭瑞高速通车较晚路段集中在贵州云南段。第 8 题,高速公路车辆行驶速度 快,要求公路路面坡度小,没有急弯道,在地势起伏大的贵州云南路段,多深谷,但峡谷跨 度小,为了保证路面坡度小,没有急弯道,所以需要修建桥梁和隧道,桥隧相连是该高速公 路多见景观。 答案:7.D 8.A (2017·黑龙江三模)2016 年 12 月 28 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开通运营, 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上海-贵阳段此前已开通)。 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上海、 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六省市。沪昆高铁沿线分布着洞庭湖、鄱阳湖、岳阳楼等著 名景区,因此沪昆高铁有“中国最美高铁”之称。下图为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 9.与其他城市间相比,沪昆高速铁路贵昆段最后建成通车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昆段线路较长,施工工期长 B.贵昆段线路跨越多个地形单元,落差大修建难度大 C.贵昆段建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 D.贵昆段地质、地貌复杂,施工周期长 10.有关于沪昆高速铁路描述正确的是( ) A.加速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B.提高了西南地区农矿产品的外运能力 C.促进了云南、贵州等省的第三产业发展 D.暴雨洪涝是沪杭段列车运行主要的威胁 11.沪昆高速铁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主要原因是( ) A.沪昆高铁东西跨越多个自然带景色各异 B.在高铁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区域的自然风光 C.沪昆高铁宏伟壮观成为新的旅游景观 D.高速铁路方便了游客游览沿线的众多景区 解析:第 9 题,与其他城市间相比,沪昆高速铁路贵昆段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最后建成 通车的主要原因是贵昆段地质、地貌复杂,施工周期长,D 对。贵昆段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原 因,A 错。贵昆段线路跨越地形单元是云贵高原,B 错。贵昆段建设资金及时到位,C 错。 第 10 题,沪昆高速铁路主要作用是促进了云南、贵州等省的第三产业发展,C 对。距长江 三角洲距离远,对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意义不大,A 错。高铁主要是客运, 不能提高西南地区农矿产品的外运能力,B 错。暴雨洪涝对沪杭段列车运行影响小,D 错。 第 11 题,沪昆高速铁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主要原因是高速铁路方便了游客游览沿 线的众多景区,D 对。沪昆高铁东西都在一个自然带内,是亚热带,A 错。在高铁上不能欣 赏到不同区域的自然风光,B 错。沪昆高铁宏伟壮观不是誉为最美高铁的主要原因,C 错。 答案:9.D 10.C 11.D 二、综合题 12.(2017·襄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保定市的雄县、容 城、安新 3 县,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 定市分别约 105 公里、105 公里、155 公里、30 公里。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 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 “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 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 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 市。 (1)分析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的主要原因。 (3)在雄安新区规划中,分析为建设成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4)简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 ‘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 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 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可知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首都大城市病 问题,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2)题,雄 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的主要原因从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生态 环境和开发程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 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雄安新区建设成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注意 新区城市形态,白洋淀湿地保护,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和城市排水设施,确 定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第(4)题,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根据材料 提示,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 3 县作为雄安新区的范围,新区建设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 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 答案:(1)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 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 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 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 (3)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 市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 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4)河北雄安新区建立在原来保定的雄县、容城、安新 3 县,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 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 13.(2017·银川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德玛大桥横跨帕德玛河,是中国企业承建的最大海外桥梁工程,也是该国目前规模最 大的造桥工程和最大基础设施项目。该桥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通支点工程。 帕德玛大桥全长逾 6 公里,建成后将把该国西南部 21 个区与首都相连,项目自 2015 年开工以来,已聘用当地劳动力 2 000 多人,涵盖钢筋工、装吊工、电焊工、钳工、司机等 多个工种,被当地人民称为“梦想之桥”。随着帕德玛大桥的建设,河道整治工程也在同步 进行,以河道疏浚和河岸保护为施工内容,河底清理出来的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 5 公里之外 的排泥场。 (1)说明帕德玛河河道整治以河道疏浚和河岸保护为施工内容的主要原因。 (2)简述河底清理出来的淤泥的可利用方式。 (3)为什么帕德玛大桥被当地人民称为“梦想之桥”? 解析:第(1)题,帕德玛河河道整治以河道疏浚和河岸保护为施工内容的主要原因主要 从泥沙淤积及河流河岸保护的必要性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河流位于孟加拉国,由于地处 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强度大,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淤积 河道,导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和决堤事件。河流两岸地区土质疏松,河岸容易被冲刷,加之 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人们挖沙等活动导致河岸破坏,所以河道整治应当以河道疏浚和河岸保 护为施工内容。第(2)题,河底清理出来的淤泥的可利用方式主要从淤泥的建筑用途、土壤、 种植农作物角度考虑。河底淤泥可以直接用作建筑材料,用于填土以增加高地。河底淤泥, 含有的有机质比较多,肥力较高,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建筑用地和稳定耕作区(农田),污泥 的营养成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污泥的颗粒特性可用作改良土壤,另外还可以用来加固河流 两岸堤防等。第(3)题,帕德玛大桥被当地人民称为“梦想之桥”主要从该桥梁的建设对当 地经济发展及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帕德玛大桥全长逾 6 公里,建成后 将把该国西南部 21 个区与首都相连”,该桥梁的建设有利于加强首都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 联系,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和文化交流与融合;“已聘用当地劳动力 2 000 多人,涵盖钢筋工、装吊工、电焊工、钳工、司机等多个工种”,带动与桥梁建设相关产业(钢 铁、水泥)的发展;提供工作岗位,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困难等,所以帕德玛大桥被当地人 民称为“梦想之桥”。 答案:(1)因为该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强度大,地表遭侵蚀强烈,河 流含沙量大;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地势低洼,河流两岸土 质疏松,侧蚀强烈;人们挖沙、取土等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河岸。 (2)直接用作建筑材料;用于填土以增加高地,为附近居民提供建筑用地和稳定耕作区 (农田);用来加固河流两岸堤防;污泥的营养成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污泥的颗粒特性可用 作改良土壤。 (3)该桥梁的建设有利于加强首都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 间的协调发展和文化交流与融合;带动与桥梁建设相关产业(钢铁、水泥)的发展;提供工作 岗位,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困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