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高三元月调研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 M = 2{ | }x x x= , N ={ | ln 0}x x  ,则 M N =( ) A.  0 1, B.  0 1, C.  0 1, D. 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集合 M、N,再按并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由已知, M = 2{ | }={0,1}x x x= , N ={ |ln 0} (0,1]x x   , 所以 M N = 0 1,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并集运算,涉及到解对数不等式,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是一道基础题. 2.若复数  2 1 1 iz i   ,则 z 的虚部为( ) A. 1 2 B. 1 2 i C. 1 D. i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复数 z ,再由虚部的定义即可得到. 【详解】复数 2 1 1 (1 ) 2 i iz i i     2 (1 ) 1 1 2 2 2 i i ii     , 则 z 的虚部为 1 2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乘除运算,以及复数的虚部的定义,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若 0a b  , 0 1c  ,则( ) A. c ca b B. a bc c C. log loga bc c D. - 2 - log logc ca b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构造函数 logcy x ,又函数单调递减即可得解. 【详解】 0 1c  , 函数 cy x 为增函数, 又 0a b  , ∴ c ca b ,排除 A 0 1c  , 函数 xy c 为减函数, 又 0a b  , ∴ a bc c ,排除 B 取 4a  , 2b  , 1 2c  得 4 1 1log log 2 2a c    , 2 1log log 12a b    ∴ log loga bc c ,排除 C 0 1c  , 函数 logcy x 为减函数, 又 0a b  , log logc ca b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考查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属于基础题. 4.已知圆心为  1,0 ,半径为 2 的圆经过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三个顶点,则C 的 标准方程为( ) - 3 - A. 2 2 14 3 x y  B. 2 2 19 3 x y  C. 2 2 116 4 x y  D. 2 2 116 9 x y 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令 0x  , 0y  求出点的坐标,再由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 和椭圆的对称性可得 a ,b 的值,进而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详解】由题意可得圆的方程为: 2 2( 1) 4x y   , 令 0x  ,可得 3y   ,令 0y  ,可得 1x   或 3, 由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及椭圆的对称性可得 3a  , 3b 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 2 2 19 3 x y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圆的方程及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椭圆的对称性,属于中档题. 5.函数 ( ) ( )lnx xf x e e x 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4 - 【分析】 根据题意,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 0x x  ,分析可得 ( )f x 为偶函数,进而分析可得当 1x  时, ( ) 0f x  ,当 0 1x  时, ( ) 0f x  ,当 0x  时, ( )f x   ,分析选项,从而选出正 确的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函数的定义域 | 0x x  , 因为 ( ) ( )lnx xf x e e x  ,所以 ( )f x 为偶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排除 B 项, 当 1x  时, ( ) 0f x  ,当 0 1x  时, ( ) 0f x  ,排除 ,A C 选项, 当 0x  时, ( )f x   ,所以 D 项是正确的, 故选 D.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函数图象的选择问题,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从函数的定义域, 图象的对称性,函数值的符号,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属于简单题目. 6.已知函数      3sin 2 cos 2 (0 )f x x x        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则 8f     的值为( ) A. 2 B. 3 C. 2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然后结合正弦函数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值及偶函数关于 y 轴对称 可求 ,代入后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3sin(2 ) cos(2 ) 2sin(2 )6f x x x x         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故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1 6 2 k      即 1 3 k    , 0    , 1 3    , - 5 - 则 1( ) 2sin( ) 2sin 28 4 2 4f        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辅助角公式在三角化简中的应用,还考查了正弦函数对称性的应用, 属于基础. 7.