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交大附中、龙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 交大附中、龙岗学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o-59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紧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从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可回收金属 Li B. 港珠澳大桥的隔震支座所含的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热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D. 嫦娥四号探测器所搭载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单质硅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产生锂离子,锂离子向正极移动,充电时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从该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可回收金属 Li ,A 正确; B.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常见的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都属 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 正确; 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历程,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的始 态和终态不变,所以不能改变反应热,C 错误; D.硅是可以将太阳能变为电能的材料,可以制太阳能电池,D 正确。 - 2 - 答案选 C。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CH2F2 的电子式: C. HClO 的结构式:H—Cl—O D. 含 18 个中子的氯原子: 17 35 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变为镁离子,A 正确; B、CH2F2 的电子式中 F 原子最外层应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B 错误; C、HClO 正确的结构式为 H—O—Cl,C 错误; D、含 18 个中子的氯原子: 35 17 Cl ,D 错误。 答案选 A。 3. 已知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铁在 1 mol Cl2 中燃烧,最终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A B. 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HF 所含的分子数为 NA D. 25℃时,pH=13 的 Ba(OH)2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1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但 1 mol 铁在 1 mol Cl2 中燃烧,铁过量,铁与氯化 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最终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A 正确; B.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 46g 乙醇和 54g 水,含氧原子数大于 NA,B 错误; C.标况下,HF 是液体,不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C 错误; D.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D 错误; 答案选 A。 4. 某违禁化学品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 A. 该烃的分子式为 C18H21N B. 两个苯环上的原子一定共平面 C. 能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 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 种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含 N,不属于烃,A 错误; B.两个苯环与共同的碳原子相连,两苯环所在平面可通过碳碳单键旋转在一平面,B 错误; C.该物质含苯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C 错误; D.苯环上含 3 种等效氢,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 种结构,D 正确; 答案选 D。 5. 下列关于课本实验的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排出酸式滴定管内的气泡 B. 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若溶液变蓝,证明生成物中含有 Cu2+ C.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了使酸碱均匀混合,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顺时针搅拌 D. 标况下,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氨气(平均摩尔质量为 21g/mol)进行喷泉实验,所得 氨水浓度等于 1/22.4mol/L (假设烧瓶内气体、液体均不向烧瓶外扩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操作为碱式滴定管排气泡,A 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水中,B 错误;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了使酸碱均匀混合,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拌,C 错误; D.喷泉实验,容器的体积是气体体积,也为溶液的体积,则氨水的浓度为 m m V Vn 1 1c= = = = mol/LV V V 22.4 气 液 ,D 正确; 答案选 D。 - 4 - 6.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2S2O3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2 2- 2 3S O +4H+= 2- 4SO +3S↓+2H2O B. 用 TiCl4 制备 TiO2 的反应可表示为: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 C. CuCl2 溶液中通入少量 H2S 溶液:Cu2++S2-=CuS↓ D. 