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1.西城区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3题。 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顾、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司马光的异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凡10余年。嵩阳书院乃成为儒学发展史的丰碑。 (3)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汉代“精舍”、“讲堂”,到唐代书院、五代学馆,以至宋代书院,发展为严密的教育模式。其中的起落随着朝代的更选、倍仰的变幻,沉浮于历史潮流。汉唐以来儒学衰败,五代时期佛、道极盛。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 (4)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三面环山,两边山峡溪水汩汩而来,在书院门前的书院河汇合东流汇入颍河,远涉入淮。桥边绿树如临水的美人,染得一湾水绿。绿水环绕,锁住一院秋色。 (5)书院匾额为苏东坡书,字体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与书院气氛浑然一体。 (6)书院择势颇高,望去如一片台阁,笼入深碧的树色,清幽,深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书院初为宗教之所。但今日见到的院中之筑,却少佛寺道观的气味,平屋素室,浮漾着静穆之气。 (7)午后来书院亦颇相宜,书院的意韵都藏在斜阳中。 (8)静气挹住了轻尘,也挹住了喧嚣,令人屏息。书院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目光穿过千年积淀从灵魂深处射出,直抵我的灵魂。讲堂昏暗,先贤无语,只听苍老的石碑,模糊的文字,褪色的匾额和尘封的桌椅,喑哑诉说遥远的故事。静静地立着,缓缓闭上眼睛,气息渐渐平和,万物不复存在。 (9)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但藏书楼还在,典章要旨、经史义理皆有可观。教化的气息在院中飘散。随风上溯千年,开理学之宗的程颢正站在路口,低语苍然,与学生道别,背负理学传承的重任,学生们渐行渐远。又有虔心求取圣王之学的杨时远道请益,“静敬”以候“偶瞑”的大师,“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昨日的程门岁月终成严厉的训诫。 (10)嵩阳书院无可替代地完成了使命,理学使儒家经典的伦理化达到了新的高度,积儒、道、佛三教精华于一身,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却也成为一种思想和制度的桎梏。使人既惊诧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与智慧,又不免感叹千年行走的路途有那样多的无奈和悲哀。 (11)一种祭祀凭吊的心绪,融入悠远宁静的空气。从宋朝至今,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书院以安详而坚韧的姿态,典雅而淡然的步子走过岁月。院中汉武帝命名的将军柏至今“郁然如山”,“大唐嵩阳观纪盛德感应之颂碑”,连后来的乾隆都认为:“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碑文出自权臣之笔,书法却姿态横生。 (12)倾听旷野的风啸,凝望天空的云飘,可以沉思可以怀想可以轻叹。忽有“高山流水”的琴音传来,参天古柏下,素手古装的豆蔻少女,正端坐抚琴。曼妙出尘的曲调弥漫着万岁峰的花香,如淡烟袅然。 (13)似乎置身于宋明的山径了。一院青枝,如长衫飘逸;清越的鸟鸣,像是苦读书生的吟唱。枕泉石,醉烟霞,朝夕面对飞泉蔓草、鸟影苔痕,守正的儒风同隐逸的道气浑然融为一体。 (14)汉武帝封将军柏,不会想到一千年后这里书香缭绕;司马光埋首案头,未必料到《资治通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程颢谆谆教诲,应不知座下有多少历史的书写者。见证这一切的,只有书院自身。 (15)时隔千年,程颢、程颐头上明月,范仲淹、司马光眼前草色犹在,程门前的青石板,雪却化去无踪影。山风猎猎,千年沧桑扑面。一个鼎盛的王朝消失在风中。时空轻盈嬗递,学问身后孤寂。书院弥散着怅惘。访客落寞,与左近少林的摩肩接踵适成对照。唯“高山仰止”的匾额格外端肃。在所有物质的时世,多少人皓首穷经,满腹经纶,却只能两手空空。书中的黄金屋,不过是黄粱一梦;书中的颜如玉,早已纷然离去。即便在少室山下,一个耿介的书生也再回不到遥远的初始。 (16)斜阳清风中飘落香雪似的闲花。任几片秋叶落在肩头,带走千年墨香的回忆,带走千年书院的气韵和千年古柏的灵动苍劲。 (17)嵩阳书院,吸引我们的应该不只是瞻仰者的目光,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遗落和古朴的珍贵,一道探寻与思考的题目,一个议论与感叹的话题吧。 (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接:碰。踵:脚后跟。 B.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C.皓首穷经:到年老头白之时在学问上仍没有什么成就。 穷:贫乏。 D.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经纶:原义是整理丝缕。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书院气氛与苏东坡的书法一样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 B.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读书的地方,应具有清幽、深邃和静穆之气。 C.“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说明现在已失去文化传承的作用。 D.理学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也阻碍了思想和制度的发展 2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嵩阳书院坐落在河南嵩山山麓的北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B.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C.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D.朱熹继承“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创立了南宋理学。 2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 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嵩阳书院的创办宗旨。 ②第(9)段画线语句中“训诫”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22.本文题目为“千年书香落闲花”,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3.在当今时代,书院已不具备原有的传道授业的功能,但仍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审美价值。生活中像“书院”这样的历史遗存还有很多。请任举一例,说说其原有功能和现今作用,并从文化和审美价值角度,简要分析其具有现今作用的原因。(5分) 18.(3分)【答案】C 19.(3分)【答案】C 20.(3分)【答案】A 21.(4分)【答案示例】①捍卫和复兴儒学;培养优秀人才。②传承理学;尊师重道。 【评分标准】每点2分,合计4分。 22. (6分)【答案要点】 寓意:文章营造了书院的一种钟灵毓秀的优美的环境氛围并具有丰富的寓意, 与“千年书香落闲花”意境相吻合;文章绝大部分笔墨都扣住了嵩阳书院的“千年书香”,写出了嵩阳书院千年的文化积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落闲花”既写出了书院在当下仍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又可以看出作者看到了书院的落寞的一种伤感。也正如文中所讲书院虽然现在“沉默”“寂然”,但仍时时“穿过千年积淀”给人以灵魂深处的震撼。 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 【评分标准】寓意4分,每点1分;效果2分,每点1分。 23.(5分)【答案示例】圆明园,本为清代皇家园林,是供皇家休闲度假的地方,偶也供皇帝理政之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收藏奇珍异宝无数,集中外建筑精粹于一身,也是一座奇花异木之园,可以说是古代中外文化的精华,在当时,被誉为“万园之王”,圆明园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英法联军的劫掠之后,被一把大火毁于一旦,现在的圆明园废墟,无时无刻不在告诫国人,国家羸弱就会被欺凌,时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评分标准】列出已不具备原有功能的文化遗存1分,说出其历史功能1分, 从文化和审美角度分析其具有当今作用的原因3分。 2.东城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解读凉州 ①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时值阳春四月,我离开故城济南时已是春色酽酽、绿意沸腾了,而这里却是一派边塞景象:左边是霸气粗豪的祁连山,白雪冠顶,渗透出一缕缕凛凛寒气;右边是雄浑苍莽的龙首山,呈现出 一抹冷漠的灰黄。看不见山泉流水,听不见莺歌燕语,稀稀落落的村庄里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传递出一缕生命的气息。天地间一片旷达的静寂,一片枯涩的静寂。 ②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 ③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④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⑤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⑥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那时,凉州的知名度极高,仅次于都城长安。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温子升描述当时凉州的繁华景象:“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 ⑦我知道,凡是文化名城,街巷里总是要飘曳着文化人的衣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李益……多少诗人钟情凉州,用生命和卓越才华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流韵千古的凉州词,让凉州这座边塞小城在唐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 ⑧在凉州活动时间最长的是高适和岑参。高适二十岁时在长安求仕不遇,经人举荐混了个县尉,是官吏中最低的一级。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他毅然辞职,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驻守凉州。凉州虽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烟柳画舫,但这里边风浩浩,大漠茫茫,山岭峻拔,戈壁旷大,他在这里度过一段充满审美体验的浪漫人生。