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第四章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湘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第四章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湘教版)

考纲解读 ‎1.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理解并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确个人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知识导图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 极为低下 采集与狩猎 极为有限,被动适应环境 肤浅 农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有较大发展 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农耕 加大,要求改造自然,出现各种环境问题 出现“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进而出现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 ‎19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四、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2.转变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考点一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地区差异 ‎1.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 ‎2.主要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一些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 ‎ 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 固体废弃物污染 ‎ 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有害垃圾 ‎ 城市中及郊外的垃圾堆积、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 噪声污染 ‎ 工厂、交通、建筑工地、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 ‎ 机场附近、交通干线附近的噪声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 我国沿海的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墨西哥湾油井泄漏 生态破坏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加剧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楼兰古国的消失 土壤盐渍化 ‎ 不合理的灌溉等 ‎ 华北平原的盐碱地 生态破坏 ‎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加快趋势,藏羚羊等稀有生物濒临灭绝 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氟氯烃)‎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地上空相继出现臭氧层空洞 ‎3.环境问题表现的地区差异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较发展中国家轻 消耗的资源、能源多,排放的污染物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环境状况大为好转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方法技巧]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据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就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不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环境问题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也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要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勘探等)和“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 ‎1.(2018·石家庄一模)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如灰尘、粉尘、盐粒等)或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 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能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下图示意黄淮地区1971—2001年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黄淮地区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关系是(  )‎ A.20世纪80年代之前,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 B.20世纪80年代之后,相对湿度越大,霾日数越少 C.20世纪80年代之前,霾日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D.20世纪80年代之后,霾日数与风力相关性增强 ‎(2)推测黄淮地区1971—2001年间(  )‎ A.冬季风势力减弱 B.降水量显著增大 C.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改变 D.森林湖泊面积大量增加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冬季霾日数与风力呈明显负相关,故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A正确。注意正相关说明变化一致,负相关说明变化不一致,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第(2)题,从图中只能看出不同时期,霾日数与各要素的相关性,不能看出冬季风势力强弱、降水量变化趋势,更不能看出森林、湖泊面积变化;同时,霾日数与风力、降水、湿度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可能是霾的组成物质发生改变,导致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霾日数存在差异。‎ 答案: (1)A (2)C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与追求的目标 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这三个系统都是在人的管理调控下的,三者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基本观念 具体内容 发展的观念 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公平的观念 代际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公平,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不同的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环境的观念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权利的观念 人类享有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个人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5.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含义 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具体形式 工业:清洁生产 生产模式 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含义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农业:生态农业 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 方式 调整生产结构,实行多样化经营,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的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典型代表 北京留民营模式、我国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2.(2018·天津联考)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1)~(2)题。‎ ‎(1)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 第(1)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2)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 答案: (1)C (2)D 考向一 环境问题 ‎(2017·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关键点拨] (1)工业污染原因分析 工业污染严重的原因,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分析:一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与生产的工艺和设备落后有关;二是工业污染不能及时治理,与治理的难度以及资金和技术有关。‎ ‎(2)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交通工具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和运输过程中散落、泄漏的污染物。一般而言,运量较小的交通工具,运输相同量的货物,运输次数多,排污量较大。‎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小题考查工业生产的污染问题。从资料可知,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的特点:一是规模小,二是数量多。进而推出其技术和设备落后,污染点多面大。‎ ‎(2)本小题考查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从图中可看出90年代焦化企业规模小,单厂运量小,以汽车运输为主,尾气污染量大,且运输线路多,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现象严重。‎ ‎(3)本小题考查产业园区对污染的治理措施。通过对比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可知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治理污染。由于生产集中,运输量大、线路少,为修建铁路专用线提供了条件。采用封闭式运输,可进一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答案: (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考向二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2016·课标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 第(1)题,要求描述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关键在变化,难在详细准确地表达变化特征。描述时先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时期分布范围的大小,再详细指出其分布的形态特征。第(2)题,原因类问题,应注重材料和图中相关信息的获取。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为答案信息之一。要有效利用图中的两句注释文字,并加以分析,从中得出引起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第(3)题,关键词是“栖息地保护”。