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8H+=Fe2++2Fe3++4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Na2S2O3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 2- 2 3S O +2H+=SO2↑+S↓+ H2O,A 错误; B. TiCl4 易水解,用 TiCl4 制备 TiO2 的反应可表示为: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B 正确; C. 硫化氢难电离,CuCl2 溶液中通入少量 H2S 溶液:Cu2++H2S=CuS↓+2H+,C 错误; D. 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2I-+8H+=3Fe2++I2+4H2O,D 错误;答案选 B。 7. 我国有较多的科研人员在研究甲醛的氧化,有人提出 HCHO( )与 O2 在羟基磷灰 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 CO2、H2O 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图中只画出了 HAP 的部 分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CO2 B. HCHO 在反应过程中有 C=O 键发生断裂 C. 根据图示信息,CO2 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 O2 D. HAP 能提高 HCHO 与 O2 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路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题干信息,HCHO 与 O2 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 CO2、H2O,HCHO - 5 - 中的 C 从 0 价升高至+4 价,作还原剂,则对应生成的 CO2 为氧化产物,A 选项正确; B.根据图示,整个反应过程中,HCHO 在反应过程中有 C—H 键的断裂和 C=O 键的形成,B 选项错误; C.由图示可知,CO2 分子中氧原子一部分来自于 O2,一部分还来自于 HCHO,C 选项错误; D.HAP 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可降低 HCHO 与 O2 应的活化能,D 选错误; 答案选 A。 8.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相同条件下,用 20mL1.0mol·L-1CH3COOH 溶液和 50mL1.0mol·L-1 的盐酸分别做导 电性实验 醋酸溶液对应的灯 泡较暗 CH3COOH 是弱电解 质 B 某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Fe2+,无 Fe3+ C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 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 产生的气体一定是 乙烯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4 溶液 有白色不溶物析出 Na2SO4 能使蛋白质 变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相同条件下,用 20mL1.0mol·L-1CH3COOH 溶液和 50mL1.0mol·L-1 的盐酸分别 做导电性实验,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说明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低,CH3COOH 难电离, 是弱电解质,故 A 正确; B.某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Fe3[Fe(CN)6]2,确定原溶液中有 Fe2+,但 不能确定有无 Fe3+,故 B 错误; C.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 6 - 只能确定产生不饱和烃,但不一定是乙烯,故 C 错误; D.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4 溶液,有白色不溶物析出,Na2SO4 是轻金属盐,能使蛋 白质盐析,故 D 错误; 故选 A。 9. 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图所示。该物质中 W、X、Y、Z、M 是短 周期中常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M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 Y 元素原子核外 电 子总数的两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由 X 和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多种 B. W 和 Z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 C.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Z>Y>X D. Y、M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高低为:Y>M 【答案】B 【解析】 【分析】 W、X、Y、Z、M 是短周期中常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M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 数是 Y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两倍,结合结构式图所示,X 形成 3 个共价键,M 形成六个 共价键,W 形成一个共价键,则 W 为 H 元素,X 为 N 元素,Y 为 O 元素,Z 为 F 元素,M 为 S 元素,据此分析结合元素性质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W 为 H 元素,X 为 N 元素,Y 为 O 元素,Z 为 F 元素,M 为 S 元素; A.X 为 N 元素,Y 为 O 元素,由 X 和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多种,故 A 正确; B.W 为 H 元素,位于第一周期第ⅠA 族,Z 为 F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ⅦA 族,故 B 错误; C.X 为 N 元素,Y 为 O 元素,Z 为 F 元素,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Z>Y>X,故 C 正确; D.Y 为 O 元素,M 为 S 元素,氧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为水,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 - 7 - 硫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为硫化氢,无氢键,则 Y、M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高低为:Y>M, 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根据元素的成键特征,可以判断出各元素所在的族,从而根据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 变规律进行判断。 