无独有偶,岑参也是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不遇,“诗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 满腹诗书,经天纬地,在京都却不能施展,只好另辟蹊径,投笔从戎,仗剑出塞。“风萧萧兮夜漫漫,琵琶一曲肠堪断”,“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写出了凉州的繁华,胡人云集,琵琶声喧。书剑飘零的诗人,在前线与老友相会,热酒冷梦,吟诵如潮。这不是江南才子的浅斟低吟,而是军旅诗人的狂饮浪醉。也只有边塞重邑凉州,那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象,大氛围,才能酿就这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 ⑨我在武威的街巷里寻寻觅觅。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1】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2】……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漫步街头,触目所及,更多的是高楼、绿树、宽街、阔路,一爿爿商店、酒肆、咖啡馆、网吧、舞厅,人影飘动,熙熙攘攘。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羌笛;舞厅里传来舞曲强烈刺人的节奏,却不见凉州乐伎婀娜优雅的舞姿,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更没有“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的场景。一切远去了。 ⑩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 ⑾我走向郊野。高邈深邃的夜空,满天晶莹闪烁的星斗,裹着寂寞裹着孤独的祁连山,依然呈现出狂飙卷澜般的雄姿,庄严、沉郁,每一座山峰都高贵地矗立着,平静而肃穆,从容而大度。望着远处隐隐的长城、烽燧、垛堞,还有身后的边城,我肃然起敬。感谢武威,感谢古凉州,我应该脱帽叩首。是凉州这个伟大的支撑点,支撑着汉唐历史的一页苍穹,支撑起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的时代。凉州,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谁能像你一样既有镞矢如雨、战马长啸的战争画卷,又有汹涌的诗情、滂沛的乐章以及那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浪漫主义情怀呢!(取材于郭保林同名散文) 注释:【1】鸠摩罗什:东晋时期后秦高僧,生于西域龟兹国,曾在凉州生活17年,弘扬佛法。【2】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原置凉州大云寺。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葱茏:文中指蓬勃繁盛。“茏”也可写作“笼”。 B. 经天纬地:谋划天下事,形容人志向很高。 C. 狂飙:指急骤的暴风。“飙”读作“biāo”。 D.浪漫主义:指用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去创作。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唐时同西北民族的征战,护卫了国家西北边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凉州文化的发展。 B.鼎盛时期的凉州知名度极高,既是有“桥头堡”作用的边塞重镇,又是瑰丽的诗词歌舞之城。 C.诗人们钟爱凉州,因为这里景致雄浑阔大,激发他们吟咏出大境界、大悲壮,一吐胸中块垒。 D.时代的变迁已经改变了凉州的面貌,作者认为武威已经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 20.请结合第①段加点的词语,赏析文章开头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21.第⑨段中,作者说武威的街巷里有“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又说“一切远去了”,你认为这样说矛盾吗?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6分) 22.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凉州文化”的内涵并做简要解说。(6分) 18.(3分)C 19.(3分)D 20.(5分)“一缕缕”突出寒气袭人,“一抹”写出龙首山的雄浑辽远,“一两声”“一缕”写出人烟稀少,描绘了边塞肃穆苍凉之景,(1分)与济南的绿意沸腾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营造了雄浑苍凉的氛围(1分),为下文写凉州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抒发思古之幽情作了铺垫(2分)。 21.(6分) 不矛盾(1分)。文中写到武威的街巷里保留了“古塔”“城门”“钟楼”等历史遗迹(1分),但是古凉州苍凉雄浑的意境、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却早已远去(2分)。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表达了对古凉州文化即将沉寂的惋惜和忧思(2分)。 22.(6分)答案要点: 凉州文化内涵:①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 ②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 ③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3分)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说,如: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唐代多次战役,打通、开拓丝绸之路;与西域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融,至今保留多种文化共存的遗迹;凉州词是诗人们用生命和心血创作的诗篇,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分) 3.海淀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瓦浪如海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顸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②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③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甲】(占有/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④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 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⑤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⑥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⑦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⑧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乙】(溅落/掉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⑨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丙】(炫耀/显摆)的战利品。 ⑩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⑥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⑩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7.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占据掉落炫耀 B.占有溅落炫耀 C.占据溅落显摆 D.占有掉落显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开篇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灰色瓦浪的力量。 B.作者重返老院,面对四合院和人们生活的种种变化触景伤怀,悲痛凄凉之情油然而生。 C.文中鱼鳞瓦上的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而持久,其枯黄稀疏的姿态表现出四合院的沧桑。 D.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形象,细腻的文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19.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6分) 20.一本文以质朴的语言讲述平常而隽永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赏析这一艺术特色。(6分) 21.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被重新改造” 的命运,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6分) 17.(2分)C 18.(3分)B 19.(6分)评分要点: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分);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分)。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分)。作者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1分),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1分)。 20.(6分)评分要点:语言特色1分,举例典型1分,赏析4分(赏析合理2分;情感韵味2分)。 21.(6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1分,举例恰当1分,分析合理3分,语言表达1分。 4.朝阳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八千粟 ①我对世界的真正认知,是从抓起一把敖汉的小米开始的。 ②秋季的阳光如梦般照耀在我摊开的手掌上,掌中的小米颜色澄黄,米粒极小,却颗颗饱满。《说文解字》中说:“米,粟实也。像禾实之形。”《诗经·小雅》说:“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在文字中探寻,在《诗经》中追索,粟米在大地上的旅程,一走就是8O00年。 ③我是在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里看到的8000年前的粟米,这就是“八千粟”,一个经过8000年岁月洗礼的生命个体。经专家鉴定,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八千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谷物的唯一实证,比中欧地区发现的粟米早2000多年。这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印证了全球范围内粟起源于中国北部。 ④我站在大地上仰望苍穹,天空浩瀚无际,日月交互辉映。我站在山巅上俯瞰大地,大地广阔无边,田畴河流阡陌纵横。原来,辉煌的中华文明不仅仅建立在两河之上,更是建立 在种植着粟米的千里沃野之上。我忽然感到一种阔大无边的孤独席卷而来。80O0年,对我来说太过久远,久远到我的视野无法触及,眼前只剩下一天、一地、一沃野,沃野上只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粟米……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最初在中原大地上闪烁时,敖汉,这片北方苍茫的大地上,业已闪现出人类文明的身影。苍穹何其浩瀚,天地何其大也!即使在古代文明层层堆积的中原,又有多少生灵在与自然的搏击中早已灰飞烟灭,无迹可觅。敖汉的粟米,却以弱小的生命形态,傲然地在天地之间屹立了8000年。 ⑤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时,我猛然想到了一个词:历史长河。在敖汉这片土地上,分布着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等七种考古学文化,其中有四种为首次发现并以敖汉旗的地名命名。历史的长河,从古至今在这片土地上缓缓地流淌着,从未干涸。而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古迹众多之地,往往都变成大漠孤烟、残石枯树,昔日的辉煌早已化为烟尘散尽。因此,对于有着近万年史前文明的敖汉,我不曾有任何期待。然而,当我的脚步踏上敖汉大地,眼前却是一派勃勃生机。每一处我要寻访的古迹周边,都是由谷子、玉米交织而成的茫茫青纱帐,致使载我的越野车迷失在一人多高的庄稼地里,如一头失去了方向的野牛,东一头西一头乱闯乱撞。“是这条路啊!我常开车带人来看的。”开车的小伙子不停地转动着手中的方向盘,越野车在茂密的庄稼地里如船划行着。我打开车窗伸出手去,让沉甸甸的谷穗掠过掌心。我不由得深深感叹,这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啊!8000年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在这里播种谷物了,8000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的谷物还是如浪翻涌,一阵阵秋风把谷米的芬芳,散播到广阔无际的田野上。原野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是古老村庄的生命延续,而能使得村庄生命延续了8000年的,应该就是这体量极其微小的粟米了。 ⑥在这个追求快速致富的时代,我们似乎早已忘记了如何守住我们的土地,忘记了如何守住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我们所到之处,豪华的建筑占据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如潮的车流淹没了缓缓流淌的河流。敖汉却是现代与古老并存的城镇。豪华汽车穿行在田野中的柏油公路上,从毛驴车边疾驶而过,毛驴却不惊不躁,悠然自得地拉着平板车,用它的四蹄敲打着铺满树荫的路面。从石头到青铜到牛拉马耕,再到现代化机械,农人的耕作模式随着历史的推进在演变,敖汉的农耕却似乎遗世独立,仍旧把毛驴当作主要的农耕用具,沿用着古老的驴拉犁、手播撒种的原始耕作模式,沿用着古老的谷物保存模式。因此,敖汉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 ⑦中华,以农立国。《管子·轻重乙》说:“故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粟,亦称稷,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特性,被称为百谷之长,古代掌管农业之神也就被尊称为稷神。古人祭祀,稷神与社神是不能分割的,“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⑧我恍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古老的村镇祠堂里,神像前供奉着的并非是寺庙里的香烛,而是由斗笠盛着的五谷;为什么在一些传统节日里,庄户们总要在门前挂上拴着红布条的谷穗。无论是宗庙祭祀还是民间风俗中的祭祀,都是中华文明的载体,都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祈愿。原始的民间文化,抒写的是漫长的农耕记忆。从春到冬,一年四季,阳光普照大地,粟米才得以丰收,人类才得以代代繁衍。 ⑨即将离开一望无际的田野时,我想折几枝谷穗带回城去,我想告诉我的孩子粟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可是,采摘谷穗时,我才发现不得不哈下腰去,因为成熟的谷穗垂得极低极低。当我蹲下去与低垂着头的谷穗形成等高时,我猛地意识到,作为国家象征的粟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谦逊、忍耐、包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气质,中华这个古老的民族气脉才能历久不衰。 ⑩粟米以弱小的姿态与天地同辉,它的伟大不言而喻。 (取材于孙桂芳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傲然地在天地之间屹立了8000年屹立:形容顽强的生存姿态。 B.从未干涸干涸:比喻文明中断或消失。 C.往往都变成大漠孤烟、残石枯树 大漠孤烟:突显壮阔雄奇的景象。 D.敖汉的农耕却似乎遗世独立遗世独立:不与时代同步,独自存在。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立足于考古实证,从八千粟引发了种种感怀,见微知著,充满哲思。 B.文章多次引用古籍的记载,佐证了粟米的历史悠久,体现了粟的重要性。 C.望着沃野上的粟米,作者觉得北方大地上的文明被忽视,顿生孤独之感。 D.村镇祠堂供奉五谷、在传统节日里悬挂谷穗,都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 20.文章第⑤段写了作者迷路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6分) 21.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 豪华汽车穿行在田野中的柏油公路上,从毛驴车边疾驶而过,毛驴却不惊不躁,悠然自得地拉着平板车,用它的四蹄敲打着铺满树荫的路面。 22.作者为什么说粟米的伟大不言而喻?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6分) 18.(2分)C 19.(3分)C(“作者觉得北方大地上的文明被忽视”有误) 20.(6分)作者迷路是因为要寻访的古迹周边到处都是茂盛的庄稼,表明了有万年史前文明的敖汉至今仍有发达的农业,这与印象中古迹众多之地往往辉煌不再形成对比,引发了作者的感叹:农业种植历经8000年不衰,使得生命与文明延续至今。 【评分标准】迷路原因2分,对比手法分析2分,情感主旨2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毛驴缓慢、自在行走的样子,与疾驰而过的豪华汽车形成对比,二者巨大的反差却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呈现出敖汉是现代与古老并存的城镇,肯定了敖汉在快速致富的年代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坚守。 【评分标准】比拟手法分析2分,对比手法分析2分,含义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2.(6分)【答案要点】①生命力顽强;孕育了中华文明。 ②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延续文明。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谦逊、忍耐、包容的精神;是国家的象征。 【评分参考】每层2分。意思对即可。 5.丰台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人在山水间 一 ①我的第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山行,是在下乡的路上。那时刚刚从高中生变身为下乡知青,下乡的地点是二十公里开外的村子。因为交通落后,只能步行前往,在距离那个村子的几公里处,必须翻越一座有近千个石阶的高山,站在山脚举目仰望,逐级上扬的石阶就仿佛是一架通往太空深处的天梯。历经了几个小时的跋涉,拾级而上的每一步都异乎寻常的艰难,感觉整个生命几乎达到崩溃的极限。而很多年后,当我在批阅一个学生的散文习作,看到文中细述他上初中后便每周都要两度翻越三座壁立千仞、陡峭险峻的高山才能抵达那所乡镇中学时,才顿觉惭怍---我的那次所谓的艰难山行,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②我灵魂意义上的第一次山行,则源于那次偶然的听山经历。那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淅沥的春雨刚刚停歇,平时叽叽喳喳的鸟儿仿佛被雨水严重洇湿得噤声了,整个山间脱透出一片安详和宁静。那时正值青春,思想的目光总是朝着无尽的远方眺望,一次的听山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群哑然的孤独者,不过是一种寂静生命的缩写。 ③大学毕业后,我所分配的工作单位在远郊并建于山上,被崇山峻岭围绕。经年累月地在山中来来回回、上上下下,久而久之便滋生出听山的嗜好。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一个中秋深夜的听山。当深重的夜幕降临,鸟儿纷纷归巢,人们徐徐入梦,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一片宁谧。如果不是远方的城市上空被一束束强力的灯光映照着,人的感觉就像是被置入一种黑暗的时光隧道。在越来越浓厚的秋凉的包裹下,人的整个身体在缓缓地收缩,但大脑深处似乎有一股力量在如潮般地涌动,至于这股力量能够喷发出什么,其实自己并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却是了然于心的:虽然夜色笼盖的天空没有溶溶月华的照耀,人的内心却有了一种宽阔的澄澈;尽管远方被黑幕阻挡得模糊不清,人的灵魂却有了一种透明的洞见。于是,一座座已然熟知的和非常陌生的、躬身力行的和尚未涉足的、声名远播的和湮没无闻的、生命高扬的和灵魂低调的山纷至沓来,令人顿觉抵达了世界上所有的山,也悟出了山的特有的内涵和品格:沉默不过是外表,内在的丰盈和激情才是本性。从沉沉的深夜中抽身出来,整个身心仿佛已被彻底地洗濯了一遍。 二 ④第一次领略到迥异于一般江河并富于多元形态的水美和水的魂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被人们盛赞为人间瑶池的黄龙寺和童话世界的九寨沟。登上黄龙之巅,散发出冷意的展阔坦然的五彩池便夺眶而入,突兀的刺激不仅使人的眼睛一阵错愕,内心更是迸射出一声惊呼:简直就是水美的绝唱,是最为璀璨的水的精魂。九寨沟里的五彩池,显得没有那么冷艳,更多了些许柔美和梦幻的韵致。高原的阳光穿过浓密的树丛一束束地投射在由碧蓝、天蓝、橄榄绿、橙红合成的池中,光影、水影、色影、树影融为一体,盈盈地闪烁出极为梦幻的水的美感,令人仿佛置身于水的仙境一般。 ⑤作为水的色彩美的一种经典存在,无论是黄龙寺的还是九寨沟的五彩池,无疑都是最吸引游人聚集和生发惊叹与赞美的所在。除此而外,就是这两个自然风景区所呈现出的那种由海子、瀑布、溪流、水滩共构的多样态的水美特质和水魂内涵,或是张扬出宽阔与深邃,或是挥洒出豪迈与激情,或者是流溢着宁静与温婉,或者是蕴含着庄重与冷傲。然而,有一种水美或者水的灵魂,却在我们的有意无意之中被忽略或漠视。在原始森林下面的不远处,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水潭,一群身体几近透明的鱼在里面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我将手伸入水中,试图同这些小生灵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彻骨的寒冷便迅疾地浸透了整条胳膊。