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南京市中华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 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技人员不眠不休投入工作,不到7天就成功分离病毒毒株并研制出 试剂。一百多支医疗队、两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向湖北重灾区集结,被誉为当代“最美逆行者”。所有医护人员以高度的职业 ,夜以继日奋斗在救治一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拯救病人的生命,透支自己的健康守护他人的安宁。‎ 数千名工程人员 ,在不到15天时间里建成2500张床位的两所专业化医院。基层社区人员在风雪中深入每一个街巷,为防控疫情不放弃任何一个家庭,不遗漏任何一个角落。千千万万志愿者日夜兼程为疫区运输物资、提供帮助。遍布海外的华侨华人感同身受,自觉为抗击疫情捐钱捐物。‎ A. 检测 素质 焚膏继晷 B. 检验 素养 焚膏继晷 C. 检测 素养 通宵达旦 D. 检验 素质 通宵达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检测:检查测试;检验测定。检验:检查验看;检查验证。研制出对病毒的检验测定的试剂,故用检测,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核酸检测试剂”。‎ 素质: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素养:平日的修养。而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等。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应该用职业素养。‎ 焚膏继晷: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通宵达旦: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此处应该用通宵达旦,不分白天黑夜的进行医院建设。‎ - 30 -‎ 故选C。‎ ‎【点睛】高考成语题出题一般有如下陷阱:‎ 望文生义,仅根据字面理解,不考究成语内在含义。如“差强人意”,成语含义是“大体上令人满意”,却被错用成“不满意”,而造成字面歧义。类似此类易被误用的成语有:安土重迁、不刊之论、差强人意等。‎ 褒贬混淆,易贬词褒用的成语:处心积虑、满城风雨等。易褒词贬用的成语:方兴未艾、凤毛麟角等。‎ 不辨对象,易被误用的成语有: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少女)、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举案齐眉(指夫妻)等。‎ 搭配不当,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忍俊不禁、难言之隐等。只能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的成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浑身)遍体鳞伤等。‎ 不合语境,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的成语: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等。谦敬错位,易谦辞错位的成语:忝列门墙、抛砖引玉等。易敬辞错位的成语:不吝赐教、高抬贵手等。‎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 , ▲ , ▲ , ▲ ; ▲ , ▲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 ‎①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③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 ‎⑤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 ‎⑥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A. ①③④②⑤⑥ B. ①⑤②③⑥④ C. ②①④⑤③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A ‎【解析】‎ - 30 -‎ ‎【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排序,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①⑤是对前文“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的解释,和前文句子照应,①紧承前文,在先,排除CD;③④②解释①一组,在①之后;⑥是对⑤的解释,⑥在⑤后,排除B。故选A。‎ ‎3.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房的一项是( )‎ A.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B.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C.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D.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言情景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理解选项中的对联内容。选项B,“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这是清诗人袁枚(1716-1798)题随园联。是一副摘句联,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题衡阳隐士山居》。上联反映袁枚仿效宋代诗人林逋养鹤、种花的隐居生活。林逋学识渊博,但志向清高而不出仕,在杭州西湖孤山隐居,终生未娶妻生子,以种梅养鹤、泛舟湖中自娱,人称梅妻鹤子。客至,便有童子放鹤招他回去。三岛客,传说东海的仙人居住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上。下联则表白袁枚欢迎人们任意来观赏自己的花园。花是美的象征,是健康向上的标志。种花、爱花、赏花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幼的共同爱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有诗云:“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谢判官幽谷种花》)据《随园诗话》载,袁枚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他广交天下文朋诗友,随园不设围墙,一年四季游客访客可随时入内观花讲论。所以本联不适合放在书房,故选B。‎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你必须识别素材,你要与素材之间发生深刻的反应,就像化学实验室发生的那种“热反应”,如此,你才算是完成了个性化的“占有”。‎ A. 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 B. 热反应是指写作者对素材应加以理解并灵活运用。‎ C. 个性化“占有”指写作者对素材要有独特的理解。‎ D. 写作不仅要收藏素材,更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答案】A - 30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概括材料内容,答题时注意找到材料陈述对象和特征,然后梳理,此题是选择题,注意选项和材料的对读,题中A项,“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错误,文段中“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即“物理性的采集”指“收藏素材”。