已知 na 是等差数列,若 1 1a  , 3 3a  , 5 5a 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q,则 q=( ) A. 3 B. 3 C. 1 D.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 }na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运用等比数列的中项性质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可得 1d   ,再由等比数列的定义,计算可得所求值. 【详解】解:设{ }na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若 1 1a  , 3 3a  , 5 5a  成等比数列,可得 2 3 1 5( 3) ( 1)( 5)a a a    , 即 2 1 1 1( 2 3) ( 1)( 4 5)a d a a d      , 化为 2 2 1 0d d   ,解得 1d   ,则 1 ( 1)na a n   , 则公比为 3 1 1 1 3 2 3 11 1 a aq a a  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的中项性质和定义,考查方程思想和化简 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8.甲、乙两队进行排球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当一队赢得三场胜利时,该队获胜,比赛结 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可知在每一局比赛中,甲队获胜的概率为 2 3 ,乙队获胜的概率为 1 3 .若 前两局中乙队以 2 0:领先,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队获胜的概率为 8 27 B. 乙队以3 0:获胜的概率为 1 3 C. 乙队以三比一获胜的概率为 2 9 D. 乙队以3 2:获胜的概率为 4 9 【答案】D 【解析】 - 6 - 【分析】 A ,在乙队以 2 : 0领先的前提下,若甲队获胜则第三、四、五局均为甲队取胜; B ,乙队以 3:0 获胜,即第 4 局乙获胜; C ,乙队以三比一获胜,即第三局甲获胜,第四局乙获胜; D ,若乙队以3:2 获胜,则第五局为乙队取胜,第三、四局乙队输. 【详解】解:对于 A ,在乙队以 2 : 0领先的前提下,若甲队获胜则第三、四、五局均为甲队 取胜, 所以甲队获胜的概率为 3 1 2 8( )3 27P   ,故正确; 对于 B ,乙队以 3:0 获胜,即第 4 局乙获胜,概率为 1 3 ,故正确; 对于C ,乙队以三比一获胜,即第三局甲获胜,第四局乙获胜,概率为 2 1 2 3 3 9   ,故正确; 对于 D ,若乙队以3:2 获胜,则第五局为乙队取胜,第三、四局乙队输, 所以乙队以3:2 获胜的概率为 2 2 1 4 3 3 3 27    ,故错. 故选: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所求的事件与它的对立事件概率间的 关系,属于中档题. 9.杨辉三角,又称帕斯卡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我国南宋数学 家杨辉所著的《评解九章算法》(1261年)一书中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式乘方展开式 的系数规律,现把杨辉三角中的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得数列:1,1,1,1,2 , 1,1,3 , 3 ,1,1, 4 ,6, 4 ,1…….记作数列 na ,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则 57S =( ) A. 265 B. 521 C. 1034 D. 2059 【答案】C - 7 - 【解析】 【分析】 由归纳推理及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可得:即 57a 在第 11 组中且为第 11 组中的第 2 个数,则 0 1 9 0 1 57 10 102 2 2 ( ) 1034S C C      ,得解. 【详解】解:将 1,1,1,1,2,1,1,3,3,1,1,4,6,4,1,. 分组为(1), (1,1) , (1 ,2,1) , (1 ,3,3,1) , (1 ,4,6,4,1) 则第 n 组 n 个数且第 n 组 n 个数之和为 12n , 设 57a 在第 n 组中, 则 ( 1) ( 1)572 2 n n n n  „ „ , 解得: 11n  , 即 57a 在第 11 组中且为第 11 组中的第 2 个数,即为 1 10C , 则 0 1 9 0 1 57 10 102 2 2 ( ) 1034S C C 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及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属于中档题. 10.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在圆锥底部挖去一个 正方体后的剩余部分(正方体四个顶点在圆锥母线上,四个顶点在圆锥底面上),圆锥底面直 径为10 2cm ,高为10cm .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 31g / cm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 需原料的质量为( )g(取 =3.14 ,精确到 0.1) A. 609.4 B. 447.3 C. 398.4 D. 357.3 - 8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由题意得 2 102 105 2 a a ,解得 5a  ,求出该模型的体积为 2 3 31 (5 2) 10 5 398.33( )3V cm     .由此能求出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 【详解】解:如图,是几何体的轴截面,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 2 102 105 2 a a ,解得 5a  , 该模型的体积为: 2 3 31 500(5 2) 10 5 125 398.33( )3 3V cm       . 