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倔强(jiàng) 膝盖(xī) 诧异(chà) ‎ B.解剖(pōu) 停泊(pō) 粗犷(kuàng)‎ C.迸溅(bìng) 褴褛(lǔ) 汲水(xì) ‎ D. 湛蓝(shèn) 阔绰(chuō) 裨益(b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冗杂 叱咤风云 彷徨 一愁莫展 B.骄健 尽态极妍 钦佩 义愤填膺 C.惬意 淋漓尽致 虐杀 锋芒毕露 D.肆意 金壁辉煌 簇拥 理屈词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4.东方网3月17日消息:超市的盐都被抢光了!昨晚本报陆续接到无锡、南京及苏州等地读者打来的电话,称在超市既买不到碘盐,别的盐也脱销了。有的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请你读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问题(6分)‎ ‎(1)你人为日本核泄漏对中国有影响吗?‎ ‎(2)吃碘盐就能预防核辐射吗?‎ ‎(3)你怎样说服去抢购碘盐的奶奶。‎ 链接材料:‎ ‎(1)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转的。热带气温高、寒带气温低,所以除了一般的风以外,有一个空气在低纬度上升、到高纬度下降的大对流过程。高空气流向北流动的过程 中,由于低纬度线速度高,流向会偏东,形成固定西风带。出事的福岛核电站大约处于北纬38度左右,证实西风带影响范围,高空气流永远是自西向东运动,如果 真的发生强力爆炸将放射性尘埃吹向高空,那么只有可能影响到人迹罕至的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等等,并且在气流吹动的过程中,放射性尘埃也会不断的被稀释扩 散在大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影响已经相当微弱。‎ ‎(2)碘防御辐射的原理是甲状腺容易吸收碘,放射性尘埃中有碘131,碘也仅仅对碘131有作用,对别的没有作用。如果被吸收很麻烦,那么就提前服用碘片,一般是碘化钾,用没有放射性的碘先让甲状腺饱和, 然后就不会吸收放射性的碘同位素了,但是首先碘盐吃了没用,碘片也用处不大。‎ ‎5.默写填空。(8分)‎ 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1)“晨兴理荒秽, ”,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是伤别故国的忧愁。‎ ‎(3) “ ,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在秋雨里更加缠绵。‎ ‎(4) “有约不来过夜半, ”是相约未至的落寞;‎ ‎(5) “ ,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花园行走的叹惋。‎ ‎(6)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是                           ‎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8)古诗文中有不少咏“月”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          ,        。‎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完成第6题。(2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指出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 )‎ A、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春天的景物,但表达的诗人情感是不一样的。前者写出了对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后者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B、《春望》借花鸟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钱塘湖春行》借花鸟描绘了春的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C、“城春草木深”写的是春天草木茂盛的情景,“浅草才能没马蹄”写的是初春草浅,柔嫩的特点。‎ D、《春望》的“望”字指的是诗人一方面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钱塘湖春行》的“行”字是这首诗的线索,通过诗人的“行”,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13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 ——柳宗元《钴鉧潭记》 ‎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荡击益暴,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2)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 ‎ ‎ ‎9.两个语段都写到了水,(甲)文主要采用 表达方式;(乙)文主要采用 表达方式。从描写角度看,(甲)文,用了___________描写,(乙)文主要是______描写。(4分)‎ ‎10.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面对着柳宗元的这种阴郁之情,你想怎样来劝慰他呢?(3分)‎ ‎ ‎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3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 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 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 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 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绉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 ‎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 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 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 ‎1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①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②段至第④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22分)‎ 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 ‎15.阅读全,按要求填空。(4 分) ‎ 作者把春雨比作________,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_________ , 写出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_______ ,写出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征。 ‎ ‎16.作者把春雨比作极擅丹青的画师,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并说明它们各具有怎样的特点(6 分)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6 分) ‎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 “并不落寞”?(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罢此文,你肯定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春》。阅读本文的春雨部分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后面表格。