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7-1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容量(讲义)-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7-1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容量(讲义)-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容量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分为由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及该地区人口迁移数量构成。‎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作为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衡量指标。‎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就是在增加的,反之则是人口在减少。‎ 在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不同的,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划分出不同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二、 人口增长模式 ‎1.分类: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的原因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的下降,实现最终转变是出生率的下降。‎ 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3.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数值:出生率(低——2.5%——高);‎ 死亡率(低——1.5%——高);‎ 自然增长率(低——1%——高)‎ ‎(2)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发达国家是现代型(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好,养老制度完善,社会文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劳动力需求大,宗教影响等);‎ 原始型出现在落后的原始部落。‎ 中国、古巴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也进入了现代型;‎ 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提前进入了现代型。‎ 一般宗教影响下的国家或地区是较难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因为宗教为了扩展影响力,一般不会限制生育,例如印度。‎ 三、人口问题及对策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 ‎(1)主要是亚、非、拉地区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2)原因:出生率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导致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3)影响:资源、环境压力大,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问题 ‎(4)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2.人口增长过慢 ‎(1)主要是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德国、俄罗斯以及北欧一些国家出现人口的负增长;‎ ‎(2)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要求高。‎ ‎(3)影响: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4)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二)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增长过快)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 人口老龄化:‎ 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10%,‎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有所为;改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改善人口结构。‎ 注意: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不可逆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促使人口保持适度地增长,从而改善人口结构。‎ 放宽生育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1)概念: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2)影响: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对策: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别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 ‎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1)概念: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2)影响: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 常见人口统计图 (一) 人口金字塔图 ‎1.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三个步骤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 ‎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下图举例说明。‎ (一) 三角坐标图 思维过程如下:‎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 ‎(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8%、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7%。‎ ‎(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第二节 人口容量 一、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即人口数量的极限。‎ 二者的比较: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如土地承载力。‎ 在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实际估计中往往用一种或几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它是一个警戒值。‎ 一个地区的最少的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就是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3、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重点理解)‎ 资源(正相关): 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也较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 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 ‎【解读】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在研究中,一般是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来衡量,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资源的利用程度。‎ 二、合理人口容量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虚数)‎ ‎2、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00亿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人;‎ 世界的人口合理容量是60亿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9亿人;‎ 世界目前实际人口数量为74亿,中国目前的实际人口为14亿。‎ 人口合理容量<实际人口<环境人口容量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②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 ‎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课堂练习】‎ ‎(2017年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測,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答案】1.C 2.B ‎【解析】1.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故选C。‎ ‎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故选B。‎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第3题。‎ 图1‎ ‎3.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答案】3.C ‎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故选C。‎ ‎(2019年江苏卷)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4—5题。‎ ‎4.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 ‎5.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 ‎【答案】4.D 5.C ‎【解析】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4.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 65岁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故选D。‎ ‎5.有第一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C正确。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017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答案】6.A ‎ ‎【解析】6.读图可知,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最高,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故选A。‎ ‎(2019年北京卷•节选)7.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图20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回答第7题。‎ 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10分)‎ ‎【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 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解析】结合右侧图例,从图中看,德国老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东部密度较小,差异显著。人口老龄化表明德国人口增长过慢,老年人比重过大,造成德国劳动力数量减少,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研究发现,中国未来老年人照料负担比(老年人照料负担比=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0岁至64岁人口×100%),在21世纪30年代将进入重负阶段。读图文材料,完成第8-9题。‎ 中国1950—2015年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变化示意图 ‎8.下列关于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该指数较低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 B.1965—1995年,该指数上升说明人口死亡率降低 C.2000年后该指数有所下降,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有所缓解 D.2015年该指数低于1995年,是因为老年人照料者人口比重增加 ‎9.下列有助于降低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的措施是(  )‎ A.延缓退休年龄 B.适当调整生育改策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合理布局老年公寓 ‎【答案】8.D 9.B ‎【解析】‎ ‎8.20世纪60年代该指数低,是由于医疗水平低,70岁以上人口数量少,而该时期为自然灾害频发阶段,人口出生率低,A项错;1965—1995年该指数上升,说明70岁以上人口比例高,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人口平均寿命延长,B项错;2000年后该指数有所下降,说明70岁以上与50-64岁人口比例变小,不能代表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老龄化并未得到缓解,C项错;2015年该指数低于1995年,是因为老年人照料者人口比重增加,D项正确。故答案选D。‎ ‎9.延迟退休年龄,是缓解劳动力不足的措施,A项错;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增加50-64岁人口数量,是降低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的措施,B项正确;完善保障制度,只是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不能降低比例,C项错;合理布局老年公寓,与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无关,D项错。故答案选B项。‎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图是两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信息反映的是(  )‎ A.P1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容量 B. P1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 C.P2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D.P2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 ‎11.两条曲线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临界性 D.绝对性 ‎【答案】10.C 11.B ‎【解析】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 ‎19.P1和P2都是代表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生产力水平越高,人口的合理容量应越大,据图可知P2>P1,所以P2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1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故选C。‎ ‎20.两条曲线形态的变化,说明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互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不同,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故选B。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