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题型基础练3及答案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题型基础练(3)及答案 一、选择题 (2019·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答案】8.B 9.C 【解析】 9.结合塔影比塔身短,且塔影约250米,设此时太阳高度为α,则tanα=415÷250≈1.66,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肯定大于或等于60°,结合天津市的纬度(接近40°N)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据此选C。也可以结合图示信息,此时影长较短,水面无冰,结合天空云量较多等做初步判断。 【点睛】该题的推理性较强,需要考生仔细观察图示所给信息进行推理。除了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还要学会通过非正午太阳高度来推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一)如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完成1~2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解析:1.B 2、C 第1 题,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断。我国省级行政中心最南位置是海口,纬度约为20°N,最北是哈尔滨,纬度约为47°N,两地纬度差约为27°,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故可以计算出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5°。 第2题,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定位。图示地区中③为暖温带,②地应该是甘肃境内,为中温带地区,故A项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故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B项错误;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①地纬度位置较高,所以昼长变化幅度比④地大,故C项正确;从夏至到秋分,②与⑤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等,故D项错误。 (二)(2019·成都九校联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解析:1、A 2.C 第1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是春分(3月21日)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 第2题,寒露在秋分之后,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济南昼长夜短。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夏半年和冬半年时间长度不一样。 (三)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如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解析:1.D 2.D 第1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量大的④地,故甲和④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③地气温相对较低,故D项正确。 第2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30°N)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别不大,故A项中的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也不靠海,故C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B项;由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四)2019年夏天受强大的厄尔尼诺影响,天气异常极端,到了中伏7月27日,高温影响范围逐渐扩大,长江中下游多地拉响高温红色预警。其中湖北西北部、湖南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 ℃或以上。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受高温影响的地区人口约7亿人。据此回答1~3题。 1.高温天气将会影响工业生产,其原因可能有( ) ①高温使人身体不适,工作效率低 ②拉闸限电 ③机器易受潮 ④高温带来洪水,厂房被淹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在南方受高温煎熬的时段,我国北方很可能出现( ) A.寒冷干燥天气 B.高温多雨天气 C.干热风天气 D.晴朗温暖天气 3.能缓解南方此时高温的天气活动主要是( ) A.台风 B.龙卷风 C.海啸 D.寒潮 解析:1.A 2.B 3.A 第1题,高温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低;用于防暑降温的水电需求量猛增,造成水电供应紧张。 第2题,南方受高温煎熬时多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7~8月份,此时我国雨带移至东北、华北一带,北方很可能出现高温多雨天气。 第3题,台风会带来较多的云雨,云层能削弱太阳辐射,雨水可以降温。 (五)(2019·南宁模拟)如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B.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 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厂址,则最佳位置可能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1.A 2.C 第1题,城市地价一般自市中心向四周递减,但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区,地价会偏高,从而导致这些交通便利的地区地价等值线向外凸出。 第2题,大型火电厂会污染大气,应布局在远离城区的盛行风的下风向,结合风频玫瑰图可知,该地吹偏北风的几率较小,故应将大型火电厂布局在北方,并要位于热岛环流边界线以外,③处为最佳位置。 (六)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如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据此完成1~2题。 1.可以发展成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广州 2.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 解析:1.D 2.B 第1题,成都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发展活水公园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内的降水资源。广州降水量大,也可以发展成都的治水模式。 第2题,建立活水公园可充分利用水循环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水的污染浓度。 (七)读我国各省(区、市)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1~2题。 1.甲、乙、丙依次是(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2 .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解析:1.C 2.B 第1题,甲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水电丰富;乙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乙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电丰富;丙地区分布在我国东部,电力短缺,C正确。 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出现了能源资源调配工程,B正确。 (八)(2019·豫北名校联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1~2题。 1.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2.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D 2.A 第1题,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栽种比农作物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林,破坏了原始植被。 第2题,一般情况下,随坡角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当坡角大到一定限度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较小,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①。 二、非选择题 (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或东北信风带⑤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答案:(1)北 ② ⑤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 (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二)(2019·湖北四校联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 ℃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如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解析:第(1)题,河流入海口附近,多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第(2)题,秋冬季节,渤海与黄海相比,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黄海纬度低,水深的海区散热慢,水温高。秋冬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所以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第(3)题,随着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第(4)题,渤海对虾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在沿海地区做到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1)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入海口附近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 (2)原因:黄海南部深海区水温较高。 理由:秋冬季节,与黄海相比,渤海海域纬度较高,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水较浅,受大陆影响(或大陆性较强),降温快,水温低;此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 (3)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 (4)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任答两点即可)查看更多