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5.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肃正、肃治 B. 于时王纲弛紊 弛:毁坏、废弃 - 30 -‎ C. 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麾:旗帜 D. 宝藏深害其能 害:妒忌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 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C. 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不敢待在在家中;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 D. 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2)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 ‎8. 文中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有何作用?‎ ‎【答案】5. C 6. C ‎ ‎7. (1)邻近的县城修造器械,官吏们交替监督责令,日夜喧闹,但还是完成不了。‎ ‎(2)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 ‎8. (1)对比突出魏德深从容不迫而把器械备办完成的才能;(2)为元宝藏嫉妒陷害魏德深的举动埋下伏笔。‎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推断能力。答题步骤:(1)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2)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3)借助方法,主攻难点。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 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 C项,“麾:旗帜”理解错误。解释为“旗帜”不符合语境,根据语境“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是说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的指挥的。句子中缺少的是动词,而非名词,所以“麾”应是通假字,通“挥”,指挥的意思。‎ - 30 -‎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和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不敢待在在家中”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可知是“(赵君实)待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理解也错误。原文“逃窜之徒,归来如市”,“逃窜之徒”指的是逃犯,“归来如市”是指这些潜逃在外的犯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响,纷纷前来自首。‎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比如:‎ ‎(1)“营造”:修造;“递相”:交替,一个接一个;“督责”:责备;“济”:完成。‎ ‎(2)“必”:一定,实在;“何为”:宾语前置,“何为”即“为什么”;“自苦”:使动,使自己受苦,受折磨。‎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相关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大意;其次找到题干在文中的位置,最后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其作用。‎ 文中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从内容上来看,结合后文可知,魏德深从容不迫而把器械备办完成,通过对比,突出魏德深的超众才能;从结构上看,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为元宝藏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陷害魏德深的举动埋下伏笔。‎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 30 -‎ 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他的祖父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在弘农安家。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到处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驱使。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物资多寡能够调剂,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朝廷要求的全部满足了,百姓也没有受到惊扰。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接到朝廷命令逐捕盗贼,每当进剿失败,总是把军械丢得干干净净,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调,动不动以军法要挟百姓,这种情况屡次发生。邻近的县城修造这些器械时,官吏们交替监督责令,无论白天黑夜都喧闹不止,但还是完成不了。而魏德深只是分别询问大家各自想承担哪方面的任务,让大家看怎么方便就怎么修造,官府里很安静,总像是没事一样。魏德深只管着负责营造的官吏,告知他们所修造的器械不必超过其他县,以免让百姓辛劳吃苦。然而因为他的部下各自尽心尽力,所修造的器械又常常是各县中最多的。‎ 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贵乡县的官吏和百姓听说之后,都叹息流泪。等到将要赴任时,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号泣的声音,在整条道路前后相闻。他到馆陶后,馆陶全境的百姓,不论老幼,都像是见了父母一样。有个奸人员外郎赵君实,他跟郡丞元宝藏深相勾结,前前后后的多任县长官,没有哪个不受他挟制的。但自从德深来到馆陶县,赵君实只能躲在家里,从未敢随便出门。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贵乡县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朝廷去请求让德深留任本县,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而馆陶县的父老又来到郡里提出诉讼,认为贵乡县的文书是假的。郡里无法作出裁决。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来,两县的人们都来到使者这里提出诉讼,于是使者就作出判决,顺从了贵乡县的民意。贵乡县的官吏百姓满路歌唱欢呼,互相庆祝。馆陶全县的人们则全都悲伤痛哭,趁此搬到贵乡居住的就有数百家。元宝藏深深嫉妒德深的能力。适逢越王赵侗从郡里征兵,元宝藏于是命令德深率一千士兵前往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带着武阳县投降李密。