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物理八下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8

平面镜成像 山东省平度市杭州路中学 张雪芹 一、教学设计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遵循以下理念设计了这节课:‎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创新为主旨”,并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精英, 以便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节课从自然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生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并将该特点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从中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本节以探究为主,学生象科学家一样, 亲身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出“像物大小关系”和“像物位置关系”,既重过程又重结同时培养了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认识到“替代法”的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它独特的优点,本节课在几个必要之处巧妙在应用了它。‎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眼看、手摸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物的联系,通过用坐标纸或方格纸取代白纸,学生又能感受到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学生在平面镜应用的学习中,又能学会关心科技的发展。‎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物大小关系”和“像物位置关系”的探究,教师可引导逐步完成。‎ 关键:找到像的位置,教师启发引导。‎ 难点:虚像的概念,可借助与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三、学习者分析 ‎1、知识基础: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其成像特点学生已有粗浅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受视角的影响,学生对“像物大小关系”存在错误看法,例 如学生误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越远像越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大小有关等,需在探究过程中加深认识并澄清错误观点。学生上节学了光的反射,为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能力基础:学生虽然学物理时间不长,但前面已经历过几次实验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3心理基础: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未知事物并加以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怎样产生的及成像原理。‎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教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关心科技发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用:Flash课件,几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平面镜。‎ ‎2、学生用(2人一组实验):夹子、平薄玻璃板一块、三支蜡烛(两只相同,一只不同)、火柴一盒、刻度尺一把、白纸一张、平面镜一面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件展示画面,问:岸边的景物为什么能在水中形成倒影?你 观察 思考 从自然到物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自然 现象引入 进行新课 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这节课将要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 出示几个不同的平面镜实物,引导学生眼看、手摸,简述平面镜及成像概念.‎ 急切地想探究新知 眼看、手摸,感觉平整.‎ 体会概念 现象,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未知欲 从生活走向物理 明确方向.‎ 探究课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出示较大的平面镜,请一位同学站在镜前,请观察他的像的大小与他的大小关系;请他靠近、远离平面镜,问:发现什么问题?‎ 看起来他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且像也离平面镜越近;他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且像也离平面镜越远 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 .‎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出问题 由此可提出什么问题?请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板书:探究1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探究2、像与物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思考讨论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猜想与假设 对于问题1,大家可提出什么猜想?‎ 猜想:放大、相等 或缩小 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 设计实验 替代”的思想 如何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请四人小组讨论 问:将替身蜡烛放到哪里?‎ 像在哪儿?‎ 观察、:实验检验。‎ 使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思考讨论:取一支与镜前蜡烛同样的蜡烛作为它的替身,看与像能否重合。‎ 答:像的位置 观察、回答:在镜后 观察、:实验检验。‎ 使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思考讨论:取一支与镜前蜡烛同样的蜡烛作为它的替身,看与像能否重合。‎ 答:像的位置 观察、回答:在镜后 找像的位置 在镜后看到像了吗?‎ 在镜前虽能看到像,却看不到替身蜡烛,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如何找到像的位置?请一生回答 激励,补充:要从不同角度观察,直都完全重合为止。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选出器材、组装装置、找出象的位置 观察、回答:没看到。,‎ 回答:选取的平面镜不透光 思考回答:将平面镜换成薄玻璃板 答:移动替身蜡烛的位置,使它与像重合 取一支与镜前蜡烛同样的蜡烛作为它的替身,看与像能否重合。