10. 用锂-氟化碳(氟气与碳生成的夹层化合物)电池电解含有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 用于废水处理和煤液化供氢,其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 c、d 均为惰性电极,隔膜仅阻止气体 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 a 为锂-氟化碳电池的负极 B. 电极 b 的电极反应为(CFx)n+nx e-=n C+nx F- C. 装置中电子流动方向:电极 a→电极 d→隔膜→电极 c→电极 b D. c 电极区和 d 电极区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 1:3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锂-氟化碳(氟气与碳生成的夹层化合物)电池中 Li+定向移动到 b 极,根据原 电池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到正极可推出 b 极为正极,则 a 极为负极,选项 A 正确; B.电极 b 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上氟气与碳生成的夹层化合物(CFx)n 得电子产生 C 和 F-, 故电极反应为(CFx)n+nx e-=n C+nx F-,选项 B 正确; C.根据装置可知电极 a 为负极,b 为正极,c 为阳极,d 为阴极,故装置中电子流动方向:电 极 a→电极 d,电极 c→电极 b,电子不在隔膜中流动,选项 C 错误 ; 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解含有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c 电极区和 d 电极区产生的 气体 N2 和 H2 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 1:3,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C。 11.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8 - A. 图 1 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起初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该 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图 2 中 a、b 曲线均表示反应 CO(g)+2H2(g) CH3OH(g)的物质能量与反应过 程的变化关系,b 曲线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 图 3 表示 25 ℃时用 0.100 0 mol·L−1 醋酸滴定 40.00 mL 0.100 0 mol·L−1NaOH 溶液得到的滴 定曲线 D. 图 4 表示向 2 mL 5%的 H2O2 溶液中分别滴加 0.1 mol·L−1 Fe3+和 Cu2+(两溶液的阴离子相同) 各 1 mL,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表明 Cu2+能使反应更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Mg 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起初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这一阶段温度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错误; B.b 曲线反应活化能低于 a 曲线,故 b 曲线可能使用了催化剂,B 正确; C.0.100 0 mol·L−1NaOH 溶液 pH=13,40mL 时醋酸和 NaOH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 钠溶液呈碱性,pH 应大于 7,与图不符,故图 3 不可能是用 0.100 0 mol·L−1 醋酸滴定 40.00 mL 0.100 0 mol·L−1NaOH 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C 错误; D.由图 4 可知,Fe3+能使反应更快,D 错误。 答案选 B。 12. 化学上把外加少量酸、碱,而 pH 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现有 25℃时,浓度均 为 0.10 mol/L 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的缓冲溶液,pH=4.76。(已知: Ka(CH3COOH)=1.75×10–5,Kb 为 CH3COONa 的水解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 B. 25℃时,Ka(CH3COOH)<Kb(CH3COO–) C. c(CH3COO-)+c(OH-)<c(CH3COOH)+c(H+) D. 向 1.0 L 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 NaOH 稀溶液(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后溶液 pH 基 - 9 - 本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混合溶液 pH<7,溶液显酸性,加水稀释,溶液中c(H+)减小,由于Kw= c(H+)·c(OH–), 在温度不变时,Kw 不变,溶液中 c(H+)减小,则 c(OH–)增大,A 错误; B.浓度均为 0.10 mol/L 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的缓冲溶液,pH=4.76,说明酸的电离作 用大于盐的水解作用,所以 Ka(CH3COOH)>Kb(CH3COO–),B 错误; 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①:2c(Na+)=c(CH3COO-)+c(CH3CO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②: c(CH3COO-)+c(OH-)=c(Na+)+c(H+),将①+2×②,整理可得 c(CH3COO-)+ 2c(OH-)=c(CH3COOH)+2c(H+),溶液 pH=4.76,则 c(H+)>c(OH–),所以 c(CH3COO-)+c(OH-) >c(CH3COOH)+c(H+),C 错误; D.