魏德深所率领的,都是武阳人,这些人思念亲人,就走出都城门口,面向东悲伤哭泣,然后返回都城。有人对他们说:“李密的兵马就在金墉,很近,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多里。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这些人都落泪说:“我们是和魏明府一同来的,不忍心弃他而去,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啊!”魏德深深得人心的情形就是这样的。‎ - 30 -‎ 后来,在与贼寇的战斗中,魏德深死在战场上。贵乡、馆陶两县的人们到现在都还怀念他。‎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上作①‎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北城上。苏轼于熙宁七年秋自杭州通判知密州。‎ ‎9. 词的开头说“春未老”,下面的哪些景物体现了这一点?‎ ‎10. 请简析下片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9. 春风细细,柳枝斜斜,春水荡漾,花开满城。从这些景物可以看出“春未老”。 ‎ ‎10. 此词下片抒情,通过描绘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具体考查写景的意象。解答意象题要注意看文中描写了什么,是怎样描写的,从而通过意象揣摩诗人的情感。注意意象的筛选要全面,不仅包括视觉形象,也包括听觉形象。‎ ‎“风细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春天还没有过去,杨柳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荡。登上超然台眺望,只见半沟护城河的春水,满城的春花,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 30 -‎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阿房宫赋》‎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三峡》)‎ ‎(4)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5)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6)__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书斋对联)‎ ‎(7)《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金”的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 ‎(8)《琵琶行》中以“月”来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鼎铛玉石 (2). 侣鱼虾而友麋鹿 (3). 清荣峻茂 (4).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 齐之以礼 (6). 删繁就简三秋树 (7). 金就砺则利 (8). 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有理解性情境,也有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鼎、铛、麋、砺。‎ - 30 -‎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乡 齐邦媛 我母亲十九岁嫁到齐家之后,十年间没有离开过那座庄院有形和无形的门。我父亲是独子,传统中所有媳妇该做的事她都得做;稍有空暇就得裁制衣服、纳鞋底、绣鞋面,最舒心的是绣枕头,自己画花样。她没有朋友,没有所谓社交,每年能回两次二十里路外的娘家已感天恩浩荡了。在我记忆中,在家乡的母亲,不是垂手站在桌边伺候祖父母吃饭,就是在牧草中哭着。十年间,我父亲曾在暑假回去过四五次,最多住两三个月。有一年,我母亲怀孕很想吃樱桃,那时樱桃只在每年七八月收成一次,在乡下就有挑担子的小贩,从镇上到各乡村兜售。有一天小贩来到村子口,我那二十一岁的父亲就跑到村口去买,没袋子装,就用长袍的大襟兜着樱桃回来。那一兜樱桃,从村口走到庄院,九年中支撑她许多孤寂的岁月。‎ 这一年,他从日本回家过暑假,说毓贞这名字俗气,为她改名为纯一。‎ 后来,他从日本直接去了德国,平安家书和照片都是寄给祖父母的,开端写着“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信尾提我母亲的名字,“同此问好”。那时大约不好意思或不敢写所谓情书私信给妻子,两个同龄的人在成长过程走着全然不同的路。女子留在家乡,庄院屋子里是忙不完的家务:灶边烹煮三餐,过年前擦亮上供的器皿,不断的节庆准备,洗不尽的锅、碗,扫不完的塞外风沙……到了十月,看着长工将大白菜、萝卜放进地窖,一年又将尽。而那十九岁男子,在广大的世界,纵情于书籍、思想,参与青年人的社团、活动……两个人的路越走越远,她已无从想象他遨游的天空如何宽广深远,两人即使要倾诉情愫,已无共同语言诉说天渊之别的人生经验。‎ 支持母亲在孤独等待中活下去的主要力量当然是哥哥和我的诞生。好似留下信物或者替身,父亲每年暑假回家,第二年春天我哥哥振一出生,再两年春天生我,三年后我的弟弟振道出生。在人丁稀少的齐家,我们的出生有太大的重要和意义。但是在那个年代,医药落后,幼儿的死亡率很高,我弟弟三岁那年患病死了。‎ - 30 -‎ 我母亲完全不能接受幼子突然死亡的事实,哭泣自责,渐渐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在传统社会,一个年轻媳妇“没事”就哭,是很不吉祥的事,她只有趁黄昏伺候了晚饭后,在夕阳余光中躲到牧草丛中哭泣。后院空地上长满了一人高的牧草,从春天雪融时的嫩绿到降雪时的苍茫,庇护着她压抑的哭声。雪融之后,她还带着我去一里路外的祖坟,仆倒在我弟弟那小小的新坟上痛哭。我记得祖坟四周种了松树,在初春的风中猛烈地摇撼,沿着老坟周围则开满了粉红色的花,在我母亲哀切幽咽的哭声中,我就去摘一大把花带回家,祖母说那是芍药花。它那大片的、有些透明、看似脆弱的花瓣,与旁边的各种野花都不一样。‎ 有一天早上,我姥爷突然来拜望我祖父母。有人告诉他,女儿毓贞前两天在给公婆煮早饭时,失神落魄,手随着柴火伸到柴灶里去,连疼痛都不知道……她已经失神落魄好久了。而且,还听南京来人说,我父亲与一些时髦的留学生住在一起,男男女女都有。姥爷终于得到我祖父母同意,允许他送我们母子三人去南京与我父亲团聚。如果父亲不收留,他再带我们回娘家。为了上京,我穿了件全家到沈阳做的红底闪蓝花棉袍,兴奋极了。‎ 姥爷牵着我哥哥、妈妈牵着我从沈阳上火车。出了山海关到北平,转津浦铁路到南京,火车没日没夜地开了三天两夜。在下关车站,她透过车窗从火车进站浓郁的白色蒸汽里,看到月台上等着的那个英俊自信、双眼有神的陌生男人,正挺拔地站着。蒸汽渐散,从车门走下来的则是他十九岁时被迫迎娶的妻子;此时,她脚步迟疑,牵着我的手像榆树落叶那么颤抖,娟秀的脸上一抹羞怯的神色遮住了喜悦。月台上,站在她身旁的是两个穿崭新棉袍的乡下孩子。‎ 姥爷在南京住了十来天,就又坐上火车回关外老家去了,他临走的时候,我妈妈哭得难分难舍。姥爷和姥娘生了四个儿子才生这个女儿,手心里捧着长大。那些年,妈妈常对哥哥和我说:“你们若是不好好读书,你爸爸就不要我们了。”‎ 我很小就懂得忧愁,睡觉总不安稳。夜里有时醒来,听见隔室爸爸轻声细语地和妈妈说话。他的声音温和沉稳,我就安然入睡。‎ ‎12.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通过与母亲辞乡投奔父亲的描写,展现了动乱时代奔波劳苦,渴望亲情渴望团圆的内心世界。‎ B. 一兜樱桃支撑了母亲九年孤寂的岁月是因为它代表了父亲对母亲的关爱,寄托了母亲对父亲的无限感谢与浓厚的牵挂。‎ C. “洗不尽的锅、碗,扫不完的塞外风沙……”表现了父亲离家后母亲遭受的沉重负担与内心的孤苦。‎ - 30 -‎ D. 姥爷临走时,妈妈哭得难分难舍是因为一方面舍不得姥爷,另一方面又担心姥爷回程的安全问题。‎ ‎13.划线句“它那大片的、有些透明、看似脆弱的花瓣,与旁边的各种野花都不一样。”如何理解?‎ ‎14.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答案】12. D 13. 