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汕头市 2020~2021 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数学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 2 4 0A x x x    ,  3B x x  ,则 A B  ( ) A. 2x x  B. 4x x  C. 2 3x x  D. R 2.已知 a 是实数, 1 a i i   是纯虚数,则 a ( ) A.1 B. 2 C. 1 D. 2 3.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古代数学家称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为勾,另一直角 边为股,斜边为弦,其三边长组成的一组数据成为勾股数,现有一组勾股数 3,4,5,则由这组勾股数组成 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能被 2 整除的概率为( ) A. 1 6 B. 1 3 C. 1 2 D. 2 3 4.已知  3sin3a  , sin33b  , ln sin 3c  ,则 a ,b , c 的大小关系为( ) A.b a c  B. c b a  C. a c b  D. c a b 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健身减肥已成为很多肥胖者业余选择的项目.为了了解运动健身减肥的效果,某健 身房调查了 100 名肥胖者,健身之前他们的体重(单位:kg)情况如柱状图 1 所示,经过六个月的健身后, 他们的体重情况如柱状图 2 所示.对比健身前后,关于这 100 名肥胖者,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 ) 柱状图 1 柱状图 2 A.他们健身后,体重在区间 90,100 内的人数增加了 10 个 B.他们健身后,原来体重在区间 110,120 内的肥胖者体重都有减少 C.他们健身后,体重在区间 100,110 内的人数没有改变 D.因为体重在 100,110 内所占比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明健身对体重没有任何影响 6.  52 2x y x y  的展开式中的 3 3x y 系数为( ) A. 200 B. 120 C.120 D.200 7.已知定义在 R 的函数  y f x 满足以下条件:①对任意 Rx  都有     0f x f x   ;②对任意  1 2, 0,x x   且 1 2x x 都有      1 2 1 2 0x x f x f x     ;③  2 0f  ,则不等式  2log 0f x  的 解集为( ) A.  10, 4,4       B.   ,2 2,   C. 4, D. 2, 8.运用祖暅原理计算球的体积时,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一个 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都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的半径相等的 圆柱,与半球(如图 1)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 为底面的圆锥后得到一新几何体(如图 2),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们时,可证得所截得的两 个截面面积相等,由此可证明新几何体与半球体积相等现将椭圆 2 2 116 36 x y  绕 y 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 的几何体(如图 3),类比上述方法,运用祖暅原理可求得其体积等于( ) 图 1 图 2 图 3 A. 64π B.148π C.128π D.32π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数列 na 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4 1a  ,数列 na 前 n 项和为 nS ,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8 62 1a a  B. nS 小值为 15 C. 0nS  时 n 的最小值为 7 D. na 前 n 项之积最大值 40 10.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有( ) A.当 π0, 2x     时,函数 2sin siny x x   的最小值为 2 2 B.若 logx aa x 恒成立,则 2 2a  C.函数 31 2y x x     0x  的最小值为1 2 6 D.已知实数 a ,b 满足 ln lna b 且 a b ,则 1 4 a b  的最小值是 4 11.已知函数    sinf x A x   0, 0, 2A        的部分图象如上图所示,现将  y f x 的图 象向左平移 4  个单位,得到  y g x 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 2sin 2 3f x x      B.函数  y 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6x  对称 C.函数  y g x 的图象关于点 ,012      对称 D.函数  y g x 在 ,6 3      上单调递增 12.如图,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M 为线段 1AB 上的动点(含端点),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平面 BCM  平面 1A AM B.三棱锥 1B MB C 体积最大值为 1 6 C.当 M 为 1AB 中点时,直线 1B D 与直线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2 3 D.直线CM 与 1A D 所成的角不可能是 4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 13.