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398.33 1 398.4( )g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 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1.关于函数   sin 2 cos xf x x   ,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  f x 是奇函数 ②  f x 在 2       , 上单调递减 ③  f x 在   , 上有两个零点 - 9 - ④  f x 的最大值为 3 3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函数 sin( ) 2 cos xf x x   , ①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即可判断出 ( )f x 是否是奇函数; ②令 2 2 2 2cos 1( ) 0(2 cos ) cos x xf x x     „ ,解得: cos x 范围,即可判断出 ( )f x 在 ( 2  , ) 上的单调 性. ③由 ( ) 0f x  ,由 sin 0x  ,在[  , ] 上有 3 个零点,即可判断出结论. ④令 sin 2 cos xk x   ,可得 2 2sin( ) 1 1 kx k    „ ,解得 k 范围即可判断出结论. 【详解】解:函数 sin( ) 2 cos xf x x   , ① sin( )( ) ( )2 cos( ) xf x f xx      , ( )f x 是奇函数,正确; ②令 2 2 2 2cos 1( ) 0(2 cos ) cos x xf x x     „ ,解得: 2 11 cos 2x  „ „ , ( )f x 在 ( 2  , ) 上不单调递 减,因此不正确. ③由 ( ) 0f x  , sin 0x  ,在[  , ] 上有 3 个零点,分别为  ,0, ,因此不正确. ④令 sin 2 cos xk x   ,可得 2 2sin( ) 1 1 kx k    „ ,解得 3 3k„ ,因此 ( )f x 的最大值为 3 3 ,正 确.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①④.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的解法、 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2.设函数  f x =   2( )x a x b a b R a b   , , ,  'f x 为  f x 的导函数.若  f x 和 - 10 -  'f x 的零点均在集合 2 0 1 ,, 中,则  f x ( ) A. 在 1 0 , 上单调递增 B. 在 0 1, 上单调递增 C. 极小值为 0 D. 最大值为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求得 ( )f x 和 ( )f x 的零点构成的集合为{a ,b , 2 } { 23 a b   ,0,1} ,分 6 类讨 论,可确定 a 、b 的值,继而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极值及单调区间,从而判断四个选项,可得 答案. 【详解】 2( ) ( )( ) (f x x a x b a   ,b R , )a b , 2( ) ( ) 2( )( ) ( )(3 2 )f x x b x b x a x b x a b           , 令 ( ) 0f x  得: x a 或 x b ; 令 ( ) 0f x  得: x a ,或 2 3 a bx  ; 由 a b¹ 知, ( )f x 和 ( )f x 的零点构成的集合为{a ,b , 2 }3 a b , 又 ( )f x 和 ( )f x 的零点均在集合{ 2 ,0,1} 中, ①若 2a   , 0b  ,则 2 4 13 3 a b   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若 2a   , 1b  ,则 2 1 03 a b   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③若 0a  , 1b  ,则 2 1 23 3 a b   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④若 0a  , 2b   ,则 2 2 13 3 a b   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⑤若 1a  , 0b  ,则 2 2 23 3 a b   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⑥若 1a  , 2b   ,则 2 03 a b  ,符合题意; 故 ( ) ( )(3 2 ) ( 2)(3 2 2) 3 ( 2)f x x b x a b x x x x           , 令 ( ) 0f x  ,得: 0x  或 2x   ; ( ) 0f x  ,得: 2 0x   ; - 11 - 0x  为极小值点, 2(0) (0 1)(0 2) 4f      ,排除 C; 2x   为极大值点, 2( 2) ( 2 1)( 2 2) 0f        ,当 x   时,  f x   ,排除 D; ( )f x 在区间 ( 2,0) 上单调递减,排除 A; 在 ( , 2)  , (0, ) 单调递增, (0 ,1) (0, )    , 故 B 在(0,1) 上单调递增,B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通过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确定 a 、b 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查运算能力,属于难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如图,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八面体的八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到8 .连续两次抛掷这个正八 面体,记下它与地面接触的面上的数字分别为 m , n ,则事件“ m n =9”的概率为 ________. 【答案】 1 8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基本事件的总数为 28 .