这句话点名了祖坟周边芍药花的美丽与独特,同时,作者借芍药花来写她的母亲。“大片的、有些透明、看似脆弱的花瓣”象征母亲纯洁的品质和哀伤的心灵。“与旁边的各种野花都不一样”象征母亲的思想并不落后,与其他的封建家庭妇女不同。 ‎ ‎14. 父亲的形象特点①温柔体贴,他长袍的大襟兜着樱桃回来给母亲,提现父亲对母亲细腻的关怀。②见多识广,思想进步。他博览群书,游历各国,为母亲改名字,参加青年人的社团活动。③用情专一,负责担当。不喜新厌旧,不嫌弃糟糠之妻,接妻子儿女到南京一起生活。(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担心姥爷回程的安全问题”错,原文并未提及担心姥爷回程的安全问题,也无间接反映这一问题,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作者所附加的情感决不可忽视,且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来辨析,关键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应从全文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丰富的内涵,搜取相关内容,概括、摘录、整合,然后寻求正确答案。‎ 芍药花既是环境描写,也有象征意义。采花是母亲在弟弟坟前的痛哭之时,作者将母亲的纯洁与哀伤投射在花瓣上,故此花瓣透明而脆弱,借物抒怀,重在表达母亲的心灵美。‎ ‎【14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从身份、地位、修养、性情、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重点把握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所处的环境。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的语句可直接摘取,并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可以结合人物刻画的手法作答,切忌脱离文本写空话。‎ 父亲曾留学日本、德国,他遨游的天空宽广深远,可见他见多识广,他参加青年人的社团活动,可见他思想进步。从他积极给母亲买樱桃,“与一些时髦的留学生住在一起,男男女女都有”,却没有婚外情,并且接妻子儿女到南京一起生活,温柔的与母亲交谈,可见他是个温柔体贴、用情专一且负责担当的好丈夫,好父亲。‎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体 贴”‎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我们中国古人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 30 -‎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义”的宗教观。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乃至于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的隐喻和象征。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重要性。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诸身”、‎ ‎“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选自《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有删节)‎ ‎15.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B.‎ - 30 -‎ ‎ “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C. 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D. 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人我不二”“天人合一”等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 ‎16.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就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B. “体贴”和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是同等的,因而我们就不能否认后者的重要性。‎ C. 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因此也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D. 要想走进中国文化的大门,真正明白中国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领会中国文化中的“身体语言”的内涵。‎ ‎17.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答案】15. D 16. B ‎ ‎17. ①因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②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③中国古人还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④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错,根据原文第四段“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 - 30 -‎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体贴’和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是同等的”错,曲解文意。由原文第四段“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重要性”可知,原文说的是概念同等的重要性,而非概念同等。‎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本题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考生可根据关键词“身体语言”进行全文搜索,找到相关信息。结合原文第一段“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我们中国古人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第二段中“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第三段中“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第五段中“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考生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材料一:‎ ‎ 1月12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瘟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江苏省泗阳县一公司下辖的两个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上述两场合计存栏生猪68969头、发病2452头、死亡1369头。‎ - 30 -‎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赶赴当地。