一个当地人说:只需再有几分钟,你的这只手就可能报废了。内心顿生几分莫名的恐惧,看来人是必须有所惧怕的,有惧怕的人才会生长出敬畏之心。注视着小水潭,脑海里禁不住闪出这样的生命憬悟:极寒是另一种水美的高度,也是其灵魂抵达的深度。 三 ⑥饮水而生是人类的第一选择,人类自其诞生以来就无法抗拒水的巨大诱惑,所以人类只能臣服于水的定律。正是因为有了水的这个无时无刻不在的重要角色,以及有了同水的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本质关联,人类才具有了存活的可能及其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才最终一步步地实现了人丁的愈发兴旺、族群的更加壮大,以及对于人类生命历史进程的文明缔造。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又一重大选择,大凡具有丰沛水资源的地方,常常是人类社会早期文明开始的所在,许许多多的古代城郭和古代村落,莫不是因为有了水的缘故才固定下来,并在漫长历史岁月的反复洗礼后成为现代意义的都市文明和乡村文明。 ⑦作为与水同在也与水同行的山,是人类社会的另一种重要依附。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初的人类大多是山民,他们不仅选择山上的洞穴居身,而且以山里的林木果实为食。或许是为了彻底摆脱猛兽们的袭扰和威胁,也或许是因为山上有限的食物不足以供养生命的存在,不知从何时何地开始,人类主动选择了对于山的群体性撤离。人类的身体虽然离开了山,但他们的内心仍然常常牵挂着山,并怀揣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重回山中,或者是探访那些隐藏在深山的自然秘境,或者是展开一段寻找内心宁静的旅程。 ⑧步山水而幽远,枕山水以抵达,我缱绻这种幸福。 (取材于冯源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想的目光总是朝着无尽的远方眺望 眺望:探寻,追求。 B.整个身心仿佛已被彻底地洗濯了一遍 洗濯:净化,滋润。 C.突兀的刺激不仅使人的眼睛一阵错愕 突兀:突然,出乎意外。 D.脑海里禁不住闪出这样的生命憬悟 憬悟:憧憬,向往。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的“逐级上扬的石阶就仿佛是一架通往太空深处的天梯”,形象地突出作者面对高山的畏难心理。 B.文章第②段的“灵魂意义”,在这里指对自然世界中的一座座高山生发出的作者独有的审美理解和精神领悟。 C.文章第④段中的“错愕”“惊呼”等反应,源于黄龙之巅的五彩池彻底颠覆了作者对于水的柔美的惯性认知。 D.文章第⑥段中的“饮水而生”“逐水而居”表明,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与水的亲近史。 20.作者行走在山水间,对山水的认知及感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本文第一、二部分简要概括。(6分) 21.本文结尾写道:步山水而幽远,枕山水以抵达,我缱绻这种幸福。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2.本文分为三部分,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这三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6分) 18.(3分)D【醒悟】 19.(3分)C【“柔美”错,应是“色彩”】 20.(6分)答案示例: 山:①生活路途上的山行,有时感觉最艰难,其实艰难是相对的,自己所亲历的和体验到的未必就是最艰难的。②先是以为山只是哑然、寂静, 后感悟到沉默外表下有着内在的丰盈和激情;山的这种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的身心。 水:先是认识到,水美和水的魂灵在于多元形态(多样态),如色彩、柔美和梦幻的韵致以及宽阔与深邃、豪迈与激情、宁静与温婉、庄重与冷傲等,这最吸引游人聚集和生发惊叹与赞美;后醒悟到被忽略或漠视的单一的“极寒”是另一种水美的高度,这种美往往深深地影响人的灵魂。 【评分标准:6分,山、水各占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4分)答案示例: 行走在山水间,“我”会开阔视野,引发对山水深远的思考,获得深远的认知;沉浸在山水间,“我”的灵魂会与山的内涵、品质,水的美丽、精魂融为一体。“我”与山水难舍难分,“我”沉迷于这种幸福中。 【评分标准:4分,每答出一点得1分】 22.(6分)答案示例: 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并列关系。第一部分写山行,第二部分写对水的探寻。②第三部分是对第一、二部分的拓展与深化。第一、二部分写我“在山水间”,第三部分写人类“在山水间”。由个体到整个人类,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③第一、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相互呼应,是有机的整体。第三部分说人类早期“在山水间”是为基本的生存,是物质层面的依附;现在“在山水间”是内心、精神的需要,而第一、二部分正是这种重返山水、寻找内心宁静的具体展示。 【评分标准:6分。每条2分;意思符合即可】 6.顺义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2-26题。 绣朵花儿当补丁 ①“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打补丁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对于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 ②戎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成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 ③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给我展示这特殊的嫁妆,母亲说,现在虽然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还是需要一个针线笸箩,扣子掉了需要钉,裤脚儿开了需要缝,以后的日子里,你用得着这个。 ④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在那个一切都要动手做的年代,针线笸箩就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针线活儿是女人们的舞台和生活主色调。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一个针线笸箩似乎只是顺应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 ⑤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笸箩,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 ⑥此后的日子里,我就端着针线笸箩开始一个家庭妇女缝缝补补的生活。我结婚时的床单是喜庆的凤凰牡丹图,洗出破洞后我也不愿意丢弃这意义特殊的物品,于是寻找花色和质地相近的布片,用细密的针脚给它疲惫的腰身加上武装带。带补丁的床单,就像我们的婚烟一样,不可能持续新婚那样的新鲜甜蜜,难免在柴米油盐和烟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绊绊;有一个个隐约的窟窿。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 ⑦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母亲也已离世十余年,但是她送我的针线笸箩一直陪伴着我,我越来越珍惜它。因为有它,我的生活平淡中有滋味,坎坷中有真诚,困窘里有鲜花,暗夜里有月光,算不上顺风顺水,也过得活色生香,这是针线笸箩的功劳,这是缝补的功劳。 ⑧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那一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备胎,有些东西,丢了是找不回来的,你必须另外挑选哪怕逊色一点的及时补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弥补了残缺。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缝补,自然不是原装,不会完全符合原初的梦想,但缝补就是不放弃,就是让抛锚的车继续旅程。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就需要这种缝縫补补的精神。 ⑨那项针是一个小的圆环铁,银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一样好看,乡下的妇人和老婆婆,经常手藏着顶针,那是实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顶针的表面有许多小小的凹孔,来迎接针的尾部,一根细小水滑的银针,需要扎厚厚的衣蒙和布壳子。那些坚硬的生活块垒,一根滑溜溜的细针难以顺利穿透,顶针恰恰给它一种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针锥有粗大的针尖,还有倒钩,手握的部分是一块沉甸甸的铁柄,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一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从容通过。 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内有一包粉末和一根来回拉伸的线,缝被子、棉衣的时候,需要针线长途跋涉,一根粉线引导着针线走得不偏不倚,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 ⑾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載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过得从容而不乏辉煌。她就是用一种缝补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难、繁琐、裂痕,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冗杂,都被母亲果断地剪下丢弃,用一块新的心气儿去打补丁,将生活的粗粝和残损给遮盖过去。所以母亲的人生虽然坎坷多难,但也有锦上添花、风生水起之时。作为一个女人,学会给生活打补丁是多么重要,有一个用来缝缝补补裁裁剪剪的针线笸箩是多么重要! (11)粉布袋、剪刀、项针、五彩的线,绣朵花儿当补丁,这就是母亲的人生。她在缝补的同时,总不忘记,破洞也可以开出花朵。 (取材于张金凤同题散文) 22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 女红:妇女作的针线活。红,同“工”。 B.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 粗糙:表面粗劣,不光滑。 C.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 不辞而别:无意中丢失。 D.安抚你的困窘 困窘:尴尬、为难的处境。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把针线笸箩“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反映出母亲对“我”的疼爱和嘱托。 B.写母亲精心糊制精美的针线笸箩,主要是为突出她具有心灵手巧的生活技能。 C.“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反映出作者对针线笸箩的特殊珍视。 D.文章结尾,是对全文的内容的总结,并呼应开头的“补丁”,起到点题的作用。 24.第⑨段写顶针和针锥,与“针线笸箩”有什么关系?作者从中悟出了哪些生活道理?(5分) 25.本文题目“绣朵花儿当补丁”有很深的意蕴。