事件“ 9m n  ”包括基本事件为:(1,8) ,(8,1) ,(2,7) , (7,2) , (3,6) , (6,3) , (4,5) , (5,4) .即可得出事件“ 9m n  ”的概率 P .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基本事件的总数为 28 64 . 则事件“ 9m n  ”包括基本事件为:(1,8) ,(8,1) ,(2,7) ,(7,2) ,(3,6) ,(6,3) ,(4,5) , (5,4) . - 12 - 事件“ 9m n  ”的概率 8 1 64 8P   . 故答案为: 1 8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率的概率计算公式、列举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 基础题. 14.曲线 y = cos lnx x 在点 1 0, 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cos1 cos1x y  = 0 【解析】 【分析】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切线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即可. 【详解】因为 ' cossin ln xy x x x    ,所以在点(1,0)处切线的斜率 cos1k  , 所以切线方程为 0 cos1 ( 1)y x    ,即 cos1 cos1 0x y   . 故答案为: cos1 cos1 0x y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容易题. 15.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过 2F 的直线交曲线C 右 支于 P 、Q 两点,且 1PQ PF ,若3 PQ = 14 PF ,则C 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 【答案】 10 2 【解析】 【分析】 设| | 4 ( 0)PQ t t  ,则 1 3PF t ,再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2 3 2PF t a  , 1| | 4QF t a  , 分别在 1 2PF F△ , 1PFQ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获解. 【详解】如图,设| | 4 ( 0)PQ t t  ,由3 PQ = 14 PF 可得 1 3PF t , 由双曲线定义,有 1 2| | | | 2PF PF a  ,所以 2 3 2PF t a  , 2 1| | | | 2QF PQ PF t a    , - 13 - 又 1 2| | | | 2QF QF a  ,所以 1| | 4QF t a  , 因为 1PQ PF ,所以 2 2 2 1 2| | | | 4PF PF c  , 2 2 2 1 1| | | | | |PF PQ QF  , 即 2 2 2(3 ) (3 2 ) 4t t a c   ①, 2 2 2(3 ) (4 ) ( 4 )t t t a   ②, 由②解得 t a ,代入①,得 2 2 2(3 ) (3 2 ) 4a a a c   ,即 2 210 4a c , 所以 10 10 4 2 ce a    . 故答案为: 10 2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解题关键是建立关于 , ,a b c 的方程,考查学生的数 学运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 16.设函数  f x =  lnx x a a R   ,记  f x 在区间 1 ee      , 上的最大值为  g a ,则当 a =________时,  g 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1). e 2  (2). e 12  【解析】 【分析】 令 ( ) lng x x x  ,利用导数可得 ( )g x 的值域为[1 , 1]e  ,对 a 分 2 ea   和 2 ea   两种 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答案. - 14 - 【详解】令 ( ) lng x x x  ,则 1( ) 1g x x    , 当1 x e  时, ( ) 0g x  ,当 1 1xe   时, ( ) 0g x  , 当 1x  时, ( )g x 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 即 max( ) 1g x   , 1 1( ) 1 ( ) 1 , ( ) [1 , 1]g e e g g x ee e          ( ) [1 , 1 ]g x a e a a      当 2 ea   时,  max | 1 | 1f x a a      , 当 2 ea   时,  max |1 | 1f x e a a e      所以   1, 2 1, 2 ea a g a ea e a            ,所以  min ( )2 eg a g   e 12  . 故答案为: e 2  ; e 12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绝对值函数的最值问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 能力,是一道较难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 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在 ABC 中,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 ,a b c ,若 1.AB AC BA BC       (Ⅰ)求证:A=B; (Ⅱ)求边长 c 的值; (Ⅲ)若 6,AB AC   求△ABC 的面积.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2c  ; (Ⅲ) 3 .2ABCS  【解析】 【分析】 (Ⅰ)根据数量积的定义,结合正弦定理即可证出; (Ⅱ)利用第一问结论,以及 1AB AC   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出 c ; - 15 - (Ⅲ)根据向量的模的计算公式,找到各边之间的关系,进而得知三角形形状,求出面积. 【详解】(Ⅰ)∵ B C BA BCA A      ,∴ cos cosbc A ac B , 即 cos cosb A a B ,由正弦定理得 sin cos sin cosB A A B ∴ in 0( )s A B  .