当地己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上述措施均已落实。‎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材料二 ‎1921年东非国豪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辽宁。‎ 非洲猪瘟病毒存活环境及时间 所在 环境 ‎-20℃‎ ‎4℃‎ ‎25-37℃‎ ‎60℃‎ 病猪 粪便中 未经熟制的带骨肉、‎ 香肠、烟熏肉制品中 冷冻肉中 餐厨垃圾中 存活 时间 数年 ‎150天 以上 可存活 数周 ‎20分钟 数周 ‎3-6个月 数年 长时间 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血液等感染猪只,具体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删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非洲猪瘟防控20问》)‎ 材料三:‎ - 30 -‎ 农业农村部12月17日接到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报告,经评估验收合格,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2起非洲猪瘟疫情的疫区解除封锁。太原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当地采取了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置措施。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6周连续监测排查,两起疫情的疫区内未发现新的病例和监测阳性。12月14日至16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两起疫情的疫区进行现场评估验收,验收结果符合关于疫区解除封锁的有关规定,上述非洲猪瘟疫情已被扑灭。当地政府于12月17日10时正式对症区解除封锁。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再次发生。‎ ‎(黄河新闻网讯)‎ 材料四:‎ 在国人餐桌占有重要地位、在CPI占有高权重的“二师兄”,因为这场猪瘟症情正经历看前所未有的“变数”。而吃不吃猪肉,也成为很多人面临的一道选择题。‎ 有人选择不再吃猪肉,但有人依然照吃不误。‎ 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非洲猪瘟病毒在高温下无法存活。‎ 日常家庭的烹饪加工,只要是合理烹调,完全加热,对于身体是不会存在危害因素的。‎ 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猪肉价格总体下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最近5周,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环比降幅在0.8%至1.3%之间。最新一周数据显示,11月23日-11月29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9.0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28元大幅下降6.1%。‎ 目前,已有7个省的24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其中,河南和江苏省的疫区全部解除封锁。但中国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非洲猪瘟症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农业农村部也给人们打了“预防针”:短期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必须在继续打好攻坚战的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谢艺观 李金磊《民生调查局:非洲猪瘟下,吃猪肉的人少了吗?》)‎ ‎18.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非洲猪瘟病毒怕热不怕冷,温度越高存活的时间越短,在60℃高温条件下就会被杀灭。‎ B. 非洲猪瘟病毒在冷冻肉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烟熏肉制品中。‎ C.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猪只直接接触、物品间接接触和媒介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D. 只要做好生猪调运、调运车辆及人员的消毒,杜绝餐厨垃圾喂猪,就能完全控制非洲猪瘟。‎ - 30 -‎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几个月以来,蔓延到全国部分省市,影响的范围比较广。‎ B. 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人们知晓后对吃不吃猪肉都不再心存疑虑。‎ C.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疫情控制后还要连续监控一段时间。‎ D. 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消极影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0.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概括作答。‎ ‎【答案】18. C 19. B ‎ ‎20. (1)养殖户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并及时隔离病猪甚至隔离病猪所在养殖场内的生猪。(2)养殖户不能用餐厨垃圾、被污染的饲料等喂猪。(3)政府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方案,采取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4)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普及相关科普知识。‎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在60℃高温条件下就会被杀灭”错误,从材料二图一的表格来看,应该是在60℃高温条件下20分钟才能被杀灭,选项忽略“20分钟”这一条件。B项,“冷冻肉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烟熏肉制品中”错误,从材料二图一表格来看,应该是“在餐厨垃圾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冷冻肉中”。D项,“只要……就能完全控制非洲猪瘟”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非洲猪瘟的传播有多种,做好“生猪调运、调运车辆及人员的消毒,杜绝餐厨垃圾喂猪”并非一定就能控制非洲猪瘟。故选C。‎ ‎【19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因此人们对吃不吃猪肉都不再心存疑虑”错误,从材料四中公布的数据来看,“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猪肉价格总体下跌……最近5周,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环比降幅在0.8%至1.3%之间。最新一周数据显示,11月23日-11月29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9.0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28元大幅下降6.1%”,人们仍然是心存疑虑的。