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的途径,其实质是考查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其途径(措施)应从交通线规划选址、工程措施(修建生态走廊)及生物措施(修复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 ‎(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⑥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5)区域协调发展:①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③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 ‎1.立足地理实践力,考查环境问题 ‎(2018·齐鲁二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1)~(2)题。‎ ‎(1)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 (  )‎ A.产品运量大      B.产品价值低 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 ‎(2)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  )‎ A.产品重量大 B.原料消耗大 C.环保责任大 D.大气污染大 解析: 第(1)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的运量小,A错误;产品的运量小可使其生产地远离市场地,D错误;市场需求大不是其生产接近市场的主要原因,C错误;一次性餐具的市场价格低,长途运输会增加运输成本,利润降低,故选B。第(2)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重量小,消耗原料少,A、B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D错误;一次性餐具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故环保责任重大,故选C。‎ 答案: (1)B (2)C ‎2.立足人地协调观,考查可持续发展 ‎(2018·山西三模)“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试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1)~(2)题。‎ 项目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物 大气悬浮物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D.增强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2)“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地区是(  )‎ A.太湖平原 B.青藏高原 C.河西走廊 D.珠江三角洲 解析: 第(1)题,依据表中数据可看出,试验后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大气水分增加,而土壤空气、大气悬浮物下降,则C项正确。第(2)题,河西走廊位于干旱区,冬春季节风沙大,采取“保护性耕作法”有利于保持土壤墒情、增加大气湿度、减轻大气悬浮物,故C正确。‎ 答案: (1)C (2)C 高考常考的图表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十五) 地理关联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 ‎[常考图示]‎ 图1 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示意图 图2 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图3 循环农业模式图 ‎[判读技巧]‎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关键环节突破法 ‎(1)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示意图的地理事物的主题。‎ ‎(2)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点。‎ ‎(3)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4)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信息。‎ ‎(5)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检查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 ‎2.直接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尝试求解答案。‎ ‎[应用体验]‎ ‎1.(2018·济南调研)倡导低碳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2)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①—②—③表示碳在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之间循环的过程;④环节为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⑤环节表示碳在水圈和大气圈中转换,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加快碳排放的速度;⑥环节表示人类从岩石圈获取化石燃料,在人类的作用下,可以加速岩石圈物质循环。第(2)题,人工增雨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格局;建设水电站后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调蓄作用,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火电站会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释放更多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沿海低地;北京冬季燃煤取暖主要是导致大气污染。‎ 答案: (1)B (2)C ‎2.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经政府大力扶植,重庆梁滩河流域(图甲)养殖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成为该地重要的畜禽生产基地。90年代中后期以来,流域水质恶化,很快变成了一条散发着恶臭的“黑河”,其中养殖污染严重是导致梁滩河污染的主要原因。从2009年开始该地启动了全面的治理工程,其中,针对养殖污染严重问题,有学者提出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乙)‎ ‎(1)说出梁滩河流域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述梁滩河流域成为畜禽生产基地的优势。‎ ‎(3)说出该地区发展沼气的优势,并分析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山峰高度在500米以上,以及河流较多等信息,可判断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注意图中河流注入北部的嘉陵江,则地势南高北低。第(2)题,畜禽生产离不开市场,故要有广阔的市场和交通条件,成为基地一般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第(3)题,发展沼气要有原料,气温条件是沼气高效发展的必要条件。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可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角度分析。‎ 答案: (1)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2)政府扶持;有嘉陵江流经,交通便利;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邻近重庆市,市场广阔。‎ ‎(3)优势: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较高,沼气池利用效率高;生物量大,有机废弃物多,原料丰富。优点:物质循环利用,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好,有助于解决资源问题。废物充分利用,环境效益好,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增加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好,有助于解决人口问题。增加有机肥,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利用沼气作能源,减少了大气污染。‎ 常考综合题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建模(十) 环境类问题(成因、措施、意义)‎ 问题 答题用语 环境问题的成因 ‎①人口的增长过快,形成庞大的人口压力;②经济规模扩大;③传统发展模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④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等 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或治理(减轻)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①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压力;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③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⑤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加强国际协作等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意义 ‎①减少废弃物排放;②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附加值;④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 (2015·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套用模型] 第(1)题,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其实质是以“污染严重”为落脚点,综合各影响因素按照“污染物排入多(人为)、排出少(自然)”的线索推导论证、描述阐释乌梁素海污染的形成过程。第(2)题,治理乌梁素海的措施从减污、治污、管理等方面分析。‎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答出其中3项即可)‎ ‎ (2018·安徽淮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 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马占相思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在300棵以上(推荐每亩100棵左右);(2)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3)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砍伐后放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 ‎(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 ‎(3)说明如何借助桉树产业的合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其脱贫致富。‎ 解析: 第(1)题,可结合材料中市长回复内容分析回答。第(2)题,针对当地问题,结合巴西经验回答即可。第(3)题,一方面要延长桉树产业产业链,向上游、下游产业,甚至相关旅游业发展;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答案: (1)桉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生产力下降;化肥、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烧山除草去杂,导致原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致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 ‎(2)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桉树砍伐的时间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等。‎ ‎(3)桉树苗及木材出售增加农民收入;桉树种植带动造纸、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桉树林发展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扶贫资金,促进扶贫工作开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