(3分)‎ 链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比较内容 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 景物特点 文中春雨部分 正面描写 文静、温柔、清新、羞涩 链接材料 比喻、排比 四、写作(共50分)‎ ‎20.题目:生活给我智慧 提示:生活,指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范围。‎ 我,确定了行文的人称,并限定了文章体裁——记叙性(记叙性或带有叙事色彩的散文)。‎ 给,实际上暗示表现手法——借事寓理,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是由生活到智慧,由体验到升华的过程。‎ 智慧,指辨认、判别、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①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600字 ‎7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答案:A ‎ ‎ (2)妩媚(wǔmèi):(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评分:第(1)小题每空1分,共2分;第(2)小题2分。共4分。‎ ‎2.答案:C (A一筹莫展 B矫健 D金碧辉煌 ‎3. 答案: A ‎ B、缺少主语。在“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前加“他们”‎ C、宾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 D搭配不当。完成与理想,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 评分:共2分。‎ ‎4. (1)答案: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转的,放射性尘埃也会不断的被稀释扩 散在大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影响已经相当微弱。所以对我国没有影响。‎ ‎(2)碘也仅仅对碘131有作用,对别的没有作用。碘盐吃了没用,碘片也用处不大。‎ ‎(3)略。‎ ‎5. 答案:(1)带月荷锄归 (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闲敲棋子落灯花(5)乱花渐欲迷人眼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云归而岩穴暝(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不得分,共8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6.C(前者应是草木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2分)‎ ‎7.答案:(1)像北斗星一样(2)更加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8.答案:(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 ‎(2)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 每个句子2分,共4分。‎ ‎9.答案:描写 说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 评分:每空1分,共4分。‎ ‎10.答案略,只要含有“劝”的意思,言之成理即可。‎ ‎ 评分:有“劝”意2分,表达通顺1分。‎ 附:(乙)文翻译 ‎【译文】‎ 钻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它的形成最初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 它的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它的水面清澈而平静,有 十亩,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 ‎ 潭的土坡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来告诉我:“受不了官租私债,越欠越多,(没办法),于是换了居所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用我潭上的田变卖成钱,暂时缓解一下交不上租税而带来的祸灾”。 ‎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让我更喜欢住在这野旷而忘掉故土,莫非是这钻鉧潭吗?  ‎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11.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答成“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也可得满分)‎ ‎12.事例论证和比喻论证(2分)论证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这一观点,同时也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2分)(意思对即可)‎ ‎13. 第②段:学习语文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 ‎ 第③段:学习语文一定要勤学苦练。‎ 第④段: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 ‎14.示例一:课外阅读;(1分)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2分)‎ 示例二:写字潦草;(1分)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2分)‎ ‎(可一举好习惯,也可一举坏习惯,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15. 答案:少女;大嫂,母亲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老妇人,阅尽沧桑,宽容,豁达(5分,每处 1 分) 评分:每个1分共5分。‎ ‎16.答案示例:‎ ‎(1)梨花一枝春带雨 脱俗 (2)杏花春雨江南 淡雅(3)小楼一夜听风雨 清幽(6 分,每处 1 分) 17.答案:17. (1)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把雨比作女性, 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 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了感情基调。(3 分,意近即可)‎ ‎ (2)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3 分,意近即可,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 ‎18.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1 分)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1 分)表达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分)‎ ‎19.答案: ‎ 比较内容 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 景物特点 文中春雨部分 比喻、排比、拟人、引用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文静、温柔、清新、羞涩 链接材料 比喻、排比 正面描写 繁多、细密、轻盈 评分:各1分,共3分。‎ 四、写作(共50分)‎ ‎20.(1)基础等级(45分)‎ 一等(45——40) 二等(39——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意情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2)发展等级(5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3)注意事项:‎ 第一,语言朴实无华但有一定功力的也可以评为一类卷。‎ 第二,虚假造作的文章不能评为一类卷。‎ 第三,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判为四类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