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概括作答”,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生猪患病的原因以及传染的途径,由此概括出应对的措施;还可以圈出一些地区获得成效的做法以及在非洲猪瘟方面还存在的不足,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发生猪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赶赴当地。当地己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这说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材料二猪瘟存活的环境时间以及传播途径来看,一旦发生猪瘟,养殖户要及时报告疫情,隔离患病的猪,同时不能用被污染的饲料来喂猪;从材料四人们对猪瘟的反应来看,虽然“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非洲猪瘟病毒在高温下无法存活”“日常家庭的烹饪加工,只要是合理烹调,完全加热,对于身体是不会存在危害因素的”,但是“有人选择不再吃猪肉,但有人依然照吃不误”“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猪肉价格总体下跌”,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普及相关的知识,让人们了解猪瘟这种疾病。考生围绕这些方面作答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八、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上没有一片荆棘单是为你铺设的,也没有一朵鲜花单是为你开放的。‎ - 30 -‎ ‎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我自坦然向天歌 四季更替,没有永远的暖春,也没有永远的寒冬;人生无常,悲喜常常伴随我们左右,难以自控。是非成败转头空,坦然处之方为至高境界。‎ 当我们赢得掌声和鲜花时,不要忘记“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古训,须知成功不是你的专利,得意之后切莫忘形。‎ 汉弗莱·戴维发现了具有麻醉性的“笑气”氧化亚氮,发明了煤矿安全灯,解决了瓦斯爆炸问题,时声名鹊起……而当“最有成就的科学家”“皇家科学院士”等头衔集于一身时,他被名誉冲昏了头脑而不思进取,以致后半生碌碌无为。戴维不懂得成功的花儿不会只向他一个人绽放的道理。在成就面前裹足不前,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戴维的悲剧绝非个例。得意忘形千古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大红大紫,深受观众喜爱。可正是这个颇接地气的“毕姥爷”,自以为功成名就就不知自爱,导致其含有不当言论的“不雅视频”被曝光,最终被封杀。倘若他能正视掌声、谨言慎行,何至于落得个千夫所指的结局?‎ 反之,花谢也有花开时。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要做到失意不失志失宠不失节。 沈从文是中国的文学大家。然而有一段时间他却被冷藏了,仿佛与这个世界隔离了。但他没有心灰意冷,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服装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失意之后,沈从文另辟蹊径,永不言败,生命之花愈加绚丽多彩。‎ 人生之路苦乐相生,悲喜轮转,智者自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莱坞巨星哈莉·贝瑞凭借《死囚之舞》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又因《猫女》获“金酸梅奖”最烂女演员奖,人生浮沉恐怕莫过于此。然而,她心平和地说:“我珍惜荣誉,也接受批评。”‎ 常言说得好:“好花不常开 ,胜景不常在。”人生就应这样:花开时不要得意忘形,想想花谢时的荒凉沉寂;花谢时不要灰心丧气,想想花开时的缤纷绚丽。这样才能收获一片芬芳。保留一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的淡泊,保留一份不怕“狂风落尽深红色”只知“绿树成阴子满枝”的豁达。我们的人生之路定会驱散阴云见丽日, 踏平坎坷成大道。‎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送君一句话:任凭风云多变幻,我自坦然向天歌!‎ ‎【解析】‎ - 30 -‎ ‎【详解】这是一个比喻型作文材料。比喻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要注意三条原则:一是准确把握喻体的特点,弄清喻体的含义,这则材料有两个喻体,分别是“荆棘”和“花朵”。“荆棘”象征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逆境,譬如挫折、磨难、困境等;“花朵”则象征人生中的顺境,例如成功、喜悦、幸福等;要透过表象,弄清它们的寓意。二是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即关键词句;三是既要有整体意识,不能抓住一点不放,又要选择最佳立意。材料中的两句话之间是并列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立意,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分析。漫漫人生路,没有永远的晴天,也没有永远的雨天,我们既不要因暂时的困境而悲观失望、一蹶不振,也不要因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止步不前。要宠辱不惊,保持一颗平常心,淡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参考立意:‎ ‎1.顺境逆境泰然处之;‎ ‎2.笑看风雨,坦然前行;‎ ‎3.逆境不气馁,顺境不傲娇;‎ ‎4.做个成熟、智慧的人。‎ 参考素材:‎ ‎1. 不做不敢踏过荆棘的人,亦不做别人献了一朵小花就骄傲自大的人。像比尔盖茨那样去做一棵昂首苍穹的大树吧,远离一切卑微的东西,就那样清高的生长,然后自豪地望着处在自己下方的小花小草!‎ ‎2.心情不好的时候,觉得全世界怎么就你倒霉,觉得所有的悲伤白癜风图片的歌词写的全是你。心情好的时候,又觉得之前所有的事都是浮云,再悲伤的歌词还是那么动听。你看,你所谓的挫折,实际都是无足挂齿。自己矫情地把自己想象成悲剧,因为缺乏经历,屁大点儿事也值得一提。 ‎ ‎3. 世上没有一片荆棘单是为你铺设的,也没有一朵花单是为你开放的,所以,请用来者不拒的态度去过“百般刁难”的生活。 ‎ 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悲是喜,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上活了一场。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4.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你应该闭上眼睛深呼吸,告诉自己你应该坚持得住,不要轻易否定你自己,谁说你没有好未来,关于明天的事后天才知道。 ‎ ‎5.‎ - 30 -‎ ‎ 逆境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每个人都惧怕的。因为逆境也曾埋没多少志士豪杰,诸如一代枭雄刘备,西楚霸王项羽等,他们都是因为逆境而最终霸业未完身先死,为后人悲歌惋惜。他们都曾叱咤风云,众人皆知,可未成功便是不完人。谁又能说他们不能逆流而上,谁敢说他们不是逆中豪杰,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在我认为,他们皆是“逆”的牺牲品,因为他们在逆境中未能出头,却被埋没其中。