设向量  ,1a x ,  2,b x  ,且 a b  ,则 x ______. 14.已知 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 3,0A  ,  2,1B ,  2,3C  ,则顶点 B 到 BC 边上中线 AD 所在直 线的距离为______. 15.如图,一辆汽车以每秒 20 米的速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 A 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 D 在西偏北 15°的方向上,行驶到达 B 处时,测得此山顶 D 在西偏北 75°的方向上,仰角为 60°,已知山 的高度  3600 6 2CD   米,则汽车从 A 到 B 行驶了______小时. 16.直三棱柱的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 3 的球面上,底面是等腰 ABC△ ,且 3 4AB AC BC  ,当直三棱 柱的体积最大时,此时它的高的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在① 2 2 2sin sin sin sin sinA B C B C   ,② 2 cos 2a C b c  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 问题的横线中,并解答. 已知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 2 3a  , 4b  且满足______,求 ABC△ 面积. 18.已知公比不为 1 的等比数列 na ,其前 n 项和为 nS , 4 1 81a  ,且 1S , 2S , 33a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  cosn nb a n  ,求数列 nnb 的前 n 项和. 19.已知边长为 2 的等边 ABC△ (图 1),点 D 和点 E 分别是边 AC 、AB 上的中点,将 ADE△ 沿直线 DE 折到 ADE△ 的位置,使得平面 A DE  平面 BCDE (图 2),此时点O 和点 P 分别是边 DE 、 BE 上的中 点. (1)证明:CD  平面 A OP ; (2)求平面 A CD 与平面 BCD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图 1 图 2 20.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常态化,为提高防控能力以及实效,某学校为 宣传防疫知识做了大量工作,近期该校还将准备组织一次有关新冠病毒预防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分初赛和 决赛两阶段进行.初赛共有 5 道必答题,答对 4 道或 4 道以上试题即可进入决赛;决赛阶段共 3 道选答题.每 位同学都独立答题,且每道题是否答对相互独立.已知甲同学初赛阶段答对每道题的概率为 2 3 ,决赛阶段 答对每题的概率为 1 3 . (1)求甲同学进入决赛的概率; (2)在决赛阶段,若选择答题,答对一道得 4 分,答错一道扣 1 分,选择放弃答题得 0 分,已知甲同学对 于选答的 3 道题,选择回答和放弃回答的概率均为 1 2 .已知甲同学已获决赛资格,求甲同学在决赛阶段, 得分 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1.已知椭圆C : 2 2 2 2 1x y a b    0a b  其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且离心率为 2 2 ,点 B 为椭圆的 一个顶点,三角形 1 2BF F 的面积为 2.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点 A 为椭圆的左顶点,点 P 在椭圆C 上,线段 AP 的垂直平分线与 y 轴相交于点Q ,若 PAQ△ 为 等边三角形,求点 P 的横坐标. 22.已知    ln 1 1xf x ae x    . (1)当 1a  时,求  f x 的最小值; (2)若   1lnf x a 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汕头市 2020~2021 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数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 1.B 2.C 3.B 4.D 5.D 6.A 7.A 8.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 9.BCD 10.CD 11.BD 12.ABC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 13.0 14. 7 1313 15.0.1 16. 2 3 四、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若选①: 2 2 2sin sin sin sin sinA B C B C   , 由正弦定理得 2 2 2a b c bc   , 又 2 3a  , 4b  ,代入 2 2 2a b c bc   解得 2c  . ∵ 2 2 2b a c  ∴ 2B  ∴ ABC△ 面积 1 1 2 3 2 2 32 2ABCS ac    △ . 若选①: 2 2 2sin sin sin sin sinA B C B C   , 由正弦定理得 2 2 2a b c bc 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cos 2 2 b c aA bc    , ∵ 0 A   ∴ 3A  . 又 2 3a  , 4b  ,代入 2 2 2a b c bc   解得 2c  . ∴ ABC△ 面积 1 1 3sin 4 2 2 32 2 2ABCS bc A     △ . 若选①: 2 2 2sin sin sin sin sinA B C B C   , 由正弦定理得 2 2 2a b c bc 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cos 2 2 b c aA bc    , ∵ 0 A   ∴ 3A  . 