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民版历史必修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2.定北方: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________和“直道”,加强了北方的统治。 3.平岭南:灭六国后,秦军征讨并平定岭南,实施管理。岭南开始归中央王朝管辖。 4.收西南夷:秦在当时称为“西南夷”的地区,开辟“五尺道”,并任命官吏。该地区开始进入统一政权版图。 5.秦统一的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1.建立:秦始皇采纳________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内容:“郡”是直属于________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等职责。“县”隶属于郡。 3.特点:形成了中央________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__________,不得世袭。 4.巩固:西汉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5.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_________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__________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________”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__________的地位。 2.中央官制 (1)三公制:秦朝在中央设立________、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________系统。 (2)九卿制: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称之为“________”。 3.朝议制度 (1)概念: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2)评价: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在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六王毕,四海一” 1.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句话说的是( ) A.夏禹实行“家天下” B.商朝推行宗法制 C.周天子分封诸侯 D.秦始皇统一六国 知识点二 海内为郡县 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5.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 ) 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 6.公元前214年,任嚣任南海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岁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皇帝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知识点三 百官公卿 7.“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9.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10.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做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材料二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3)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权 秦半两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秦官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什么?这一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3)材料三得以在全国推行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知识清单 一、2.长城 5.多元一体 二、1.李斯 2.中央 3.垂直 任免调动 5.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三、1.皇帝 至高无上 2.(1)丞相 监察 (2)九卿 4.汉承秦制 对点训练 1.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2.D [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的基本含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说明除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已被相继攻灭。“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家天下”的本质,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出现在皇帝制度确立之前,且B、C两项与题干中的“六合”“皇帝”没有直接的关系。] 3.C [“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是分封制下的产物,后来被行政区划所代替,主要原因是秦朝建立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4.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由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可知当时已实行了郡县制。] 5.C [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组成部分,C项正确;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已产生,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B两项错误;郡县制只是有利于庞大帝国的管理,并不能扩大版图,故D项错误。] 6.D [秦代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有俸禄而无封地,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等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7.B [行省制度是元朝创立的。] 8.A [图示给出的是秦朝政治权力的金字塔,它形象地表达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特点,即皇权至高无上。] 9.C [秦律的颁行只能说明秦朝是一个运用法律治理国家的王朝,从图中可以看出皇权至上,法令出一,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秦朝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人治)。] 10.A [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汉初承秦制。] 综合运用 11.(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3)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12.(1)实行郡县制。 (2)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本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3)秦的统一。 (4)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意义:有效地维护了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解答 秦朝初期的“朝议” 之风很盛,郡县制的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是通过“朝议”形式提出和决定的。“朝议”发挥了大臣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假如没有“朝议”形式,显然不能有效发挥大臣们的作用。 自我测评 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 解答 (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郡设郡守、郡尉、郡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和监察职责。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解答 一方面,“挟书律”是秦朝思想专制和暴政的集中表现。它破坏了文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是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挟书律”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而汉代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东汉学者大都是儒家学者,因而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