∵ A B     , ∴ 0A B  ,∴ A B . (Ⅱ)∵ 1AB AC   ∴ cos 1bc A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2 b c abc bc    ,即 2 2 2 2b c a   . ∵由(Ⅰ)得 A B ,∴ 2 2c  ,∴ 2c  (Ⅲ)∵ 6AB AC   ,∴ 2 2 2 6AB AC AB AC       即 2 2 2 6c b   ,∴ 2 2 4c b  ,∵ 2 2c  , ∴ 2 2b  ,即 2b  . ∴△ABC 为正三角形. ∴ 23 3( 2) .4 2ABCS    18.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平面 PAB  平面 ABCD , //AD BC ,AB AD ,AB PA , 点 E 为 BC 上一点且 BC = 2AB = 2AD = 4BE . (1)求证:平面 PED  平面 PAC ; (2)若直线 PE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5 5 ,求二面角 A PC D  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5 5 . 【解析】 【分析】 (1)由平面 PAB  平面 ABCD 可得 PA  平面 ABCD ,从而可得 PA AD ,分别以 AB 、 - 16 - AD 、 AP 为 x 轴 、 y 轴 、 z 轴 , 建 立 空 间 直 角 坐 标 系 O xyz , 计 算 可 得 0DE AC DE AP       ,从而可证 ED  平面 PAC ,即得所要证明的面面垂直. (2)设  0,0, ( 0)P    ,可由直线 PE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5 5 得到 2  , 再求出平面 PCD的一个法向量后利用数量积可求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从而得到二面角的 余弦值. 【详解】(1)证明:∵平面 PAB  平面 ABCD ,平面 PAB  平面 ABCD = AB , AB PA , PA  平面 PAB ,∴ PA  平面 ABCD , 因为 AD 平面 ABCD ,故 PA AD .又 AB AD . 分别以 AB 、 AD 、 AP 为 x 轴、 y 轴、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不妨设 1BE  , 可得        0,0,0 , 0,2,0 , 2,4,02,1,0 ,CEA D , 设  0,0, ( 0)P    , ∴  2,4,0AC  ,  0,0,AP  ,  2, 1,0DE   . 由 4 4 0 0DE AC      , 0DE AP   , ∴ DE AC 且 DE AP , ∵ AC 、 AP 是平面 PAC 内的相交直线,∴ ED  平面 PAC . ∵ ED  平面 PED ,∴平面 PED  平面 PAC . (2)由(1)得平面 PAC 的一个法向量是  2, 1,0DE   ,  2,1,PE   . 设直线 PE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为 , 则sin = 2 4 1 5cos 55 , 5 PE DE PE DE PE DE               , 解得 2   .∵ 0  ,∴ 2  ,可得 P 的坐标为 0,0,2 . 设平面 PCD的一个法向量为  , ,n x y z ,  2,2,0DC  ,  0, 2,2DP   , 由 2 2 0 2 2 0 n DC x y n DP y z              ,令 x =1,得  1, 1, 1n    r . - 17 - ∴ 3 15cos , 515 n DEn DE n DE           . 由图形可得二面角 A PC D  的平面角是锐角, ∴ 二面角 A PC D 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15 5 .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向量证明以及线面角、二面角的计算,后者常通过空间向量(直 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来计算,属于中档题. 19.已知抛物线 2C y: = 2 px 焦点坐标为 2,0 .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已知点  1,0B  ,设不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l 与抛物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 P ,Q ,若 x 轴 是 PBQ 的角平分线,求证:直线 l 过定点. 【答案】(1) 2y =8x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焦点坐标求出 p 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C 的方程: (2)由 x 轴是 PBQ 的角平分线,得  BP BQk k ,即 1 2 1 22 ( )( ) 2 0kx x k t x x t    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 kx t  ,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代入上式,化简可得t k  ,所以 直线 l 的方程为: ( 1)y kx k k x    ,过定点 (1,0) . 【详解】(1)焦点坐标为 (2,0) , 22 p  , 4p  , - 18 - 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8y x ; (2)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 kx t  ,代入 2 8y x 得: 2 2 2(2 8) 0k x kt x t    , 设 1(P x , 1)y , 2(Q x , 2 )y ,  1 2 2 2 8ktx x k    , 2 1 2 2 tx x k  , x 轴是 PBQ 的角平分线, BP BQk k   ,  1 2 1 21 1 y y x x    ,  1 2 1 21 1 kx t kx t x x     , 1 2 1 22 ( )( ) 2 0kx x k t x x t      ,  2 2 2 2 82 ( ) ( ) 2 0t ktk k t tk k       , 整理得: 0k t  , t k   , 直线 l 的方程为: ( 1)y kx k k x    ,过定点 (1,0)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方程,以及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是中档题. 20.