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5大题现代文阅读一Ⅱ散文阅读考点4探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考 点 四 探 究 (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 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 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 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 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 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 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 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 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 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 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 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 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 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 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 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 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 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 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 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 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 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 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 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 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 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 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 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 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 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 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 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 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 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 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 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 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 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学 生 甲 母语使人们感觉亲切, 拉近彼此间的关系。母 语给长期漂泊在外的 人一种返归家园之感。 4 分 该生不能从多角度分点探究。题干中强调“多重 意义”,根据分值 8 分,应至少答出四点。还可 以从“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自由地抒情状 物”“守卫民族文化”“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 财富”等角度探究。 (短板一:不能从多角度分点探究) 学 生 乙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 关系。②母语给人以家 的归宿感。③母语可以 自由地抒情状物。 6 分 该生不能从深层次挖掘母语的内涵。仅仅回答了 母语的浅层次内涵,没有答出母语在人生、社会、 民族等方面的作用。 (短板二:不能从深层次展开探究)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目,明 确探究要求,把握探究实质,题干中要求结合全文概括“母语的多重意义”,实质是筛选提 炼母语的价值、作用,即母语在人生、社会、民族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从文中筛选“母语 的价值、作用”等相关信息,要尽量全面,逐段筛选,因为题干中强调“多重意义”,例如, 文章第四段说“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 生命”,这表明了母语对一个人理解世界的重要意义,它最早打通了人与世界的联系;最后 将筛选出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答案】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 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 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每点 2 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切入探究(针对“短板一、二”)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既是《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也是探究的途径。“从不同的角 度”要求从“广度”挖掘。散文中不同的材料,如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都有可 能成为“不同的角度”;即使是同一材料,也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侧面,于是产生“不同 的角度”,等等。 “从不同的层面”要求从“深度”挖掘。一般说来,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字面 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这就可以获得一 些具有个性化的说明,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解读考查, 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文本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 意义。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以获得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宽广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达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的目的。 发掘民族心理常常是由此及彼,通过文学类作品的“一个”,见出“一类”和“一批”, 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发掘人文精神,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 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特别需要联系起来分析。 二、避免答题误区 因为作品意义的多面性和不确定性,使考生难以把握,故在发掘分析时常出现误区,需 要加以注意。 (1)在文“内”不能充分发掘。因为这类题是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故首先要对作品本身 内容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隐含的内容;不仅要抓思 想内容、情感倾向,而且要抓艺术手法、表现技巧。如若在这方面缺乏全局的分析评判,那 么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全面的。 (2)在文“外”不适当地“引、联”发掘。基于分析意蕴需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 者情况及其他相关资料,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作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这种“不同角度和 层面”,使得不少考生做出漫无边际的联想和引申,其结果是内容庞杂,思维混乱,鲜有的 真知灼见也只能湮没在荒芜之中。 (3)“角度”和“层面”扩展不够,思维单一,头脑僵化。其实,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 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不同的层面”是指作品可以达 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文化、风俗、 艺术、科学、历史等。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20332049】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王剑冰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子产死了。 一棵大树的叶子开始下落,像一场庄严的降雪。 整个郑国哭成了一团。远远的还有一个人,哭得声泪俱下:“子产,古之遗爱也。”孔 子一哭,叶子就全落了。 子产执掌郑国政务那么多年,死的时候,儿子连安葬的费用都拿不出。郑国人自发捐献, 男男女女,甚至有的解下身上的首饰。子产的儿子坚决不收,父亲在世时清廉,死后不能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他抹黑。子产病危嘱托儿子,生不占民财,死不占民地。人们踏着厚厚的叶子,把子产葬于 高高的陉山,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墓没有使用山上美丽的石头,是人们从洧水边带的卵石砌 成。 红红黄黄的叶子纷扬着,旋起的风有些冷。一枚叶子在眼前晃,心内有一种晚来的悲伤。 登上高高的陉山,那里的树该是好高好高了吧。找寻了许久才看到一块子产待的地方。四处 正在开山采石。子产睡的地方没有苍松翠柏,甚至没有一棵大树。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子 产寂寞了许多年。 郑国所在就是现在的新郑,有水有田的好地方,小麦和大枣都很养人。周围的齐、晋、 秦、楚谁不觊觎?