又 2 3a  , 4b  , 由正弦定理 sin sin a b A B  得 2 3 4 sinsin 3 B  ,∴sin 1B  . ∵ 0 B   ,∴ 2B  . ∴ 6C  . ∴ ABC△ 面积 1 1 1sin 2 3 4 2 32 2 2ABCS ab C     △ . (得到 2B  后,也可以算出边 2 2 2c b a   .然后 1 1 2 3 2 2 32 2ABCS ac    △ .) 若选②: 2 cos 2a C b c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a b ca b cab     , 整理得 2 2 2a b c bc   , 下面的解答与选①的各种解法一样 若选②: 2 cos 2a C b c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a b ca b cab     , 整理得 2 2 2a b c bc 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cos 2 2 b c aA bc    , ∵ 0 A   ∴ 3A  . 下面的解答与选①的各种解法一样 若选②: 2 cos 2a C b c  ,由正弦定理得  2sin cos 2sin sin 2sin sin 2sin cos 2cos sin sinA C B C A C C A C A C C        整理得 2cos sin sinA C C  sin 0C  , ∴ 1cos 2A  , 0 A   ∴ 3A  . 下面的解答与选①的各种解法一样 (若用其他解法做对按分值和相应步骤给分) 18.解:(1)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  1q  ,且 1S , 2S , 33a 成等差数列 所以有 2 1 32 3S S a  ∴  1 2 1 32 3a a a a   ,即 23 2 1 0q q   ,且 1q  解得: 1 3q   ,又 4 1 81a  ∴ 3 1 1 1 3 81a       ,即 1 1 3a   ∴ 1 1 1 3 n n na a q         . (2)由(1)可知, 1 3 n na      ,得 1 cos3 n nb n      ∵  cos 1 nn   ∴  1 113 3 n n n nb               ,即 1 3 n nnb n      ∴ 1 2 31 1 1 11 2 33 3 3 3 n nT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4 11 1 1 1 11 2 33 3 3 3 3 n nT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②,得 1 2 3 12 1 1 1 1 1 3 3 3 3 3 3 n n nT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13 3 1 1 31 3 n n n                 11 1 1 1 2 2 3 3 n n n               ∴ 13 3 1 1 3 3 2 1 3 2 3 4 4 3 2 3 4 4 3 4 3 n n n n n n n n 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1)连接 BD ∵点O 和点 P 分别是边 DE 、 BE 上的中点. ∴ //BD OP ∵等边 ABC△ 中,点 D 是边 AC 的中点 ∴ DC BD ∴ DC OP ∵等边 ADE△ 中,点O 是边 DE 的中点 ∴ A O DE  又∵ A O  平面 A DE ∵平面 A DE  平面 BCDE 且平面 A DE 平面 BCDE DE ∴ A O  平面 BCDE ∴ A O CD  ∵ A O OP O   ∴CD  平面 A OP (2)连接 BC 的中点 H ,由图 1 得OH BC 以 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H ,OD ,OA 所在直线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30,0, 2A      , 10, ,02D     , 3 ,1,02C       ,所以 1 30, ,2 2DA         , 3 1, ,02 2DC        设平面 A CD 的法向量为  , ,n x y z . 由 1 3 02 2 3 1 02 2 n DA y z n DC x y              ,取 3y  ,得  1, 3,1n   ; 因为平面 BCDE 的法向量为  0,0,1m  设平面 A CD 与平面 BCDE 所成锐二面角为 1 5cos 51 3 1 m n m n            所以,平面 A CD 与平面 BCD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5 5 . 20.解:(1)甲同学进入决赛的概率为: 4 5 4 5 5 5 2 1 2 112 3 3 3 243P C C             . (2)依题意得,甲同学每道题选择回答并答对的概率为 1 1 1 2 3 6   , 选择回答且答错的概率为 1 1 1 2 3 6   ,选择放弃回答的概率为 1 2 . X 的可能取值为 3 , 2 , 1 ,0,2,3,4,7,8,12. 