向该缓冲溶液中加入几滴 NaOH 溶液,由于缓冲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 CH3COO-+H+,NaOH 电离产生的 OH-中和溶液中 H+,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反应后溶液 pH 基本不变,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13.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制备了基于稀土单原子催化剂(SAC)用于常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催化还 原氮气的反应。反应历程与能量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稀土单原子催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c1/NC 比 Y1/NC 更有利于吸附 N2 B. 该单原子催化电化学还原 N2 的反应∆H<0 C. 使用 Sc1/NC 单原子催化剂时,历程中最大能垒的反应为:*N2+H→*NNH D. 使用 Sc1/NC 和 Y1/NC 催化电化学还原 N2 的反应∆H 的值不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使用 Sc1/NC 的反应活化能小于使用 Y1/NC 的反应活化能,说明 Sc1/NC - 10 - 比 Y1/NC 更有利于吸附 N2,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单原子催化电化学还原 N2 的反应为 放热反应,∆H<0,故 B 正确; C.由图可知,使用 Sc1/NC 单原子催化剂时,*N2 与 H 结合生成*NNH 的活化能最大,则历程 中最大能垒的反应为*N2+H→*NNH,故 C 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途径,但是不能改变∆H 的数值与符号,则使用 Sc1/NC 和 Y1/NC 催 化电化学还原 N2 的反应∆H 的值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途径,但是不能改变∆H 的数值与符号是解答关键。 14. 常温下,已知 Ka1(H2CO3)=4.3×10-7, Ka2(H2CO3)=5.6×10-11。 某二元酸 H2R 及其钠盐 的溶液中,H2R、HR-、R2-三者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 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H2R 的一级电离常数 Ka1 的数量级为 10-2 B. 在 pH=4.3 的溶液中:3c(R2-)=c(Na+ )+c(H+)-c(OH-) C. 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R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 c(R2- )>c(H2R) D. 向 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 H2R 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CO32- +H2R=HCO3 -+HR-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二元酸 H2X 存在两步电离:H2R HR -+H+,Ka1= - + 2 c HR c H c H R =1.0×10-1.3[根据图上 第一个交点,c(H2R)=c(HR-),那么 Ka1= c(H+ )= 1.0×10-1.3];HR- R 2- + H+ , - 11 - Ka2= 2- + - c R c H c HR =1.0×10-4.3[根据图上的第二个交点,c(R2-)=c(HR-),那么 Ka2=c(H+ )= 1.0×10-4.3];R2-发生两步水解:R2- + H2O HR -+OH-, 9.7w 1 2 1.0 10h a KK K ;HR -+ H2O H2R+ OH-, w 1 2h a KK K = -12.71.0 10 。 【详解】A. 根据分析,H2R 的一级电离常数 Ka1=1.0×10-1.3,则数量级为 10-2,A 项正确; B. 如图在 pH=4.3 时溶液中 c(R2-) = c(HR-),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c(Na+ )+c(H+)=2c(R2-) + c(HR-)+c(OH-),故 3c(R2-)=c(Na+ )+c(H+)-c(OH-),B 项正确; C. 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R 溶液混合后,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HR,HR-可以电 离也可以水解,由于 Ka2=1.0×10-4.3 大于 Kh2= -12.71.0 10 ,所以以电离为主,溶液显酸性,则 电离产物 c(R2- )大于水解产物 c(H2R),C 项说法正确; D. 根据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由于 Ka1(H2R)>Ka2(H2R)>Ka1(H2CO3)> Ka2(H2CO3),可得酸性:H2R>HR¯>H2CO3>HCO3 ¯,可得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CO32- >HCO3 ¯>R2->HR¯;那么向 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 H2R 溶液,因为是少量酸性溶液,只能 将 CO32-转化为 HCO3 ¯,酸性不足还不能生成 HR¯,仍然以 R2-形式存在,故发生的反应是:2CO32- +H2R= 2HCO3 ¯+ R2-,D 项错误; 答案选 D。 第 Ⅱ 卷 二、非选择题:共 58 分。第 15~1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8~19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43 分。 15. 从砷盐净化渣(成分为 Cu、As、Zn、ZnO、Co 和 SiO2)中回收有利用价值的金属,解决 了长期以来影响砷盐净化工艺推广的技术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其工艺流程如下∶ - 12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选择浸 Zn”之前,将砷盐净化渣进行球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 Zn 和 Co 的浸出率随 pH 变化如图所示,则“选择浸 Zn”过程中,最好控制溶液的 pH=_____。 (2)“氧化浸出”时,As 被氧化为 H3AsO4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浸渣”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 NaOH 溶液调节氧化浸出液至弱酸性,再加入 Na3AsO4 进行“沉铜”,得到难溶性的 Cu5H2 (AsO4)4·2H2O,则“沉铜”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碱浸”时,除回收得到 Cu(OH)2 外,还得到物质 M,且 M 在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 用,M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5)为测定草酸钴产品的纯度,现称取 mg 样品,先用适当试剂将其转化,得到纯净的酸铵 溶液,再用过量的稀硫酸酸化,用 c mol·L-1 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___________。