综观全文,你认为其中的寓意是什么?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6.有人认为,残缺的生活,就该勇敢地抛弃,而不应修补。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阅读,联系生活,写出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6分) 22.(3分)B(指技术拙劣) 23.(3分)B(主要目的是写母亲在其中寄托了对女儿生活的嘱托) 24.(5分)参考答案:顶针和针锥都是针线笸箩里装载的(1分)。顶针用以帮助人顶住生活难以通过的艰难的关口,达到目的(2分):针锥是坚硬的精神支撑,用来打头阵,穿越巨大障碍(2分)。 25.(6分)参考答案:“破洞”意味着生活都不免残缺(2分),“绣朵花儿”是说人只有抱着美好的愿望、用真心来精心修补(2分),生活才能越加美好。以此为题,形象、生动而又充满乐观色彩,令人回味无穷。(2分) 26.有(6分)答案示例 ①生活本就没有完美的,都避免不了磨难,也避免不了残缺,这时,就应该像本文中的母亲那样,做好准备,勇敢地直面苦难和残缺,用真心、真情缝补,这样才能度过艰难困苦,甚至残缺处也会开放出绚烂的花朵。 ②生活确实不可避免残缺,可是谁都不愿意残缺,也不该安于残缺。那么,勇敢地抛弃,开始新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残缺到不可修补,那就应该勇敢地追求诗和远方,让人生开出完美、绚烂的花朵。 7.房山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读平常书出非常文章 ①姚鼐是清朝桐城派三祖之一,“鼐工为古文,方康熙年间,同邑方苞名重一时,刘大櫆继之”,桐城派三驾马车,以谁为首,文无第一,不太好说的,有论是:“论者以望溪(方苞)之文质,恒以理圣,海峰(刘大櫆)以才胜,学或不及姬传(姚鼐),则文与理兼至。”方苞不曾包首,刘大櫆不曾为魁,姚鼐倒算桐城之鼎鼐,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 ②文学概论云,文章多生活来。这个指定是不错的,富贵生活出文章,贫穷生活更出文章,只是贫穷生活出的文章未必贫未必穷,富贵生活出的文章未必富未必贵,或者贫穷生活出的文章比富贵生活出的文章更贵。姚鼐祖上曾经阔过,高祖姚文然,康熙时任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罗田知县,均贤良清廉,辞世享名宦祠祀,不过到了姚鼐他爹,沦落为布衣。富贵出文章,贫穷出文章,由贫穷转富贵难出大文章,难出好文章,由富贵转贫穷出大文章,出好文章。 ③生活出文章,读书也出文章,没生活出不了好文章,不读书怕也出不了好文章。姚鼐文章是从生活出的,更是从读书里出的。“先生幼时家贫,体弱多病而嗜学,澹荣利,有超然之志”,饭不饱肚,而书饱腹,“衣食或不给,意淡如也”,天生一副文弱书生模样,“先生貌清而癯,如不胜衣,而神采秀越,风仪闲远,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自少及耄,未尝废学。”这才是读书的好种子,风仪闲远,跟人讨论,从不张牙舞爪,“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必亲”——学术与之异趣,见之必骂,读书人之杂种相;学术与之异趣者,见之必亲,读书人之标准像。 ④文章多从书中来,从甚书中来?姚公作文一生,行将老至,文章与道俱老,“乞终养故里”。不有积学,安有真传?仿佛武林高手,杏林老医,待到其道与人俱老,方可传得卓见。姚公老归故里,“翁覃溪学士来乞言”,老道只道家常,姚公便将毕生读书心得凝为要诀,箴言与教:“时贤皆欲读人间未见书,某则愿读人之所常见书耳。” ⑤文章多从常书来。奇书当然可读,不经见之书,里面或别有洞天,收藏异珍,然则一味去寻奇门遁甲,非秘籍奥卷而不读,也是走偏了。源律师①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②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吃饭睡觉,是佛家之道,睡觉吃饭,是作家之道——用口头语言表达眼前风景,读平常书写出千古文章,也是作家的家常。 ⑥鲁迅曾给人开列必读书单,计有《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世说新语》《唐摭言》《论衡》《今世说》等;梁启超给人开列书单,计有《诗经》《楚辞》《说文解字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四书》《易经》《书经》《诗经》,还有胡适等诸公,也给人开列过人生必读书,大家叫人读书,没打诳语,偶或有一本两本“人间未见书”,多半正是在传姚公心法,“某则愿读人之所常见书”。 ⑦读人间之所常见书,自是缘于其书易得,无须费心巴力,花大价钱,倾毕生精力,或可觅得一部“六十四卦”,多成书蠹,难成书家;更是缘于人间常见书,道的是人间家常,人生梦想,《金瓶梅》写的是市井人,用的是市井语;《红楼梦》虽写富贵人家,其人情事理却是人人固有的人性与人生;《三国》与《水浒》,便是存在过的历史与正在发生的现实;《西游记》有点怪力乱神,也多见儿时在瓜棚底下,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其神话者,也是人、物、神三合一,给人喝的也是三合汤。 ⑧平常书其实是富矿,前人发掘了,貌似发掘尽了,其实不然。这个不是深山开煤矿,将煤挖出了,就资源尽矣,后人再也挖不出煤。书,不是煤,书之资源,有其无穷尽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智貌似已见尽,忽然时代前进了,时代有新见识了,再以新见识去发掘经典寻常书,你便独可见,寻常之书有非常。 ⑨“儒者生程朱之后,得程朱而明孔孟之旨,程朱犹吾父师也。然程朱或有失,吾岂必屈从之哉,程朱亦岂不欲后人为论而正之哉?”儒学研究,到了程颐与朱熹,有谓其理发掘尽了。尽了吗?永无尽头,程朱悟儒,也是有错误的,其之错谬,你不必屈从,程朱也不霸道,不准你正之;程朱掘儒学,单只有错?也定有没发掘的,正是阁下显身手之时;读《红楼梦》,他读人物,你读风物,他读出典型来,你读出典章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的文章或读出来高峰,你换只眼,也可以做出文章来争锋。经典寻常书,或只有一本,而其中之“微”与其中之“蕴”,可有十百本,千万本,此平常书之无尽藏也,而敢思善思者得之。 ⑩姚鼐文章厉害,江苏嘉定(今上海市)王鸣盛便不服,他曾对戴震说:“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彼好多能,见人一长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畏也。”姚鼐也是有失的,吾岂必屈从之哉。读书之乐趣便在于此,寻常书经典书,以各自眼力与眼光,也可以读出自家精彩来。 (刘诚龙 2019年01月05日《人民日报》) 注:①源律师:事迹不详。律师是专门从事三藏律部讲授的僧人。②师:指大珠慧海,建州(今福建建瓯县)人,俗姓朱,后人多称慧海为大珠和尚。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邑方苞名重一时名重:zhònɡ B.与人言终日不忤不忤:wǔ C.跟人讨论,从不张牙舞爪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 D.不经见之书,里面或别有洞天别有洞天:形容书的内容引人入胜。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以文理兼至,中国古文第一的姚鼐起笔,用意之一是肯定其在清代文坛上的成就。 B.第⑤段“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意为以平常自在心对待一切事物,修佛如此,读书亦然。 C.第⑥段中鲁迅、梁启超、胡适等人都给读者开过书单,作者意在倡导读大家所开的奇书。 D.作者认为书是富矿,没有读尽的时候,要有一颗敢思善思之心,“常读书,读常书”。 20.第③段中“这就是读书的好种子”,“这”指代哪些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5分) 21.作者对读“平常书”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分) 22.第⑦段中写道:“《红楼梦》虽写富贵人家,其人情事理却是人人固有的人性与人生”,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分) 18.(3分)C 19.(3分)C 20.(5分)淡泊名利,志向远大(1分);食不果腹,以读书为乐(1分);与人交谈,谦恭平和(1分);从小到老,坚持读书(1分);学术观点不同,必与亲近(1分)。 21.(6分) ①姚鼐、鲁迅等文学大家提倡读平常书,读平常书写千古文章(1分)。 ②平常书生活中易得,无须费力。(1分) ③平常书道的是人间家常,人生梦想。(1分) ④文中多从常书来,奇书可得,但不能走偏。 ⑤寻常之书有非常,随时代发展读出新见解(1分) ⑥读平常书要敢思善思,探其“微”寻其“蕴”。(1分) ⑦寻常书经典书,以各自眼力与眼光,也可以读出自家精彩来。(1分) 答出4点给6分 22.(6分) 答案示例一: 《红楼梦》中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黛玉处时,性格孤高而敏感的黛玉当面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此处普通日常生活细节看出寄人篱下的黛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性格,导致宝黛之间真挚的爱情被王夫人与薛姨妈残忍扼杀的命运。 答案示例2: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时,薛宝钗专检贾母喜欢的热闹戏和甜软食物。金钏自杀后,她安慰王夫人,把自己穿过的衣服给金钏入殓,通过这些普通日常生活细节写出了薛宝钗温柔敦厚的性格,取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青睐,最后如愿以偿嫁给宝玉。 答案示例3: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直言:“我的东西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并给了不识相的王善保家的一巴掌,这一普通日常生活细节看出探春做事敢作敢当、有领导风范的性格。最终探春嫁到海外成了王妃,是四姐妹中命运最好的。 答案示例4: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中,晴雯面对抄捡,自己将箱子之物倾尽倒出。这一普通日常生活细节写出了晴雯高傲自尊,不愿去讨好主子的性格,最终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最后惨死的命运。 8.门头沟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 ① 缠绕这座城市的水都是有来历的。 ② 那天到得早,大明湖也许刚醒来,朦胧中水波不兴。沿湖走几步,却似听到了话语声,瞻顾去找,四周无人,湖面如镜,枝叶低垂,只有那些仿佛从水底发出的微细声音跳进耳里,鱼贯而入。 ③ 济南是鼎鼎大名的泉城,水源众多,耳熟能详的有趵突泉、黑虎泉、大明湖,似乎每一位到济南的人都不愿错过。水邀请我们作想象的旅行。700多处天然泉,潜伏地下,阡陌纵横,想象中那应该是中国的“地下威尼斯水城”。我在两年前的夏秋之交来过,像是赴一场水的约会。地下那么多的水,从何奔流而来,又在召唤什么,人们并不去探究,只愿欣赏水所带来的陪伴和惊奇。我多年生活在洞庭湖畔,也见识过不少江河湖泊,睁眼闭眼都可触摸到水的身影。我深深地懂得,水流动在一座城市里,就是对古老记忆的唤醒,对生活在此的人的内心烛照。 ④ 济南是古城,齐鲁大地的中心。“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随便翻开历史的一页,一个个显赫的名字就让人对这片土地心生钦敬。诞生于此的有秦琼、李清照、辛弃疾,到此游历生活工作过的有李白、杜甫、曾巩,小说家刘鹗,现代文学家老舍等等。这里的水,印鉴过他们的面容,涤荡过他们的身体,也守护过祖辈灼热的灵魂。 ⑤ 水,像时间里的淘洗器,在覆遮中显影那些珍贵的过往。 ⑥ 曾巩整饬 过济南的水。济南的地势从古至今都是南高北低,济南城的北边老城区,地势低洼,水最喜欢朝这里奔涌聚集。原先安静清澈的水,却成了人们心头的隐忧。