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备知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知识整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1)儒家: 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 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② 提出“正名”主张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评价: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3)评价: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荀子 哲学思想——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4)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2.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3.法家: 韩非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墨家: 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④大一统 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2.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儒家思想与时俱进,吸纳了其他学说,由先秦时的批判时政改为维护现实统治 3.影响对当时: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适应西汉经济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 ①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②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三.宋明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1)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末清初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1.出现的背景 ①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③思想:理学和心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李贽思想 ①否定孔孟学说的权威; ②反对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 ③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④主张男女平等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4.影响: 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