‎ 参考结构:题目是《我自坦然向天歌》,开头运用类比,以四季比人生,指出,是非成败转头空,坦然处之方为至高境界。接着以汉弗莱·戴维后半生碌碌无为、毕福剑不知自爱导致被封杀为反例,阐明成功时不能得意忘形,不能忘记,没有一朵鲜花是专门为你开放。然后以沈从文为正例,写他逆境中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而在中国古代服装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阐明正确对待逆境的态度,即,没有一片荆棘是单为你而设。再以好莱坞巨星哈莉·贝瑞的人生两极,以及她的平和为例,阐明面对顺境与逆境正确的态度。结尾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引出:任凭风云多变幻,我自坦然向天歌!‎ ‎【点睛】要想使高考作文”感情真挚”,考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取真实的材料。叶圣陶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种实话实说,用朴实的情感来感动读者的写法,叫作生活写真法。写文章时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从而使文章富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2.安排好条感情线索。 要使文章感情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还须恰当地安排条感情线索,写出感情的波澜,使感情的表达或由隐而显,或由淡转浓,或波三折,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把感情写实、写足、写活、写透。‎ ‎3.写好细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 ,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 ‎4.在情景中触发灵感。考生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实情实景写作,很容易激发出自己的兴趣,调动情绪,触发灵感。比如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采撷真情的花朵,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变“单一”为“多样” ,变“静写”为“动写”,变“死写”为“活写”。这样考生就会感到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感情丰富起来了,那么文章也就变得感人了。可见,写作须要寻求一种最佳境界。‎ 高三语文附加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 30 -‎ 及魏代缀藻,则字有常检,追观汉作,翻成阻奥。故陈思称:“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岂直才悬,抑亦字隐。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时所共废虽易斯难趣舍之间不可不察。‎ ‎(刘勰《文心雕龙》)‎ ‎2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画线处断句(限5处)。‎ 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时所共废虽易斯难趣舍之间不可不察。‎ ‎23. “扬马之作”的“马”指的是谁?刘勰是哪个朝代的人。‎ ‎24. 请概括刘勰对作文用字所持的观点。‎ ‎【答案】22. 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时所共废/虽易斯难/趣舍之间/不可不察。 ‎ ‎23. “马”指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刘勰是南北朝时期南朝人 ‎ ‎24. 刘勰强调不用怪癖的字,要遵从简单平易的原则,用容易认识的字。‎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把握文意。②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该句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利用文言文断句标志,如虚词、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③要重视内容,断句完成后代入原文,看阅读是否通顺。‎ ‎“后世所同晓者”这是判断句,“虽难斯易”“虽易斯难”这两句之间,根据句意和句式对称原则断开。“趣舍之间”“不可不察”,根据句意和句式对称原则断开。‎ 译文:后世共同都能明白理解的字,即使是难字也成为容易了,为时代所共同废除的字,即使容易也成为难懂的一类。写作的文人在取舍文字的时候,不可不明白这个道理。‎ ‎【23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主要考识记积累,“扬马”,是杨雄和司马相如的并称。刘勰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人 ‎【24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定位原文相关语句,筛选出相关信息。如本题要求概括刘勰对作文用字所持的观点。从原文“岂直才悬,抑亦字隐”可知不应用怪癖的字。“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可知,要遵从简单平易的原则,用容易认识的字。‎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到曹魏时代的写作,文字的运用就有了一定的规格,用这种规格去阅读汉代作品,反而觉得汉代的作品深奥难懂了。因此陈思王曹植说:“扬雄和司马相如的著作,文意旨趣深远,读者没有老师的讲授不能辨析它的辞义,不是学识渊博的人便不能掌握它的内容。”难道只是因为读者和扬雄、司马相如的才智悬殊,也是由于他们用的文字太隐晦诡僻的缘故。从晋代以来所用的文字,都相率遵从简单平易的原则,当时都用容易认识的字,谁还去采用难字僻字呢?到现在用字只要有一个怪异,就使人对许多句子都感到震惊;三个人都不认识的字,那就要成为字妖啊!后世共同都能明白理解的字,即使是难字也成为容易了,为时代所共同废除的字,即使容易也成为难懂的一类。写作的文人在取舍文字的时候,不可不明白这个道理。‎ 二、名著阅读(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 《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C. 《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 D. 《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E.‎ - 30 -‎ ‎ 《老人与海》结尾,游客们围着大马林鱼骨架议论纷纷,却分不清这是鲨鱼还是大马林鱼,这一情节影射了当时的人们对同厄运搏斗的老人的不理解。‎ ‎【答案】A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名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试题一定要弄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从对名著名篇的理解进行入手,调动平时所读名著。‎ A项,徐庶之母大骂徐庶是不识曹操之伪,其行动也不是拥曹反刘。‎ C项,沈从文的代表《边城》共写了三次端午节,都与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然而经过了这三个端午节,这段朦胧的爱还没真正的掀开那层薄薄的纱。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没有幸福和快乐的结局。