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为了了解声音强度 D(单位: 分贝)与声音能量(单位: 2/W cm )之间的关系,将测量得到的声音强度 1D 和声音能量 iI(i =1, 2…,10)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如图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 - 19 - I D W 10 2 1 ( )i i I I   10 2 1 ( )i I W W   111.04 10 45.7 11.5 211.56 10 0.51 10 1 ( )( )i i i I I D D    10 1 ( )( )i i i W W D D    116.88 10 5.1 表中 lgi iW I , 10 1 1 10 i i W W    . (1)根据散点图判断, 1 1D a b I  与 2 2 lgD a b I  哪一个适宜作为声音强度 D 关于声音 能量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根据表中数据,求声音强度 D 关于声音能量的回归方程; (3)当声音强度大于 60 分贝时属于噪音,会产生噪音污染,城市中某点 P 共受到两个声源 的影响,这两个声源的声音能量分别是 1I 和 2I ,且 10 1 2 1 4 10I I   .己知点 P 的声音能量等于 声音能量 1I 与 2I 之和.请根据(1)中的回归方程,判断 P 点是否受到噪音污染的干扰,并说 明理由. 附:对于一组数据     1 1 2 2, , , , , ,n nu v u v u v .其回归直线V a u 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 二乘估计分别为:      1 2 1 , n j i i n i i u u v v v u u u             . 【答案】(1) 2 2 lgD a b I  更适合;(2) 10lg 160.7D I  ;(3)点 P 会受到干扰. 【解析】 【分析】 - 20 - (1)根据散点图中点的分布成非线性形状,判断两变量适合的模型; (2)令 lgi iW I ,建立 D 关于W 的线性回归方程,再写出 D 关于 I 的回归方程; (3)根据点 P 的声音能量 1 2I I I  ,根据(1)中的回归方程计算点 P 的声音强度 D 的预 报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 2 2lgD a b I  更适合. (2)令 lgi iW I ,先建立 D 关于W 的线性回归方程. 由于      10 1 10 2 1 5.1 100.51 i ii ii W W D D b W W           , ∴ ˆ 160.ˆ 7a D bW   ∴ D 关于W 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10 160.7D W  , 即 D 关于的回归方程是 10lg 160.7D I  . (3)点 P 的声音能量 1 2I I I  , ∵ 10 1 2 1 4 10I I   , ∴  10 1 2 1 2 1 2 1 410I I I I II I           10 102 1 1 2 410 5 9 10I I I I           , 根据(1)中的回归方程,点 P 的声音强度 D 的预报值  10 min 10lg 9 10 160.7 10lg9 60.7 60D       , ∴点 P 会受到巢声污染的干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回归方程的求法与应用问题,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利用公式准确 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21.已知函数   1 sin x xf x e  ,  g x 为  f x 的导函数. (1)证明:当 ,02x      时,     0f x xg x  ; - 21 - (2)若 nx 是函数  u x =   1f x  在  2 , 22n n n N        内零点,求证:   0 2 0 0 sin2 cos sinn n xx n e x x  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写出 ( )g x 的解析式, 1 cos sin( ) ( ) x x xg x f x e    ,得到在 ( 2  , 0) 上, ( )f x 单调递 增 . 对 ( )g x 求 导 , 得 1 2cos( ) x xg x e    , 得 到 在 ( 2  , 0) 上 , ( )g x 单 调 递 减 , 令 ( ) ( ) ( )F x f x xg x  , [ ,0]2x   , 求 导 , 分 析 单 调 性 , 可 得 ( ) 0F x … , 进 而 证 明 ( ) ( ) 0f x xg x … . (2)由题可知 1 sin 1n n x x e    在 ( 2 2n   , 2 )( )n n N  有根①,令 2n ny x n  ,则 ( 2ny   , 0) ,可得 2( ) n nf y e   ,因为 2 0( ) 1 ( )n nf y e f y   … ,由(1)得 ( )f x 单调性,所以 0ny y… , 又因为(1)可知 ( ,0)2  上, ( )g x 单调递减,可得 00 ( ) ( )ng y g y „ 又因为 ( ) ( ) 0n n nf y y g y … , 化简即可得证. 【详解】(1)证明: 1 cos sin( ) ( ) x x xg x f x e    , 当 ( ,0)2x   时, ( ) ( ) 0g x f x  , 所以在 ( ,0)2  上, ( )f x 单调递增. 1 1 1 1 ( sin cos ) (cos sin ) 2cos( ) x x x x x x e x x e xg x e e            , 在 ( ,0)2  上, ( ) 0g x  , ( )g x 单调递减, 令 ( ) ( ) ( )F x f x xg x  , [ 2x   , 0] , ( ) ( ) ( ) ( ) ( ) ( ) ( ) ( )F x f x g x xg x g x g x xg x xg x            , 当 ( ,0)2x   时, ( ) 0F x  , ( )F x 单调递减, 所以 ( ) (0) (0) 0 (0) 0F x F f g   … , - 22 - 所以 ( ) ( ) 0f x xg x … . (2)证明:若 nx 是函数 ( ) ( ) 1u x f x  