诸侯争霸,使郑国兵连祸结。而国内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陷入可怕的困 境。多年的停滞和衰败后,子产应运而生,支撑危局。那时候,百姓开发的耕地,总是被人 仗着权势掠走,子产先从整顿田制入手。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确定各家的土地所有权。 而后改革军赋制度,增加税收,充实军饷,增强国力。接着将一系列法令刻铸于钟鼎,开创 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子产为政,也有人骂,唱着词编派他。子产只当 是落了一身秋风,落多了就抖抖身子。 子产主张国政宽厚仁慈,恩威并施。既以法治国,又施善于民。子产还重视教育,尊重 人才。对于晋、楚强权外交,子产毫不惧让,维护郑国利益和独立的尊严。有这样的一位国 理,且执政了二十六年,可见百姓和国家得到了多么大的实惠。 子产就是一棵蓊郁的大树,让人感到了他的阴凉。我想沿着一枚叶子的纹路走到子产的 内心去,苍远的岁月,他只活了六十来岁。我觉得他活得很充实,他不需要看谁的脸色,端 正了一颗良心,什么都不怕。 子产是受郑国的上卿子皮推荐执掌国政的。子产应该感恩呢,子产感恩的方式就是好好 工作,克己奉公。子皮找子产来了,他想让儿子尹何当个邑卿什么的,子产热情地接待了, 但很认真地认为,尹何还年轻,缺乏经验,恐怕难以胜任。答应了就等于毁了国家利益,也 毁了尹何。看到这里,我有些为子产担心,按现在的话说是不识时务。这时我们该感慨子皮 了,子皮听了反而感动了,认为是子产开导了自己,心内忏悔不说,还从这件事看到了子产 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就放心地让子产执掌全国政务。这件事好让人一阵思索。那个时代, 不仅遇到了子产,也可以说还遇到了子皮。 子产曾在溱洧河边走,那时的水比现在的还大还清。后来的人就在溱洧河边修了祠堂, 纪念这位人们爱戴的圣贤。圣贤不是我说的,古人就说“郑国的子产是不出世的圣贤”。 岁月流逝,子产祠建了毁,毁了建,一直持续了多少朝代,溱洧河水总有那祠堂的倒影。 子产祠现在也看不到了,真想到祠中上一炷香啊。在溱洧河边,只能咏诵那些诗篇了,一代 代写的诗篇何其多。诗人一定记住了子产的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那是影响中国的十 三句名言之一,是后世众多名臣的座右铭。王安石改革时就说过类似的话。林则徐则有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以前对子产了解得不够,自然也是宣传得不够,但古人可都知道,且崇敬无比。孔子先 前这样评价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有人说:“子 产之德过于管仲,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过是以管仲、乐毅自况,不敢比拟子产。”更有将子 产奉为“春秋第一人”者,这可是至高赞誉了。 子产又字子美,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叫子美的人,他或许也是因为崇尚子产而起的名字吧。 仰天看一棵树,就看到了子产那个清癯的形象,他有点像杜甫,一点也不高大魁梧,倒有些 善和忧怅。但这样让人感到真切,也感到亲切。 子产没有传下多少文字。子产不需要文字的托举了,他本身就是一篇最好的文章。 (选自《春秋那棵繁茂的树》,有删改) 1.王剑冰说自己的这篇散文在“温润”的同时,还需要些“凌厉”。请结合本文从主 题、语言、技巧等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一谈你对“温润”和“凌厉”的认识。(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主要从“温 润”和“凌厉”两个角度探究本文的意蕴,从题干中要求的三个方面选取其二,结合文本内 容探究“温润”和“凌厉”在文本中的表现。 【答案】 ①主题方面的理解:“温润”主要指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怨而不怒,哀而 不伤。因为本文主题更多的是正向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子产的沉痛悼念,对子产的执政智 慧、清廉品行、爱民措施和爱国情怀的崇敬。“凌厉”主要指情感抒发上,本文批判的意味 不重,导致启发性、深刻性不强。比如文章在表达对现代人遗忘了子产和子产身上所体现出 的美好品德的慨叹时,表达对现代人毁坏自然和传统文化景观的悲痛时,情感没有针砭时弊 地强烈释放,并且文章对子产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和深刻的阐释。 ②语言方面的理解:语言运用上遣词造句富有匠心,文章叙述处简洁,抒情处典雅,描 写处细腻;但是规范有余创新不足,少了一点文字本身的奇崛和张力。 ③技巧方面的理解:文章中象征、比喻的艺术手法运用娴熟,深刻精警;但是缺少了一 些实验性的探索,难以给人新颖的阅读体验。(每点 3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综 合 练] 二、(2016·苏北四市联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5 题。(20 分)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 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 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 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 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 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 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 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 “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 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 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老人……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 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 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 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 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 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 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 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 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 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 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 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 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 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 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11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 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12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2.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本题涉及引用诗文开篇布局的艺 术思考,落脚点在作用。作用不外乎内容、结构两个主要元素。所谓内容,就是诗句自身的 含意、诗句与散文主体对象的关联;所谓结构,就是上下文之间、前后段之间、题目与内容 之间的联系照应。以此入手,可以快速答题。 【答案】 ①内容上:指出桑树、梓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点明种桑树、梓树的价值,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 分)②结构上:照应文题,引出下文对树与故乡、树与家的密不 可分的关系的叙写。(2 分) 3.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个题目答题要点有两个: “这样”指代哪些树要明确;“犹若亲属”即不是亲属胜似亲属,需要解释出“亲属”这一 比喻的内涵。结合文章选材,分别有故乡的枣树、饥荒年代的树、离乡返乡时的树以及南方 香樟树;这些树或荫泽家族,或果腹充饥,或寄托乡情,或陪伴终身。 【答案】 ①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②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 材。③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④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4.请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一般说来,考题中 所给的文段多含有多种手法、技巧,答题时不能有遗漏;其次,手法内涵较宽,词的使用、 句子的选用以及修辞技巧都是考虑范围;再次,回答作用必须紧紧照应所给出的手法特点, 用语要规范,要有具体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术语。如比喻形象生动,排比情感强烈,叠音词韵 律和谐等。 【答案】 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情感,(1 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 分)②运用比喻、排比手法,形象而强烈地表达了女 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 分)③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韵律和谐。(1 分) ★5.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路人”所蕴含的情感。(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这个探究题包含两 个点:第一要肯定“亲属”特质,第二要强调“路人”结局。无论亲属还是路人,两个词都 是形象的比喻,在于强调我们没有了树木后的“恶果”,这些“恶果”要立足“自然、我们、 亲属、路人”之间的关系分析,要立足对“我们成了路人”的强调,且这不是我们胡乱臆想 的,要来自文章的内容,紧扣作者的情感认知。 【答案】 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②没有了树, 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 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 作者的忧思之情。(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