宋熙宁四年,52岁的曾巩来济南担任齐州地方长官。入夏到来的他,横亘眼前的不仅有风景,也有积水顽症。宋代文人多为务实的改革家,曾巩“无忘夙夜,勉尽疲驽”,大刀阔斧地在北城大规模地修堤筑堰、疏水浚道、挖渠建闸。一番疏堵,水的格局悄然变化。全城地下泉水的流积之处聚为大明湖。曾巩深谋远虑的是水的平衡,他主持在大明湖上修筑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百花堤”,大堤将湖分成东西两半,从南岸登临北岸北渚亭,大堤可行吟可驻足。后人感念,称此为“曾堤”。来过济南两次,沿曾堤欣赏过大明湖风光的苏轼,治理西湖的方法也就是受此启发。 ⑦ 到济南的当晚,我在泉城广场遇到一位老人,他提笔习书,精神灼灼,在大石板上写着米芾,内容是曾巩咏大明湖盛夏风光《西湖纳凉》中的“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地上水迹未干,他又接着写《趵突泉》一诗中的“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他重复着写,站在一旁欣赏的人跟着念读,很快也就熟记了这两句。老人说,曾巩老先生说出的是水的来处。来处一词突然让我心里一震,曾巩的济南政绩中最大的贡献就是消弭了水患,他不只是给水找到了去处? ⑧ 缠绕这座城市的水都是有名字的。老人如数家珍,除了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等十大泉群,济南境内的水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以及济水、护城河、玉符河等河流。水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在济南的泉涌中是一个复杂的布局。泉水的喷涌,让时间凝练,也让时间延宕。许多人多把近水楼台的济水归为泉水之源,但曾巩是位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人,他前往南部山区实地勘查。山南水北,是典型的济南地理特征。诸多水流,就是沿山脉由高往低延绵而至。时光迢远的地质变迁,百泉争涌的地底下,自然有着奇妙的构造。复杂而不可掌控的水的流向,在曾巩的勘查中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玉符河水自渴马崖潜伏地中50里,复出而有趵突泉,他又根据济南泉水同色同味,作出“泉皆泺水之旁出者”的论断。 ⑨ 有名有姓的733个天然泉,把济南变成了一座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从大明湖出来往南,经曲水亭芙蓉街到泉城路,没多远就到了趵突泉东门。假山乱石,泉水汩动有声,行人的脚步与声语混迹此间,编排成了一支变奏曲,须凝神细听,才能隐约听到泉水演奏的主旋律。若是拍一张卫星俯瞰图,大大小小的水,点缀、坐落、环绕、圈囿、流动在城市的身体里,有关济南前世今生的日常生活想象就被水布局、打开。水,成了这座城市的锦上添花之物。从地下冒出来的泉水,流成了济南的掌纹。掌纹里有时间,也有情感记忆;有遐想,也有俗世生活;有安宁,也有热烈美好。 ⑩ 次日,天微明,我走在空旷的街巷,昨日的攒动和热闹,像是被水冲走。济南日夜坐卧在水流之上,有着属于她的妙不可言。济南人世代也就在这蛛网状的水路上走来走去。我特意寻到“他”的跟前,突然明白所谓的与水的约会,其实也是对一个人的瞻仰。后世济南人念念不忘,为他立祠。入祠,有比我到得更早的人,有比我仰头读得更认真的人。我双手燃点三炷香,烟雾瞬间袅娜,仿佛又听到了水的声音。我恍然,那些高低长短的声音就来自一个人的吟咏。水的盛衰,城市的变迁,风景的变与不变,人的今生来世,都被这声音记录、铭刻。 ⑪水,让济南日新月异又亘古不变。水,也成了我对济南的印象中最柔软也最刚硬的部分。 ⑫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 (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散文)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生活在此的人的内心烛照 烛照:洞悉,明察 B. 也让时间延宕 延宕:延展,延长 C. 大大小小的水,点缀、坐落、环绕、圈囿、流动在城市的身体里圈囿:局限,限制 D. 我双手燃点三炷香,烟雾瞬间袅娜 袅娜:细柔,摇曳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第②段写水细微的声音鱼贯入耳,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济南泉水的灵性和神秘。 B. 第⑥段中“无忘夙夜,勉尽疲驽”,体现出曾巩以驽钝之力勤奋工作的实证主义精神。 C. 第⑦段“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体现了曾巩对水的喜爱和整饬济南水的缘由。 D. 第⑩段“都被这声音记录、铭刻”中的“这声音”指的是世世代代民众的心声。 20.文章第⑧段写济南周边水系和曾巩勘察泉水的来源,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21. 结合上下文,赏析本文第⑨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22. 本文题目“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请谈谈这个题目给你的启示。(6分) 18、C(3分) 19、D(3分) 20(5分) (1)结构上:前后照应,呼应上文提到的济南水来处的内容,也为后文写人们对他的感念作铺垫。(2分) (2)内容上:突出济南城市特色,凸显曾巩认真负责、造福百姓的个性形象及对济南的贡献。(2分) (3)主旨上:表达作者对曾巩的敬佩之意。(1分) 21.(6分)运用比喻修辞(1分),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济南水系复杂(1分),水源众多(1分)的特点。赞颂(1分)水是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者(1分),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1分)。 22.(6分) 寓意:赞扬了曾巩对济南这座城市的贡献和为官兢兢业业、造福百姓的精神。(2分) 启示:为民角度:实实在在做事;懂得感恩;为城市发展做贡献;为后人谋福利。 为官角度:尽职尽责,实实在在做事;为城市发展做贡献,有所作为;造福百姓。 (任意答出其中四点启示4分,一点1分) 9.石景山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 ①岭南的梅花,正月十五就已经谢了。或许梅知道春节假期过完,人们不再有暇殷勤探望,它不必在眼光和镜头的追逐中秀丽影了。 ②偏偏我在这个时候想去探访梅的消息。 ③广州著名的赏梅去处是萝岗,据说从宋代开始,萝岗的农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青梅,至今已有800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萝岗的梅花以“萝岗香雪”为名,成为“羊城八景”之一。有资料说,到萝岗赏梅的人有过一天16万的纪录。可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慕名去萝岗寻找这一片香雪,却失望而归。 ④记得当时刚刚立春,来到这块梅花栖息多年的传统领地,只见两道山梁如巨大的双臂伸展,怀中一片葱茏。我以为春风已老,梅花谢尽,香雪全消,剩下的全是绿叶。走近才知道,那些根本就不是梅树,而是橙树。橙树个头比梅树略小,但是叶片更厚大更茂密。一棵棵橙树趾高气扬地列成方阵,在春风中不断地延伸,神气地向我这种不合时宜的寻梅者炫耀自己的风采。 ⑤跟一位正给橙树培土的老农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这一片原先确实都是梅树。但橙树的经济效益高于梅树数倍,大多数人家都伐梅种橙,梅树日益减少,橙树迅速蔚为大观。 ⑥返程之际总算遇见梅树,零星散布在橙树林的边缘。这些刀斧下余生的“君子”,孤独无奈地望着奔涌的橙树绿浪,徒然回味旧时代的盛荣。 ⑦花开花落,近30年光阴过去,如今萝岗花事如何? ⑧早就看过有关报道,说梅花又回来了。2005年,广州开始着手恢复“萝岗香雪”景观,那一大片已经果实累累的橙树林被毫不顾惜地抛弃,梅树犹如一个被放逐的落魄贵族高调归来,重新拥有了自己被褫夺的庄园。不过我相信,不是时代重拾了对“疏影横斜”的留恋,不是社会再次兴起关于“暗香浮动”的喜爱,而是在近年各地大兴旅游业的浪潮中,人们另有衡量与选择。 ⑨去萝岗前一晚,我上网查询梅的确切消息,满眼是假日花盛之时的赞语。人们纷纷歌颂梅花的美丽,竞相晒自己与梅花的合影。当然也看到这样的抱怨:“说是去看梅花,其实是去挤人和吃东西。”网上看不到梅的近况描绘,没有听到一声关于梅花凋谢的感叹。我由此知道:梅花定然已经衰败。游人只注目于绚丽浪漫,花一衰败,人就星散,无人再有兴趣来说三道四了。 ⑩但我还是到萝岗看梅去了。 ⑪梅花确是谢了,连树下也不见一瓣落英。地上只有细绒般的浅草,铺开一抹抹淡淡的鹅黄。枝头景象全换成“腮边红褪青梅小”,一捧捧绿叶簇拥着一粒粒小小青梅。 ⑫我的眼光从枝头滑落,投向梅树的枝干。梅树的精彩在树枝。它没有独领风骚的主干,几乎是刚冒出地面就开始分叉,枝条各呈个性,形成了旁枝逸出、曲欹疏朗的梅树风格,历来受到中国文人推崇。站在梅树林一眼望去,无数梅树的枝条构成错综蔓延的透视空间。一根根颜色深沉的枝条曲折有致,远近映衬,展开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那些在阳光衬托下的梅枝,似也有西方炭笔画的风采。 ⑬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若是早十天八天来,在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浪中大约是无法拾取的吧?它们属于在宁静和舒缓中才能打捞到的享受,像喝一杯好茶需要独自慢慢品咂。比起在花树下拥挤不堪,我还是愿意冷冷清清地在花瓣落尽的梅树林中徜徉,仔细体验心灵的漫游。 ⑭我也有过为看花而陷入人潮的经历,恰恰也是因为梅花。 ⑮ 那一年春天到南京,正是国际梅花节的最后一天,朋友坚持要陪我去赶节日的一个尾声。是周六,天气晴朗,游人如织。好些市民全家出动来欣赏梅花,一波波欢声笑语在树间滚动,非常热闹。但确实也很是嘈杂拥挤,梅树密集的地方人更密集,说是摩肩接踵,并不为过。 ⑯公园里的园圃与平岗满是梅树,可惜它们无力为梅花节的门面坚持这最后一天。大多数梅花已经在和暖春风的反复抚弄中败了,残花坠落一地。有的树依然留有勉力攀附在枝上的花朵,但是花容发黑,花瓣没有了青春张力,无奈地露出一副憔悴模样。好在游客们并不嫌弃,他们的热情眼光全部集中交付给了手机。只要有花,无论容颜如何,总见到有人伫立树下高举起自拍杆,自然流泻或努力挤出灿烂的笑容。 ⑰我没挤来挤去凑趣,不只因为残花似无欣赏意味可言,更是担心梅有感知,不免会自惭形秽,不愿以如此面目示人。我实在难以相信,孤高洁净如冰雪的梅花,会甘愿在游人的镜头里留下这样一种尴尬的“倩影”。 ⑱置身于这说不清是快乐还是忧郁的梅花节末章,我不由感慨:当赏花成为一种节庆活动,而终极目的又不是为了赏花的时候,各种花卉便共同沦为了欢乐场景的吹鼓手。在娱乐化的洪流中,在好看、欢腾和热闹的统一要求下,桃花的灼灼和梅花的冷艳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也似乎没有了区别的意义。寒风中绽放的梅花“不须檀板共金樽”的孤芳自赏,“梅妻鹤子”的布衣闲适而不甘流俗,以无数个春秋酿造、提炼而成的文化醇厚,如今似乎并没有伴随梅花进入大多数赏花人的视野。我们在关于梅的节日里,看到的是物理的彩色,闻到的是化学的香味。 ⑲从萝岗回来不几天,应邀去参加一次书法界的雅集。 ⑳活动安排在一个傍着公园的会所。我去得稍早,就在公园里漫步,又有了一次亲近春花的机会。过年的热烈气氛还没有消散。公园里那些费了不少财力工夫的节日装扮没有撤去,依然夺人眼球。梅花自然是没有的,本要两个月后开放的郁金香,在花工的精心安排下开得正艳。花丛中还擎起几支巨大的郁金香造型,与真花一起用红黄两色张扬着喜感。花径的每一级台阶都刷成大红或紫红。让我惊异的是,与三角梅的火红花带蜿蜒并行的黄色树丛带,是街边见惯的冬青树修剪出来的。在这热烈的合唱中,绿色声部似乎不受待见,因而也设法改成了黄色盛装。 ㉑放眼望去,整个公园的色彩统一在鲜艳和欢快之中。我突然觉得视觉有些疲倦。我知道,公园一心要迎候和欢娱孩子,而孩子需要抢眼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喧闹的刺激。