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新人教版
2 济南的冬天 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理解本文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朴实清新,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考、拓展想象。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现代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6 课 前 预 习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老舍于1930年前后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虽系节选,但仍能独立成篇。 读准字音 暖和(huo) 着落(zhuó) 一髻儿(jì) 宽敞(chɑnɡ) 贮蓄(zhù) 济南(jǐ) 伦敦(dūn) 奇迹(jì) 看护(kān) 水藻(zǎo) 澄清(chénɡ) 镶(xiānɡ) 辨清字形 篮(lán)摇篮 晴(qínɡ)晴朗 蓝(lán)蓝天 情(qínɡ)情感 敞(chǎnɡ)敞开 髻(jì)发髻 敝(bì)敝衣 鬓(bìn)鬓角 理解词语 秀气: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设若:假若。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绿萍: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 澄清:(水)很清亮。 蓝汪汪:形容很蓝很蓝的颜色。 新 课 导 入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说起冬,尤其是北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渲染的这么诗情画意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6 新 新 课 展 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济南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温晴。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又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过的三个主要地方,因此,他拥有对比评判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的天气做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做铺垫。 【品味亮点词语】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感悟精彩句子】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句子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了山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况且小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句子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成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通过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6 新 课 展 开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季节的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面,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写 作 方 法 运 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主要运用了以下表现手法: 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 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等,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冬天阳光照耀下的济南会出现“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的神情,一圈围城般的小山会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这些都是文章虚写的传神佳句,加上文章实写景物的形象,既摹状,又传神,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济南的热爱之情。 6 写 作 方 法 运 用 2.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生动贴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把“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比喻成“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蓝汪汪的天空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了羞的少女,秀美动人;“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这些都表现出济南的冬天动人的山水景色及孕育着的无限生机。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一下春天的美好,150字左右。 教 学 板 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 学 反 思 本课教学,我通过让学生“读”来引导他们感知课文,进入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接着需要质疑和释疑。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来探究作者笔下的景物、感情以及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思辨意识,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方法指导: 结尾段的作用 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素材积累: 6 催稿趣事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