所以   31 13 3 27P X        ,   2 1 3 1 1 12 2 3 6P X C          ,   2 2 3 1 1 11 2 3 4P X C          ,   31 10 2 8P X       ,   2 2 3 1 1 12 3 6 18P X C         ,   1 1 3 2 1 1 1 13 2 3 6 6P X C C       ,   2 2 3 1 1 14 2 6 8P X C         ,   2 1 3 1 1 17 3 6 36P X C         ,   2 1 3 1 1 18 2 6 24P X C         ,   31 112 6 216P X       ,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3 2 2 0 2 3 4 7 8 12 P 1 27 1 6 1 4 1 8 1 18 1 6 1 8 1 36 1 24 1 216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3 2 1 2 3 4 7 8 12 127 6 4 18 6 8 36 24 216E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解答】解:(1)由题意有: 2 2 2 2 2 2 c a bc a b c         解得: 2 2 a b 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4 2 x y  (2)方法 1:设  0 0,P x y ,则 2 2 0 0 14 2 x y  ,且  2,0A  , 若点 P 为右顶点,则点Q 为上(或下)顶点 4AP  , 6AQ  , PAQ△ 不是等边三角形,不合题意,所以 0 2x   , 0 0y  . 设线段 PA 中点为 M ,所以 0 02 ,2 2 x yM      , 因为 PA MQ ,所以 1PA MQk k   , 因为直线 PA 的斜率 0 0 2AP yk x   ,所以直线 MQ 的斜率 0 0 2 MQ xk y   , 又直线 MQ 的方程为 0 0 0 0 2 2 2 2 y x xy xy         , 令 0x  ,得到   0 00 0 2 2 2 2Q x xyy y    因为 2 2 0 0 14 2 x y  ,所以 0 2Q yy   , 因为 PAQ△ 为正三角形, 所以 AP AQ ,即   2 2 2 2 0 0 02 2 4 yx y    化简,得到 2 0 05 32 12 0x x   , 解得 0 2 5x   , 0 6x   (舍) 故点 P 的横坐标为 2 5  . 方法 2:设  0 0,P x y ,直线 AP 的方程为  2y k x  . 当 0k  时,点 P 为右顶点,则点Q 为上(或下)顶点, 4AP  , 6AQ  , PAQ△ 不是等边三角形,不合题意,所以 0k  . 联立方程   2 2 14 2 2 x y y k x       ,消元得 2 2 2 21 2 8 8 4 0k x k x k     , 所以 16 0   ,所以   2 0 2 82 1 2 kx k     , 设线段 PA 中点为 M ,所以 2 0 2 2 4 2 1 2M x kx k     , 2 2 2 4 221 2 1 2M k ky k k k        , 所以 2 2 2 4 2,1 2 1 2 k kM k k       , 因为 AP MQ ,所以 1 MQK k   , 所以直线 MQ 的方程为 2 2 2 2 1 4 1 2 1 2 k ky xk k k         , 令 0x  ,得到 2 2 2 2 2 1 4 2 1 2 1 2 1 2Q k k ky k k k k       , 因为 PAQ△ 为正三角形,所以 AP AQ , 所以 2 2 2 2 4 21 41 2 1 2 kk k k          , 化简,得到 4 24 3 0k k   ,解得 2 3 4k  , 2 1k   (舍), 所以 2 0 2 4 2 2 1 2 5 kx k     , 故点 P 的横坐标为 2 5  . 方法 3:设  0 0,P x y ,当直线 AP 的斜率为 0 时,点 P 为右顶点, 则点Q 为上(或下)顶点, 4AP  , 6AQ  , PAQ△ 不是等边三角形,不合题意,所以直线 AP 的斜率不为 0. 设直线 AP 的方程为 2x ty  , 联立方程 2 2 14 2 2 x y x ty       ,消元得, 2 22 4 0t y ty   , 所以 0 2 4 2 ty t   , 设线段 PA 中点为 M ,所以 2 2 2M ty t   , 2 4 2Mx t   , 所以 2 2 4 2,2 2 tM t t       , 因为 AP MQ ,所以 1 MQk k   , 所以直线 MQ 的方程为 2 2 2 4 2 2 ty t xt t         , 令 0x  ,得到 2 2 2Q ty t   因为 PAQ△ 为正三角形,所以 AP AQ 所以 2 2 2 2 4 21 42 2 t tt t t          化简,得到 4 23 4 0t t   ,解得 2 4 3t  , 2 1t   (舍) 所以 2 0 2 2 4 2 4 5 tx t    , 故点 P 的横坐标为 2 5  . 22.解:(1)当 1a  时,    ln 1 1xf x e x    ,  f x 的定义域为 1,  , ∵   1 1 xf x e x     ,    2 1 0 1 xf x e x      恒成立,故  f x 在  1,  上单调递增(不二次求导 直接判断,不扣分), ∵  0 0f   ,∴当  1,0x  时,   0f x  ,当  0,x  时,   0f x  ∴    min 0 0f x f  . (2)若原式成立,即  ln 1 ln 1 0xae x a     恒成立, 令    ln 1 ln 1xg x ae x a     ,  1,x   ,  0,a  , ∵   1 1 xg x ae x     ,    2 1 0 1 xg x ae x      ,∴  g x 在 1,  上单调递增, 当 1a  时,由知     0g x f x  恒成立,故 1a  成立; 当 0 1a  时,  0 ln 1 1 0g a a a      ,故不成立; 当 1a  时,  0 1 0g a    , 1 11 11 1 1 0a ag ae a a ea                , ∴  1 1 0 0g ga        ,∴  g x 在 1,  上有唯一零点 0x ,且 0 1 1,0x a      , 当  0 1,0x   时,   0g x  ,当  0 0,x   时,   0g x  , ∴   0 0 0 1 01 xg x ae x     ,则 0 0 1 1 xae x   ,即  0 0ln ln 1a x x    , ∴      0 0 0 0min 0 1ln 1 ln 1 ln ln 11 xg x g x ae x a a x ax               0 0 0 0 1 11 2ln 2 2 1 2ln 2 2ln 01 1x a x a ax x              , 故 1a  成立, 所以,综上所述 1a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