但是,他们成长着的生命不需要点别的什么昭示? ㉒那天雅集结束时,会所的一个工作人员拉着我,希望给她写一幅字。 ㉓纸墨笔砚都是现成的,我问她想写什么。她说孩子今年高考,鼓励一下吧,就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㉔我给她写了,心里却一直在问—— ㉕你的孩子真懂得梅花吗? ㉖他知道“苦寒”是什么感受,知道“香如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操吗? (取材于徐南铁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合时宜的寻梅者 不合时宜:不符合时代潮流。 B.橙树迅速蔚为大观 蔚为大观:发展成盛大的景象。 C.勉力攀附在枝上 攀附:依附巴结。 D.欢乐场景的吹鼓手 吹鼓手:捧场助阵者。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悠久的“萝岗香雪”景观的命运变化,折射出时代大潮下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B.作者第二次到萝岗赏梅时错过了花期,但曲折疏朗的梅枝风韵令作者稍解遗憾。 C.第⑳段描绘的公园景象,反映出一种社会流行的审美情趣,作者对此心怀忧虑。 D.文章善用比拟、比喻手法为梅摹形绘神,传递出作者对其际遇的复杂情感与思考。 20.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⑱段画线句的含义。(4分) 21.文章题为“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但全文所写四次赏花经历中,只有第二次与题目内容吻合。请结合四次赏花经历,说说作者这样拟题有怎样的作用。(6分) 22.第⑬段写道:“它们属于在宁静和舒缓中才能打捞到的享受,像喝一杯好茶需要独自慢慢品咂。”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享受”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享受”内容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6分) 18.C 19.B 20.答案要点: 很多人来赏梅是被梅花节的热闹活动吸引而来,他们关注的是梅花的颜色、气味等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梅花高洁孤傲的文化品格、清逸深沉的审美意趣,忽视了梅花所承载的深厚文化意蕴。 21.答案要点: 作者四次赏花,第一次因梅花经济效益不佳被砍伐而失望返回,第三次在梅花节看到的只是喧闹跟风的人群和残败的梅花,第四次在公园看到的是色彩浓艳、造型夸张的春花;只有第二次,由于梅谢人散,作者得以在宁静舒缓的氛围中领略到梅清逸深沉的独特美感,获得了精神享受。标题点出“赏梅”主题及“花谢”背景,不但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意在启发读者体察、对比第二次赏花与其他三次赏花经历的不同之处,感受、关注梅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意趣,进而领会作者对功利浮躁的社会心态和艳俗夸饰的审美趣味的忧虑与批评,对高洁、沉静、含蓄等人文品格的期待与呼唤,暗示、烘托了主旨。 10.通州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梅开庾岭为香国 ①2012年1月下旬,我们全家决定到南雄梅岭去赏梅花。 ②梅岭,又称大庾岭,岭南岭北遍布梅花树,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暗香浮动,成了梅花的世界。因此梅岭自古便以“梅开庾岭为香国”闻名于世。 ③其实,梅岭的出名并不仅仅因为这里盛产梅花,还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梅关古道”。梅岭自越人开发后,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古道开通以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直接推动了岭南经济的发展;其次,这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就曾经率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3年的游击战争。 ④历代文人墨客以梅为对象在梅岭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形成了独特的梅文化。梅岭诗碑林就是从中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梅花诗作,请名家镌刻于碑,立于梅岭的东坡和古驿道两侧,供游人欣赏。我们在此处驻足良久,细细品味,似乎有股高洁清新的芬芳扑鼻而来。我最感兴趣的是陈毅写的《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一种舍生取义的凜然正气油然而生,梅岭也似乎变得更加神圣高洁! ⑤我们一家人沿着一条不很宽的水泥路徒步上山。忽然,外孙在前方大喊:“外公,快来看梅花哟,好多的梅花!”我们顺着声音朝前走去,拐过山角,果然见到前面的山坡长满了梅树,梅树上不见叶子只见梅花,朵朵在枝头凌风绽放。阵阵寒风吹来,满山梅花随风摇曳,空气申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可惜对于它们的品种名称,我是一个也说不上来,只记得毛主席有一首《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还有刚才在碑林看到的何香凝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这两首诗词贴切地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难怪有人主张把梅花定为“国花”。 ⑥女婿让我给他讲讲古道历史,于是我信口开河,讲起了古道的点点滴滴。秦朝以前,五岭之南属南蛮之地,车马不通,人烟稀少。古道最初设关始于秦朝,梅关在秦时称横浦关也称秦关。唐朝时候,宰相张九龄路过此地,见山路险峻难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当时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唐皇下诏由张九龄负责扩展梅岭古道。因工程浩大,张九龄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完工。古道开通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当时的梅岭古道一片繁荣,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后人为了纪念张九龄开凿梅岭古道的功绩,在道旁建有“张公祠”和“夫人庙”。 ⑦ 夫人庙内供奉的这位夫人就是张九龄的侍妾威宜芬。传说张九龄主持开凿扩展梅关古道,连开七七四十九天,工程毫无进展,白天凿开的石头,晚上又自然合拢。一白发老翁告知他是山神在阻挠,需以孕妇之血祭祀。戚宜芬见丈夫愁眉不展,问知缘由,当日深夜,她披衣起床,冒着凛冽寒风,走到梅岭山巅的巨石旁,手提长剑,撩衣袒胸,口中叨念:“皇天在上,我乃张九龄侍妾戚氏,身怀六甲,因梅岭道开凿月余毫无进展,若皇天布灾,愿将妾命献祭皇天。”遂举剑剖腹而死。从那天起,凿开的石头再也不会合拢了。经过两年的努力,梅关古道终于开通了。为纪念戚宜芬的献身精神,人们在南山脚下建起了夫人庙,感戴成夫人的功德。 ⑧我们继续前行,离山顶不远,有一株青枫树,树下立一石待,上书“东坡树”三字。传说苏轼因新党重新执政被贬惠州,途经梅岭,回首北望,不觉悲从中来,便在关楼大树下的茶亭歇息。卖茶老翁见苏轼愁眉不展,便询问原委。苏轼据实相告。老人指着茶亭前的一棵大松树说:“苏大人不必忧伤,您看,这棵松树是我20岁时种的,被雷劈过几次,它还是那么粗壮!”又说:“苏大人光临岭南,是岭南的福气啊,以大人高才,在岭南云游些日子,再回江南,一定鹏程万里!”苏轼听罢摇手,并给老人写《赠岭上老人》一首:“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亲手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谁知老翁亦通文墨,立即和诗一首:“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⑨苏轼揖别老人以后,宿于山下龙泉寺,心中怏怏,复又作诗《过大庾岭》:“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静。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⑩离开梅岭七年后,苏轼获救北归。他二上梅岭,来到青枫树前,只见茶亭仍在,人去亭空,不禁老泪纵横,吩咐随从拿出笔墨,将《赠岭上老人》写在一亭柱上,然后在另一亭柱题上《赠岭上梅》:“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题罢,神情庄重地向青枫树长鞠一躬,喊了一声“归去来兮!”便举步北上。后人便把这棵青枫称为“东坡树”。 ⑪我们来到梅岭北侧一座新建的观景台上,遥望山下的江西省大余县,但见阡陌田畴碧波万顷,青山绿水重峦叠嶂,县城内高楼林立,沐浴在初春的阳光之下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宁静和自然,那么生机勃勃。 ⑫遥想当年梅岭古道人声鼎沸,肩挑马驮,是何等的艰辛!如今,高速公路穿过梅岭,从广东南雄到江西大余,不需半个小时即可到达,真是“天堑变通途”啊!想到此,我禁不住心血来潮,东施效颦赋诗一首: 远上庾岭山径坷,雪后寒梅花更多。脚行古道怀贤相,眼观苍松叹东坡。 遥想往昔人似蚁,喜看今日车如梭。古今多少兴衰事,化作一曲大风歌。 (取材于蓝诗传同名散文,有删改) 1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暗香浮动”源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梅花神清骨秀的气韵。 B.“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并称“四书”。 C.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与北宋陆游的同名作品异曲同工,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D.苏轼,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何香凝的咏梅诗真切地赞美了梅花的品质,因此有人主张定梅花为国花。 B.梅关古道于秦代开始设关,唐代进行拓展开凿,现代开通高速公路,天堑变通途。 C.戚夫人以身献祭皇天的传说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与自然进行斗争的献身精神。 D.苏轼途经梅岭的前后两首赠诗,内容和心境大不相同,由懊丧消沉变为旷达乐观。 20.下列为“梅关古道”写的三副对联,你认为哪一副最好?请结合原文和对联的知识,说明选择理由。(5分) ①梅止行人渴 关防暴客来 ②梅展古今文化兴盛 关通南北繁荣经济回面不 ③梅香百里,花拒左迁客 关锁千崖,风迎开路人 21.本文题目“梅开庾岭为香国”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认为其中有哪些含义?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2.文中苏轼赋诗道:“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请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或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对这两句诗的认识。(6分) 18.C[应为“南宋”。] 19.A[结合文意可知没有因果关系。] 20.答案示例 选第一副。它符合对联写作的要求,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内容上上联凸显了古道特点,即遍开梅花,梅花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它的精神更激励人们不断前行;下联突出了梅岭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一道天然屏障。