‎ 答:像的位置 观察、回答:在镜后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向,领悟思想和精神,‎ 问:比较一次能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怎么办?‎ 答:不能。‎ 回答:改变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再比较两次 实验表格 如何记录实验现象?‎ 请同位两人一组设计一个,选较好的用多媒体投影 实验次数 像与物大小 ‎1‎ ‎2‎ ‎3‎ 思考。‎ 回答:设计表格。‎ 讨论、设计 对照、订正。‎ 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须的能力。‎ 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 请同位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填好表格。师巡视指导 分组实验 合作探究 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与论证 组织学生实物投影三组表格,引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板书 上台展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像物等大.‎ 归纳法 探究2: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请学生列出表格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2‎ ‎3‎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板书 思考、讨论、发现,将刚才的实验在白纸上做,记下玻璃板和前后两支蜡烛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像距和物距,填入表中,改变蜡烛离玻璃板的距离,再做两次。‎ 注意区分数据中的错误和误差 问;连结每次实验中像物位置,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 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像物等距 连结,观察测量,得出结论: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评 估 在以上实验中,有哪些不足?‎ 怎样改进?‎ 引导学生讨论 请一学生回答探究1‎ 另一学生回答探究2‎ 激励 小组讨论,‎ 回答:1、两支蜡烛一支燃烧,另一支不燃烧,大小不相等。‎ 可用两个同样的手电筒或两个同样的棋子代替。‎ ‎2、用白纸不便于观察距离关系和垂直关系,可用坐标纸或方格纸代替。‎ 学生在手脑并用中,思维已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学科渗透 虚 像 在刚才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好像有蜡烛,这是为什么?‎ 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产生困惑和未知欲 以上面实验为基础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 在课件动态展示:先后顺序如下:‎ ‎1 . 讲述平面镜符号的画法。‎ ‎2.镜前点燃的蜡烛 理 ‎ 进行理论分析也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平面镜成像原理 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 ‎3.在蜡烛上任取一点S任意画出两或三条射向平面镜的射光线;‎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 ‎5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看,假设这是你眼睛,请想像一下你能看到什么?‎ 感到光线好像从“S”点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讲述: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是反射光线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做虚像,同理,烛焰上的每一个点都这样, 我们就烛焰的虚像,由此可见,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引导,激励 论 探 究 体 会 思考 回答:‎ 光的反射定律 讨论,归纳 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水中月,镜中花指虚无缥缈的东西 呼应开头 现在就可以解释“倒影”的成因和本节开始时发现的问题是否正确了。‎ 矫正 激励 思考 讨论 回答 澄清错误认识 要用科学知识纠正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认识 平面镜的应用 思考 回答 学以致用,假如你是科学家,请认真思考讨论一下,你会将平面镜应用在哪些方面?‎ 激励 课件展示应用:演员矫正舞姿、制作潜望镜等。‎ 观察、思考、体会。‎ 思维发散 学到了什么 引导、激励 思考、小结 学生自己进行小结,也是独立整理信息的有效方式。‎ 反馈提高 课件展示:‎ ‎1.请画出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 ‎2. 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多少米?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O O/‎ 练习 巩固 提高 从物理走向社会 ‎ ‎ ‎ ‎ A A/‎ 逆向思考法 ‎ 拓展延伸 ‎1.课后阅读科学世界“凸透镜和凹面镜”,了解其作用和应用。‎ ‎2.上网搜“香港汇丰银行大楼内的日光镜阵列,体会其作用。‎ 记录 关心科技发展 七、教学流程图 ‎ 倒 影引 入 ‎ ‎ ‎ 在检验中发现提出问题 ‎ ‎ 平面镜成像原理 虚像 反馈提高 平面镜的应用 归纳成像特点解释倒影和发现的问题 拓展延伸 ‎ 探究像物位置关系 探究像物大小关系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本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各种情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本节课有以下优点:‎ ‎1、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领略了自然现象的美好和谐,澄清了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的一些错误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多么重要。‎ ‎2、“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创建,给学生思维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理,畅所欲言,思维不时地迸发创造性的火花,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如不当众呵斥、讽刺、挖苦,对学生适时地激励等。‎ 本节课的欠妥之处如下:‎ 1、 讲述平面镜的发展吏;可布置课后上网搜查。‎ ‎2、漏讲了平面镜对人类有危害的一面,例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等,引导学生到日常生活中认识,并采取避免措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