在 ( 2 , 2 )( )2n n n N     内零点, 则 ( ) 0nu x  在 ( 2 , 2 )( )2n n n N     有根, 所以 ( ) 1 0nf x   在 ( 2 , 2 )( )2n n n N     有根, 即 1 sin 1n n x x e    在 ( 2 , 2 )( )2n n n N     有根,① 令 2n ny x n  ,则 ( ,0)2ny   , 1 2 1 1 2 sin sin( 2 ) sin( ) n n n n n n n y x n x n y x n xf y e e e e           , 又因为①式成立,所以 2( ) n nf y e   , 因为 2 0( ) 1 ( )n nf y e f y   … , 由(1)可知在 ( ,0)2  上, ( )f x 单调递增,所以 0ny y… , 由(1)可知 ( ,0)2  上, ( )g x 单调递减, 所以 00 ( ) ( )ng y g y „ 由(1)可知 ( ) ( ) 0n n nf y y g y … ; 所以 0 0 0 0 1 1 12 2 2 2 2 2 0 00 0 0 0 0 0 0 1 ( ) cos sin( ) ( ) ( )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 y x xn n n n n n n n n n y f y e e e e e e e ey y yg y g y g y y y x x e x x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因为①式成立,得 0 2 0 0 sin (cos sin )n n xy e x x  , 所以 0 2 0 0 sin2 (cos sin )n n xx n e x x   . 【点睛】本题以三角函数为背景,考查导数的运算,函数的单调性等基础知识,考查函数思 想,转化思想,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属于难题.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记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3cos , sin , x y      (θ为参数),直线 l 的参数方程 为 - 23 - 4 , 1 , x a t ty t      ( 为参数). (1)若 1a   ,求 C 与 l 的交点坐标; (2)若 C 上的点到 l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17 ,求 a . 【答案】(1) (3,0) , 21 24( , )25 25  ;(2) 8a  或 16a   . 【解析】 试题分析:(1)直线与椭圆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解交点坐标;(2)利用椭圆 参数方程,设点 (3cos ,sin ) 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参数. 试题解析:(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2 2 19 x y  . 当 1a   时,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4 3 0x y   . 由 2 2 4 3 0 19 x y x y      解得 3 0 x y    或 21 25 24 25 x y      . 从而C 与l 的交点坐标为 3,0 , 21 24,25 25     .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4 4 0x y a    ,故C 上的点 3cos ,sin  到l 的距离为 3cos 4sin 4 17 ad     . 当 4a   时, d 的最大值为 9 17 a  .由题设得 9 17 17 a   ,所以 8a  ; 当 4a   时, d 的最大值为 1 17 a  .由题设得 1 17 17 a   ,所以 16a   . 综上, 8a  或 16a   . 点睛:本题为选修内容,先把直线与椭圆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方程,可得 交点坐标,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求椭圆上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直接利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三角有界性确认最值,进 而求得参数 a 的值. - 24 -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 f x = 2 ( 0)x x a a   . (1)当 1a  时,解不等式   4f x  ; (2)若不等式   4f x  对一切 xR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23     ;(2) 4, . 【解析】 【分析】 (1)利用零点分段讨论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2)就 0x  、 0 x a  、 x a≥ 分类讨论可求出  f x 的最小值,从而可得 a 的取值范围. 【详解】(1)当 a =1时,不等式   4f x  即为 2 1 4x x   , 当 1x  时,可得  2 1 4x x   ,解得 2x  ,则1 2x  ; 当 0 1x  时,可得  2 1 4x x   ,解得 2x   ,则 0 1x  ; 当 0x  时,可得  2 1 4x x    ,解得 2 3x   ,则 2 03 x   . 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 ,23     . (2)若不等式   4f x  对一切 xR 恒成立,即为 min( ) 4f x  , 又   3 2 , 2 ,0 2 3 , 0 x a x a f x a x x a a x x          , 当 x a≥ 时,    f x f a a  ; 当 0 x a  时,   2a f x a  ; 当 0x  时,   2f x a , 故  minf x a ,则 4a  ,即 a 的取值范围是 4, .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以及绝对值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前者一般利用零点分 段讨论法求解,后者一般转化为函数的最值来讨论. - 25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