共用去 V mL 高锰酸钾标准液,则该草酸钴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若 酸化时用盐酸代替硫酸,测得的纯度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 (1). 减小粒子的大小,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浸出速率 (2). 3 (3). 2As+ 5H2O2=2H3AsO4+2H2O (4). SiO2 (5). 5Cu2++4 3- 4AsO +2H++2H2O= Cu5H2(AsO4) 4·2H2O (6). Na3AsO4 (7).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 0.3675cV 36.75cV×100% %m m 或 (9). 偏大 【解析】 【分析】 砷盐净化渣(成分为 Cu、As、Zn、ZnO、Co 和 SiO2)中加入硫酸酸浸,再加入过氧化氢后 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如 As 被氧化为 H3AsO4 等,二氧化硅不反应作为滤渣过滤排出, 再加入 Na3AsO4 发生沉铜反应,得到难溶性的 Cu5H2(AsO4)4·2H2O,碱浸后得到氢氧化铜。 【详解】(1)在“选择浸 Zn”之前,将砷盐净化渣进行球磨的目的是减小粒子的大小,增大接 触面积,加快浸出速率。其他条件不变时,Zn 和 Co 的浸出率随 pH 变化,由图可知“选择浸 - 13 - Zn”过程中,最好控制溶液的 pH=3。 (2)“氧化浸出”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As 被氧化为 H3AsO4 的化学方程式为 2As+ 5H2O2=2H3AsO4+2H2O。“浸渣”的主要成分为 SiO2。 (3)用 NaOH 溶液调节氧化浸出液至弱酸性,再加入 Na3AsO4 进行“沉铜”,得到难溶性的 Cu5H2 (AsO4)4·2H2O,则“沉铜”的离子方程式为 5Cu2++4 3- 4AsO +2H++2H2O= Cu5H2(AsO4) 4·2H2O 。 (4)“碱浸”时,除回收得到 Cu(OH)2 外,还得到物质 M,根据工业流程箭头可知,M 在 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M 的化学式为 Na3AsO4。 (5)为测定草酸钴产品的纯度,现称取 mg 样品,先用适当试剂将其转化,得到纯净的酸铵 溶液,再用过量的稀硫酸酸化,用 c mol·L-1 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共用去 V mL 高锰酸钾标准液,根 据 n=cV 计算反应中草酸的物质的量,设样品中含 CoC2O4 质量为 x,根据方程式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由草酸根守恒可得: 5CoC2O4-5(NH4)2C2O4-5H2C2O4-2MnO4-,即 1 3147 5 10 0.36752 g mol cVx ,则该 草酸钴产品的纯度为:0.3675cV 36.75cV×100% %m m 或 ,若酸化时用盐酸代替硫酸,盐酸与 高锰酸根也发生反应,使测得的纯度将偏大。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教材中氨气的催化氧化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实验生成的产物检验氨 的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试剂; ②先点燃 C 处酒精灯,再点燃 A 处酒精灯,待 F 处有连续不断的气泡产生时,再点燃 B 处酒 精灯;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 A 处酒精灯,继续加热 NH4Cl 和 Ca(OH)2 固体混合物; - 14 - ④熄灭 B 处和 C 处酒精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3 的电子式是________,写出 NH3 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描述实验过程中装置 D 和装置 E 的现象: 装置 D 装置 E 点燃 A、B、C 处酒精灯 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熄灭 A 处酒精灯 继续加热 B 处酒精灯 红棕色慢慢褪去 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 __________ (4)装置 F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常采用氨氧化法制取硝酸,现有 10.0tNH3 制取质量分数为 63%的 HNO3,设 NH3 氧化后的产物有 95%转化为 HNO3,最终得到 45.0tHNO3,则氨氧化过程中 NH3 的转化率为 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4NH3+5O2 催化剂 加热 4NO+6H2O (3). 把 F 中的导管插入 水中,点燃 A 和 B 处的酒精灯,装置 F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熄灭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 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5). 液面上方产生白烟 (6). NaOH 溶液 (7). 在 A、B 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防止导管堵塞(或将 A、B 试管中的细导管换 成较粗的导管) (8). 80.5% 【解析】 【分析】 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生成氨气,在 C 环境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 氧化氮,迅速反应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进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生成硝酸,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A 反应停止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氨气,装置内氧气耗尽,过量的氨气在 E 中生成氨水与 硝酸结合,最终溶液偏碱性,紫色石蕊变蓝。 【详解】(1)NH3 的电子式是 ,NH3 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 催化剂 加热 - 15 - 4NO+6H2O。 (2)实验步骤①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把 F 中的导管插入水中,点燃 A 和 B 处的酒精 灯,装置 F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熄灭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 (3)描述实验过程中装置 D 和装置 E 的现象: 装置 D 装置 E 点燃 A、B、C 处酒精灯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熄灭 A 处酒精灯 继续加热 B 处酒精灯 红棕色慢慢褪去 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液面 上方产生白烟 (4)装置 F 中的试剂是 NaOH 溶液。 (5)该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应在 A、B 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防止导管堵塞(或将 A、B 试管中的细导管换成较粗的导管)。 (6)工业上常采用氨氧化法制取硝酸,现有 10.0tNH3 制取质量分数为 63%的 HNO3,设 NH3 氧化后的产物有 NO,95%转化为 HNO3,最终得到 45.0tHNO3,根据反应 4NO+3O2+2H2O=4HNO3 可知,实际消耗的 NO 的质量为 1 1 45 63% 33 14.8563 t g mol tg mol , 理论上氨气催化氧化生成 NO 质量为 1 1 14.85 17 8.0533 95% t g mol tg mol ,则氨氧化过程中 NH3 的转 化率为 8.05 100%10 t t =80.5%。 17. 天然气中存在的 H2S 和 CO2 给其加工和利用带来严重的问题,科学家提出一种有效的光电 驱动协同转化去除方法。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已知反应:2CO(g)+O2(g)= 2CO2(g) ΔH1=-586kJ/mol - 16 - 2H2S(g)+O2(g)=2S(g)+2H2O(g) ΔH2=-530.4kJ/mol 则反应 H2S(g)+CO2(g)=CO(g)+S(g)+H2O(g)的ΔH=_________kJ/mol。有利于 提高 H2S 和 CO2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填标号)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3)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 1 mol H2S 和 1 molC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 的体积分数(Φ)如图所示。20 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0~20 min 内ν(CO2)=_________,此时容 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_________倍,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表示化学平 衡常数 KP,若平衡时总压强为 20MPa,则 KP=_________MPa(气体分压=气体总压×各气体的 体积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可利用热化学硫碘循环 H2S 分解制氢,其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 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光电驱动协同转化去除 H2S 和 CO2 的装置如图所示,石墨烯电极 A 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 【答案】 (1). 甲烷(CH4) (2). +27.8 (3). B (4). 0.01mol/(L·min) (5). 1.2 (6). 1.48 (7). 2H2O+SO2+I2=H2SO4+2HI (8). CO2+2e-+2H+=CO+H2O 【解析】 【分析】 本题为化学原理综合分析题,需要掌握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的变化。 【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CH4,故答案为:甲烷(CH4); (2)由盖斯定律可知:ΔH=(ΔH2-ΔH1)/2=+27.8 kJ/mol,所以该反应为气体系数和减小的吸热反 应,所以有利于提高 H2S 和 CO2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高压,故答案为:+27.8、B; - 17 - (3)根据题意列三段式分析吐下: 由图可知: n( ) 2-2x= = 50%2n x 反应物 (生成物) ,故 x=0.4,所以 0~20 min 内 ν(CO2)= ,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4mol,初始时 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2mol,故此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 1.2 倍,设总压为 P,则各物质的分 压为:P(H2S)= 4 P , P(CO2)= 4 P ,P(CO)= 6 P ,P(S)= 6 P ,P(H2O)= 6 P ,故 Kp= 16 2 2 206 6 6 1.48216 27 27 4 4 P P P P P P P MPa,故答案为:0.01mol/(L·min),1.2,1.48; (4)如流程图所示可知, 故答案为:反应 I 的反应物为 H2O、SO2、I2,生成物为:H2SO4、HI,故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 为:2H2O+SO2+I2=H2SO4+2HI,故答案为:2H2O+SO2+I2=H2SO4+2HI; (5)由图可知,H+从右向左移动,故石墨烯电极 A 为正极,故 CO2 在该电极的电子变为 CO, 故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CO+H2O,故答案为:CO2+2e-+2H+=CO+H2O; 【点睛】本题为化学原理综合分析题,需要掌握盖斯定律、化学平衡、三段式、电极式等多 种知识。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 [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8. N、P、As 都是ⅤA 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 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2)已知白磷的分子式为 P4,其结构如图 1 所示。科学家目前合成了 N4 分子,其分子结构与白 磷类似。则 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N—N—N 键的键角为_______。 - 18 - (3)硝酸的沸点较低,从氢键的角度推断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与 3NO 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化学式_____________(请写一个分子和一个离子)。 (4) 2NO 与钴形成的配离子[Co(NO2)6]3−可用于检验 K+的存在。 