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五部分第十五单元第2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洛阳联考)1945年7月,英国战后进行了第一次大选,工党主张在经济上实行国有化,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国民医疗保健制度。结果工党领导艾德礼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二战英雄保守党的领袖丘吉尔。工党大选获胜主要是因为其主张( ) A.顺应了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B.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C.维护工人利益而得到多数支持者 D.得到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可知,工党的措施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意图改善人民生活,顺应了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顺应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是建立欧洲共同体,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其主张并非只维护工人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得到美国援助的信息,排除D项。 2.(2018·陕西榆林模拟)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美国3.5%,英国3.5%,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皆因为( ) A.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B.刺激需求、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C.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经济增长 D.充分发挥市场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1953~1973年”“美国3.5%……日本9.8%”可知,20世纪50~70年代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排除;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不利于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3.(2019·山东济宁月考)1954年,日本《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70年代,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厚生省、大藏省、劳动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和辅导就业。材料体现了日本( ) A.为摆脱滞胀状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B.逐渐改革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政策 C.成立专门机构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 D.因为财政困境将养老问题推向社会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日本通过立法规定养老金的分担以及开发老年人资源,说明对于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故选B项。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不是摆脱滞胀状态的必要手段,排除A项;C、D两项获取信息不完整,排除。 4.(2019·江西景德镇月考)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会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 B.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 C.反对民主政治并主张精英政治 D.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答案 D 解析 “独立行动”等字眼足以证明哈耶克是反对干预经济的,20世纪70年代后因经济滞胀的出现,这种思想受到了重视,故D项正确。哈耶克主张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是相反的,排除A、B两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和精英政治,排除C项。 5.(2019·江西上饶月考)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依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撒切尔夫人意在( )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依赖他人”指福利政策的推行,“自力更生”“自己动手”表明福利开支削减,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排除A项;“从依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指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减少了经济干预力度,B项错误;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6.(2018·辽宁五校期末) 德国大众公司原本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后来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目前大众公司70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80%的股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这种现象( ) A.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C.国家失去了企业控制权 D.便于实现资本的社会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资本的分散与所有权、经营权是否分离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大众公司70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80%的股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说明国家仍是最大股东,故C项错误。 7.(2019·河南洛阳月考)据统计,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中,1960年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59.9%,1980年上升到65.2%,1986年超过了70%。这种现象的出现( ) A.表明美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B.将会导致贫富差距更加严重 C.避免了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 D.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美国第三产业稳步增长能够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进步,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故D项正确。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第三产业发展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错误。 8.(2018·山东聊城期末)“据统计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过蓝领工人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50%~6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社会分工日趋合理 D.知识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过蓝领工人阶层”,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这和国际交往日益密切无关,故A项错误;国家政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和社会分工无关,故C项错误。 9.(2019·河南洛阳模拟)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还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这些做法(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提高了农业人口的素质 D.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发展 答案 D 解析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派干部、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进入农庄,大力发展农机工业,这些对苏联农业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D项正确。这些做法没有改变集体农庄的弊端,因此没有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民经济比例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和农民的素质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 10.(2018·山东日照二模)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1953年 苏联部长会议由68个部级单位削减为34个 1956年 苏联部长会议部级单位增至60个 1957年 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管理,撤销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按区域原则设置国民经济委员会 1964年 中央部、委的数量又达到7个 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导致改革混乱 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部长会议部级单位一减一增,中央管理经济各部委的一减一增,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中思维混乱,故A项正确。“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产业结构的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改革脱离经济实际,故D项错误。 11.(2018·湖北武昌区5月调研)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答案 A 解析 材料“包工小组……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体现奖勤罚懒,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全国包括农村是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材料不能反映D项内容,故排除。 12.(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 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答案 A 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到1990年,苏联粮食和购粮款奇缺,有先进的军事技术而物质极端匮乏,体现出苏联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故A项正确。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材料表明苏联农业生产的落后和国防技术及重工业的发达,不能说明其社会经济严重落后,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江苏海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间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此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方式: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法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美国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2)表现: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或经济滞胀)。 措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缩减福利国家规模。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方式”,据材料一“(英国)……国有化法案……法国……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计划”等信息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第二小问“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凯恩斯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具体表现”,据材料二“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间”“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是经济滞胀。第二小问“主要措施”,据材料二“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缩减福利国家规模等方面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罗斯、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苏联史》 材料二 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阐释1913~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发生示意图中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答案 (1)1913~1921年,受四年帝国主义战争、三年内战和自然灾害影响,加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约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21~1925年,苏俄(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2)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重工业,国民经济有较大提升。但执政后期,改革陷入保守,体制僵化,加之与美国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解析 第(1)问,首先,根据图示可以得出1913~1921年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下降;1921~1925年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恢复,粮食产量甚至超过1913年水平。其次,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第(2)问,第一步,根据材料二柱状图概括趋势:1966年国民收入年增长和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处于高位,说明勃列日涅夫上台初期增长较快;从1966~1980年逐年下降。第二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的措施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后期趋于保守,所以增长率下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