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2014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商鞅变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原创精品2014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商鞅变法

主备:侯丙锋 ‎ 审核:方朝霞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33‎ 班级:‎ 姓名(小组):‎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考纲要求:商鞅变法 ‎§复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难点: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 问 题 导 读 单 】‎ ‎※复习回顾 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特征(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是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1)社会经济:①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繁荣;②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并且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例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的出现。‎ ‎ (2) 政治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要求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取代世卿世碌制,以实行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各国纷纷开展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 ‎(3)军事方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4)文化方面: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尤其是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复习新课 一 改革的历史背景 ‎1. 商鞅变法大的社会背景 ‎(1)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2)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号令天下的能力,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各个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具体情况如下(商鞅变法前):‎ 时间 国家 改革者 变 法 内 容 作 用 春秋 齐国 管仲 改革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经济:发展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增强了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鲁国 初税亩 经济:“履亩而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 魏国 李悝 变法 经济:“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推行“平籴法”,保护小农经济 法制: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为各国改革树立了榜样 楚国 吴起 变法 政治: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三代以后收回爵禄;强令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 取得一定成效,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其它诸侯 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 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含义:“衰”即等级次第;含义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履亩而税”的含义是:按亩收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三者的实质是:以赋税制度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制。‎ ‎2.秦国自身的条件和因素 ‎(1)必要性:①秦国地处西陲,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虽然称霸西戎,步入了强国的行列,但是,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②公元前4世纪亲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废除人殉制度;迁都栎阳;制定户籍制度等,但秦国的整体面貌无根本改观。‎ ‎(2)可能性 ‎△ 自身的有利条件:①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权力集中)②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法家学说)③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民风质朴与尚武精神)‎ ‎△ 历史机遇:①三家分晋,阻秦力量大受大削弱;②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 主观条件:①诸侯卑秦,秦孝公决心发奋图强、实现富国强兵;②商鞅来到秦国,其才能和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二 变法的情况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先后两次推行改革。‎ ‎△ 指导思想:法家思想 ‎ △ 宗旨:富国强兵 ‎△ 具体内容 目的 措施 作用 经 济 以农求富,增强经济实力 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该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证券;但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社会发展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军 事 强兵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人们依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严禁私斗。‎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政 治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加强了中央集权,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普遍推行县制 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 思想 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 ‎“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社会风俗 ‎——‎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三 商鞅变法的结果和评价 ‎1.结果:“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2.性质: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3.评价 ‎(1)积极意义: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商鞅变法的许多具体措施,如普遍行县制,户籍什伍制与连坐法,等等,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③军事上,奖励军功,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④深远影响,‎ 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 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 (2)局限性:①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②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③商鞅 变法也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例如,变法条文中明确规定按爵位等级 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④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四 重点难点解析 ‎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为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商鞅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③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取信于民,且措施全面。④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2.商鞅变法的特点:①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②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③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④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⑤改革实现了秦国社会的转型,推动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⑥最核心的特点是体现“重农”和“法治”。‎ ‎3.商鞅变法的启示:①改革可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力。改革是强国之路。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③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④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4.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有什么异同?‎ ‎(1)相同:①两次改革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②两次改革都涉及了对权贵利益的限制;商鞅变法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革主张按财产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③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强盛。‎ ‎(2)不同:①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②两者的性质不同。梭伦改革是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商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③两次改革的特点不同。梭伦改革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商鞅变法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变革。④两次改革的结果与影响不同。梭伦改革不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却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成功了,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5.如何理解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①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 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 ②“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 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 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④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秦国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 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6.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风起云涌的改革变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各国的变法、改革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 ‎(2)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进行了改革变法。‎ ‎(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这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附过关检测部分 ‎ 过关检测 33 第269—270页 ‎§课外知识阅读 ‎1. 李悝《法经》 ‎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过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 ‎ ‎《法经》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前四篇“正律”、杂律和具律,主要内容是治“盗”“贼”。《盗》法是保护封建私有财产的法规;《贼》法是防止叛逆、杀伤,保护人身安全和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法规。《囚》是关于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是关于追捕犯罪的法律;《杂》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具》是一篇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法律的总则部分。 ‎ ‎《法经》共有六篇,即盗、贼、网(或囚)、捕、杂、具。《法经》首先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李悝认为盗和贼是对统治的最大威胁,所以放在了最前边。贼是指伤害人和反叛。杂是指盗、贼之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类似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规定定罪量刑的原则。 ‎ 历史地位,《法经》作为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这一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肯定。 ‎ 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成文法典的编纂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体例上看,《法经》六篇为秦、汉直接继承,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魏、晋以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在内容上,《法经》中“盗”、“贼”、“囚”、“捕”、“杂”、“具”各篇的主要内容也大都为后世法典所继承与发展。‎ ‎2. 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或作“御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 后商鞅至秦国见孝公申变法改良之义,孝公大为赞赏。但他的理论遭到了甘龙、杜挚等重臣的反对,他们制造舆论,以为“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但秦孝公不为所动,仍以商鞅为左庶长,下令变法。‎ 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当时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战国策 ‎》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商鞅执法敢于不避贵势,在秦国震动颇大,这是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故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两年后,秦从雍(今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并第二次下变法令。‎ 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国富强。周天子和诸侯派人向秦祝贺。次年,秦乘魏在马陵之战中的失利而伐魏,魏公子昂率军拒之,商鞅用诈谋虏取昂而破其军,魏割河西(今陕西东部)向秦求和。商鞅以此战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河南西峡一带)十五邑,号称商君。‎ 商君之法较为严厉,设连坐,为战时之法。其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商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