所以“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错误。‎ 故选AC。‎ ‎26.简答题。‎ ‎(1)阅读下面文字,说说王熙凤得知贾琏娶尤二姐后,是如何设计害死尤二姐的。‎ 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叫:“平儿来!”平儿连忙答应过来。凤姐道:“我想这件事竟该这么着才好。也不必等你二爷回来再商量了。”‎ ‎(2)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证明《家》中的觉慧是一个叛逆的典型。‎ ‎【答案】(1)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打闹;一面又墙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她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 ‎(2)例:①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②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③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解析】‎ - 30 -‎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名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试题一定要弄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从对名著名篇的理解进行入手,调动平时所读名著。‎ 第(1)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中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红楼梦》,并熟悉小说全部情节,考试时考生只需要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的开端结局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 第(2)题注意根据原文的情节论证,可从“反抗祖父”“向鸣凤示爱”“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入手分析,注意结合情节,分析如何体现叛逆性,如在“向鸣凤示爱”的情节后重点分析“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上举报因为其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形成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扁平化的舆论场,对权力运行可以进行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关注,促进官员谨慎用权,约束言行。一些例子似乎说明,网络反腐可谓“弹无虚发”。无论是“表叔”、“房叔”还是“天价烟”局长等腐败案件的查处,都遵循“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这样的路径发展。不过,值得反思的是,这种模式因其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使得反腐效果难言乐观。‎ 当然,网络举报的泛滥,也会使有关部门在查处腐败过程中,对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而面对公共利益,官员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界定。比如网帖所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网络举报是一把双刃剑。“误伤事件”提醒,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如脱缰之马的“网络监督”真假难辨,一旦践踏到普通公民的“隐私领地”或者危及集体权益,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不安,因此网络举报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争论网络反腐利弊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这样的诘问:如果正常的投诉渠道畅通有效,网络举报何以如此盛行?而反观网络反腐显而易见的短板,更提醒我们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多么地必要和紧迫。‎ ‎27. 从材料看,网络举报有哪些特点?‎ ‎28. 结合文本,说说网络举报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29. 网络举报对我们当前的反腐工作有哪些启示?‎ ‎【答案】27. ①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②容易形成舆论热点;③具有固定的发展路径;④具有偶发性甚至戏剧性弱点;⑤容易产生“误伤”事件。 ‎ - 30 -‎ ‎28. ①要真实理性;②要保障个人隐私;③要纳入法制化轨道。 ‎ ‎29. ①要畅通投诉渠道;②要保障举报人的人身安全;③要给公众充分的发言权;④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⑤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⑥要借助民间力量,扩大腐败信息源;⑦加大反腐的决心和力度。‎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此题是一道信息筛选题,难度不大,注意题干要求是“网络举报”特点,要分点作答,不要漏点,也不要重复,尽量运用文中的词语。重点语句应该是“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误伤事件’提醒,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此题也是一道信息筛选试题,注意题干要求是“网络举报”特点,要分点作答,不要漏点,也不要重复,尽量运用文中的词语。关键句是“这种模式因其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对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网络举报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认真审清题干,根据关键词锁定答题区间,结合材料内容作答。‎ 这是一道开放的试题,但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回答,不能太随意,本文介绍的就是网络举报的优点和应注意的事项,那启示就是发扬优点,避免不足。考生可结合网络举报的优点“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不足“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误伤事件”以及突出的问题“对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和措施“‘误伤事件’提醒,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网络举报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等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 ‎ - 30 -‎ - 30 -‎ - 3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