2NO 离子的 VSEPR 模型名称 为___________,K3[Co(NO2)6]是黄色沉淀,该物质中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 (5)铝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磷化铝(AlP),磷化铝晶胞的结构如图 2 所示。磷化铝中, Al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若最近两个 Al 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a cm,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用含有以上字母的计算式表示)。 【答案】 (1). 3s23p3 (2). sp3 杂化 (3). 60° (4). 硝酸中存在分子内氢键 (5). SO3、 2- 3CO (6). 平面三角形 (7). O>N>Co>K (8). 4 (9). 3 A 4 58 2a N 【解析】 【详解】(1)P 位于第三周期ⅤA 族,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3,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3。 (2)在 N4 分子中,每个氮原子有三对成键电子,还有一个孤电子对,故价层电子对数为 4,因 此属于 sp3 杂化,N4 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故 N—N—N 键的键角为 60°。 (3)硝酸在分子内形成氢键,故沸点较低;在 NO - 3 中价电子数=5+6×3+1=24,原子总数为 4, CO 2- 3 或 SiO 2- 3 、SO3 分子内也有 24 个价电子和 4 个原子,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知 CO 2- 3 、SiO 2- 3 、 SO3 与 NO - 3 互为等电子体。 (4) NO - 2 中心原子 N 的孤电子对数为 1 2 ×(5+1−2×2)=1,成键电子对数为 2,价层电子对数 为 1+2=3,则 NO - 2 的 VSEPR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金 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则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N>Co>K。 (5)由 AlP 的晶胞图可知,在每个 P 原子周围与其等距离的 Al 有 4 个,Al 与 P 个数比是 1∶1, 故 Al 原子的配位数为 4。在 AlP 晶胞中铝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根据均摊法,可知 1 个晶胞 - 19 - 中含有的 Al 原子个数=8× 1 8 +6× 1 2 =4,P 原子位于晶胞内部,共有 4 个,故 1 个晶胞中含 4 个 AlP。若最近两个 Al 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a cm,则面心的对角线为 2a cm,则晶胞的边长为 2 a cm,故晶胞的体积为 3( 2 )a cm3;则晶胞的密度ρ= m V = A 3 4 58 ( 2a) N g·cm−3= 3 A 4 58 ( 2a) N g·cm−3。 【点睛】N4 为正四面体结构,但由于没有中心原子,故 N—N—N 键的键角为 60°,不是 109.5°。 19. 化合物 G( )是一种新型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图如下: 已知:A 的最简式为 C2H5;苯环上的烃基可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为—COOH。 (1)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F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C→D 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F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种,写出核磁 共振氢谱有 5 组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银镜反应 (6)以 CH3CH2Br 和 CH3COOH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CH3COOCH2CH2OOCCH3。 写出合成路线图:_____________。 【答案】 (1). C4H10 (2). 取代反应 (3). 羟基、酯基 (4). (5). +3NaOH 一定条件 NaCl+2H2O+ (6). 13 (7). (8). 【解析】 【分析】 甲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由 逆推,可知 D - 20 - 是 、C 是 、B 是 ; 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F 是 ; 【详解】(1)A 的最简式为 C2H5,根据烃的通式,A 的分子式为 C4H10; (2)反应②是 中的-OH 被 Cl 代替,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F 是 ,官能 团的名称是羟基、酯基; (3)由 逆推,甲苯中甲基邻位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生成 B, B 的结构简式为 ; (4)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反应的方程式是 +3NaOH 一定条件 NaCl+2H2O+ ; (5)①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水解反应、银镜反应说明是甲酸酯; 符合条件的 的同分异构体,若苯环上有 2 个取代基-OH、-CH2OOCH,有 3 种结构; 若苯环上有 3 个取代基-OH、-OOCH、-CH3,有 10 种结构,共 13 种;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 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 (6)CH3CH2Br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 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和 CH3COOH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CH3COOCH2CH2OOCCH3,合成路线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合成,注意有机物结构的变化,利用“逆推法”分析 B 的结构简式是 解题关键,明确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会根据官能团种类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 异构书写同分异构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