(或:否定二、三副亦可。第二副,在内容上虽然突出古道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古道的作用,但不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另“文化兴盛”与“繁荣经济”对仗不工。第三副,“拒”字使用错误,不合文意。) 【共5分。选第一副给1分;说理由时从对联格式角度正确解读给1分,从内容上正确赏析给3分。】 21.答案示例: 含义:①庾岭之上冬日遍开梅花,暗香浮动,不仅成为梅花的世界,一片芬芳,且形成了独特的梅文化,闻名世界;②梅花具有高洁的品质,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③辈辈与庾岭有着历史渊源的中华儿女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顽强不屈、勇于奉献、坚忍乐观的精神令人崇敬;④如今我们去赏梅,看到庾岭迎来它新的发展机遇,感到振奋欣喜。 表达效果:以此为题统摄全篇内容,揭示文章中心;语言具有诗意,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梅开香国这一动人景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共6分。含义和表达效果各占3分,含义答出其中三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2.答案略。 【共6分。诗句解释正确给1分,观点明确给2分,能联系社会生活或阅读积累进行阐释论证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1.大兴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小题。 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 王丽 ①草长莺飞的四月,笔者"下"了一趟江南--故乡温州,为了浙江温州文成县的一册民国老识字课本《李山书》。这册课本编于1918年,出自文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李山村。《李山书》曾在那一带山区私塾内广泛使用,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还做过夜校课本。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全村人人都会打算盘,村民言谈举止与众不同,都与这册《李山书》分不开。 ②初见这册《李山书》,我眼睛一亮:这册课本不是按通常所见的语文课本的编排形式--即从"人、手、足、刀、尺"之类的单个汉字开始,而是以四言、六言或五言、七言的韵文形式来编写的;其内容也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小猫叫"、"小狗跳"之类,而是从中国历史朝代、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教育军事、风俗礼仪、典章制度,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记账订约,以及竹木花草、飞禽走兽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应有尽有。书中还专辟"洋货"一篇,介绍当时还刚刚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器物,甚至还有"显微镜"、"地球仪"之类的"高科技产品",可见编者的"与时俱进"。与中国传统私塾读物一样,《李山书》中也有道德教化方面的内容,如"修齐治平"篇中,教导村民"宁可人做不义,切勿我为不仁。"由于课本的使用者为本地民众,故全书以温州方言押韵。如开篇第一课"天文":"天高轻清地厚重平/月出东边风纳西轩/雾罩山场露滴平篛/霜结五更水流山坑……"即便用普通话读来也琅琅上口,课文遣词造句则雅俗得兼;既有文言的典雅,又有温州方言的通俗亲切,显出汉语的独特魅力。 ③如今,已经无从知道,当年的那位编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怀来编写这些课文的。中华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并不都是靠知识精英们传承下来,那些僻处乡野的读书人同样担当了重要角色。或者说,依赖于庙堂的典籍文化和生长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骨骼和血肉。在风云激荡的上世纪,李山村,还有《李山书》一起承担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的重任。 ④正是《李山书》中所透露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别具特色的形式,召引笔者去寻找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笔者不禁揣想,上世纪初生活在中国南方山村的农民,念了这样的课本之后,他们的见识眼界、心性气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⑤进入村中,见村中屋舍道路整洁干净,井然有序。在村口的大路边,有一块三尺来高的石碑。碑的正面已经被岁月剥蚀得字迹漫漶,只有侧面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永禁地方不得开庄放赌"十个大字,村人称之为"禁赌碑"。与《李山书》一样,这块石碑也被李山村人视为"李山一宝",成为村民们教育后代的教材。 ⑥据村里老人讲,以前村里上不了学的人晴天下地干农活,下雨天或农闲时去读点书,李山村"全村无一文盲"便由此而来。至今村中仍有些读过此书的耄耋老人能熟练地背出《李山书》中的部分段落,也印证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风尚。老人们还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村里向来不但白天不锁门,甚至夜不闭户,从来没有发生过偷盗的事情。 ⑦像中国近年来很多乡村的命运一样,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全村亲带亲,戚带戚,在李山村与欧洲大陆之间,汇成一股看不见的出国洪流,全村总人口5000余人,90%都在国外或外乡,留在村里只有100多人,且多是老人。这也使得自1912年便开始办学的李山小学日渐衰落,直到2004年合并到山下的学校。自此李山村便没有了学校,只留下空荡荡的校舍。 ⑧"我们大家都说,照这样子下去,再过十年李山村会'断种'!"村里老人们的忧急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之所以要重修祠堂,重新整理出版《李山书》,目的就是想留住李山的"人心"。村里打算办一个李山历史纪念馆,将李山村的百年办学史、百年华侨史,还有革命游击根据地史,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分门别类进行展出。李山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自己的根。 ⑨在李山的那两天,笔者一直想问:李山村现在就剩这些老人了,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可笔者最终没有问。笔者感觉到,他们对李山村的感情,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他们离不开这个村子,是因为这里有太多与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他们年少时的记忆,村口的禁赌碑,列祖列宗的牌位,还有屋后山坡上那一座座祖先的坟茔……他们如同一群坚守阵地的老兵,不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绝不放下武器,他们身后的阵地便叫"故乡李山"。 ⑩在李山的短短两天,笔者仿佛无意间触摸到中国山村的脉搏和心跳,而这脉搏和心跳在大时代洪流中显得那样微弱,微弱得几乎不为人所觉察;但又是那样顽强,顽强得让你怦然心动。笔者想,还有无数个跟她一样的中国乡村,它们的集体消亡难道也同样不值一提?而这些村庄的消亡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⑪费孝通先生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说:"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倚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提倡都市化是不错的,但是同时却不应忽视了城乡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其间桥梁一断,都市会成整个社会肌体的癌,病发的时候城乡一起遭殃……" ⑫费孝通的这篇文章作于1947年的清华园。 ⑬如今,《李山书》得以重新印刷出版,李山老人们已重修了宗祠,录制了村史。但李山村的宿命除了成为全球化、城市化压路机下面的"牺牲者"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可能吗? (取材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第711期)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比喻学问或技艺代代继承。 B.耄耋:形容七八十岁的人老态龙钟的样子。 C.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D.落叶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19.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无偷盗,与《李山书》和"禁赌碑"的教育作用分不开。 B.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国外或外乡过着富足生活,留在村里的只有少数老人。 C.第⑫中作者注明时间,表明费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有了前瞻性思考。 D.李山老人们的重修宗祠,重印《李山书》,录制村史,从某个意义上既是重续历史,也是文化自救。 20.第④段中,《李山书》"别具特色的形式"具体表现是什么?(6分) 21.请简要赏析第⑨段划线的语句。(6分) 他们如同一群坚守阵地的老兵,不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绝不放下武器,他们身后的阵地便叫"故乡李山"。 22.本文题目"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8.B 19.B 因果关系勉强 20.参考答案:①编排形式不是单个汉字开始,而是四言至七言的韵文形式;②内容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儿童式语言,而是涉及各种日常生活常识和道德教化;③全书不是以普通话而是以温州方言押韵,兼有文言的典雅和方言的通俗亲切。 21.作者将把李山村的老人比作老兵,把故乡李山比作誓死守护阵地(2分),充分表现出老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悲壮的责任感使命感(2分),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们守护故乡的敬意(2分)。 22.寓意:以李山村为缩影的中国乡村和乡村文化(1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1分),逐渐走向萎缩(1分),像背影一样即将消失(1分)。表达效果:运用比喻修辞(1分),表达了作者的哀惋与无奈之情(1分)。或以小见大(1分),表达了作者呼吁关注乡村建设的急迫之情(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